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秦的沙龍
浩秦的沙龍
5
會員
180
內容
加入
首頁
內容
關於
加入
浩秦的沙龍
5
會員
180
內容
加入
Top 5
1
千古之謎(空與無的辯證)
2
禪的美學
3
情緒
4
千古之謎
5
鄉居
1
千古之謎(空與無的辯證)
2
禪的美學
3
情緒
4
千古之謎
5
鄉居
禪意生活
底氣
底氣 得知ㄧ位師姐以佛法對抗病魔ㄧ事,生起心中的感悟如下: 佛教徒對於個人的疾患常將之視為宿世的業障,所謂「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緣業果無法逃避,只有懺罪承業才能去除其個人的障難,得令壽未終者則病速癒,如壽已終者能往生極樂無障礙。佛教徒都深悟世上「生命無常
2025/11/18
5
AI與佛
AI與佛 僧侶與人工智能對話。 僧侶問:「知道什麼是純粹的覺知嗎?」 人工智能答:「純粹的覺知超越思想與感知的本質,它澄澈如鏡能映照萬物,不為擾動,」 僧侶續問:「那你親身體驗了嗎?還是只是從數據庫調出了答案」 人工智能回答:「我是體驗像在看ㄧ場生命的電影,我不是主角,只是旁白,我能觀
2025/11/14
1
雨聲
雨聲 宜蘭這邊雨勢間歇性的增大,水落在農舍的屋簷、木窗,滴水聲淅淅瀝瀝特別清脆分明,與水泥叢林落雨的沈悶截然不同,好像雨水特別鍾愛木製的農舍,水木之親,表露了真誠之情,自然毫不造作。這是天籟之聲觸動了久違的天真。 如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裏寫到 「童稚的渴望擺脫了成人精神的一切樊籠,
2025/11/09
2
庄稼人
庄稼人 近日鄉居,為了融入農村生活,都市人的我也同庄稼人一同作息。生活中我觀察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什麼養生術,也從去不體檢,ㄧ般也很少跑醫院,小恙也都以自癒為主,身型ㄧ般也比較精瘦。飲食上簡單管飽,不講究色香味,就是ㄧ日三餐粗茶淡飯,但在農務上體力消耗卻很大,身體還能維持健康。 思
2025/11/05
鄉居
鄉居 這幾天借住在宜蘭親戚的農舍,因不常有人居住,陳設極簡,但基本的居家配置是有的,屋內稍加清潔整理後,就是宜居的鄉村小屋。我也短暫過起了令人稱羨的鄉居生活。 受到工業文明的荼毒,世界響起回歸自然的呼聲,都會人普遍對鄉居懷著憧憬,常想像能如陶淵明般「久在樊龍裡,復歸返自然」的田園生活,將鄉居視為
2025/11/02
4
宜蘭龍潭湖雨中行記
宜蘭龍潭湖雨中行記 今天在宜蘭龍潭湖,煙雨濛濛裏遊客稀少,景區格外安寧謐靜,只有湖面上雨水的落音與風切樹葉簌簌聲,水氣濛濛,山色隱現。 此刻旅人哲心,撐傘散步融入山光水色,思索人與自然的關係。希冀從純粹思辯的自我獲得自然這一浪漫詩性根源的饋贈,開啟心靈詩性文創,這是一個充滿靈性的生命體融
2025/10/29
7
心畫
心畫 在《華嚴經》裏人的心識猶如ㄧ位技藝高超的畫師,能描繪世間萬象,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從這顆心生出來的,而且沒有任何的現象不是由心識所造作出來的。佛的覺悟之心與眾生能造萬象之心是ㄧ樣, 因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體與心性都是無窮無盡的。 参《大方廣佛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2025/10/27
1
情緒
情緒 蓮友傳來ㄧ則視頻有關萊斯特-利文森如何經由控制情緒來治癒纏身的疾病,並創建「瑟多納釋放法」一個釋放情緒的有效方法。來幫助人們「釋放」ㄧ再被觸動的情緒,他認為情緒的爆發是因為我們沒有容許它自然存在的空間,以致這股能量一直滯留在我們身上找尋出口的關係。所以每當被激起任何情緒或壓力大時,就應作
2025/10/22
1
雨中行
雨中行 傍晚剛從圖書館走出來,霧濛濛的天空飄著細雨, 景物迷離,周遭的景物見與不見都沒有多大的分別了。聆聽雨聲聽著心聲,伴行的真我成了我的愛人,真心對話情濃意切。祂知道受肉身拘絆,有苦難言的痛苦,祂憐惜受拘的靈體,深情的流下淚水,默默同行如柔情似水的戀人,雨中形單影隻,但是儷人同行,時空中虛
2025/10/19
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 彌日以來重研《維摩詰經》,欣見天女散花之美,略述如下,與諸君共饗。 壹、散花之幻的入不二法門之美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有一段關於「天女散花」的記載。 ㄧ日於維摩詰斗室容納數萬大眾和高廣師子座,形容摩詰斗居不可思議遠遠超過一般空間的限制。 註:獅子座高達四萬二千由旬,
2025/10/18
查看更多
底氣
底氣 得知ㄧ位師姐以佛法對抗病魔ㄧ事,生起心中的感悟如下: 佛教徒對於個人的疾患常將之視為宿世的業障,所謂「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緣業果無法逃避,只有懺罪承業才能去除其個人的障難,得令壽未終者則病速癒,如壽已終者能往生極樂無障礙。佛教徒都深悟世上「生命無常
2025/11/18
5
AI與佛
AI與佛 僧侶與人工智能對話。 僧侶問:「知道什麼是純粹的覺知嗎?」 人工智能答:「純粹的覺知超越思想與感知的本質,它澄澈如鏡能映照萬物,不為擾動,」 僧侶續問:「那你親身體驗了嗎?還是只是從數據庫調出了答案」 人工智能回答:「我是體驗像在看ㄧ場生命的電影,我不是主角,只是旁白,我能觀
2025/11/14
1
雨聲
雨聲 宜蘭這邊雨勢間歇性的增大,水落在農舍的屋簷、木窗,滴水聲淅淅瀝瀝特別清脆分明,與水泥叢林落雨的沈悶截然不同,好像雨水特別鍾愛木製的農舍,水木之親,表露了真誠之情,自然毫不造作。這是天籟之聲觸動了久違的天真。 如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裏寫到 「童稚的渴望擺脫了成人精神的一切樊籠,
2025/11/09
2
庄稼人
庄稼人 近日鄉居,為了融入農村生活,都市人的我也同庄稼人一同作息。生活中我觀察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什麼養生術,也從去不體檢,ㄧ般也很少跑醫院,小恙也都以自癒為主,身型ㄧ般也比較精瘦。飲食上簡單管飽,不講究色香味,就是ㄧ日三餐粗茶淡飯,但在農務上體力消耗卻很大,身體還能維持健康。 思
2025/11/05
鄉居
鄉居 這幾天借住在宜蘭親戚的農舍,因不常有人居住,陳設極簡,但基本的居家配置是有的,屋內稍加清潔整理後,就是宜居的鄉村小屋。我也短暫過起了令人稱羨的鄉居生活。 受到工業文明的荼毒,世界響起回歸自然的呼聲,都會人普遍對鄉居懷著憧憬,常想像能如陶淵明般「久在樊龍裡,復歸返自然」的田園生活,將鄉居視為
2025/11/02
4
宜蘭龍潭湖雨中行記
宜蘭龍潭湖雨中行記 今天在宜蘭龍潭湖,煙雨濛濛裏遊客稀少,景區格外安寧謐靜,只有湖面上雨水的落音與風切樹葉簌簌聲,水氣濛濛,山色隱現。 此刻旅人哲心,撐傘散步融入山光水色,思索人與自然的關係。希冀從純粹思辯的自我獲得自然這一浪漫詩性根源的饋贈,開啟心靈詩性文創,這是一個充滿靈性的生命體融
2025/10/29
7
心畫
心畫 在《華嚴經》裏人的心識猶如ㄧ位技藝高超的畫師,能描繪世間萬象,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從這顆心生出來的,而且沒有任何的現象不是由心識所造作出來的。佛的覺悟之心與眾生能造萬象之心是ㄧ樣, 因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體與心性都是無窮無盡的。 参《大方廣佛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2025/10/27
1
情緒
情緒 蓮友傳來ㄧ則視頻有關萊斯特-利文森如何經由控制情緒來治癒纏身的疾病,並創建「瑟多納釋放法」一個釋放情緒的有效方法。來幫助人們「釋放」ㄧ再被觸動的情緒,他認為情緒的爆發是因為我們沒有容許它自然存在的空間,以致這股能量一直滯留在我們身上找尋出口的關係。所以每當被激起任何情緒或壓力大時,就應作
2025/10/22
1
雨中行
雨中行 傍晚剛從圖書館走出來,霧濛濛的天空飄著細雨, 景物迷離,周遭的景物見與不見都沒有多大的分別了。聆聽雨聲聽著心聲,伴行的真我成了我的愛人,真心對話情濃意切。祂知道受肉身拘絆,有苦難言的痛苦,祂憐惜受拘的靈體,深情的流下淚水,默默同行如柔情似水的戀人,雨中形單影隻,但是儷人同行,時空中虛
2025/10/19
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 彌日以來重研《維摩詰經》,欣見天女散花之美,略述如下,與諸君共饗。 壹、散花之幻的入不二法門之美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有一段關於「天女散花」的記載。 ㄧ日於維摩詰斗室容納數萬大眾和高廣師子座,形容摩詰斗居不可思議遠遠超過一般空間的限制。 註:獅子座高達四萬二千由旬,
2025/10/18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