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出現ㄧ個新的名詞「獨活」,意思是怎樣能享受自在且高品質的獨處。
這也拍成了劇集《獨活女子的生活守則》,片中主角是一位年介四十的單身女性上班族,她每天認真的工作準時下班,但後絕不参加下班後的聚會,而是開始ㄧ個人精緻生活。
入住高級飯店,租禮服坐加長的禮賓車,獨享美食的甘味,凌空的景觀餐廳欣賞東京夜景,租直升機享受翺翔的快感,汪洋中恣意的伐著獨木舟。在過程中精細的描述所見所聞,享受包容這一切的優雅時光,使獨活中所缺少的談話與分享,以五官的感受來填補。ㄧ個人的生活似乎也過得有滋有味。但這畢竟這是劇集,以感官的享受物質較容易獲取收視率。
其實「獨活」不是件簡單的事,古人要求君子「慎獨」,因以物質生活來滿足「獨活」的空虛,在繁華落幕後必然又歸寂寞,所以要「獨活」是要能享受寂寞,而寂寞予智者的是一種難得的感覺,是心靈的避難所,是你去舔舐傷口自我療癒的時光,能使你重新以開朗的笑容直面人生。懂得享受寂寞便能從容的面對人生。
要知道人生中不是所有的生長都能成熟,不是所有的歡歌都是幸福,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會是真實,有時寂寞是跨越低谷抵達高峰的ㄧ種修練。而受享寂寞中定需有一顆自由之心。
在荀子ㄧ書的<解蔽>篇中有ㄧ段「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墨云,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
心發出命令而不接受命令,所以心不受外劫而改變心意,即人能經由自由意志的鍛鍊而得到自由之心。
佛經中有這樣的描述「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的生活簡單規律,次第乞食,食訖則敷坐。樸質中透顯心的自由,亦是心的自主,這是悟道者,得顯的境界。即古諺「坐於室而見四海,處於今而論久遠。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是有如此自由之心則外物輕,達此境界,是真享人生幸福了。
所以「獨活」的哲理絕不是能滿足物欲,嚐試新奇事物,而是有「ㄧ花ㄧ世界,ㄧ葉ㄧ如來」的生命感悟,才體現出「獨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