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聚餐,隔壁坐著在韓國三星企業服務的金君,有人提到:「據說韓國財閥錄取求職者後,會送花給求職者的父母,感謝她們為企業培養人才,也恭喜她們再也不必為子女擔憂了」。這是為了恭維金君而提出的都市傳說吧,大家等著他說「太誇張了!」,想不到金君稀鬆平常地笑著說:「是真的啊。」
於是當我們後來聽到韓國股匯市每年都在大學聯考當天配合考試延後交易、全韓國的飛機在英語聽力測驗期間禁止起降,也就都相信了。「是真的啊。」
《無限競爭,無限痛苦的畸型社會:韓國》的作者金敬哲透過大量數據和採訪,把令人難以想像的「地獄朝鮮」描繪得絲絲入扣。首先是學生的考試競爭。韓國總統尹錫悅今(2023)年六月曾提出禁止聯考的「殺手級難題」,因為這些難題完全超出學校「公教育」範圍,逼迫學生非得參加補習班「私教育」才能獲得高分,且一般南韓家庭竟已有將近20%的開銷花在補習,甚至有銀行提供「補習貸款」,顯示考試競爭太過激烈,學生壓力太過沉重。不過各方對新政宣言仍抱持觀望態度--畢竟前總統朴槿惠也曾提出「平易近人的英語測驗」,結果卻使得數學和韓語考試變得更刁鑽,補習人數和費用再創新高。韓國補習現象白熱化,從政府對補習班的詳細規定可見一斑,例如補習班每分鐘課程的學費上限、最晚下課時間等,而業者則以額外教材費、轉移至附近公寓甚至是交通車上繼續奮戰的方式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的學習成就與家庭財富高度相關,首爾大學近一半的新生來自僅占全國校數3%的特殊高中,而上榜率較高的普通高中也集中在寸土寸金的江南地區,加上一般家庭難以負擔的高額補習、家教和才藝費用,使得韓國青年發展出「金湯匙、銀湯匙、土湯匙」的階級論,日本媒體更有「韓國學生的成績是祖父財力和母親情報力的綜合表現」一說,相當不利階級流動。
學生畢業之後要面臨的是更加激烈的求職競爭,尤其是人文學系的畢業生,就業率低於60%;甚至有名門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女性受訪者透露,同學28人中僅有3人畢業,其他人全部延畢、繼續求職。韓國文組畢業生的夢幻志願之一是曾發行《寄生上流》(上流寄生族)的CJ E&M電影公司,因為他們招聘不限畢業科系,是人文學系畢業生加入「薪高糧準」大企業的難得機會,因此即使只是幾個月的實習工作,都得過五關、斬六將才能雀屏中選,錄取率極低。由此可見,或許人才也是「韓流」文創娛樂風靡全球的重要原因吧。
即使是萬中選一進入大企業的天之驕子,「無限競爭」仍未結束。大學畢業即進入三星物產,46歲順利晉升至理事、再外調擔任子公司社長的超級菁英接受金敬哲的採訪,坦承自己的薪資雖高,但全都花在供應孩子上大學和照顧父母,是典型的「三明治」世代。「(54歲)退職之後……退職金拿去用在孩子的結婚費用,想到老後生活,想說趁著還能賺的時候再賺一些,所以就開了炸雞店。」想到《雞不可失》裡的大叔老闆形象,實在很難和通過求職超難關、意氣風發的打工皇帝連結起來;更難想像的是,韓國居然有「起承轉雞」這樣的流行語,意指「不管學歷是高中還是名門大學畢業、不管是在中小企業還是三星電子上班,韓國男性的人生終點站,都是炸雞店」。數據顯示韓國65歲以上勞動參與率高達35.3%,較臺灣、香港、美日諸國都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簡直是「從搖籃到墳墓」都無法放鬆。
作者金敬哲論述流暢,對時任韓國總統的文在寅批判特別激烈,尤其是文政府為扭轉新自由主義所提出的「所得主導成長」、「革新成長」、「公正經濟」、以及更上層概念的「包容性成長」,都遭到作者的強烈否定,直言「不成熟的政策使韓國經濟更加惡化」。老實說,臺美各國亦有類似宣言與措施,文在寅的主張並不足為奇,且根據維基百科所述,文在寅任內支持率保持在4成至5成,直至卸任都是南韓史上最高水準。單從《無限競爭》一書一個章節的有限篇幅,實在無法理解或同意作者對文在寅的極負面評價,或許有待透過其他作品更深入了解韓國政治經濟脈絡和歷任總統,才能一窺堂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