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晚安,最近學徒家在全屋換地毯,整間房子亂的跟廢墟似的,所有著地的家具都要搬空到車庫去,就剩下一台小Mac book air 還能安座在我的辦公桌上。
香港人,尤其是在中環金融業上班的Banker超迷信風水,經常看到某個資深同事的辦公室擺成一片叢林,一看就是命中缺木。另一位同事桌上的水盆滾著龍珠轉個不停......
以前學徒我都覺得是迷信,現在不得不信。家裏亂糟糟的,心境也不定,寫不出甚麼流暢的文章,望著家徒四壁,整個人的思緒都破碎了......
姑且暫時當一個稱職的搬運工,跟各位讀者分享最新一期的瑞士銀行首席投資觀點,看看這家今年鯨吞瑞信後大發、股價暴漲的資產管理大行怎麼看今年最後一季度的行情。
廢話有點多,我們就開始吧!
總體來說,瑞銀堅持他們2023一整年來對股市的保守觀點,偏愛債券而非股票。但開篇就說他們已經略略的將股票投資從"最不偏好"改成"中性"(學徒OS:其實也就是分析師不明說的投降輸一半的意思啦)。
但即便如此,瑞銀也僅偏好投資在價值型股票,而非最近暴漲的AI題材等成長型股票。依舊不看好美國股市,調降對澳洲股市的偏好,同時並看好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
對於債券市場,瑞銀也依舊堅持是他們家最偏好的投資類別,但推薦力道稍微放緩,維持對高評等投資債券的偏好優於高收益債券。
大宗商品類別,瑞銀最偏愛石油/能源類,最不愛基礎金屬。
貨幣方面,由於美日息差,以及日本央行遲遲不肯改變殖利率曲線控制YCC,瑞銀下調了看多日幣的偏好。即便美元強勢了大半年,但瑞銀繼續的看壞美元走勢,並最偏好歐元多頭部位。
首先,雖然瑞銀依舊認為美國經濟將在年底軟著陸,但仍看多包括美股的全球股市在明年上半年的表現將有個位數的成長。標普五百指數目標價4700點說起來其實不算很高,離現在將近4500點也才4%多的成長目標。
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僅有3%,即便是在最樂觀的情況下也僅估3.5%,也就是說瑞銀認為美國經濟必將軟著陸(輕微衰退),導致明年上半年度美聯儲就會降息兩碼以上。(OS:不得不說相當的保守悲觀)
從瑞銀預估歐美高收益債息差都將從目前的3-400個點上升到500個基本點,也同樣能看得出瑞銀對於信用市場違約率將擴大的保守觀點。
瑞銀秉持著一整年都不看好美股的觀點,持續看壞美國大型成長類股(也就是今年漲最多的大科技),但悄悄的把對整體股市的看法從最不偏好改成中立。
左邊固定收益產品,最推薦的包括房地產抵押債券、投資等級債券與特別股。右手邊股票市場,最推薦的是新興市場股票與石油。
依照學徒多年在私行打滾的經驗,只要大投行們還持續看壞美股,那麼美股的多頭行情就可能繼續走下去,不至於泡沫化。
畢竟,哪一次資產泡沫是在眾人皆看壞市場的時候發生的呢?不都是在狂歡開香檳的時候爆掉的嗎?
瑞銀最偏好必須消費類股、工業與公用事業,並將能源類股調高至偏好。前兩類股顯示瑞銀對股市的保守觀點。只有在經濟衰退的時候,必須消費性類股與公用事業股才會是資金湧入的避風港。
調高能源類股的偏好,顯示瑞銀也嗅到了OPEC這個油國壟斷組織今年以來一直以減產來控制原油價格維持在高檔,將使得能源類股這個景氣循環股在經歷上半年的股價大修正後,有可能捲土重來一波高潮。
同時,瑞銀看多能源與油價,表示全球通膨怪獸可能再臨。
瑞銀這篇加長型的月報+2024上半年投資預測一共有浩浩湯湯58頁,其中的超級精華重點都在人類學徒為各位讀者整理在上頭了。
簡而言之,瑞銀保持他死不認錯看壞股市與堅信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的觀點,看壞美國大科技高成長股與美元的未來走勢。
當然,這也不是只有瑞銀一家有這樣的保守觀點,今年大多數的投行,尤其是歐系銀行都有同樣的悲觀保守觀點。也因此,今年以來台灣的債券ETF管理金額暴增四倍有餘。
理專們在年初時瘋狂推薦長年期債券,好多客戶朋友都越洋發訊息來問學徒這些那些債券能不能買?我都一概回答:
目前債券市場發生像雷曼事件大崩盤的可能性很低,在高息的環境下,債券價格被打壓的死死的,抱短基本上是沒甚麼機會。至於已經被套牢的,只要你抱得夠久,三五年後總是大概率能獲利的。
美國最新公布的八月CPI月增高達0.6%, 即便去除能源與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膨也超過預期
學徒一邊寫文章, 一邊收到美國八月份PPI 月增來到恐怖的0.7%,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也較預期更低
但隨著學徒寫著寫著,手機裡傳來國際原油價格站上每桶九十美元大關。這兩天美國公布高於預期的CPI/PPI數據與更低的申請失業就業數據......都再再顯示通膨死灰復燃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美聯儲有了1980年代打通膨初見成效就立刻降息後,通膨又迅速飆升的失敗經驗,最後靠著將利率維持在恐怖的20%峰值將近一年後,才終於澆熄通膨大火的教訓。這次,鮑威爾死活也不敢輕易降息了。
因此,有興趣投資債券的讀者可能要抱著更長時間的決心才能熬過Higher and longer的利率峰值。瑞銀認為明年初十年期美債就會降息兩碼以上的想法,人類學徒認為是太偏激了。
過往每一次的殖利率倒掛結束後都伴隨著經濟衰退(灰色柱子)與股市的大跌
過往歷史上, 每一次的經濟衰退(與股市大跌)都是發生在降息循環, 而非升息循環
與此同時,持續的通膨環境與高利率,恰恰表示美國經濟成長的熱度持久不衰。可能跟很多讀者的直覺相反,通膨環境下,恰恰是滋養股市成長的沃土環境。
別忘了股票本身就是資產,通貨膨脹表示消費品的名目價格上漲,那麼背後的資產價格必定也水漲船高。過去每一次的股市大跌都不是在升息環境下發生的,反而是升息升不動,準備或開始降息才發生的。
像是美聯儲在2007年就已經停止升息,並在年底開始降息,但當時的美國房產泡沫還持續了好一陣子,雷曼兄弟暴雷是在將近一年後的2008/9才爆發的,股市隨之崩盤。
因此目前投資人該害怕的其實不是How high and how long的利率,而是美國經濟成長甚麼時候終於撐不住而拐頭下彎,逼得美聯儲開始緊急降息?
到了那個時候,美債短率隨著美聯儲降息而向下,殖利率曲線倒掛結束,才會是投資人需要擔憂美股泡沫的關鍵點。
目前,就讓漲多的美股休息一下,只要耳邊持續傳入投行看壞美股的拋~快拋~快拋股的聲音,那麼驚驚漲的格局就可能持續下去。
別忘了股市裡的那句老話: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追隨中成熟 在希望熱絡中毀滅。
最後,真的有興趣看完整報告的付費訂閱讀者請留言告知人類學徒,我可以照著方格子會員的電郵地址發給您們。
晚安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感謝九月份打賞贊助讀者胖子K,D&Y熊繪生,c.a Tsai與本專欄的忠實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文給各位。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