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姿勢看《奧本海默》:那是科學走進政治的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所有人都對這個可怕的影響感到茫然且困惑,且隨著時間推移,困惑只會逐漸增長...以我個人而言,我向你推薦上帝,只有祂在道德上有資格評判你。
All (here) are perplexed and bewildered by its dreadful effects, and with time the bewilderment increases......For my part I recommend you to God, Who alone can judge you morally.
——Maria Fermi(瑪麗亞・費米/恩理科・費米的姊姊)(Laura Fermi, Atoms in the Family

 《奧本海默》的觀影心得或影評已經很多了,我是諾蘭盲粉,在看完電影之後買下了諾蘭作為藍本的《奧本海默》上下冊,更覺諾蘭就是天才。該書以羅伯特・奧本海默被通知其安全許可遭到質疑為引子開始,電影也是如此,但電影同時穿插另一線,是劉易斯・史特勞斯(書譯:史卓斯)提名商務部長的國會聽證過程,這部分在書裡事實上只有一段文字描寫,諾蘭卻把它提取出來,讓整部電影從三個角度述說奧本海默與原子彈的這段歷史,及思考其意義。

 奧本海默在廣島與長崎原爆後,對於原子彈的殺傷力,及美國政府後續對於繼續發展核武搖擺不定的態度,開始有了負面的看法。當初,一眾科學家主要是為了「讓史上最嚇人的武器帶來永遠的和平」,因此義無反顧投身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在原子彈之後,如果要繼續研究核武(例如愛德華・泰勒的氫彈),那不就「沒完沒了」嗎?由於這部電影談的是奧本海默,觀眾容易陷入一種「善惡」的判斷,例如誰是好人、誰是反派,不過在歷史上,支持和不支持發展核武,究竟哪一方才是對的?

 電影中奧本海默的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同事歐內斯特・勞倫斯(喬許・哈奈特飾演),即是在這段歷史中,與奧本海默同等重要的另一條故事線。他在1939年、美國即將徹底被捲入二戰前夕,以迴旋加速器的發明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電影裡那位在柏克萊教室裡和奧本海默如摯友般、在參與政治的態度上又如此分歧的高大眼鏡仔,在奧本海默以謎之魅力(一邊上課一邊抽煙,且講話音調令人費解,常發出“嗯、嗯、嗯“的聲音)吸收信徒學生時,其實就已經拿諾貝爾獎了。

 勞倫斯可說是讓「小科學」轉為「大科學」的關鍵人物,從勞倫斯的科研人生,到二戰的「天時」加持,可以看到現代「國家級科研」的雛形。在勞倫斯剛出道那個年代,科學家們(例如居里夫人)可以三兩成群、甚至一人作戰,埋首於桌前的實驗器材,獲得巨大的成果;但從勞倫斯開始想做「迴旋加速器」起,科研模式就改變了。(關於迴旋加速器,由於我是文組,就不多加說明,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開始想要用高能的粒子束去撞東西。)

 勞倫斯的迴旋加速器不斷改良,越做越大,需要的人手和錢也越來越多。他找人的能力一流,首先是拉攏熱愛相關題材或是有加速器所需專業領域的學者到柏克萊,再來是壓榨慕名而來的研究生,讓他們免費24小時輪班;至於找錢,學校經費不夠了,他便到處去拉贊助,例如某某某基金、某某天使投資人熱愛科學的有錢人,隨著迴旋加速器開始有了成果,他找到醫學相關的基金,到最後,由於又有諾貝爾獎加身,他竟可以一個人搞定百萬美元的經費需求,對在他以前的學者來說,這是多麼瘋狂、又難以想像。

 美國捲入二戰,是勞倫斯的「大科學」進入巔峰的「天時」。勞倫斯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心想做原子彈,而是因為他的弟弟,約翰・勞倫斯,當時從英國回來時搭乘的客船遭受攻擊、該船沈沒,全家人懸著一顆心直到約翰發電報回家,因為約翰是醫生,他甚至為了救其他乘客,最後才上救生艇。這件事讓遠在美國的勞倫斯一夕之間轉變,投入與戰爭相關的研究工作。

 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簽准研發原子彈後沒多久,發生了珍珠港事變,整件事情正式加速,當時包括勞倫斯帶領的柏克萊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還有哥倫比亞大學、卡內基研究所、以及隔年成立的冶金實驗室,兵分多路,研究原子彈要造出來的每個要素(我是文組,不說明了)。過了幾個月,在格羅夫斯(麥特・戴蒙飾演)來到柏克萊時,才經由勞倫斯認識了奧本海默,之後,就有了電影中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造鎮的故事。Y計劃、洛斯阿拉莫斯由奧本海默主持,主要任務是打造原子彈裝置,在洛斯阿拉莫斯之前,美國也在田納西州造了橡樹嶺鎮,主要任務是鈾濃縮,使用的是勞倫斯發明的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

 打造原子彈的過程整體來說相當團結齊心,爭議出在「原子彈到底要爆在哪兒」,電影中也有描寫,科學家們在「試爆給日本看」和「直接炸日本」之間有歧異,即使如此,三位一體的試爆成功時,據當時科學家們留下來的文字記錄,大家還是鬆一口氣,氣氛歡快,一直到廣島長崎原爆發生,才真正讓這群科學家們陷入迷惘。

 對勞倫斯本人來說,讓原子彈在日本爆炸的決定從一開始就相當掙扎,他的放射實驗室曾經有兩位日本學者來工作過,分別是嵯峨根遼吉和矢崎爲一,甚至勞倫斯也讓日本學者在日本完整復刻迴旋加速器。建立在科學上的友誼,此時卻可能因科學催生的核武劃下句點。同樣也在放射實驗室的另一位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茨(艾力克斯·沃爾夫飾演)原爆時在現場上空進行數據收集工作,他與其他兩位都在放射實驗室待過的科學家,想到與嵯峨根曾經的時光,寫了一張紙條、放在原爆漩渦測量儀器中,投往長崎,內容是懇請嵯峨根以物理學者身份勸日本政府投降,否則依照幾位科學家的了解,可能還會有更多原子彈引爆,而他們對於科學成果造成毀滅式的破壞深痛欲絕。

 嵯峨根確實收到這張紙條了,不過,那時日本已經投降了,並且不只是原子彈帶來的傷害,美國政府下令,美軍把日本本土所有迴旋加速器都破壞殆盡、丟到大海中,這也是令美國的科學家們不能接受的其中一件事。(嵯峨根也許是位很大器的科學家,日本投降後,嵯峨根把紙條轉輾送到阿爾瓦雷茨處,阿爾瓦雷茨簽名後再送還給嵯峨根,這個故事是否也滿值得拍電影的?)

 當科學家們因原爆後續發展而以奧本海默為主要角色,開始疾呼政府不能無上限開發核武,包括停止繼續試爆、不應發展氫彈時,勞倫斯和愛德華・泰勒(班尼・沙夫戴飾演)則走上另一條路。這條路上,除了電影中看到的奧本海默安全許可疑慮,還有核軍備競賽。

 1949年,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核軍備競賽的時代正式到來。勞倫斯和泰勒支持「不能輸」,提議進一步的核武發展計畫,從「乾淨的原子彈」到威力更大的氫彈,所有推進都建立在美國政府在軍事上企圖達到能控制世界的高度。戰時,科學為了和平而加入,戰後,是為了什麼呢?學界越來越多人批判勞倫斯,是為了得到政府經費擴大他的大科學研究室、還是為了科研成果光環?無論如何,勞倫斯和泰勒成功了,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隨之成立。

 勞倫斯這一生的科研成果,主要建立在他找錢的功夫,特別擅長說服有錢人及官員的能力,也讓美國政府始終讓他居於核心,與沒有諾貝爾加身、又沒有親民口才、熱愛批判思考的奧本海默恰恰相反。1958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找勞倫斯到日內瓦與蘇聯談判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這也讓勞倫斯過往的「過勞後果」達到巔峰,最後因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太嚴重而永遠離開了的戰後科學的舞台。比奧本海默早了9年。

 科學本是純粹的,放射實驗室初始之時,也在X光上與醫學研究合作,但在戰時和戰後,是龐大且難以捉摸的政治目的,把科學推進政治領域,推進國與國之間的面子之爭。冷戰也結束了,但科技戰爭始終未歇,在政治的外衣下,科學也分出不同意識形態,永不可能再純粹,不知勞倫斯是否樂見於此呢?


參考資料:

《大科學:從經濟大蕭條到冷戰,軍工複合體的誕生》麥可.西爾吉克,左岸文化。

《愛因斯坦的辦公室給了誰?:普林斯頓高研院大師群像》瑞吉斯,遠見天下。

〈Four Physicists and the Bomb: The Early Years, 1945-1950〉Barton J. Bernstein,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Vol. 18, No. 2 (1988), pp. 231-263

avatar-img
3會員
2內容數
因為老公最愛的球隊,我們的蜜月踏上大不列顛,看球、喝酒,感受英國人生活中的靈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乃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男人和女人皆為平等,他們被造物主賦予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男人和女人皆為平等,他們被造物主賦予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羅伯特·奧本海默(1904-1967),出生於紐約市,憑藉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卓越成就,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哈佛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後,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研究生。然而,在劍橋的學術生涯並不順遂。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2)    淨空法師講述 連愛因斯坦都在地獄,我聽到這個光碟的報告,附體的報告,他說他前世是中國人,福慧雙修,這一生到國外去投胎了,變成科學家。怎麼墮地獄呢?發明原子彈。他在地獄受什麼罪呢?他那個地獄叫核爆地獄,就是核子彈爆炸,他在那個裡頭,他那苦不堪言。每一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羅伯特·奧本海默(1904-1967),出生於紐約市,憑藉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卓越成就,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哈佛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後,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研究生。然而,在劍橋的學術生涯並不順遂。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2)    淨空法師講述 連愛因斯坦都在地獄,我聽到這個光碟的報告,附體的報告,他說他前世是中國人,福慧雙修,這一生到國外去投胎了,變成科學家。怎麼墮地獄呢?發明原子彈。他在地獄受什麼罪呢?他那個地獄叫核爆地獄,就是核子彈爆炸,他在那個裡頭,他那苦不堪言。每一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