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機、睡覺、乾脆不點名? —學生在遠距上課的鏡頭之外還做了許多酷酷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邀訪:李瑞霖;採訪/紀錄:陳宇慈、林軒如;撰文:林軒如

COVID-19籠罩世界的日子似乎已經變得遙遠,但在疫情推播助瀾之下的數位發展,已悄然延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這次透過線上Google Meet的形式訪談幾位來自台灣各地、正值高中時期又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們,讓我們得以一窺2021年5月全國三級警戒下,學子們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學習面貌。

更多可能性

「自由」一詞貫穿了幾乎每一場訪談。除了有機會上網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教材及YouTube影片輔助學科上的學習,多元的線上工具—Mega、Mirror、Jamboard也開拓了學習方法的彈性。

因免去通勤以及上課時數縮短而多出的自主時間裡,大家也有令人驚喜的探索—畢業於私立黎明高中的怡甄同學在這段時間裡學習如何經營小型社群;來自高雄林園高中的仁傑同學身為漫研社幹部,以線上會議串連多校,擔任「存在革命23rd-南部學生ACGN社團成果展」的副召;也有許多同學提到閒暇時聆聽不同領域podcast節目以及線上開放式課程後,對有興趣的科系和議題擁有更堅定的決心。

「線上課程越『開心』,會留下越多後患」

「感覺當時可以更認真。」來自台北並準備升高三的林同學坦言。此次接受訪談的所有同學皆提及自己或身邊同學在遠距教學一段時間後,程度不一地在課堂間出現疲乏或分心的狀況。在下課時間看的影片仍在腦中旋繞不去、三五好友慫恿一起組團打手遊、被線上學習工具新穎的功能和內容分走注意力......都在在挑戰著學生的自律程度以及分身乏術的老師。被眼花撩亂的娛樂、舒適安穩的床褥包圍著,該如何維持過去的動機與步調?想必這不僅是學生的掙扎,也同樣是有WFH需求的人們共同面臨的課題。而對高中生而言,落下的課業壓力更是在回歸學校後的日子裡「加倍奉還」,怡甄舉出自己在遠距期間忽略了不熟稔的化學章節,和我們分享道。

當我們提及學習效率,「學習中遇到問題是否能被解答?」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除了非同步上課(預錄影片)時,無法即時提問的狀況外,仁傑也提到「實體上課比較容易闡述想法和問題(不會受網路延遲干擾、可以實際比劃加深理解等)。」有些老師不擅長使用相關設備,苦於技術性問題無人幫忙,同樣也影響學生的提問便利度,甚至是教學進度。不過Arthur同學也提出另一種狀況:線上會議室的舉手功能一目瞭然,讓大家的發言權變得更平等;害羞的學生也因為有了隔著鏡頭的「保護」而更有勇氣開口表達。

疫後改變與期待

「Quizlet背單字很方便,不用帶厚重的單字書,內容也很多元。」「英文教科書的APP蠻好用的」「恢復實體後老師還是用Google classroom收作業,檔案可以自動歸齊,小老師也不用搬著大家的作業到處跑了」「看影片學打code可以倒帶重看不懂的部分,也不用在補習班間奔波」在訪談之間,不難發現數位學習並沒有因為疫情消退而離開,而是成為師生便利的選擇之一。

「哪種學習方式是你所嚮往的呢?」受訪同學大多都對實體與數位兩種模式抱持各有優缺且互不可取代的想法。舉凡實驗、體育課仍以到校為佳,實際面對面的交流更是高中生活裡重要的部分;而數位的資源快速、方便又豐富,更能滿足學生個人化的需求。

媒體識讀、時間規劃等能力的重要性不亞於學科知識,生涯探索乃至社會參與更需要我們走出學校、教室和教科書的範疇。如此一來,數位學習絕不是洪水猛獸—如何珍惜自己的專注力,善用數位的力量,令它成為開闊的眼,找尋世界上需要自己的立命之地,也許便是P世代最在意的事情。(P世代:Purpose/playlist,追尋意義、自我價值的世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NI · 南一教育集團的沙龍
9會員
32內容數
2025/04/09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與數位工具廣泛應用,教育模式正迎來重要變革。作為教育產業的領航者,南一教育集團自2023年起前瞻布局,優先將AI技術導入英語文學習領域,歷經8個月的開發、測試與優化,針對作文和翻譯題型開發AI批閱服務研發「AI Partner批閱系統」。
Thumbnail
2025/04/09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與數位工具廣泛應用,教育模式正迎來重要變革。作為教育產業的領航者,南一教育集團自2023年起前瞻布局,優先將AI技術導入英語文學習領域,歷經8個月的開發、測試與優化,針對作文和翻譯題型開發AI批閱服務研發「AI Partner批閱系統」。
Thumbnail
2025/01/02
隨著科技快速進步,教育形式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紙筆教學,數位科技的融入催生了數位教科書的誕生。迥異於傳統紙本教科書,數位教科書透過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數位工具、即時回饋、數據分析等特性,提供了更具互動性、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讓學習能不分時地、學生能以自己的步調和方式學習。
Thumbnail
2025/01/02
隨著科技快速進步,教育形式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紙筆教學,數位科技的融入催生了數位教科書的誕生。迥異於傳統紙本教科書,數位教科書透過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數位工具、即時回饋、數據分析等特性,提供了更具互動性、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讓學習能不分時地、學生能以自己的步調和方式學習。
Thumbnail
2024/11/15
2024臺灣教育科技展於臺北世貿一館開展,主題為「邁向AI新生活」,南一書局帶來密室逃脫、VTuber直播等互動活動,提升教育的沉浸感與互動性,並宣佈與ELSA Speak合作攻佔2030雙語國家目標。南一書局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走向新的教學未來。
Thumbnail
2024/11/15
2024臺灣教育科技展於臺北世貿一館開展,主題為「邁向AI新生活」,南一書局帶來密室逃脫、VTuber直播等互動活動,提升教育的沉浸感與互動性,並宣佈與ELSA Speak合作攻佔2030雙語國家目標。南一書局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走向新的教學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COVID-19籠罩世界的日子似乎已經變得遙遠,但在疫情推播助瀾之下的數位發展,已悄然延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這次透過線上Google Meet的形式訪談幾位來自台灣各地、正值高中時期又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們,讓我們得以一窺2021年5月全國三級警戒下,學子們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學習面貌。
Thumbnail
COVID-19籠罩世界的日子似乎已經變得遙遠,但在疫情推播助瀾之下的數位發展,已悄然延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這次透過線上Google Meet的形式訪談幾位來自台灣各地、正值高中時期又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們,讓我們得以一窺2021年5月全國三級警戒下,學子們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學習面貌。
Thumbnail
今年五月中以來台灣疫情越來越嚴重,全台三 級警戒,人民怕染疫都躲在家裡不敢在外面逗留, 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全台,全台各地也都陸續停班 停課,我們學校_萬芳國小也不例外。於是,開始 了我們的線上學習旅程。 剛開始線上教學的時候,抱著樂觀的態度想著 應該只是暫時,頂多兩週不進學校,因此我的心裡
Thumbnail
今年五月中以來台灣疫情越來越嚴重,全台三 級警戒,人民怕染疫都躲在家裡不敢在外面逗留, 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全台,全台各地也都陸續停班 停課,我們學校_萬芳國小也不例外。於是,開始 了我們的線上學習旅程。 剛開始線上教學的時候,抱著樂觀的態度想著 應該只是暫時,頂多兩週不進學校,因此我的心裡
Thumbnail
幾乎所有人都斷言,疫情終究會過去,人們會回歸正常生活,但是因疫情而改變的許多事情,會變成常態生活的一部分,比如部分時間留在家工作以及線上會議與線上課程。  在鎖國與封城的狀態下,視訊會議已是日常,也因此產生了新名詞:「zoom疲勞」,意思指視訊會議會令人更加的疲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凝視別人,凝視自己
Thumbnail
幾乎所有人都斷言,疫情終究會過去,人們會回歸正常生活,但是因疫情而改變的許多事情,會變成常態生活的一部分,比如部分時間留在家工作以及線上會議與線上課程。  在鎖國與封城的狀態下,視訊會議已是日常,也因此產生了新名詞:「zoom疲勞」,意思指視訊會議會令人更加的疲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凝視別人,凝視自己
Thumbnail
從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開啟三級警戒過後,每位教學者心裡的警鐘,也都一併的被喚醒了。怎麼說呢?因為台灣終於得面對全面遠距學習的來臨了,過去或許也有許多樂於嘗試的教學者已經採取翻轉、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教學。但也有許多的教學者,他們最擅長的正是面對面的即時互動,甚至包括個別化的回饋、班級經營、團體動能..
Thumbnail
從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開啟三級警戒過後,每位教學者心裡的警鐘,也都一併的被喚醒了。怎麼說呢?因為台灣終於得面對全面遠距學習的來臨了,過去或許也有許多樂於嘗試的教學者已經採取翻轉、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教學。但也有許多的教學者,他們最擅長的正是面對面的即時互動,甚至包括個別化的回饋、班級經營、團體動能..
Thumbnail
自5/18起,全國學生採線上上課制,標榜停課不停學 而我身為高中生的一員,在線上上課期間,有一些心得想要分享
Thumbnail
自5/18起,全國學生採線上上課制,標榜停課不停學 而我身為高中生的一員,在線上上課期間,有一些心得想要分享
Thumbnail
線上上課效率,會比實體課程好嗎? 五月下旬,我的學校比其他大學早了半步開始實施線上課程,據說是因為我們學校有人確診。 眾人人心惶惶、有的一聽到消息就收拾行李回老家避難了,當然也沒人有閒心抱怨線上課程需要一個安靜空間、需要一人一台筆電等困擾。 但這麼上課兩週後,我身邊開始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將「線上上課
Thumbnail
線上上課效率,會比實體課程好嗎? 五月下旬,我的學校比其他大學早了半步開始實施線上課程,據說是因為我們學校有人確診。 眾人人心惶惶、有的一聽到消息就收拾行李回老家避難了,當然也沒人有閒心抱怨線上課程需要一個安靜空間、需要一人一台筆電等困擾。 但這麼上課兩週後,我身邊開始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將「線上上課
Thumbnail
全臺灣線上教學已經實施大約一週的時間,相信很多公司為了大家的安全改成居家辦公,使用視訊來開會,網路上看到許多老師說明線上教學的困難,家長們發文告訴大家小孩待在家裡令人崩潰,上班族表示居家辦公有多麽不方便,但其實換個角度,好像沒有想像中的糟糕?
Thumbnail
全臺灣線上教學已經實施大約一週的時間,相信很多公司為了大家的安全改成居家辦公,使用視訊來開會,網路上看到許多老師說明線上教學的困難,家長們發文告訴大家小孩待在家裡令人崩潰,上班族表示居家辦公有多麽不方便,但其實換個角度,好像沒有想像中的糟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