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形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關於人類與恐懼的關係,除了催狂魔和護法咒之外,其實,《哈利波特》小說中透過另一頭魔獸及相關的情節,做了更平易近人,也更細緻的舖敘,那就是「幻形怪」。小說中,幻形怪的登場是路平教授為黑魔法防禦學的學生所準備的教材之一,其最重要的特質是牠會變成當事人心中最恐懼的事物。

直面恐懼

直面恐懼


因此,路平教授利用幻形怪,讓學生們練習直面恐懼的事物,並且擊潰它。有趣的是,根據設定,當幻形怪自己在無人空間獨處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牠是什麼樣子的。牠永遠是根據對手巫師心中的恐懼,幻化為那個恐懼的實相,進而攻擊或傷害對方。

舉例而言,哈利波特的同學奈威,個性畏縮,害怕總是疾言厲色的魔藥學教授石內卜,因此幻形怪面對奈威時便變成石內卜的樣子;路平教授其實是一名狼人,最大的恐懼便是滿月時化身為狼、無法控制自己,因此幻形怪在他面前,便幻化為一輪滿月;至於主角哈利波特,路平教授原擔心哈利所遭遇的幻形怪會變成小說中的終極反派佛地魔,進而嚇壞其他學生,因此一開始並未在課堂上讓哈利練習,然而,私人課堂中測試的結果,哈利波特面對的幻形怪,是前篇文章提到的催狂魔。

對此,路平教授的評語是,「非常有意思,哈利,你所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小說中對付幻形怪的標準SOP是,唸咒「叱叱.荒唐」,並且在心中專心冥想,想像這個你所恐懼的事物被加上什麼荒誕的、可笑的、不對勁的組合,於是變得不再可怕。以奈威為例,他想像石內卜穿上奈威奶奶的衣服,一個中年壯男戴上老婦人的花帽、假髮、色彩鮮豔的圍巾,手上大包小包的物品,畫面立刻變得荒唐可笑,當對手巫師爆出大笑,表示他不再恐懼,幻形怪便會困惑於自己是不是幻形失敗、錯誤,然後被擊敗。換言之,擊敗幻形怪的關鍵是「笑聲」。做為練習教材,幻形怪算是傷害力不強,但極有練習效果的魔獸吧!

當然這樣的設定是有些bug的,如果幻形怪所變化的形體不是那麼「具體」,或者負面力量太過強烈,這種「發笑法」,可能就不太管用,或者難以充分發揮。昨天討論到路平教授哈利護法咒,其實原也是對付幻形怪所變化而成的催狂魔。催狂魔所具有的強大負能量,大概很難想像如何可以被變得可笑荒唐,是以,只好拿出對付催狂魔的正辦──召喚護法。這裡的邏輯大概是,護法都可以打敗正牌催狂魔了,何況小小幻形怪呢!

然而,多年後的我,偶然想起這個橋段,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不僅僅是哈利,對所有人而言,幻形怪,其實就是恐懼本身。

當你恐懼的是具象的人、事、物,那麼你可能可以透過將它「漫畫化」、「戲謔化」的處理及想像,緩解你對它的恐懼,當恐懼的情緒退後,你開始可以用更理智、更有技巧、更有力量的作法,來處理那令人恐懼的人事物。

就像路平,身為狼人,他永遠無法解除自己對月亮的恐懼。但是,他也與他的恐懼相伴許多年,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恐懼與限制,因此,面對幻形怪所變化而成的滿月(當然,這也跟幻形怪能力不足,不足以真正影響他的狀態有關),他只是慵懶地揮揮手,口頌咒語,便讓牠消失。

事實上,恐懼本身,畢竟是無形無狀,因人、因境而異的。今日的恐懼可能終有一日會過去,但也隨時會有新的恐懼潛伏或浮現。只要是人,只要是你所在乎的、你所不願失去的,它的幻滅、失控、消亡,或者你所不願面對、你所逃避的,那便是你的恐懼所在。

怎麼辦呢?唯一的方法,直球對決。

也許我們做不到立刻的、有力的解法,但至少,必須先把臉轉過來,不能用後背對著我們的恐懼。畢竟,它不會因為我不看、不聽、不理,就自己消失──如果會,那就表示沒什麼好怕的,不是嗎?

直面恐懼之後,也就與直面其他的情緒或困境相同,我們總有一些衝突、一些傷痛,但直面之餘,我們會有更多真正對話與處理的可能。無論是殺球、變化球,或虛與委蛇、耗盡它的能量之後再戰,終究我們的面對,是前進與超越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念花開子非魚的沙龍
0會員
9內容數
2025/01/02
電影《破.地獄》以香港傳統殯葬儀式「破地獄」為題材,探討生命、親情、愛情與死亡。劇情描述一名婚禮顧問公司老闆在疫情後轉行從事殯儀服務,過程中體悟生死,並為搭檔喃嘸師傅主持喪禮,最終達到療癒與和解。電影也探討了文化、社會、宗教在面對死亡時的各種儀式與意義,以及儀式在引導生死之間的過程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2025/01/02
電影《破.地獄》以香港傳統殯葬儀式「破地獄」為題材,探討生命、親情、愛情與死亡。劇情描述一名婚禮顧問公司老闆在疫情後轉行從事殯儀服務,過程中體悟生死,並為搭檔喃嘸師傅主持喪禮,最終達到療癒與和解。電影也探討了文化、社會、宗教在面對死亡時的各種儀式與意義,以及儀式在引導生死之間的過程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2023/09/09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明明蠶絲是錦繡華服的主要材料,燭光為黑夜帶來光明, 但為什麼帶來溫暖與光明的蠶跟蠟燭,最後卻是內耗殆盡而死?
Thumbnail
2023/09/09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明明蠶絲是錦繡華服的主要材料,燭光為黑夜帶來光明, 但為什麼帶來溫暖與光明的蠶跟蠟燭,最後卻是內耗殆盡而死?
Thumbnail
2023/09/09
人類最大的絕望,即是希望的全面破滅;而人何以抵禦絕望之傷?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比如過往的快樂回憶、比如守護值得守護的人、事、物,以堅強的信念與意志,人終將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領悟絕望亦是虛妄,從而生出希望。
Thumbnail
2023/09/09
人類最大的絕望,即是希望的全面破滅;而人何以抵禦絕望之傷?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比如過往的快樂回憶、比如守護值得守護的人、事、物,以堅強的信念與意志,人終將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領悟絕望亦是虛妄,從而生出希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命歷程中常常有些過不去的檻,會一直不斷的壓垮你讓自己簡直承受不了,就像哈利波特剛開始面對催狂魔一樣無助、焦慮、憂鬱、恐慌~不知道該什麼辦?幸好他身旁有很多生命的貴人陪伴與渡過。並學習召喚護法咒打敗心理的檻。 召喚護法咒~不是簡單的事,在所有失去下一定還有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值得讓自己撐下去的因素,
Thumbnail
生命歷程中常常有些過不去的檻,會一直不斷的壓垮你讓自己簡直承受不了,就像哈利波特剛開始面對催狂魔一樣無助、焦慮、憂鬱、恐慌~不知道該什麼辦?幸好他身旁有很多生命的貴人陪伴與渡過。並學習召喚護法咒打敗心理的檻。 召喚護法咒~不是簡單的事,在所有失去下一定還有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值得讓自己撐下去的因素,
Thumbnail
當幻形怪自己在無人空間獨處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牠是什麼樣子的。牠永遠是根據對手巫師心中的恐懼,幻化為那個恐懼的實相,進而攻擊或傷害對方。 「非常有意思,哈利,你所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Thumbnail
當幻形怪自己在無人空間獨處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牠是什麼樣子的。牠永遠是根據對手巫師心中的恐懼,幻化為那個恐懼的實相,進而攻擊或傷害對方。 「非常有意思,哈利,你所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Thumbnail
人類最大的絕望,即是希望的全面破滅;而人何以抵禦絕望之傷?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比如過往的快樂回憶、比如守護值得守護的人、事、物,以堅強的信念與意志,人終將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領悟絕望亦是虛妄,從而生出希望。
Thumbnail
人類最大的絕望,即是希望的全面破滅;而人何以抵禦絕望之傷?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比如過往的快樂回憶、比如守護值得守護的人、事、物,以堅強的信念與意志,人終將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領悟絕望亦是虛妄,從而生出希望。
Thumbnail
人們害怕不同,害怕未知,害怕不可掌控,更害怕那個不同,未知,無法掌控的東西,就是自己。怪物,是非我族類的代名詞,由恐懼而生,以恐懼為食,好像《牠》裡面的潘尼懷斯,愈是害怕愈是鼓脹。直到牠長成無比巨大,蓋住所有的光。人們還渾然未覺,在這個循環共生的社會裡,自己就是怪物的始作俑者,怪物的寄居地正是...
Thumbnail
人們害怕不同,害怕未知,害怕不可掌控,更害怕那個不同,未知,無法掌控的東西,就是自己。怪物,是非我族類的代名詞,由恐懼而生,以恐懼為食,好像《牠》裡面的潘尼懷斯,愈是害怕愈是鼓脹。直到牠長成無比巨大,蓋住所有的光。人們還渾然未覺,在這個循環共生的社會裡,自己就是怪物的始作俑者,怪物的寄居地正是...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哈利波特》整部小說是以葛來芬多學院(簡稱獅院)為主角,而獅院的主要特質就是「勇敢」,這正是作者羅琳想要稱頌的正面價值之一。但我們不要忘記,「勇敢」與「恐懼」其實是雙胞胎,兩者注定緊密相隨,沒有恐懼也就不會有勇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哈利波特》整部小說是以葛來芬多學院(簡稱獅院)為主角,而獅院的主要特質就是「勇敢」,這正是作者羅琳想要稱頌的正面價值之一。但我們不要忘記,「勇敢」與「恐懼」其實是雙胞胎,兩者注定緊密相隨,沒有恐懼也就不會有勇敢。
Thumbnail
或許每個任務都帶著使命,在我們完成它的同時,我們也無形中成長了。育兒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那些點點滴滴的挫折,累積起來可以是傷害我們於無形的催狂魔,卻也能是保護我們免於傷害的護法。當那些痛苦過去後,曾經的催狂魔也能成為最強大的護法。端看我們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生命中那些一道又一道的關卡。
Thumbnail
或許每個任務都帶著使命,在我們完成它的同時,我們也無形中成長了。育兒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那些點點滴滴的挫折,累積起來可以是傷害我們於無形的催狂魔,卻也能是保護我們免於傷害的護法。當那些痛苦過去後,曾經的催狂魔也能成為最強大的護法。端看我們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生命中那些一道又一道的關卡。
Thumbnail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以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中學習、成長的經歷爲故事線索,於1997-2007年之間發表的系列奇幻小說。在整部小說中,作者展現的大量的動物意象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爲材料,分析其中不同類型的動物隱喻。
Thumbnail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以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中學習、成長的經歷爲故事線索,於1997-2007年之間發表的系列奇幻小說。在整部小說中,作者展現的大量的動物意象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爲材料,分析其中不同類型的動物隱喻。
Thumbnail
據說 #哈利波特 中的 #催狂魔 是對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的具象化。當催狂魔現身,就讓人再也快樂不起來,只能感到無盡絕望。唯有當事人努力想著快樂的事,唸出護法咒「疾疾,護法現身」,召喚出屬於自己的 #護法,才能驅趕催狂魔。​ ​ ​ ​ ​ 召喚出護法救了自己的人,就是未來的自己。​ ​ ​
Thumbnail
據說 #哈利波特 中的 #催狂魔 是對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的具象化。當催狂魔現身,就讓人再也快樂不起來,只能感到無盡絕望。唯有當事人努力想著快樂的事,唸出護法咒「疾疾,護法現身」,召喚出屬於自己的 #護法,才能驅趕催狂魔。​ ​ ​ ​ ​ 召喚出護法救了自己的人,就是未來的自己。​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