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宮牆

含有「學院宮牆」共 2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茶花,尤其是山茶花,在佛教文化中承載著深厚的象徵意義。它既是自然美的代表,也反映了佛教的哲學思想,具備無常、純淨、供養與慈悲等多重內涵。
Thumbnail
很棒的文章,受教了!
農曆春節前,偶然見到丹尼爾·卡尼曼《快思慢想》這一部學術著作,仔細查詢網上資料,如獲至寶,立刻訂閱,本文衹是初步簡介。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是享譽國際的心理學家,專精於行為經濟學與認知心理學研究。《快思慢想》不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部能改變我們思維方式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很多人都有被毀謗的經驗,我自不例外。回顧二十多歲時初入母校當助教,就曾遭受不能「作學問」的質疑。34歲考上博士班,也曾被母系某教授嘲笑是「放水錄取」。其後拿到博士學位,都還有人質疑我的論文品質。當年還是副教授,榮獲全校性研究績優奬,也有人不服氣;就算我待人處世,一向低調到不行,依然耳語上身。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語言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其中隱喻更賦予生動和具象的力量。所謂「隱喻」就是「以此喻彼」,使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成為可以感知的對象。認知語言學家普遍認為:「隱喻是認識世界的工具」,而其中,動物隱喻又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隱喻不僅反映人類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更將自身經驗和情感投射到物象之上。
Thumbnail
白象是很有意思的事 據說帝王或國君想要不露痕跡的整治下面的人 就會賜他一頭白象(尊貴的象徵) 表面上是蒙受聖恩很有面子 其實是“燙手山芋” 因為大象食量大費錢 萬一養死了 更落個欺君之罪吶!
某學生擔任通識教育教師多年,提及國內不少科技大學主事者,明知需要通識教育,却未必擁有正確的認知,使得教師們糾結在「趨向博雅」還是「趨向通識」,工作得相當辛苦,却未必達成效果。 歐美大學的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和通識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雖然在目標和範圍。
Thumbnail
心智成熟 自由獨立正是博雅教育的目的 可Ai時代來臨 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可能翻天覆地的改變 舊時像是早期老祖先智人採集狩獵生活 然後農業社會 然後工業社會 分工複雜多元…… 現在進入新的“奇異點” 代表要將現在的生活樣態做一個“扭轉‘’的動作:可能學校將來會關閉 在家面對Ai機器就能“雙向‘’學習 而不是舊時的收集 背記所有可觸及的知識(不管有用無用或只為測驗)使用者只要把文字語言素養練習好 能較詳細的“詠唱”給機器 在大數據裡的詳細精確資料就會回饋出來(模糊的問題得到模糊的答案 )因此我主張通識教育比較可行 說得簡約些:什麼都略知一二比精通一門課要能適應Ai時代的需求。 https://vocus.cc/article/665ab7acfd89780001046483 拙作:略知一二這檔事 請賜教 謝謝!
今天下午,很榮幸應聘擔任台中市某知名私大的博士學位口試委員,這位研究生完成了答辯,榮獲文學博士學位。他擁有很好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繼續鑽研下去,肯定能在文史學界,大展身手。 他作的是「區域文學」的議題,事前我除了詳讀高達360頁的論文定槀,也為自己的提問做足了功課。所
Thumbnail
嗨,晨安!謝謝您的詳細解說!
最近,台灣政壇風起雲湧,藍、白、綠三路政客捉對廝殺,場面非常紛擾。白營因黨主席涉貪被判刑,為求止損不得不重整;藍營政客因不再強調反共,甚至出現疑似涉及通敵的「國安問題」;綠營作為執政者,則搖身一變成為「反共急先鋒」。這些現象表面上是政局動盪,實則凸顯了「話語權」的激烈爭奪。
Thumbnail
像這個人講的 雖然也覺得有道理 但人微言輕 https://youtu.be/ELKVFdu8s5k?si=2auAL2ACLtmWyrI_
日前撰寫一篇《靜思筆記|多元思考之必要》,持續在思考方法方面繼續搜索,頗有斬獲。在思考方法的最前沿,不少新理論正在挑戰我們對認知的傳統理解,並為如何更有效地思考提供新的見解。以下列舉幾個重要的方向。
Thumbnail
👍👍
這幢大樓原本屬於〔國立空中大學〕的產業,也是國立空中大學台中面授中心的主場地。在中興大學〔人文大樓〕尚未興建,文學院院址就在現地。
Thumbnail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君不見,如今還是有人前仆後繼,投入文史哲研究領域。現在仍挺起胸膛行走在〔文理大道〕上的,肯定是胸懷鴻鵠之志、眼光放在未來的年輕人。他們深知:在這塊領域要出人頭地,必須經受長期的熬煉。
Thumbnail
嗨,晨愉!東海是那些年服役常往之處,景觀似稍變,唯教堂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