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體及其脆弱性的迷戀:喬彼得威金 Joel peter witkin

對人體及其脆弱性的迷戀:喬彼得威金 Joel peter witk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凋零的仍舊美麗

Joel-Peter Witkin一位前衛的美國攝影師,不顧他人之眼光利用攝影機記錄「世人定義有缺陷之物」,不論是屍體、畸形人等,如同Freak Show直接性影像化。即使Joel-Peter Witkin的作品經常受到他人的指責與批判,認為他的作品過於震撼與黑暗,但仍引起了人們對於死亡、生命、人性和社會邊緣人物的深思。小編則很喜歡他運用邊緣之物所點綴出的美,那正是世人忽視的美,獨特詮釋與多元見解,才能有更多的探索。

photo resource: https://artlogic-res.cloudinary.com/w_1200,h_630,c_fill,f_auto,fl_lossy,q_auto/ws-etherton/usr/images/artworks/main_image/items/67/67e8b4949b434f66905e89ec830e120b/anna-akmatova-1998.jpg

photo resource: https://artlogic-res.cloudinary.com/w_1200,h_630,c_fill,f_auto,fl_lossy,q_auto/ws-etherton/usr/images/artworks/main_image/items/67/67e8b4949b434f66905e89ec830e120b/anna-akmatova-1998.jpg




與Supreme的聯名

2020年Supreme和Joel-Peter Witkin合作,推出一系列的服飾聯名,分別將三張Joel-Peter Witkin的攝影作品《Sanitarium》、《Mother and child》、《Harvest, Philadelphia》印刷到Hoodie和T-shirt,藉此致敬Joel-Peter Witkin的暗黑攝影。

photo resource: https://www.theillest.pl/wp-content/uploads/2020/09/kolekcja-Joel-Peter-Witkin-x-Supreme-fw20-696x464.jpg

photo resource: https://www.theillest.pl/wp-content/uploads/2020/09/kolekcja-Joel-Peter-Witkin-x-Supreme-fw20-696x464.jpg




Alexander Mcqueen SS2001《VOSS》致敬

在時裝界小編我最愛的已故天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於2001的春夏Ready-to-wear《VOSS》中有巧思地在秀的中央設置一個大箱子,裏頭蘊藏的正是Joel-Peter Witkin的攝影作品《Sanitarium》。然而,此主題批判了時尚界對表面的迷戀,以及遵從狹隘美的壓力,秀場以素白的空間為舞台,讓模特兒走在雙向鏡子後方,為觀眾營造了一種偷窺和疏離感。

photo resource: https://hayleyhazeykins2.files.wordpress.com/2015/05/am2.jpg?w=1200

photo resource: https://hayleyhazeykins2.files.wordpress.com/2015/05/am2.jpg?w=1200



avatar-img
芳談藝時
18會員
41內容數
Y2K年代出生於台北,理性於情緒,感性於文字, 專研時尚,熱愛藝術與影劇,心理學和科學是永遠的例外, 享受人生的瞬息萬變,醉心於生活的細節,視平凡為不凡, 有時如培養皿與世隔離,有時如植物不得沒有陽光與空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芳談藝時 的其他內容
聯覺(synesthesia)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感知現象,當一個感官受到刺激時,會直接觸發其他感官的反應,就好像感官之間建立了神奇的聯繫。當人們聽到特定的音樂時,可能會聯想到某種顏色,例如,聽到高音調的音樂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明亮的黃色,而聽到低音調的音樂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深沉的藍色。
「為什麼人們總是害怕改變和創新?其實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跟過去的一天不一樣,可是我們照樣每天早上起床,不會因為害怕這是新的一天而不起來。可是我們為什麼害怕改變、害怕新的嘗試?」—《一一》
由鬼才導演查理卡夫曼(Charlie Kaufman)所執導的《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2008) ,內容講述著劇作家凱登(菲利普西摩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在人生中所面臨的各種掙扎和矛盾,成天擔憂著自己的生死病痛,拭目無睹家人的無奈。
《陰道獨白》是由美國女作家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創作的戲劇作品。該著作融合了來自200多位不同年齡、種族、性向和職業的女性的訪談,探討她們的真實經驗和故事。這部作品贏得多項大獎,激勵伊芙於1998年發起「V-Day運動」,致力於終止全球對女性的暴力。
奧斯卡入圍影片《伊尼舍林的女妖》講述兩位愛爾蘭友人因一夜之間的改變而面臨友誼轉變,柯林·法洛和布蘭頓·葛利森飾演主角。康姆突然不再喜歡派瑞,認為生命需有意義,而派瑞則樂於簡單的生活。影片探討友誼本質,隱喻愛爾蘭的內戰,並引人深思,友情是否能承受變遷,離別是否對個人成長更重要。
《摩登情愛‧東京》首集《照顧我兒子以及其他不滿(息子の授乳、そしていくつかの不満)》聚焦同性伴侶,探討母親對母乳的堅持與掙扎,凸顯從「女性」到「母親」角色轉變的矛盾。劇中展現現代母親在母乳與配方奶間的抉擇,突顯壓力和妥協。保持愉悅的心態對媽媽和孩子都至關重要,能減輕壓力,讓兩者皆受益。
聯覺(synesthesia)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感知現象,當一個感官受到刺激時,會直接觸發其他感官的反應,就好像感官之間建立了神奇的聯繫。當人們聽到特定的音樂時,可能會聯想到某種顏色,例如,聽到高音調的音樂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明亮的黃色,而聽到低音調的音樂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深沉的藍色。
「為什麼人們總是害怕改變和創新?其實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跟過去的一天不一樣,可是我們照樣每天早上起床,不會因為害怕這是新的一天而不起來。可是我們為什麼害怕改變、害怕新的嘗試?」—《一一》
由鬼才導演查理卡夫曼(Charlie Kaufman)所執導的《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2008) ,內容講述著劇作家凱登(菲利普西摩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在人生中所面臨的各種掙扎和矛盾,成天擔憂著自己的生死病痛,拭目無睹家人的無奈。
《陰道獨白》是由美國女作家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創作的戲劇作品。該著作融合了來自200多位不同年齡、種族、性向和職業的女性的訪談,探討她們的真實經驗和故事。這部作品贏得多項大獎,激勵伊芙於1998年發起「V-Day運動」,致力於終止全球對女性的暴力。
奧斯卡入圍影片《伊尼舍林的女妖》講述兩位愛爾蘭友人因一夜之間的改變而面臨友誼轉變,柯林·法洛和布蘭頓·葛利森飾演主角。康姆突然不再喜歡派瑞,認為生命需有意義,而派瑞則樂於簡單的生活。影片探討友誼本質,隱喻愛爾蘭的內戰,並引人深思,友情是否能承受變遷,離別是否對個人成長更重要。
《摩登情愛‧東京》首集《照顧我兒子以及其他不滿(息子の授乳、そしていくつかの不満)》聚焦同性伴侶,探討母親對母乳的堅持與掙扎,凸顯從「女性」到「母親」角色轉變的矛盾。劇中展現現代母親在母乳與配方奶間的抉擇,突顯壓力和妥協。保持愉悅的心態對媽媽和孩子都至關重要,能減輕壓力,讓兩者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