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的改革

木天心-avatar-img
發佈於《書海隨記》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今天現場看了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的表演,以及幾年前的專題報導,我還蠻佩服團長陳皇寶先生的幾點改革:

一、使用體型較大的電視戲偶。

二、舞台佈景改裝成55台尺的加大版戲台。戲偶體積大了,戲台在比例上也要配合,因此擴大戲台是合情理的。

三、讓操偶師到戲台前表演操偶手法。陳皇寶團長說了一句話是我很認同的:「操偶師也是演員,讓他們走出來跟大家見面。」傳統布袋戲是以戲偶代替演員,操偶師不走到台前,絕對可以在整個演出都不露面。但是讓操偶師走出來,配合傳統戲曲的走圓場亮相步法,並且使用交錯走位來呈現武戲的打鬥場景,看得出來是要預先做好配合才不會撞成一團。這種表演方法使布袋戲的演出從平面的左右移動,變成有前後左右的立體感。

四、要求團員另有正職,只把劇團表演當成工作外的興趣。布袋戲劇團在現代社會很難獨立經營,因此不能妄想靠着演布袋戲來糊口。反而這樣可以讓布袋戲沒有那麼商業化,有些布袋戲劇團始終靠着演出、發佈劇集來賺錢,會有商業收益的壓力,固定發佈影集也使劇情的水準比較參差。


2023.7.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39會員
1.0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布袋戲《忠勇小金剛》也算是年代久遠的劇集了,因此看到第七集片頭才有完整的工作人員名單,可是畫質不佳,很多字都很模糊⋯⋯
Thumbnail
2025/04/28
布袋戲《忠勇小金剛》也算是年代久遠的劇集了,因此看到第七集片頭才有完整的工作人員名單,可是畫質不佳,很多字都很模糊⋯⋯
Thumbnail
2025/03/19
在早期的傳統戲曲藝術裡,一直重複演出同一個故事劇本,是非常常見的事⋯⋯
Thumbnail
2025/03/19
在早期的傳統戲曲藝術裡,一直重複演出同一個故事劇本,是非常常見的事⋯⋯
Thumbnail
2025/02/26
童林傳自從結束了二次杭州擂、童林雙鉞分雙劍的小高潮⋯⋯
Thumbnail
2025/02/26
童林傳自從結束了二次杭州擂、童林雙鉞分雙劍的小高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昨天去開幕不久的東南亞秀泰(前身東南亞戲院),大概講一下心得,順便跟比較常去 的梅花做個比較。
Thumbnail
昨天去開幕不久的東南亞秀泰(前身東南亞戲院),大概講一下心得,順便跟比較常去 的梅花做個比較。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金枝演社的《西來庵》深深感動了我。 角色的真實演繹和反抗外來壓迫的故事讓我邊看邊流淚。 戲劇、音樂和舞蹈的結合,再現歷史情景,服裝和道具的精細設計讓人彷彿置身於當時。 謝幕時,我哭著鼓掌,這是一部觸動心靈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金枝演社的《西來庵》深深感動了我。 角色的真實演繹和反抗外來壓迫的故事讓我邊看邊流淚。 戲劇、音樂和舞蹈的結合,再現歷史情景,服裝和道具的精細設計讓人彷彿置身於當時。 謝幕時,我哭著鼓掌,這是一部觸動心靈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繼 2018 慶公生、2019 咱攏是社頭人,時隔 5 年,大溪大禧的現地劇場回來了! 這次不只導演、演員和社頭成員回歸,更將舞台搬回了大溪普濟堂的廟埕前~
Thumbnail
繼 2018 慶公生、2019 咱攏是社頭人,時隔 5 年,大溪大禧的現地劇場回來了! 這次不只導演、演員和社頭成員回歸,更將舞台搬回了大溪普濟堂的廟埕前~
Thumbnail
成為老師前的表演之路,宛如一場精彩的變裝秀。從傳統京劇到現代影視,從台前到幕後,再到培育新人,每一個階段都展現多才多藝和適應能力。這段奇幻旅程不僅體現了文化融合的魅力,更對表演藝術的執著和熱愛。經歷成長期待台灣表演藝術界一段獨特而精彩的篇章,一個跨越文化界限、勇於創新的聖希。
Thumbnail
成為老師前的表演之路,宛如一場精彩的變裝秀。從傳統京劇到現代影視,從台前到幕後,再到培育新人,每一個階段都展現多才多藝和適應能力。這段奇幻旅程不僅體現了文化融合的魅力,更對表演藝術的執著和熱愛。經歷成長期待台灣表演藝術界一段獨特而精彩的篇章,一個跨越文化界限、勇於創新的聖希。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臺北城市舞臺首演的音樂劇「倒垃圾」,令人驚喜,匯聚親情、愛情、友情與事業,演員表現精彩,值得一看。
Thumbnail
臺北城市舞臺首演的音樂劇「倒垃圾」,令人驚喜,匯聚親情、愛情、友情與事業,演員表現精彩,值得一看。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