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變幻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有人說失去的永遠被懷念!不管是一段退了色的感情,還是一個已經失落了的年代,因為不再存在,所以只能一直思念下去。這一種情懷特別悲酸,彷彿像一根刺觸碰著心底的神經,深深的痛起來,讓人墜進不能自拔的泥沼裡……

偶然,叮噹觀看了一個音樂短片。短片製作人搜羅了大量香江舊照片,全是著名攝影大師何藩(Fan Ho)的經典作品。短片的背景音樂是歌手薰妮(Fanny Wang)主唱的《每當變幻時》。歌者娓娓之音與大師的作品配合得天衣無縫,不單道盡了人生變幻莫測,時光轉眼而逝的無奈,亦描繪了一個悲喜參半的人生,叫人懷緬不已。

光與影的人生,縱橫交錯。再見夕陽之時,人在嘆息黃昏已近,還是期盼新一天再臨?是要活在過去,不斷嗟嘆失去的人和事,還是活在當下,尋找和重建更美好的人生?或許這一首老歌《每當變幻時》會帶給我們一點點啟示,就是「夢如人生,試問誰能料石頭他朝成翡翠」?!

raw-image
raw-image

《每當變幻時》

原曲 : 莎韻之鐘 

作曲 : 古賀政男

作詞 : 盧國沾  


懷緬過去常陶醉

一半樂事

一半令人流淚

夢如人生

快樂永記取

悲苦深刻藏骨髓


韶華去

四季暗中追隨

逝去了的都已逝去

啊... ...

常見明月掛天邊

每當變幻時

便知時光去


懷緬過去常陶醉

想到舊事

歡笑面常流淚

夢如人生

試問誰能料

石頭他朝成翡翠


如情侶

你我有心追隨

遇到半點風雨便思退

啊... ...

常見紅日照東方

每當變夕陽

便知時光去(此段重唱一次)


何藩小資料:

何藩(Fan Ho)美籍華人,演員、導演和攝影師。

1931年10月8日出生於上海的何藩,1949年隨家人移居香港,曾就讀於聖保羅男女中學及新亞書院文學系(現已合併為香港中文大學)。何藩是國際級知名攝影大師,他的攝影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國際展覽和比賽中獲得超過280 多個獎項。

raw-image

何藩是「美國攝影學會(The Photographic Society of America)」、「英國皇家攝影學會(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和「英國皇家藝術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in England」的會員,以及「新加坡、阿根廷、巴西、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比利時攝影學會(The Photographic Societies of Singapore, Argentina, Brazil, Germany, France, Italy and Belgium)」的榮譽會員。1958 年至 1965 年間,何藩更被美國攝影協會評為「世界十大攝影師(Top Ten Photographers of the World)」之一。

《陰影(Approaching Shadow)》是何藩最著名攝影作品之一,於1954年拍攝,他讓表妹在銅鑼灣皇后學院的牆邊擺姿勢,並在黑房裡加了一個斜放陰影,象徵著她的青春將要逝去,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命運。 2015 年,一幀《陰影》以創紀錄的 375,000 港元售出。

raw-image

1961年,何藩加入「邵氏兄弟國際影業有限公司(Shaw Brothers Pictures International Limited)」。早期曾任場記,後轉任演員。1965年,何藩在《盤絲洞(Cave of the Silken Web)》飾演唐僧一角,深受好評,翌年演出續集《女兒國(The Land of Many Perfumes)》。1966年創作實驗電影,作品更獲選參加多個國際電影節。1972年,何藩擔任導演,執導大量唯美艷情片及愛情文藝片如《金玫瑰(Golden Rose)》、《玉蒲團(Yu Pui Tsuen)》等等。1987年,電影《心鎖 (The Locked Heart)》更被國際級成人雜誌「閣樓(Penthouse)」引薦到日本發行。

raw-image

1996年,何藩退休,移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的聖荷西(San Jose)與家人團聚。在家人鼓勵下,何藩回歸攝影,重新整理攝影底片、照片和筆記。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他拿着以往出版過的影集,四出尋找合夥伴作。其後十數年間,他與「現代書館(Modern book Gallery)」合作,舉行影展及出版他的個人攝影集。

何藩的攝影作品在美國三藩市(San Francisco )灣區(Bay Area)和世界各地展出,深受各界歡迎,影響深遠。期間,他再次出版了《香港追憶( Hong Kong Yesterday)》(2006),《人生舞台(The Living Theatre)》(2009)和《香港‧往日情懷(A Hong Kong Memoir) 》(2014) 三本攝影集。2014年,何藩在香港「藝術空間(AO Vertical)」舉行個人展覽與及「何藩的故事|中環・石板街酒店(Story of Old Stone Slab Street & Fan Ho)」的推廣活動。  

2016年6月19日何藩因肺炎惡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醫院病逝,享年84歲。臨終前數月,何藩與香港「藍蓮花畫廊(Blue Lotus Gallery)」建立了獨家代理的關係,並開始籌劃新一本影集,出版一些跟以往很不一樣的作品,一些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相片,目的是要展示普羅大眾的自然面貌。

何藩重新檢視攝影底片,親自挑選了500張他認為值得公諸於世的照片,並為相片起題,不幸地攝影集竟成了國際攝影大師何藩的最後作品。面對至親離去,家人合力完成何藩遺願,從已挑選的500幅遺作中,再選出153幅凝視香港往昔的舊照片。

raw-image

2017年3月22日至4月14日期間,香港「藍蓮花畫廊」舉行了「何藩:念香港人的舊(Portrait of Hong Kong)」攝影展覽,展出約40張收錄於攝影集《念香港人的舊》的相片。

2017年6月,名為《念香港人的舊》攝影集出版面世,同年同月「藍蓮花畫廊」聯同「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Hong Kong Sotheby's Art Space)」舉辦了一個展售會,名為「何藩 : 鏡頭細訴香港光影(Fan Ho: Visual Dialogues),展出逾三十幅經典黑房人手沖曬的原作,再一次翻開重看昔日香港面貌的舊記憶。


《每當變幻時》小資料:

《每當變幻時》是一首在1977年推出的香港粵語流行歌曲,改編自日本古賀政男(Masao Koga)作曲,詩人西條八十(Yaso Saijō)填詞的日語歌曲,名為《莎韻之鐘(Sayon's Bell)》,這一首歌曲原是歌頌為日本犧牲的台灣皇民,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1960年,已遷往今天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一名泰雅族少女沙韻·哈勇(Sayun Hayun)因協助日籍教師田北正記(Masaki Takita)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贈予當地一個紀念銅鐘,銅鐘被稱為「莎韻之鐘 / サヨンの鐘」。

日語《莎韻之鐘》

1962年,台灣音樂家周藍萍(Chou Lan-Ping)再為歌曲編普新詞,洗去原曲的軍國主義色彩,名為《月光小夜曲》。由台灣歌手張清真(Chang Ching Cheng)首唱,收錄於《四海歌曲精華第二集》。

國語《月光小夜曲》

1977年,薰妮(Fanny Wang)簽約永恆唱片公司(Wing Hang Record Trading Co. Ltd)出道,並與馮偉棠(James Fung )發表聯合專輯《每當變幻時、飄零夢》。其中收錄名曲多首,第一首曲目是《每當變幻時》,由陸堯編曲,盧國沾填詞,薰妮主唱。薰妮憶述當時只有21歲的她,適逢父母離婚,深受歌詞觸動,錄音時邊唱邊哭,故此她親自點選《每當變幻時》為專輯首曲。

raw-image

歌曲推出後大熱,街知巷聞,風頭一時無兩,更位列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頌獎禮的十大中文金曲之一,屬薰妮其中一首代表名作,亦被視為填詞人盧國沾早年較為人熟識的哲理歌詞。後來,不少歌手翻唱此歌,成為香港經典金曲之一。 

2017年,香港電台(RTHK)舉辦「摯愛20真經典」選舉中,《每當變幻時》入選華語金曲十大,也是十首金曲之中年份最久遠的一首。

《每當變幻時》曲詞風格溫婉低迴,描寫人生變幻無常。有評論者更指出《每當變幻時》是盧國沾早期罕有而優秀的非電影或電視劇集歌詞,跟其他電影或電視劇集主題曲歌詞由劇情而衍伸出來的哲理佷不相同。

著名填詞人林夕(Albert Leung)憶述當年「粵語流行曲」的地位雖然低下,但初中期間,中文老師曾把《每當變幻時》的歌詞放在課堂與學生討論,林夕認為歌詞中一句「石頭他朝成翡翠」的比喻,在當時的詞壇中,早被視為相當前衛的寫法。

raw-image


歲月中的點點滴滴就是叮噹珍貴的回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叮噹莫名地想起倪柝聲(Watchman Nee)的一首歌,於是到了網上瀏覽,好撫慰一下心靈的缺乏。心中原只想著一首歌,但卻意外地發現了一首由花旗福音歌手占美‧米勒(Jimmy Miller)在一九七五年演唱的歌曲,名為「倪柝聲民謠」......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是一首陌生的歌曲,叮噹從未聽過,也不知道此曲傳頌於世。但當叮噹聽過了這一首由男聲合唱團演繹的歌曲以後,瞬間讓她急速地陷入一片沈思。活著的人該如何面對今生?離世前又該怎樣欣然度過最後一天?我們的生命態度又是否因為仍然存活而須作出反思或調整......
有人說要消滅一個民族,消滅她的語言及文字便可以,因為語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需要承傳。因此叮噹看着廣東話在香江朝慢慢息微的方向走,心裡很不是味兒,想一天香江人不再講廣東話......
六、七十年代的香江,因着英屬殖民地的歷史背境,年輕一代在歐美文化洗擦下,非常喜歡追捧西方流行音樂。那些年,叮噹尚未長大成人,年紀尚小,因此錯失了孕育在英語歌曲中成長的機會,直至年紀稍長,她才懂得欣賞這些外語歌曲......
偶然翻看花旗的中文報章,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看見一個小小的標題:珍惜生命中的十種人......
年輕時候,叮噹曾在幼兒園中工作兩年,由於常常與小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因此她接觸到很多兒童音樂。不少兒歌更是耳熟能詳,其中不乏一些古老童謠,例如「打開蚊帳」、「排排坐吃果果」、「何家公雞何家猜」、「氹氹轉菊花園」、「有隻雀仔跌落水」和「一枝竹仔」等等......
今天叮噹莫名地想起倪柝聲(Watchman Nee)的一首歌,於是到了網上瀏覽,好撫慰一下心靈的缺乏。心中原只想著一首歌,但卻意外地發現了一首由花旗福音歌手占美‧米勒(Jimmy Miller)在一九七五年演唱的歌曲,名為「倪柝聲民謠」......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是一首陌生的歌曲,叮噹從未聽過,也不知道此曲傳頌於世。但當叮噹聽過了這一首由男聲合唱團演繹的歌曲以後,瞬間讓她急速地陷入一片沈思。活著的人該如何面對今生?離世前又該怎樣欣然度過最後一天?我們的生命態度又是否因為仍然存活而須作出反思或調整......
有人說要消滅一個民族,消滅她的語言及文字便可以,因為語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需要承傳。因此叮噹看着廣東話在香江朝慢慢息微的方向走,心裡很不是味兒,想一天香江人不再講廣東話......
六、七十年代的香江,因着英屬殖民地的歷史背境,年輕一代在歐美文化洗擦下,非常喜歡追捧西方流行音樂。那些年,叮噹尚未長大成人,年紀尚小,因此錯失了孕育在英語歌曲中成長的機會,直至年紀稍長,她才懂得欣賞這些外語歌曲......
偶然翻看花旗的中文報章,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看見一個小小的標題:珍惜生命中的十種人......
年輕時候,叮噹曾在幼兒園中工作兩年,由於常常與小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因此她接觸到很多兒童音樂。不少兒歌更是耳熟能詳,其中不乏一些古老童謠,例如「打開蚊帳」、「排排坐吃果果」、「何家公雞何家猜」、「氹氹轉菊花園」、「有隻雀仔跌落水」和「一枝竹仔」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動畫電影《喬瑟與虎與魚群》主題曲 - Eve - 蒼のワルツ (蒼藍華爾滋)『中日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A9nSAZAk懐かしさに溺れた まだ青かった僕ら
Thumbnail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裏逢。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是唐代詩人戴叔倫所創作,描述偶遇故友心情的詩。當你與故人重逢是怎樣的心情呢?今天分享六首以好久不見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 元代 王實甫
對於時間開始敏感,是在讀完楊佳嫻老師的〈你的聲音充滿時間〉。敏感的字詞還有「青春」、「夢」、「回憶」等,都讓我像是〈禦寒〉裡所說的「蜂螫一樣地穿透/痛而且醉」。  
Thumbnail
我們留不住的,是對於時光的感傷 這是一首悼念逝去時光的詩作, 送走了舊有的時光,如同送走了一部分的自己, 但是光與影的嬉鬧依舊,更讓人無限感傷。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想起別離的故事 自很久以來 似乎早已習慣迎日出送日落 卻想不起妳的日子 當初的故事 歷經歲月風吹雨蝕後 變得有些斑駁難以辨認 一如那張逐漸泛黃的相片 曾幾何時的珍愛 如今深埋在時間寶盒裏 年輕不再 學庸2005.04.18 作品號03-0212-03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對過去美好回憶的文章,充滿對某年某月某日某些故事的思念。作者用詩意的文字描繪了日子的一成不變,但心情的點點流洩。文章充滿著對過去回憶的懷念與思念。
Thumbnail
梅艷芳《夕陽之歌》是2003年11月15日她的最後一場演唱會。這首歌是告別的天鵝之歌,是傷逝歲月的寂寞旋律,卻也是真正屬於Anita一生的,雖是夕陽卻永恆成為我們心中最美麗的一曲晚霞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動畫電影《喬瑟與虎與魚群》主題曲 - Eve - 蒼のワルツ (蒼藍華爾滋)『中日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A9nSAZAk懐かしさに溺れた まだ青かった僕ら
Thumbnail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裏逢。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是唐代詩人戴叔倫所創作,描述偶遇故友心情的詩。當你與故人重逢是怎樣的心情呢?今天分享六首以好久不見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 元代 王實甫
對於時間開始敏感,是在讀完楊佳嫻老師的〈你的聲音充滿時間〉。敏感的字詞還有「青春」、「夢」、「回憶」等,都讓我像是〈禦寒〉裡所說的「蜂螫一樣地穿透/痛而且醉」。  
Thumbnail
我們留不住的,是對於時光的感傷 這是一首悼念逝去時光的詩作, 送走了舊有的時光,如同送走了一部分的自己, 但是光與影的嬉鬧依舊,更讓人無限感傷。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想起別離的故事 自很久以來 似乎早已習慣迎日出送日落 卻想不起妳的日子 當初的故事 歷經歲月風吹雨蝕後 變得有些斑駁難以辨認 一如那張逐漸泛黃的相片 曾幾何時的珍愛 如今深埋在時間寶盒裏 年輕不再 學庸2005.04.18 作品號03-0212-03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對過去美好回憶的文章,充滿對某年某月某日某些故事的思念。作者用詩意的文字描繪了日子的一成不變,但心情的點點流洩。文章充滿著對過去回憶的懷念與思念。
Thumbnail
梅艷芳《夕陽之歌》是2003年11月15日她的最後一場演唱會。這首歌是告別的天鵝之歌,是傷逝歲月的寂寞旋律,卻也是真正屬於Anita一生的,雖是夕陽卻永恆成為我們心中最美麗的一曲晚霞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