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ydee-avatar-img

Claydee

187 位追蹤者
一個呼吸、接著一個呼吸,寫這個宇宙和那個宇宙發生過的事情。
avatar-img
Claydee的沙龍
160會員
84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滾石西恩-avatar-img
2 天前
危機四伏的棋局當下,要迅速回應,又要盱衡全局審時度勢,難啊!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滾石西恩 謝謝西恩來留言♥️常常顧此失彼,不容易哦,但人生就是練習/修行嘛~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Emma Tsai-avatar-img
2025/04/17
對棒球沒興趣的我,路過留下一顆心❤️ 😆😆😆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8
Emma Tsai 哈哈,謝謝支持!
臺灣電影《器子》試片觀後感,結合懸疑、警匪元素,以基隆特殊場景為特色,推薦給想看輕鬆又有看頭的觀眾。文章也提出劇情和結局的個人觀點,並提及觀影細節和體驗。
Thumbnail
4/5器子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4/15
這麼看來,基隆好像真的蠻適合拍緊湊的劇情,尤其貨櫃堆積場,好像時常被選為藏匿的場景。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6
氣泡水 同感耶!好快樂!擊掌!
《臺灣漫遊錄》以1938年日本作家青山千鶴子遊歷臺灣為背景,探討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小說以美食串起旅程,卻也藉由細膩情感及權力結構的刻劃,引人反思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間的互動,以及有權者如何看待弱勢。推薦序更點明此書為反思殖民的告白信與反省文,提醒讀者需察覺書中權力結構的運作。
Thumbnail
4/5臺灣漫遊錄
時光-avatar-img
2025/04/08
這篇真不好寫呢。我這樣說是因為讀著文覺得裡面有很強的推演邏輯 (咦,我是在講推理懸疑故事嗎?),或說以我目前糨糊腦袋無法如此條理分明的寫。不過我沒讀過此書,也許讀過後會好一點。我烤箱沒讀完,沒打算讀這個。今天去誠品有發現比較吸引我的新書。順帶,烤箱在誠品榜上從上次看到的第十跑到第七囉~~(我這是在聊天嗎?慢慢走開 .....)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9
時光 謝謝大朋友,不過很可能是我寫成這樣的——分享給朋友,她說:「哇,畫的重點都跟我差別大到懷疑我們讀的是同一本書嗎XDD」——所以有興趣的話還是推薦翻翻書,哈哈。這本小說多是對話,不是滿版篇幅,對眼力的負擔稍小。我好一陣子沒逛書店了都還在消化之前的書單。聊天很棒呀!最近真的很多人烤箱,住國外的朋友也在用電子書烤箱^^
回顧2025年的三月,舒展悠長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3/31
能夠維修真是太棒了!好多電器我覺得都只是小零件出問題而已,但現在店家都會說讓我們買新的才划算....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2
Sylvia 有時覺得自己反潮流,但碰見志同道合的夥伴很開心(擊掌)❤️
日本賺錢之神邱永漢,他的文學夢,以及尋求臺灣獨立之路。本文探討邱永漢的著作《我的青春臺灣 我的青春香港》,內容涵蓋其在日本求學、參與臺灣獨立運動和在香港經商的經歷,並藉由邱永漢的個人經歷反思當時臺灣人在殖民地、戰後以及流亡時期的處境與心境。
Thumbnail
5/5我的青春臺灣 我的青春香港
Alfreda-avatar-img
2025/03/25
「我們已經很勇敢了……事實上就是我們沒有勇氣」 我喜歡這句夠坦白的話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Alfreda 我也喜歡。很真誠、細緻而直率,其實回頭(這本書是1990年代的專欄集結而成)能這樣說出來,也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本文探討語言的邊界與陷阱,指出語言無法完整表達真實,並可能反過來影響尚未成形的思維。文章參考張瀟雨的podcast《得意忘形》,歸納出語言的兩個陷阱及五個推論,提醒我們質疑語言的合理性,並學習運用比喻和坦誠面對「我不知道」。
Thumbnail
溝通是兩者主題者:發話者與接聽者的一來一往訊息互動的文字(或語氣),以及當下的情境,共有四個變數。 所以溝通的結果取決於發話者與接聽者的認知能力。發話者與接聽者有自己的主觀性、判斷力,如果再受到當下情境左右,顯然就會產生認知的差異喔,如您所說的誤會。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0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對喔,各種變數,這幾天發現轉述和「傳話」更會讓訊息的傳遞與接收更加失控呀。
本文介紹香港作家陳慧的《弟弟》,從香港移交前後的時代變遷,以及「後時代革命港人」的處境出發,探討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如何找到活下去的勇氣和理由。藉由細膩的文字,呈現出香港「後時代革命」世代的傷痛與韌性,並探討愛、家庭、真實與選擇等議題。
Thumbnail
5/5弟弟
謝謝分享,讓我有機會認識這位作者與她的作品!這篇有好多文字都有種直擊內心的感覺,尤其關於真實與選擇...也想去找書來看看了!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3
嘿,今天不神隱 很棒耶,祝福您能從直接閱讀中獲得更多力量和共鳴!
回顧2025年的二月,感受當下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二月很適合休養,話是這麼說,但我現在也還是懶洋洋(*¯︶¯*)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4
哈斯的採購人生 有喔,最近知道一個名詞叫「春困」,所以覺得自己花很多時間睡覺這件事很合理🤭
韓國飲食文化探討:從泡菜到炸醬麵,反思民族認同與市場力量的影響。作者黃教益以犀利批判的視角,揭露韓國飲食的真實面貌,挑戰傳統觀念,引發讀者反思。
Thumbnail
4/5韓國飲食的素顏
時光-avatar-img
2025/02/20
對我而言韓國食物的聲音來自2010後,辦公室年輕同事常常說要吃Kimchi 。後來才知是韓國泡菜。接著陸續吃了Kimchi、烤肉、炒年糕、海鮮煎餅、火鍋和一些涼菜覺得okay lo。但也沒有特別驚為天人的感覺。 我同意本文主張,韓國食物就還好而已。文中提及的炸醬麵,看描述應該是普通食物,我承認沒吃過。 韓國天冷吃飯要快一點省得涼掉,所以文中描述炸醬麵乃符合地理環境與民情。 看完文章想到糯米糍(粵)麻吉(台)大福(日),咦,普通話怎麼講? 「事大」思想在麻吉身上不靈。😂😂😂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5
時光 咦,那種好像就真的沒看過……喜歡吃皮同好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