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日前與友人一同看了今年新上映的哆啦a夢電影《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一如片名所暗示的,這是一部探討烏托邦的片。

烏托邦,utopia,也就是理想國。

「理想國」的概念,似乎是人類的一種共同想望,不分時空、不分地域、不分宗教也不分民族,我們可以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脈絡中,讀到類似的概念,當然個別的具體細節有些不同,甚至或許不同文化形成想像的圖像也差異甚大,但總而言之,它有個「普世」的樣貌:一個比「我」(可能是作者、作品的主角,不一而定)現在身處的時空更美好,甚至完美,並且令人嚮往的社會,好比柏拉圖的理想國、陶淵明的桃花源。

(微劇透,但透得不多,請斟酌後再決定是否往下讀)

烏托邦

烏托邦


《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亦是以這樣的底稿出發,講述大雄嚮往的理想國:胖虎不粗魯、小夫不狡詐、靜香不固執,而大雄自己則是會玩又會唸書的完美小學生。……這就是「完美」了嗎?

電影中短暫的片段確實描繪了溫柔敦厚的胖虎和小夫,但卻令大雄不寒而憟──那根本是披著胖虎和小夫外衣的陌生人啊!

與著名的反烏托邦作品《美麗新世界》或《1984》類似,《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當中最致命的問題是,它高舉著「完美」之名,以人為的方式,強制抹去了人的異質性,使得每個人都「完美」──只要大家都是完美的,是不是就不會有爭端、不會有比較、沒有傷害、沒有痛苦?

怎麼可能呢?

自然界的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一如日升月落、四季榮枯,它本身沒有所謂完美或不完美,它只是以它本來的面目生滅,悲喜優劣,是人才有的價值判斷。

人世間亦然。人的個性有其可恨或可愛之處,但那也源於人與人的相處,才有了相應的評價。人浮於世,我們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磨合、學習,為了與他人處得更好;我們的國家社會,法律政治,也在擴大影響力及統治的過程中,試圖建構安穩的結構,調和不同族群的利益關切,照看弱者,維持其基本的生存與生活水準,以避免成為更大混亂的根源……

有些人做得好、有些人做得不好,有些社會制度運行順暢、有些社會制度失靈失能,人間百態,總是如此。生而為人,我們難以輕易將這些現實情境視同四季榮枯,但我們也終將逐漸明白,我們永遠追尋一個「更好」版本的現實,但永遠不會有一個「完美」版本的世界。

為什麼?因為「完美」本不存在,所有美好,總在實踐中展開,並進一步深化、提升,如果主張完美已然實現,下一步,要去哪裡?

在我看來,哆啦a夢的故事背景中的22世紀,其實已經像是藤子.F.不二雄的「理想國」了。在那個世界,更好的科技條件,協助人們解決多數的生活困難,從而人們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追求自己的興趣、喜好,發展個性,亦即,22世紀的社會,提供了更多包容與機會,使人們對於自我的實現,有更多的方法與支援(或資源,其實也對),而能從中獲得「幸福感」。就此脈絡而言,這部電影的主題與省思,顯得更像是某種暗喻,……指向什麼呢?這部「童話」電影,似乎藏得極深。

總之,在電影的結尾,大雄與他歡樂夥伴們歷盡千辛萬苦找到的「烏托邦」,終究在心理認同上及物理現實上都灰飛煙滅了。大雄仍是那個不完美的大雄,可喜可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心中的四面佛,是什麼樣子? 祂是誰? 你,又是誰? 「四面佛」並非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神明,也不是台灣常見漢傳或藏傳佛教中常見的「佛」,但確實在台灣擁有一定的信仰者,同時,即便不是四面佛的信徒,多數人也聽過或有過接觸四面佛的經驗。
無論是自己的,或者從親友、從新聞或社群媒體沾染到的情緒,如果真的覺得down down的,或者覺得很生氣、很沮喪的時候,怎麼辦呢?
今天分享一則摘錄自近期一本暢銷書《我可能錯了》的故事。 瑞典作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這部自傳作品中,記述了一則這樣的故事: 你在山難現場求救,上帝回應你了,並要求你放棄手中的救命稻草,你會聽上帝的話嗎?
這個提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先秦哲學家莊子與好友惠子的「濠梁之辯」。
你心中的四面佛,是什麼樣子? 祂是誰? 你,又是誰? 「四面佛」並非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神明,也不是台灣常見漢傳或藏傳佛教中常見的「佛」,但確實在台灣擁有一定的信仰者,同時,即便不是四面佛的信徒,多數人也聽過或有過接觸四面佛的經驗。
無論是自己的,或者從親友、從新聞或社群媒體沾染到的情緒,如果真的覺得down down的,或者覺得很生氣、很沮喪的時候,怎麼辦呢?
今天分享一則摘錄自近期一本暢銷書《我可能錯了》的故事。 瑞典作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這部自傳作品中,記述了一則這樣的故事: 你在山難現場求救,上帝回應你了,並要求你放棄手中的救命稻草,你會聽上帝的話嗎?
這個提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先秦哲學家莊子與好友惠子的「濠梁之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從中國計劃經濟生活到當今美國的轉變,反思童年記憶中的烏託邦與現實生活的矛盾。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社會制度對個體價值觀的深遠影響,以及人際關係的編織與變遷。文章同時關注社會主義與個人主義思想的對立,呈現出文化背景對個人成長的深刻印記。
我覺得理想生活的定義很廣泛,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有人可能是照著字面意思翻譯(理想中的生活)我就屬於那種人。對我來說,理想生活是自己最想過的生活 之前看過一個文章,說一個人的烏托邦(理想的城市)可能會成為其他人的地獄,例如,老師的理想是學生都可以管理自己,顧好成績,可如果要達成老師的理想,學生就會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了世界觀的定義及其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指出自由與幸福是人類基本的渴望。從歷史和人類社會的發展看,個體遵循的抽象原則如何推動整體文明的進步。此外,文章也提及了存在於人類思維之外的神祕力量,並對受唯物主義影響的思想狀態進行了簡單分析。
Thumbnail
以虛擬世界的故事表達了許多現存的社會議題 包含情緒釋放、貧富差距、職涯選擇、家庭和解、善惡的一體兩面…等 作者創建的未來世界 有一點烏托邦主義的意味 整個故事雖然是理想化的樣貌 卻不乏真實感情節 更是涵蓋了寫實的人性 讓整體變得合理 沒有明顯的虛構界線和現實搭不上邊的感覺
Thumbnail
我們的宇宙統一 當一個人取得重大進步時,就會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所有“他者”的感覺實際上都是一種幻覺,對所有人來說都只是源於存在的主觀“我性” ,即自我。因此,所有的存在都是主觀的,本質上都是相同的,現實中沒有分離。這在實踐中意味著我們控制自己的生活體驗,將其作為純粹的內在體驗。
活著是為了什麼 前言 上文我曾經提過一個問題: 想像一下,把你丟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有廣闊的空間可供遊憩,有無垠的時間可供揮霍,請教一下:「這樣的烏托邦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對嗎? 沒有追求,何來生活? 從”老鼠烏托邦"的實驗中,你或許已經發現了,那不是天堂,那比較像是地獄。幾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仰望拋卻心靈人人向善的烏托邦 在經歷五濁惡世的工作壓力挑戰人際比較之後 會特別的嚮往 想像一下 如果大家都平等 如果大家都不互動大家也都沒有了衝突 那也不會有這麼多新名詞和多彩多姿的內容 肯定會特別的無聊吧 帕樂達之光象徵著烏托邦的資訊 大雄象徵無法吸收資訊的人事物 而這些大雄們相對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從中國計劃經濟生活到當今美國的轉變,反思童年記憶中的烏託邦與現實生活的矛盾。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社會制度對個體價值觀的深遠影響,以及人際關係的編織與變遷。文章同時關注社會主義與個人主義思想的對立,呈現出文化背景對個人成長的深刻印記。
我覺得理想生活的定義很廣泛,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有人可能是照著字面意思翻譯(理想中的生活)我就屬於那種人。對我來說,理想生活是自己最想過的生活 之前看過一個文章,說一個人的烏托邦(理想的城市)可能會成為其他人的地獄,例如,老師的理想是學生都可以管理自己,顧好成績,可如果要達成老師的理想,學生就會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了世界觀的定義及其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指出自由與幸福是人類基本的渴望。從歷史和人類社會的發展看,個體遵循的抽象原則如何推動整體文明的進步。此外,文章也提及了存在於人類思維之外的神祕力量,並對受唯物主義影響的思想狀態進行了簡單分析。
Thumbnail
以虛擬世界的故事表達了許多現存的社會議題 包含情緒釋放、貧富差距、職涯選擇、家庭和解、善惡的一體兩面…等 作者創建的未來世界 有一點烏托邦主義的意味 整個故事雖然是理想化的樣貌 卻不乏真實感情節 更是涵蓋了寫實的人性 讓整體變得合理 沒有明顯的虛構界線和現實搭不上邊的感覺
Thumbnail
我們的宇宙統一 當一個人取得重大進步時,就會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所有“他者”的感覺實際上都是一種幻覺,對所有人來說都只是源於存在的主觀“我性” ,即自我。因此,所有的存在都是主觀的,本質上都是相同的,現實中沒有分離。這在實踐中意味著我們控制自己的生活體驗,將其作為純粹的內在體驗。
活著是為了什麼 前言 上文我曾經提過一個問題: 想像一下,把你丟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有廣闊的空間可供遊憩,有無垠的時間可供揮霍,請教一下:「這樣的烏托邦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對嗎? 沒有追求,何來生活? 從”老鼠烏托邦"的實驗中,你或許已經發現了,那不是天堂,那比較像是地獄。幾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仰望拋卻心靈人人向善的烏托邦 在經歷五濁惡世的工作壓力挑戰人際比較之後 會特別的嚮往 想像一下 如果大家都平等 如果大家都不互動大家也都沒有了衝突 那也不會有這麼多新名詞和多彩多姿的內容 肯定會特別的無聊吧 帕樂達之光象徵著烏托邦的資訊 大雄象徵無法吸收資訊的人事物 而這些大雄們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