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步道:Rees-Dart Track(Day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步道位置:Mt.Aspiring National Park, Southland
  • 步行日期:2023/3/25
  • 天氣:大雨
  • 行程:Shelter Rock Hut -Dart Hut
  • 健行距離:10公里(1030-1600)
  • 管理單位: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今天將揮別Rees谷地,爬上越嶺鞍部走向Dart谷地,健行距離不長,但是是四天山行中總爬升與下降距離最多,也是最具暴露感的一段路程。

本日此行最高處,天氣晴朗時可以眺望整個谷地;天氣不好,趕緊拍張照留念就繼續趕行程了。

本日此行最高處,天氣晴朗時可以眺望整個谷地;天氣不好,趕緊拍張照留念就繼續趕行程了。

清晨六點多被冷醒,火爐裡的柴火早已熄滅,躺在床上只聽見狂風呼嘯與大雨淅瀝,睡意全無;緩緩起身後先重新起火幫室內添些暖意,再閒適地準備早餐,煮一壺熱水沖泡一杯咖啡,晨光也逐漸從偌大的觀景窗照射至小屋內,但是雨勢未減反增,我們慢條斯理的穿上雨天裝備,坐在山屋裡等待。

在靜謐的山屋準備與享用早餐,暫時忘卻待會要雨中健行的煩憂。

在靜謐的山屋準備與享用早餐,暫時忘卻待會要雨中健行的煩憂。

早上9點,雨勢稍歇,陽光趁著空檔露臉,在遠方山脈旁妝點了一道彩虹;然而一轉瞬,又下起傾盆大雨。9點多,比利時男孩決定出發了,他的目的地不是10公里遠的Dart Hut,而是19公里外的停車場,沿途還要經過那片沼澤草原,雖然他腿長腳長,還是忍不住在心中幫他捏一把冷汗。

10點,Chris和Jo毅然決然地在風雨中出發了,我們繼續在山屋等待。「最晚10點半要出發,不然我們會摸黑才抵達山屋。」思維宣告,而我還抱著一絲希望等待雨停。

10點半,雨仍沒有停止的跡象。我嘆了口氣,認分地把雨衣、雨褲穿上,綁腿繫好、袖口拉緊,推開山屋的門,走進自然的威力之中。

沿著僅容一人通過的山徑,在Rees河谷中健行。

沿著僅容一人通過的山徑,在Rees河谷中健行。

雖然名為Track,但這條步道實則是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山徑,窄小的路徑引領旅人從山屋走向河床邊,然後再轉向往山裡蜿蜒;沿途有許多小支流,在雨水的注入下,逐漸變得湍急或是蔓延至步道上,依賴著雙仗小心翼翼地左閃右躲,在風雨交織中,逐步走向開闊谷地。「危險!此地為潛在雪崩區域。」昨日入山即見DOC的警告標誌,在偌大的草原山谷之中看著兩側嶙峋的山形地勢,沿著山溝滾落的大小石塊;山頭不見白雪,但偶見幾處細流,躲在避風處吃著能量棒,看著雨絲與薄霧籠罩著這片由金色草原與鐵灰色岩石所構成的壯闊地景,視線所及無其他的登山者,更顯得荒蕪寂寥。

上鞍部前的最後爬升,在雨天行走更要小心碎石滑坡。

上鞍部前的最後爬升,在雨天行走更要小心碎石滑坡。

雨持續下著,而我們要沿著石塊所堆砌的陡坡上爬至鞍部。這一段毫無遮蔽,雨水又溼滑了岩石,彼此提醒留意腳步,一前一後迎著強風謹慎地沿著岩壁前行,循著橘色的路標慢慢爬到海拔1,471公尺的Rees鞍部;天氣好時,這裡的視野絕佳,360度的環景讓健行者忍不住停下腳步,喘些一陣續行。然而在今日,除了DOC立在鞍部的告示牌,遠方山景已隱身在一片朦朧之中;在強風細雨之中,只要停下腳步身體就開始發冷,簡單拍了幾張照片之後,我們繼續往Dart谷地前進。另一岸的山壁有許多被冰河刻鑿出來的深溝,只見一道又一道的瀑布水流從山頂奔流而下至Snowy Creek,再注入Dart River。思維觀察到Rees有持續向源侵蝕的現象,「很久很久以後,Rees River有機會襲奪Dart的上游支流。」

翻閱鞍部來到Dart河谷,小徑沿著河道在山腰上蜿蜒,看著對岸的瀑布,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翻閱鞍部來到Dart河谷,小徑沿著河道在山腰上蜿蜒,看著對岸的瀑布,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翻越鞍部之後,遠方的天空逐漸透空,山嵐在谷地間蒸騰,我倆在綿綿細雨中循著山徑跟隨著橘色指示牌前行,小徑順著山腰沿著河谷緩緩而下,約莫一個鐘頭過後,可見下方水勢湍急的河谷有架設一小木棧橋,我們精神一振,雖下坡坡度變得陡峭,但仍步履輕快地直奔至水聲轟隆的岸邊。這座木棧橋為季節限定的存在:今天的健行路線在冬季為雪崩發生的活躍區域,也因此,每當健行季節一過,雖然步道與山屋不會關閉,但是工作人員均會撤走,而這座橋梁也會擇期拆除,直至夏天才會再架設上去。冬季的健行者需有充足的裝備、豐富的雪地經驗,以及涉溪而過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自我承擔登山安全的責任。

因為冬季雪崩的關係,保育部管理人員會在冬季拆除Snowy棧橋,在隔年春季才會再重新搭建。

因為冬季雪崩的關係,保育部管理人員會在冬季拆除Snowy棧橋,在隔年春季才會再重新搭建。

在雨天行走不是一個舒服的體驗,但是卻讓人更為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尤其是大雨之後原本平靜的溪水突然高漲而出現多處激流,步道上原本可以一腳跨越的涓涓細流漫延而成沼澤窪地;而本來就不甚好走的陡下路段,路上的岩塊踏點也因為雨水而更加濕滑難行。昨日健行路上聽聞多種鳥鳴,在雨天連鳥兒都失去了出遊的興致。然而山林仍未見寂靜,過橋之後位於步道左側的Snowy Creek化身白水激流,在佈滿岩塊的河道中奔騰,於高低落差處宣洩而下,而形成另一種壯麗之景。

雨天的溪流更有氣勢了。

雨天的溪流更有氣勢了。

下午四時許,天氣逐漸轉晴,而我們也到了營地前的支流。知道離休息處不遠,思維連背包都沒放下就在岸邊上下徘徊,希望可以找到一條不必脫鞋的過溪點;然水勢不急但都深及小腿處,溪流中間的踩點跨幅過大,我們最後還是脫下鞋襪換上涼鞋,深呼吸一口氣,踩進了透清涼的溪水之中迅速過河,不久後即看到草坪營地,以及一間生態廁所;續行後跨越吊橋即抵達山屋。

營地與山屋相隔約5分鐘的腳程,還需要跨越吊橋,一想要到在濕冷的雨天紮營,背包也不放下直奔山屋而去。

營地與山屋相隔約5分鐘的腳程,還需要跨越吊橋,一想要到在濕冷的雨天紮營,背包也不放下直奔山屋而去。

Dart山屋為後來興建,量體幾乎是第一晚山屋的兩倍,偌大的交誼空間在爐火的燃燒下顯得溫暖,吊衣架上已掛滿了各式的服裝配件,兩旁的料理台上也擺滿了山友的炊煮用具與食物。Chris和Jo在交誼桌上玩著紙牌遊戲,看見了我們給予溫暖的歡迎,'You looks dry.' 她們笑著說。比我們早約半個小時抵達山屋的倆人,整路淋雨狼狽至極。Chris親切地告知山屋共有四個房間,兩個就在交誼廳一側,另外兩個則是在門廊的另一頭,'Pick one with less people and stay.' 每個房間有四張上下舖可容納八人,我貪圖著交誼空間的溫暖,選了位在交誼廳旁的房間,把背包內的物品掏出放在床上,迫不及待地回到交誼廳選一個靠窗處,泡一杯熱咖啡搭配奶油餅乾,看著窗外的山景,翹著二郎腿隨意地翻著雜誌,是一天筋疲力盡後最美好的時光。山屋內約有十來個山友,有些是從反方向而來,但多數人是在山屋留宿第二晚。從Dart山屋出發,山友可以選擇Cascade Saddle、Dart Glacier等單日的健行路線,因此多半會安排在此停留兩晚。但今日天氣不好,所以有些人已經提前在昨天完成,這天則變成了休息日,有人在房屋睡覺,有人在交誼廳到處閒晃找人聊天,山屋氣氛更顯得慵懶閒適。

山屋交誼空間一角,渾身濕漉漉的我們走進山屋即感受到一股暖意,換下衣服後坐在落地窗旁聊天,是最大享受。

山屋交誼空間一角,渾身濕漉漉的我們走進山屋即感受到一股暖意,換下衣服後坐在落地窗旁聊天,是最大享受。

在健行季節期間,DOC安排了兩個常駐管理員,他們會定期巡守步道排除路面狀況,並輪流駐點在三個山屋之中,Dart山屋是整條步道送往迎來的中繼站,多半都會有管理員駐守於此,提供山友即時的天氣狀況與步道資訊,透過山友回報了解步道健行者的人數狀況,並統一收取三座山屋的票卷。我們繳交價值60紐幣的票券給管理員並表達想要住宿山屋的意願後,管理員要求我們補交不足之現金金額並開立收據,即算完成升等程序。

綠色票券價值15元,藍色票券價值5元,我們奉上全部的票券與現金給管理員,立刻升等睡山屋。

綠色票券價值15元,藍色票券價值5元,我們奉上全部的票券與現金給管理員,立刻升等睡山屋。

夜晚,寂靜的山屋又熱鬧了起來,料理的香味、交談的聲響,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交換著各自的旅遊經歷。過了今晚之後,我們就要與兩天雖沒有一起同行,但彼此知道都在這一條健行路上的Chris和Jo揮別了,晚餐後就很自然而然地多了一些交流。年約50-60歲的Chris,來自但尼丁,自青少年時代就開始在紐西蘭健行-那是山屋還只有4到6張床的年代,後來Chris離開家鄉到海外旅居,英國、澳洲等地都有留下足跡,直到幾年前回到故鄉,定居在但尼丁附近的郊區,喜愛森林的她,在住家周圍種滿了樹,有時間的話就會安排多日的健行。「我決定將餘生都留在紐西蘭的自然之中。」她說。生命中的交會或許僅此兩三日,但是在山上分享的故事,總能陪伴著生命很久很久。

燭台是山屋的老式浪漫,思維就著燭火畫畫,也是老式浪漫。

燭台是山屋的老式浪漫,思維就著燭火畫畫,也是老式浪漫。


avatar-img
13會員
69內容數
Kia Ora !! 這是兩個喜愛自然、山林、健行的大齡新婚夫妻在紐西蘭的蜜月自助遊。53天的旅程中,我們深度遊歷了南北島,走了許多一日健行步道、三條多日縱走山徑、也透過腳踏車、獨木舟、帆船等遊程深度走進紐西蘭的自然美景,以及獨特的毛利文化。文字影像是紀錄也是分享,關於「Aotearoa」,我們在長白雲之鄉的生活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宛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終於踏上Rees Dart Track,開始在紐西蘭第二條長程步道健行之旅。第一天的行程長達近20公里,我們在出發前閱讀行前紀錄,已經了解劇烈天氣變化、路線陡峭難行等風險,但萬萬沒想到一開始的草原沼澤就來個下馬威。我們也非省油的燈,沿著指標安然通過多處涉溪、雪崩潛在區域,順利於日落之前抵達山屋。
Rees-Dart Track全程不包含支線共計63公里,被歸類為挑戰型路線,雖官網上說沿途指標清楚毋需攜帶地圖,但因多處行經沼澤、溪流,健行者仍須具備一定的山野能力,並下載離線地圖為佳。步道沿著Rees和Dart兩條河流,健行在河谷、草原、森林之中,可見壯麗高山、冰河、峽谷景象。
Nikau是紐西蘭唯一原生的棕櫚樹,也是全球棕櫚樹物種分布的最南界。棕櫚樹紅透的果實是當地特有種鳥類如圖伊鳥(Tui)的食物,植株可多元利用,是毛利人傳統的民俗植物。Barry Hadfield是紐西蘭難得一見的熱帶景觀,佔地11公頃的土地由私人地主贈予給當地政府,保護在地自然環境。
Papaitonga Scenic Reserve是Wellington以北到Horowhenua以南,唯一被完整保留的原始植被樣態。保護區湖水中的新南乳魚、帶紋南乳魚是僅分布在紐西蘭淡水、半鹹水域的特有種。而這片重要棲地之所以能被保留下來,Walter Buller爵士功不可沒。
在南島旅行一個月,經歷了百般波折後,終於順利抵達北島,首站即是全世界最南端的首都城市威靈頓。從車站步行到位於市中心的旅社,市街各式的博物館、藝廊、設計師商店、異國餐廳,咖啡館與酒吧,把我們從自然帶回了人間。 在威靈頓短短兩天兩夜的停留,我們除了忙著規劃後續的行程,也把握時間走訪博物館,了解毛利文化
出發之前我們即已決定要從南島搭船至北島,不僅僅是因為交通費用的關係,也是因為著名的Marlborough峽灣美景風光,哪裡知道,這是這趟旅程中最為折騰的環節。從網路預訂船票的展開搶票大作戰,從機場巴士接駁的心驚膽顫,抵達碼頭後與船公司斡旋交涉,整個過程讓我們對於旅遊的彈性又有大幅的成長。
終於踏上Rees Dart Track,開始在紐西蘭第二條長程步道健行之旅。第一天的行程長達近20公里,我們在出發前閱讀行前紀錄,已經了解劇烈天氣變化、路線陡峭難行等風險,但萬萬沒想到一開始的草原沼澤就來個下馬威。我們也非省油的燈,沿著指標安然通過多處涉溪、雪崩潛在區域,順利於日落之前抵達山屋。
Rees-Dart Track全程不包含支線共計63公里,被歸類為挑戰型路線,雖官網上說沿途指標清楚毋需攜帶地圖,但因多處行經沼澤、溪流,健行者仍須具備一定的山野能力,並下載離線地圖為佳。步道沿著Rees和Dart兩條河流,健行在河谷、草原、森林之中,可見壯麗高山、冰河、峽谷景象。
Nikau是紐西蘭唯一原生的棕櫚樹,也是全球棕櫚樹物種分布的最南界。棕櫚樹紅透的果實是當地特有種鳥類如圖伊鳥(Tui)的食物,植株可多元利用,是毛利人傳統的民俗植物。Barry Hadfield是紐西蘭難得一見的熱帶景觀,佔地11公頃的土地由私人地主贈予給當地政府,保護在地自然環境。
Papaitonga Scenic Reserve是Wellington以北到Horowhenua以南,唯一被完整保留的原始植被樣態。保護區湖水中的新南乳魚、帶紋南乳魚是僅分布在紐西蘭淡水、半鹹水域的特有種。而這片重要棲地之所以能被保留下來,Walter Buller爵士功不可沒。
在南島旅行一個月,經歷了百般波折後,終於順利抵達北島,首站即是全世界最南端的首都城市威靈頓。從車站步行到位於市中心的旅社,市街各式的博物館、藝廊、設計師商店、異國餐廳,咖啡館與酒吧,把我們從自然帶回了人間。 在威靈頓短短兩天兩夜的停留,我們除了忙著規劃後續的行程,也把握時間走訪博物館,了解毛利文化
出發之前我們即已決定要從南島搭船至北島,不僅僅是因為交通費用的關係,也是因為著名的Marlborough峽灣美景風光,哪裡知道,這是這趟旅程中最為折騰的環節。從網路預訂船票的展開搶票大作戰,從機場巴士接駁的心驚膽顫,抵達碼頭後與船公司斡旋交涉,整個過程讓我們對於旅遊的彈性又有大幅的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01/25/2021 潮濕 陰雨連連的台北,終於露出陽光。 一早我就到了平溪,準備登山。 登山口竟然下著細雨。 我沒穿雨衣,逕自走入山徑. 一頭鑽進林中, 潮濕的山徑上,空無一人。 茂密的森林,低海拔的林相。 溫暖而潮濕。 不像在爬山,反而像在一個綠色的山洞中前進。   高山
12/07/2011 11/25日 南二段第六日   山屋外冷冷的空氣,伴隨著天邊的北斗七星。 踩著月色,摸著早黑,出發往大水窟山。 昨天真的太大意了,不覺得冷,沒有加上衣服,還來不及查覺,就這樣子感冒了。   大水窟山是平緩的上坡,原本應該好走的山路,但喉嚨發炎加上一夜沒睡,體力和意
12/04/2011 11/20日 南二段出發當日   距離利稻還有9公里,我看了看手錶,如果一切順利,8點就可以開始出發了。 天空仍是細雨不斷。 接泊車開出碧山隧道,眼前所見,整個碎石坡,土石流掩埋了道路,大石頭小石頭滾滾而下。我看了看,就算是M1A1也不敢輕易的開過去吧。   我們
06/12/2011 一個悶熱的上午,雖然起床了。 卻提不起精神出門。 這些天,下午都下著西北雨。 挑個離家近的古道去走走了。   車子開到石碇,順著小溪緩緩的向上走著。 清澈的小溪,看得到苦花在河水裏閃閃發光著。 到了石碇,我們繼續順著新開的步道向上走著。 途中還經過了石碇國小旁
Thumbnail
時間是週六的早上的8:00開始從起點出發,這個時間點開車來的話,車位都還很足夠,不用擔心沒有為位置可以停車,當時的氣象溫度為15度、陰天,也算滿適合爬山的天氣,準備開始起步也還沒有遇到幾個人。 大坑一號登山步道 起點 步道總長度為1.6K,開始之前先在登山步道導覽圖了解一下路線,建議拍照
11/10/2008 雨.雪山 以前登山,不是沒遇過下雨. 只是沒遇過這種,下一整天,還越下越大的雨. 第一天,走出七卡山莊,就開始下雨. 第二天,三六九山莊,凌晨一點二十分,我就起床了,確認天氣. 起濃霧,又下著雨.頭燈看出去,前方一片迷濛.這樣子,怎麼摸黑通過黑森林? 每次抬頭看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01/25/2021 潮濕 陰雨連連的台北,終於露出陽光。 一早我就到了平溪,準備登山。 登山口竟然下著細雨。 我沒穿雨衣,逕自走入山徑. 一頭鑽進林中, 潮濕的山徑上,空無一人。 茂密的森林,低海拔的林相。 溫暖而潮濕。 不像在爬山,反而像在一個綠色的山洞中前進。   高山
12/07/2011 11/25日 南二段第六日   山屋外冷冷的空氣,伴隨著天邊的北斗七星。 踩著月色,摸著早黑,出發往大水窟山。 昨天真的太大意了,不覺得冷,沒有加上衣服,還來不及查覺,就這樣子感冒了。   大水窟山是平緩的上坡,原本應該好走的山路,但喉嚨發炎加上一夜沒睡,體力和意
12/04/2011 11/20日 南二段出發當日   距離利稻還有9公里,我看了看手錶,如果一切順利,8點就可以開始出發了。 天空仍是細雨不斷。 接泊車開出碧山隧道,眼前所見,整個碎石坡,土石流掩埋了道路,大石頭小石頭滾滾而下。我看了看,就算是M1A1也不敢輕易的開過去吧。   我們
06/12/2011 一個悶熱的上午,雖然起床了。 卻提不起精神出門。 這些天,下午都下著西北雨。 挑個離家近的古道去走走了。   車子開到石碇,順著小溪緩緩的向上走著。 清澈的小溪,看得到苦花在河水裏閃閃發光著。 到了石碇,我們繼續順著新開的步道向上走著。 途中還經過了石碇國小旁
Thumbnail
時間是週六的早上的8:00開始從起點出發,這個時間點開車來的話,車位都還很足夠,不用擔心沒有為位置可以停車,當時的氣象溫度為15度、陰天,也算滿適合爬山的天氣,準備開始起步也還沒有遇到幾個人。 大坑一號登山步道 起點 步道總長度為1.6K,開始之前先在登山步道導覽圖了解一下路線,建議拍照
11/10/2008 雨.雪山 以前登山,不是沒遇過下雨. 只是沒遇過這種,下一整天,還越下越大的雨. 第一天,走出七卡山莊,就開始下雨. 第二天,三六九山莊,凌晨一點二十分,我就起床了,確認天氣. 起濃霧,又下著雨.頭燈看出去,前方一片迷濛.這樣子,怎麼摸黑通過黑森林? 每次抬頭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