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千古之謎(空與無的辯證)
2
詐欺
3
共業
4
正治
5
見與不見
1
千古之謎(空與無的辯證)
2
詐欺
3
共業
4
正治
5
見與不見
禪意生活
業
業 最近天災頻仍,人禍亦是,天災、人禍其實都是人造“業”的果報。 因我們所在的世間呈相,山河大地、房舍器物等,皆是物質。故此世間可稱為「器之世間」。 「器世間」是由阿賴耶識中的「共相種子」所變現的諸相而顯,從業力的角度來看,則是眾生「共業」感得的依報。這中間的過程是這樣的。 因人有五
2025/07/31
正治
正治 台灣是個公民的社會,是以公民的方式來教育人民,讓人們有能力進行民主對話,使其成為有自主能力的個體,負責任的權力行使者。雖然有「自我中心的困局」,有時會沒有公共意識只有私人幻想,但耳濡目染的選舉文化下大都已有理性抉擇的政治取向。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政治家在政治参與的過程中,應該敏銳的感知環境時
2025/07/26
1
旅
旅 世界知名的景點,越南下龍灣發生船難,那是旅行越南必去的景區,也是許多人留下美好回憶的山水勝景,船難事件讓勝景蒙塵,也讓旅人記憶難再美好,瑰麗山水在風雲變化間就令旅人魂斷,真的是世事無常,沒有恆久的美好,可以永遠追憶。 存在的意義何在呢? 人一生的存在都是為了做有意義的事,但其實意義都是我們
2025/07/22
2
宅
宅 酷暑裏的生活步調,登高親水或居陋室,在居室與山水間,得度清涼一夏。 曾聞古德云: 「山是身體,水是血脈,溪流是毛細血管,而居士林(佛法居士在家修行地)就是其中的神經末梢。」 這意謂著修行之人,除宅居外亦樂山樂水,身心與天地相接,含攝十方世界。 樂山樂水的東坡在《雪堂記》裡有云:
2025/07/19
夏日詩情
夏日詩情 炎炎的夏日的午后,我坐在植物園的樹下,手執ㄧ本《劉半農詩選》 清風伴著「教我如何不想她」詩情,“心”與“身”自自然然的進入詩裏。 天上飄著些微雲 地上吹著些許微風 教我如何不想她。 年少時的愛戀甦活在自然裏、在詩意裏。 甦醒的愛戀伴隨著接續的詩句 月光戀著海洋 海洋愛著月
2025/07/14
1
變調的愛情
變調的愛情 最近一庄家暴的悲劇,令人震驚、憤怒、悲傷。不幸的婚姻,讓曾令人稱羨的佳偶成了怨偶,變調的愛情,毀了一個美滿的家庭。這只能說「愛」可以是雙面刃,能真愛ㄧ生,也可能玉石俱焚。 只是一夜夫妻百世恩,為何非得走到這樣的田地呢?都說西方人離婚多,但他們在仳離後多數仍保持連絡,甚至還邀請對方参加
2025/07/11
詐欺
詐欺 治安良好的台灣,詐欺案卻層出不窮,是詐欺難以成案,還是人心的貪婪。 詐欺在民法的解釋是「ㄧ方故意以不實的陳述或隱瞞關鍵的事實,使他方在錯誤認知下做出意思表示。」 這「故意」已述明加害人對於侵害的行為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或預見其發生不違本意。這「明知」與「預見」都是必有所圖與預有所謀
2025/07/07
4
真實
真實 許多人對信仰佛教怯步不前,都認為信佛必定 要六根清淨,無欲無求,四大皆空。好似非要人絕決有情的世間,成為ㄧ個遠離人間煙火的苦行者。 其實佛法中有所謂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歸依法,是以因果事理的真相為依歸。 而佛與僧即人類契合真理,而完成自己的覺者;所以皈依
2025/06/28
1
齊物
2025/06/24
1
核戰
核戰 這幾天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兩國人民受苦,全世界的人們也承受核戰陰影的威脅。人類正步向相互毀滅之途,未來沈重的陰霾下,人類將何去何從呢? 我的「大哉問」相信也應是眾人的疑問。 昨日收到ㄧ則短影音,畫中歐洲田園裏的湖光山色、花花草草、庄稼農人都悠然在畫境裏與世無爭,畫家筆下的桃花源,如
2025/06/21
查看更多
業
業 最近天災頻仍,人禍亦是,天災、人禍其實都是人造“業”的果報。 因我們所在的世間呈相,山河大地、房舍器物等,皆是物質。故此世間可稱為「器之世間」。 「器世間」是由阿賴耶識中的「共相種子」所變現的諸相而顯,從業力的角度來看,則是眾生「共業」感得的依報。這中間的過程是這樣的。 因人有五
2025/07/31
正治
正治 台灣是個公民的社會,是以公民的方式來教育人民,讓人們有能力進行民主對話,使其成為有自主能力的個體,負責任的權力行使者。雖然有「自我中心的困局」,有時會沒有公共意識只有私人幻想,但耳濡目染的選舉文化下大都已有理性抉擇的政治取向。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政治家在政治参與的過程中,應該敏銳的感知環境時
2025/07/26
1
旅
旅 世界知名的景點,越南下龍灣發生船難,那是旅行越南必去的景區,也是許多人留下美好回憶的山水勝景,船難事件讓勝景蒙塵,也讓旅人記憶難再美好,瑰麗山水在風雲變化間就令旅人魂斷,真的是世事無常,沒有恆久的美好,可以永遠追憶。 存在的意義何在呢? 人一生的存在都是為了做有意義的事,但其實意義都是我們
2025/07/22
2
宅
宅 酷暑裏的生活步調,登高親水或居陋室,在居室與山水間,得度清涼一夏。 曾聞古德云: 「山是身體,水是血脈,溪流是毛細血管,而居士林(佛法居士在家修行地)就是其中的神經末梢。」 這意謂著修行之人,除宅居外亦樂山樂水,身心與天地相接,含攝十方世界。 樂山樂水的東坡在《雪堂記》裡有云:
2025/07/19
夏日詩情
夏日詩情 炎炎的夏日的午后,我坐在植物園的樹下,手執ㄧ本《劉半農詩選》 清風伴著「教我如何不想她」詩情,“心”與“身”自自然然的進入詩裏。 天上飄著些微雲 地上吹著些許微風 教我如何不想她。 年少時的愛戀甦活在自然裏、在詩意裏。 甦醒的愛戀伴隨著接續的詩句 月光戀著海洋 海洋愛著月
2025/07/14
1
變調的愛情
變調的愛情 最近一庄家暴的悲劇,令人震驚、憤怒、悲傷。不幸的婚姻,讓曾令人稱羨的佳偶成了怨偶,變調的愛情,毀了一個美滿的家庭。這只能說「愛」可以是雙面刃,能真愛ㄧ生,也可能玉石俱焚。 只是一夜夫妻百世恩,為何非得走到這樣的田地呢?都說西方人離婚多,但他們在仳離後多數仍保持連絡,甚至還邀請對方参加
2025/07/11
詐欺
詐欺 治安良好的台灣,詐欺案卻層出不窮,是詐欺難以成案,還是人心的貪婪。 詐欺在民法的解釋是「ㄧ方故意以不實的陳述或隱瞞關鍵的事實,使他方在錯誤認知下做出意思表示。」 這「故意」已述明加害人對於侵害的行為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或預見其發生不違本意。這「明知」與「預見」都是必有所圖與預有所謀
2025/07/07
4
真實
真實 許多人對信仰佛教怯步不前,都認為信佛必定 要六根清淨,無欲無求,四大皆空。好似非要人絕決有情的世間,成為ㄧ個遠離人間煙火的苦行者。 其實佛法中有所謂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歸依法,是以因果事理的真相為依歸。 而佛與僧即人類契合真理,而完成自己的覺者;所以皈依
2025/06/28
1
齊物
2025/06/24
1
核戰
核戰 這幾天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兩國人民受苦,全世界的人們也承受核戰陰影的威脅。人類正步向相互毀滅之途,未來沈重的陰霾下,人類將何去何從呢? 我的「大哉問」相信也應是眾人的疑問。 昨日收到ㄧ則短影音,畫中歐洲田園裏的湖光山色、花花草草、庄稼農人都悠然在畫境裏與世無爭,畫家筆下的桃花源,如
2025/06/21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