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mute.-avatar-img
發佈於茶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時候我歆慕兒童,歆慕他們跌倒了可以理直氣壯地坐在那邊哭,更羨慕的是,很少有人拷問一名哭泣的兒童,你是不是未免太傷心了啊?
——〈那些致命的明亮〉

2019年買下了吳曉樂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竟然隔了4年才讀完它,看書真的需要一些契機,我記得在前幾年我還和朋友說笑談及過去大學時期我每年讀百本以上的書,而前幾年一個月有一本就很滿足了。因此今年開始重新面對閱讀的計畫中,就有好好把藏書閱讀完的約定。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2019年,網路與書出版,何學儀繪、林育鋒封面設計。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2019年,網路與書出版,何學儀繪、林育鋒封面設計。

購買此書的契機是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而知道吳曉樂,然而更喜歡是這本書標題展現的的那種口氣,讓我想到有個被廣傳的短句:「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 偏偏卻要工作 我是不知道明明是誰啦 反正我是偏偏」,感覺可以感受相似於那樣的率性,一種全世界怎麼想我不知道,但我就是這樣的處事態度。

書中收錄21篇文章,喜歡她的筆下內斂的觀察描述和視角下的女性角色故事,輕鬆的字句卻也微小的刺激著某些理所單然下的反動。

所謂對女性視角的文字共鳴聽起來莫名扭捏,古代會說文人相輕,但現代我們該說,女人相輕。因為我們因身份難以名狀的那些累積,使我們對於同樣角色總在共鳴同時相厭,在自負間揭開自以為光榮的傷疤。

很多人問過,為什麼關於女性的文字,不問新舊,老反覆出現三個字:愛自己。難道女人真的如此不經世事,連最基礎的自己都愛不好嗎?是的。實情是,相較於愛,我們對於這身分,更常練習的情緒是厭惡。......

愛自己,若聽起來太深又太淺,不如抽換成立一套說詞,不應有恨。
——〈習得復忘掉〉

所謂認同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字義上指「心理學上指個人在情感及認知上對某一個人或某一團體有正向的態度,因而願意接受對方的想法、行為,及價值標準等,並加以仿效,使得個人與他人或團體更趨於一致的心理歷程」,到底有多不愛自己才需要反覆提醒,並且即使認同不表示我們需要喜歡啊,可以的話,寧願從未意識到此事,或許才是放下。

人生隨著年歲增長不斷轉換角色,從前是女兒,再後來成人別人的女朋友、伴侶、母親、長輩,當中的角色並不是單一存在反而時常共存。我們是母親的女兒,但母親也一直是外婆的女兒,我們好像在造個共業,無法從輪迴間脫離,生生世世在此漩渦中試著抓住什麼,但好像也失去了什麼。

一旦認識到自己也有傷害母親的能耐,孩子變退無可退地長大了,母親只能在淚眼模糊中,見證孩子走上成熟與懂事。——〈叛逆期〉

書中我最喜歡〈那些致命的明亮〉,那些我們從小就懂的道理,沒什麼到了長大就以為需要改變不是嗎?那些成長憑什麼一定要傷痕累累,那些歷練為什麼一定要過?給生活一點鬆弛的份量和恢復的彈性。我們努力不要做那麼白目的人吧。

我想要指出一種權利,是若有人把你的手往明火上扯,你就痛得十指連心。不必假裝堅強,不必從中鍛出什麼削鐵如泥的硬道理。

我們都受過教育,尚未明確傷勢前,千萬不要輕易搬動傷者的位置。既然如此,逼著被生活狂揍一頓的人馬上站起來,不是我要說,實在有夠白目。
——〈那些致命的明亮〉

前陣子metoo事件不斷燃燒,當中有些是認識的人,耳聞著這些事件都覺得難過,沒有人應該受到不平等的對待,但傷害依舊造成了,我們怎麼能不聲援這些呼救、這些撥開結痂,希望下一個人不要在同樣地方受傷的心情呢?這些忍耐,是為了不要把傷痛延續下去,恨比愛更深,但抒發出來,讓他們知道並不寂寞,就有了原諒自己的機會了,而犯過錯的人當然也該有重新來過的機會、甚至自我反省的機會,這都該是必須面對的道理。

我低估了道歉這舉止,對於受傷的人而言,是不容省略的儀式。道歉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承受過的痛苦,也有被嚴肅以待的資格。道歉是,把你從別人身上掠走的物品、情感或尊嚴,謹慎地交還給對方,因為那本來就屬於他們。道歉是,你請求原諒,對方不一定會原諒你,但若對方認識到他有原諒與不原諒你的選擇,他生活的所有層面,將比一開始好很多、很多。
——〈他從海上來〉

我想這個社會給我們很多框架,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因此常常受傷,即使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和疑問,卻逞強的堅持下去,然而所謂成長成人,多半都在不知不覺爬了很久的山路後,回望來途,才發現原來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那樣回望的風景可以治癒我們嗎?

我們總在找治癒自己的方法,不論書寫、畫圖、進入群體、挑戰極限,我想,都是身而為人的過程。如同莫泊桑在《脂肪球》寫道:「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美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獻給即使充滿質疑和困惑、即使跌跌撞撞,仍舊坦然面對與他人、社會不同的自己,也可以率性地說出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直白。

2023.08.31 記
2023.02.07 閱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年:2019
ISBN:9789869760317
頁數:232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Morning Room 閱讀室 ✺
28會員
54內容數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我就是要愛自己》黃馨慧。著 ISBN 9789573910824 這本書明為討論「愛自己」,實際上是在討論「如何修復關係」。書中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都是在說「女人」在「婚姻」裡面的事。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得不到先生的愛,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得低微甚至犧牲了許多的自己。
Thumbnail
《我就是要愛自己》黃馨慧。著 ISBN 9789573910824 這本書明為討論「愛自己」,實際上是在討論「如何修復關係」。書中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都是在說「女人」在「婚姻」裡面的事。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得不到先生的愛,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得低微甚至犧牲了許多的自己。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在聽《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採訪作家平路時,她很喜歡的一句話,我也深深被觸動。 平路說,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問:「我的媽媽為什麼不愛我?」直到解開了身世之謎後,她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而是情敵生的,所以很難去苛求媽媽愛她。 她說:「我不相信愛的神聖性或者真實性」,最喜歡一句話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在聽《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採訪作家平路時,她很喜歡的一句話,我也深深被觸動。 平路說,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問:「我的媽媽為什麼不愛我?」直到解開了身世之謎後,她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而是情敵生的,所以很難去苛求媽媽愛她。 她說:「我不相信愛的神聖性或者真實性」,最喜歡一句話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