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 Web3 靈魂拷問

更新於 2024/08/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陣子參加了一個活動,在活動上被一個剛認識的年輕女孩突然來了一個靈魂拷問:「所以什麼是Web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女孩太可愛所以突然之間腦袋大爆炸,一堆嘗試回答的切角和自我否定的反駁在腦袋裡互相衝撞,導致我最後好像是隨便回答了個什麼簡單的答案,現在回想都有點不太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什麼,只有靈魂仍然能深刻感受到當時的烙印。

雖然2022年三月的時候就寫過這個題目:Web3.0是什麼?從「資訊和價值交換」的角度來觀察,但是經過了一年半,自己也從旁觀察到一些新的東西和想法,所以決定好好自我梳理一下。

從互動關係來看:Read/Write/Own by Chris Dixon

如同之前文章寫的,從2021年開始就很頻繁地聽到「Web3.0」這個詞,也看了不少大佬和媒體的解釋,大概的說法是這樣:

Web 1.0的時代,網路大體上是用來讀的,一個一個網站像佈告欄一樣單向提供資訊給大家。

Google是人們獲取資訊的流量中心

Google是人們獲取資訊的流量中心

進入Web 2.0,大家可以輕易的互動交流,但是必須依附在某個平台上,平台越來越大漸漸侵蝕到個人權益。

Web2.0一切的互動接需遵守平台的遊戲規則

Web2.0一切的互動接需遵守平台的遊戲規則

到了Web 3.0的時代,資料擁有權回歸個人所有,強調去除中心化平台的掌控。

Web3上的內容和價值與個人(錢包帳戶)緊密連結,並直接與其他人互動、協作、交易

Web3上的內容和價值與個人(錢包帳戶)緊密連結,並直接與其他人互動、協作、交易

另外一種切入角度是我最近才從伊藤穰一(Joichi Ito )的書⟪Web3趨勢大解讀⟫裡讀到,覺得非常有趣,是從「網路架構上的價值比重」的角度來看Web3和過去(尤其是Web2.0)的差異。

網路架構上的價值比重

raw-image

這裡的「價值」我認為包含多個不同的定義,從流入的資金、使用者資料的歸屬、人才的投入等等都是。

流入的資金

從資金的投入方向可以很明顯看出差異。在Web2的時代,傳輸協定層基本上是屬於一種公共財的存在(感謝前人的無私奉獻),而應用層,例如各種社群媒體、軟體服務等,才是資本創造更多獲利的最佳去處,目的當然是希望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產生獲利。

寫到這裡突然在想,如果要以「流入的資金所創造出來的經濟價值」來看,傳輸協定層無疑是最被低估的貢獻者。有點像我們很少會把7-11創造的營收歸功於台灣完善的交通系統一樣(雖然它是重要的基礎)。

使用者資料的歸屬

在Web2.0時,你創作的內容並不屬於你(至少不完全是),你的帳號和購買的虛擬資產其實是網路或遊戲公司的資產。

網路會出現Web3的狀態,我認為是對「資訊和價值的處置與交換」的需求。

這裡的「資訊和價值」指的是個人以任何形式所創造出來,並且對於個人或他人有一定價值的內容,可以是任何有形或無形的資產。「有形」不是指實體,而是有一定型態且能明確辨認的,例如一篇文章、一張照片、聊天紀錄、粉絲/會員資料、個資、虛擬寶物、貨幣、PFP (Profile Picture)、遊戲、NFT、甚至打包NFT與線下商品的整體賦能...等。「無形」則例如地圖上的移動軌跡、購物紀錄所組成的喜好推薦、按讚訂閱喜好所累積的興趣模型、演算法對你的信用評級...等等。

過去我們能對虛擬資產做的「處置與交換」大概就是創造(還需要符合平台歸範)和刪除(甚至還刪不乾淨),Web3強調使用者對資訊和價值的所有權,也就是我們除了要能夠「自由創造」,要能夠「完整刪除」(可以參考歐盟的被遺忘權的概念),還要能夠移動、協作、交易、隱藏、延伸...等等,自由地對資訊和價值進行處置。

Web3的時代,你是你的,你在網路上寫過的文章是你的,你上傳的video和podcast、買下的電影、遊戲寶物和pfp,也都透過區塊鏈技術而真正屬於你,極低的轉換成本讓你隨時可以決定帶著所有資產到不同的平台或服務空間,沒有第三方有權奪走或限制你使用。如果我在A平台和B平台上都是同一個人(錢包帳戶),那我對某個數位資產的所有權不該有所不同。

也因此,過去Web2裡儲存在應用層的巨大價值被打散儲存在每一個個人身上,而這些個人的資料和記錄不屬於任何中心化的平台,而是依靠區塊鏈(傳輸協定層)在運作。

從技術革新到社會變革

網路剛發展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架站,成為一個資訊提供者,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架構,但是因為技術尚未成熟,因此去中心化架構下的個人沒辦法創造太多價值。隨著網路技術的持續發展,開始出現入口網站、搜尋引擎、社群媒體,網路世界剩下了幾個巨大的中心,這時所有人在網路上創造的大部分價值卻又被少數的巨頭給獨佔了。

而在Web3常被提到的「去中心化」,我認為是希望透過區塊鏈技術在不降低總體價值的前提下,把所有人在網路上所創造的價值歸還給每一個分散的個人。但權利和義務總是伴隨而來,在去中心化的世界裡,個人要承擔的責任自然也更多。

我自己親身觀察到很多在Web3裡的行為已經是這樣的模式了:

從最基本的「加密錢包的帳密安全」— 擁有絕對的所有權,也意味著帳密一但遺失或是被惡意盜竊,自己要負完全的責任,沒有第三方有責任(也沒有那個能力)可以幫你。

再到「DAO/NFT社群的治理」— 一但持有某種「代幣(Token)」成為社群的一份子,代表一種股權的同時,也代表一種貢獻的承諾,因為Web3社群是利益共享,也是責任共享的。

從這裡往下延伸,

有人在討論未來「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會比現有公司的數量還要多;

有人說「DID(去中心化身份)」這樣的身份系統可以創造更新更好的數位公民體系;

有團隊透過「zk Proof(零知識證明)」技術帶來更好的線上隱私和透明度的解決方案;

也有像Gitcoin Grants這樣的公益資助計劃,為加密世界(乃至整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公共專案,也給予更能持續的支援。

and more...

最後回到女孩的「什麼是Web3?」這個問句,當然這個問題沒有簡單且唯一的解答,甚至可能沒有一個明顯的共識,但是這一年多來持續觀察到的這幾個趨勢和對特定價值的追求,讓我對Web3有很多的期待,我認為它會為人類社會帶來結構性的變革。


如果你想在信箱裡收到跟區塊鏈、Web3以及其他相關議題的文章,歡迎在「區塊D世界」訂閱區留下Email免費訂閱,就可以收到值得關注的消息哦!

avatar-img
1.2K會員
59內容數
區塊鏈是什麼?去中心化的世界會長成什麼樣子?NFT、Metaverse、Ethereum、Solana、BAYC...這些出現在加密世界裡的專有名詞,究竟會用什麼樣的形式和範圍來衝擊我們的現實生活呢 D大叔從2018年接觸加密貨幣,2021年擁有第一個NFT,對這個世界深深著迷,希望將自己從加密小白開始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區塊D大叔 的其他內容
標題說的「你」其實是一個集合,指的是原本就會主動觀察新科技,或是已經一腳踏進 Web3 產業的人。其他人,其實既不清楚什麼是 Web3,也不在乎。 大部分人不在乎技術 Web1,Web2,Web3 這些名詞都是從發展的結果回頭去歸納和定義,用特定技術或使用方式來定義一段時期。但人們在乎的不是技術
在蘋果 Vision Pro 收穫大量媒體和 KOL 好評之後,它們在 VR 領域上的最主要競爭對手 Meta 創辦人馬克 ·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公開表示(新聞連結):蘋果的設備在技術上並沒有帶來任何 Meta 尚未「已經探索過的」重大突破,而且他對人們如何使用該設備的願景「不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公益捐款到底有沒有被好好的利用在需要的地方呢?我們有沒有辦法根據實際的結果來決定要不要捐款給某個項目呢?有沒有可能讓公益捐款也有機會變成一種投資行為呢?甚至發起公益項目的貢獻者也有機會因為創造了社會公益價值而因此暴富? 這些問題說不定 Hypercerts 通通可以做到!
對我來說這次到「現場」體驗「生成式藝術」展覽,以肉身「實體」跟隨著導覽的解說,仔細感受每件作品可見和不可見的意義,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學習過程。 首先,數位作品的「現場」是什麼? 當一幅區塊鏈生成藝術被藝術家精雕細琢的程式碼一行一行地在電腦上生成出來,那麼這幅作品發生的「現場」該被定義在哪裡?
TL;DR 最近發現一個厲害的 Web3 行銷人 Amanda Cassatt,2016~19年間在 ConsenSys 擔任CMO(行銷長),負責早期以太坊的市場推廣,目前在經營自己創辦的Web3行銷公司 Serotonin。 本文為我個人透過她的書籍和訪談的學習心得,將幾個我歸納出來的重點統整
在 AI 和 Web3 這兩個看似互相矛盾的科技發展趨勢下,可以互相搭配、互補,為人類帶來下一輪的科技進步。就像孫悟空和唐三藏一樣,AI 和 Web3 分別代表靈活和穩固,但相互搭配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隨著這兩個領域的不斷發展和融合,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創新的應用,改變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標題說的「你」其實是一個集合,指的是原本就會主動觀察新科技,或是已經一腳踏進 Web3 產業的人。其他人,其實既不清楚什麼是 Web3,也不在乎。 大部分人不在乎技術 Web1,Web2,Web3 這些名詞都是從發展的結果回頭去歸納和定義,用特定技術或使用方式來定義一段時期。但人們在乎的不是技術
在蘋果 Vision Pro 收穫大量媒體和 KOL 好評之後,它們在 VR 領域上的最主要競爭對手 Meta 創辦人馬克 ·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公開表示(新聞連結):蘋果的設備在技術上並沒有帶來任何 Meta 尚未「已經探索過的」重大突破,而且他對人們如何使用該設備的願景「不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公益捐款到底有沒有被好好的利用在需要的地方呢?我們有沒有辦法根據實際的結果來決定要不要捐款給某個項目呢?有沒有可能讓公益捐款也有機會變成一種投資行為呢?甚至發起公益項目的貢獻者也有機會因為創造了社會公益價值而因此暴富? 這些問題說不定 Hypercerts 通通可以做到!
對我來說這次到「現場」體驗「生成式藝術」展覽,以肉身「實體」跟隨著導覽的解說,仔細感受每件作品可見和不可見的意義,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學習過程。 首先,數位作品的「現場」是什麼? 當一幅區塊鏈生成藝術被藝術家精雕細琢的程式碼一行一行地在電腦上生成出來,那麼這幅作品發生的「現場」該被定義在哪裡?
TL;DR 最近發現一個厲害的 Web3 行銷人 Amanda Cassatt,2016~19年間在 ConsenSys 擔任CMO(行銷長),負責早期以太坊的市場推廣,目前在經營自己創辦的Web3行銷公司 Serotonin。 本文為我個人透過她的書籍和訪談的學習心得,將幾個我歸納出來的重點統整
在 AI 和 Web3 這兩個看似互相矛盾的科技發展趨勢下,可以互相搭配、互補,為人類帶來下一輪的科技進步。就像孫悟空和唐三藏一樣,AI 和 Web3 分別代表靈活和穩固,但相互搭配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隨著這兩個領域的不斷發展和融合,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創新的應用,改變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以前年輕剛出社會時候,同事間感情很好,常常會私下邀約聚餐或活動。 但是有些已經結婚有家庭的同事,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參與,甚至是活動尚未結束前,就得匆匆先離去。 那時候,都會有一種很可惜的落寞感,遺憾相聚暢歡的時光不能夠再久一點。 也不太能理解,難得的聚會,就那麼一天,那些朋友同事們為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冬天的遲到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例如,地球的氣候正在轉變,變成全然的夏天與冬天; 或者,將人類的生活型態改變 (立冬了還再穿短袖); 可能迎接一個更暖和更寒冷的冬天 (文中還有《進擊的巨人》故事劇透)
Thumbnail
又來了 厲鬼 兇魂 惡靈 迸發般地冒出 迅雷般地攫來 藤蔓般地纏裹 最後 我  脫  著  百  噸  重  的  大  象 無力 停下 駐足 無力 停下
Thumbnail
昨晚,和往常一樣偶爾碰面吃頓晚餐,我們都曉得,彼此是合得來的人,相同星座、相似想法、相仿年紀,聊著天南地北的話題。
Thumbnail
半年沒有在印度生活,回來後調節了沒多久,想不到的是,奶奶突然說想要離開一下這個她住了四十年的家,想試試到瓦拉納西那邊住。奶奶沒有很詳細解釋為何要到那裡,聽聞過瓦拉納西有最後的居所之稱,很多老人家都想在那邊終老,因為他們深信那邊是通往解脫的門路,如果在那裡過世,會得到終極的自由。
Thumbnail
今天清晨爸抽血,我醒來之後就沒睡著,出去散步、買早餐,吃完後去裝水,要走回病房的時候看見轉角落地窗前,一個阿姨跟輪椅上的爺爺在曬太陽,直覺叫我走過去,如果錯認就晃回來就好。
Thumbnail
“喂~要不要來去南橫繞繞”前同事突然來了這通電話 其實沒多突然三個月前本來就有邀約怎奈天公不作美,又是地震又是下雨的南橫的路段本來不好,所以決定延期,延到啥時也不確定,成年人就是這點不好,想找大家都有空的時間難之又難 這通電話是禮拜六邀請的日期是禮拜日,很心動但是又很猶豫,禮拜一要上班如果禮拜日出遊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疫情 突如其來地,澳門出現了新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而且一來就是十二宗,於是由今天凌晨開始,不斷有新的消息出籠。 先是澳門宣佈進入即時預防狀態。雖然昨夜收到這個訊息時,我有點不明所以,即時預防狀態即是甚麼呢? 所以只能默默祈願,裝修工程能順利完成。 突如其來的電影 突如其來的休息
Thumbnail
想好好欣賞之前拿掉你的有色眼鏡 生命的每段過程都藏了一份意義。 生活不會因為我們的狀況對我們寬容  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生活 看到榴槤在感情、職場接不如意的情況下還得面對母親的離去;真的是明白感受到榴槤在第一集開頭說的,生活真的不會因為我們的身份而得到特別寬容。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以前年輕剛出社會時候,同事間感情很好,常常會私下邀約聚餐或活動。 但是有些已經結婚有家庭的同事,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參與,甚至是活動尚未結束前,就得匆匆先離去。 那時候,都會有一種很可惜的落寞感,遺憾相聚暢歡的時光不能夠再久一點。 也不太能理解,難得的聚會,就那麼一天,那些朋友同事們為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冬天的遲到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例如,地球的氣候正在轉變,變成全然的夏天與冬天; 或者,將人類的生活型態改變 (立冬了還再穿短袖); 可能迎接一個更暖和更寒冷的冬天 (文中還有《進擊的巨人》故事劇透)
Thumbnail
又來了 厲鬼 兇魂 惡靈 迸發般地冒出 迅雷般地攫來 藤蔓般地纏裹 最後 我  脫  著  百  噸  重  的  大  象 無力 停下 駐足 無力 停下
Thumbnail
昨晚,和往常一樣偶爾碰面吃頓晚餐,我們都曉得,彼此是合得來的人,相同星座、相似想法、相仿年紀,聊著天南地北的話題。
Thumbnail
半年沒有在印度生活,回來後調節了沒多久,想不到的是,奶奶突然說想要離開一下這個她住了四十年的家,想試試到瓦拉納西那邊住。奶奶沒有很詳細解釋為何要到那裡,聽聞過瓦拉納西有最後的居所之稱,很多老人家都想在那邊終老,因為他們深信那邊是通往解脫的門路,如果在那裡過世,會得到終極的自由。
Thumbnail
今天清晨爸抽血,我醒來之後就沒睡著,出去散步、買早餐,吃完後去裝水,要走回病房的時候看見轉角落地窗前,一個阿姨跟輪椅上的爺爺在曬太陽,直覺叫我走過去,如果錯認就晃回來就好。
Thumbnail
“喂~要不要來去南橫繞繞”前同事突然來了這通電話 其實沒多突然三個月前本來就有邀約怎奈天公不作美,又是地震又是下雨的南橫的路段本來不好,所以決定延期,延到啥時也不確定,成年人就是這點不好,想找大家都有空的時間難之又難 這通電話是禮拜六邀請的日期是禮拜日,很心動但是又很猶豫,禮拜一要上班如果禮拜日出遊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疫情 突如其來地,澳門出現了新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而且一來就是十二宗,於是由今天凌晨開始,不斷有新的消息出籠。 先是澳門宣佈進入即時預防狀態。雖然昨夜收到這個訊息時,我有點不明所以,即時預防狀態即是甚麼呢? 所以只能默默祈願,裝修工程能順利完成。 突如其來的電影 突如其來的休息
Thumbnail
想好好欣賞之前拿掉你的有色眼鏡 生命的每段過程都藏了一份意義。 生活不會因為我們的狀況對我們寬容  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生活 看到榴槤在感情、職場接不如意的情況下還得面對母親的離去;真的是明白感受到榴槤在第一集開頭說的,生活真的不會因為我們的身份而得到特別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