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會►長沙。千年學府:嶽麓書院

2023/09/0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第二天為了要趕7點的國內線,我們早上大約5點10分起床。

天剛亮的機場

天剛亮的機場

看天才剛亮,我還以為這時候會沒有什麼人,結果我錯了,機場裡的人是沒有時差的。說到時差,我居然活到大學畢業才知道大陸沒有時差……搭飛機的時候我就問友人大陸疆土這麼大,我飛到湖南會跟廈門差幾個小時?有人一臉鄙棄說大陸是同一個時區的,我還很懷疑說怎麼可能,經度都不知道橫跨了多少啊?友人說因為大陸主席認為國家一體,沒有必要區分時區,大家都一樣,所以西藏的晚上8點可能是太陽高掛的!

是我孤陋寡聞。

早上的雲層很低,都圍繞在山頭

早上的雲層很低,都圍繞在山頭

到了長沙黃花機場,天氣陰陰,氣溫是25度,比廈門30幾度的高溫好的太多了。落地之後就前往駐機場專辦湖南省境內旅遊的「芙蓉」旅行社,有長沙市區一日遊、張家界二日遊、鳳凰古城三日遊等等選擇。我們本來想跟8/17的鳳凰古城三日遊,但抵達長沙黃花機場已經8點20分,人家旅行團已經上高速公路了,後來就跟8/18的二日遊,二日遊也比較好,有個人自由活動的時間。既然是8/18才去,那今天(8/17)一整天要幹嘛?友人問我是想去岳陽樓還是馬王堆?我記得我去了一趟廁所沒有回答他......回來之後就被賣了。因為友人已經統統都決定好了──長沙市區一日遊(記得出門自由行一定要選擇可靠的隊友哈)!

繳了娛樂費、安排好飯店後,立刻搭大巴從機場到長沙市區。這一路上比較有一點點中國味,在去以前我對中國的印象大概就是像江南那樣子的小橋流水人家,友人說沿岸根本很現代化,要越往內陸跑才會有我說的那種味道。

湖南省在去以前對她的印象就是課本學的那樣,西北方有個洞庭湖,湘、資、沅、澧匯集在洞庭湖之後在流向長江,然後出海。現在人真正踩在這地上,旅遊書趕緊拿出來惡補,大巴經過的湘江自南而北(因為湖南是東西南為山地)流貫湖南全省,湘江流域自古多種植芙蓉,唐代詩人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寫:「湘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所以湖南又有「芙蓉國」的美稱,大概就是爲什麼那個旅行社會叫芙蓉旅行社吧!

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轄地,唐廣德年間設置湖南觀察使,為「湖南」一名之始,清康熙置湖南省,省會長沙。長沙從秦漢時期開始即為洞庭湖以南的重要城鎮,很有名的旅遊地點很多,例如長沙獄麓山風景區、岳陽樓、南嶽衡山、湘北桃花源、張家界等。最近因為在研究課綱,非常感嘆現在的教科書刪掉了很多內容,與時俱進是好,但很多東西不能用政治立場來判斷,尤其教育!刪掉了這麼多中國歷史,出去玩不知道典故、追劇也不知道時空背景,到底有什麼意思?該唸的還是要唸啦!

我和友人到飯店放下背包以後,本來要先往湖南省博物館前進,但是入場時間是有時間限制的,那時候不剛過中午12點,但我們要到下午3點才能入場參觀,所以就先打車去了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正門

嶽麓書院正門

嶽麓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始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四大書院在不同的古籍有不同的說法,另外被列入的好像還有嵩陽、睢陽、白鹿洞、徂(ㄘㄨˊ)徠、金山(茅山)、石鼓等等。在建嶽麓書院之前獄麓山就是一個專出才子的地方,晉代陶侃種杉結庵,就在這裡專心讀書;唐代名人像是裴休、杜甫、劉長卿都曾在這裡開舍結盧,唐末五代又有僧人在這裡辦學,說是要讓士子「得屋以居,得書以讀」。趙匡胤在統一中國不久之後,第一任長沙太守就在這裡創辦嶽麓書院啦!

現今湖南大學建在嶽麓書院舊址,而嶽麓書院又是建在陶侃「杉庵」舊址,只能說大家都愛那塊地哈!宋真宗在1015年御賜了「嶽麓書院」的匾額,但是南遷之後毀於戰爭,重建之後由張栻(ㄔˋ)主持院務,兩年之後大家熟悉的朱熹就跑來參一腳,跟張栻一起在這裡教書。1276年元朝軍隊攻長沙,書院又被毀了(真是坎坷...),10年之後元朝的統治者又再重建。元末明初時嶽麓書院兩度遭損毀又重建。1507年,王陽明在這裡教書又使其恢復了興盛。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船山先生)在此讀書,爲了紀念他,書院裡有個船山祠;後來清兵南下跟吳三桂兵變讓書院又被毀於戰火,至康熙年間又修復,康熙還送了塊匾額「學達性天」,不知道我站在這裡會不會比較聰明一點。

站在這匾額下希望能變聰明一點

站在這匾額下希望能變聰明一點

當地的導遊說這「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惟不是說「只有」楚地才有人才的意思,那只是個語助詞,應該要這樣看才對──楚有才,斯為盛。楚地有許多的人才,而這裡(嶽麓書院)更是精英匯集之地!

惟楚有才是出自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於斯為盛則出自於《論語‧泰伯》,原句:「唐虞之際,於斯爲盛。」導遊說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他用「惟楚有材」上聯要學生回答下聯,但是大家都不會接,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大家就告訴他這件事情,張應聲隨口對:「於斯爲盛」,這就是這幅對聯的由來。我可是很認真在聽,只是人名跟時間是回家去查的哈!

御書樓,聽說只開放給湖南大學教授進去,一般人則不行

御書樓,聽說只開放給湖南大學教授進去,一般人則不行

被寶劍鎮住的金狔

被寶劍鎮住的金狔

御書樓是在主軸線上的最後一個建築,另外一個導遊說主軸線其實並沒有對稱,有一點點歪,因為是蓋在山上嘛,然後就造成了風水上的問題,導致他常常發生火災。御書樓屋頂上的裝飾是龍的第九個孩子,龍生九子這個典故我查到後面是一頭霧水,因為說法很多,當時我只記得導遊說是第9個孩子,但叫什麼名字我已經忘了......我就說我覺得是這樣的答案好了,一是螭吻(蚩吻、鴟吻、鴟尾、嘲風),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所以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可壓火災;二是金猊(狻猊),形體似獅,性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又因為他喜歡煙火容易造成火災,所以要用寶劍鎮住他。那我就不懂,既然要用寶劍鎮住他,一開始就不要找一個容易興風作浪的神獸才對啊,所以關於這一段我是有聽沒有懂......另外,也有說龍生九子的九是指「很多」的意思,並不是祂真的是九個兒子,而不同的書記載的輩分順序也不一樣,有的導遊說是第九、有人說第八、還有人說是第二,欸這真是個難題。

嶽麓書院旁邊的兩個池塘的由來也挺有趣的,第一種是說當初來這裡求學的人非常多,大家都騎著馬來上學堂(因為在山裡的關係吧?),到了御書樓前大家就把馬栓在那裡讓馬喝水休息,主人上學去。聽說那時候的盛況是馬多到會把這大池塘的水喝光,所謂的「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第二種說法是,因為這裡實在太容易發生火災了(因為屋頂那興風作浪的傢伙),所以建兩個池塘方便救火,這說法很酷哈哈哈。

紀念屈原的屈子祠,嶽麓書院有一,另一間在汨羅江畔

紀念屈原的屈子祠,嶽麓書院有一,另一間在汨羅江畔

屈子祠裡左邊寫著「其文約,其辭嚴,其志潔,其行廉」,這是出自於《古文觀止‧卷五‧屈原列傳》;右邊寫「舉世渾濁惟我獨清,眾人皆醉惟我獨醒」,出自於《屈原‧漁父》,原文是:「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屈子祠內部

屈子祠內部

門聯為甯鄉程頌萬集《尚書》、《史記》句:「納于大麓,藏之名山。」那時候聽導遊的解釋是,嶽麓書院藏在山裡納盡了天下人才,無論從嶽麓山的任何一角都沒有辦法看到嶽麓書院,大概是在說嶽麓書院的雄偉和風格吧。

瀟湘槐市,有沒有哪裡怪呢?

瀟湘槐市,有沒有哪裡怪呢?

這讓我覺得很有趣,而且是偷聽導遊說我才知道的大家。來看這四個字哪一個字不對?有人發現瀟湘槐市的「市」字是反過來的嗎?哈哈再去看清楚點!

咦?真的耶!

  我聽導遊說,瀟湘呢指的就是他們湖南,槐是指槐樹。說那時候的讀書人喜歡聚集在槐樹下面討論分享之類的。市呢,據說是爲了要跟書院前面的菜市場有所區隔,普羅大眾和他們讀書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把這個字反過來。這是依稀的印象,應該不完全正確喔,以上這是導遊A說的,導遊B倒是沒有解釋這一段(我們偷聽了兩個導遊的介紹)。

  我後來上網路查,大家的說法都一樣,都說嶽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爲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所謂槐市:古時候讀書人聚集於槐樹下議論切磋,稱為槐市,但都沒有人提到爲什麼那個「市」要倒著寫就是了。

待。。。

Dornin
Dorni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