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提到門前哪幾顆樹,修剪前與修剪後有啥不一樣?
回應有三種:
一、樹就是樹啦,有啥不一樣?閑著沒事幹!
二、啊!是有點兒不一樣呀!沒事找事。
三、樹還是樹啊!本來無一物嘛!
唐朝有位禪師叫做青原惟信,他說: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竭處,依然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第一個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那是用肉眼來看,甚至是路過錯過。
第二個境界,「見山非山,見水非水」,那是執著我知,凡事都要不一樣。
第三個境界,「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那是人情與事物,兩忘湮水裡。
第三個境界,用老莊的思想來說,那是「物我自化」;用禪宗的思想來看,那是「菩提本無樹」;用孔孟的思想來講,那是「義之所在」,亦即責任而已。
朋友,您是哪一種境界呀?
按:青原惟信,青原是他修道的地方,惟信是他的法號!
註:「菩提」,梵文Bodhi的音譯,指洞明真諦而覺悟的意思。
(寫於2020年8月18日於海外)
人生的三重境界
讀到蘇軾的「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一詩,慨歎人生無明執著,而只見山是山、水是水、我是我,又或見山非山、見水非水,換到的只是千般恨。「及至到來無一事」,始知天意作弄人,世事一場夢。若能洞明世事,知命知性,則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還是昔日的「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啊!昔日在文化課裡提到青原惟信禪師由「漸修」至「頓悟」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的確,人生的旅途,總是冷冷清清、尋尋覓覓,未得到的總想得到,以致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又或得到了又再失去,以致「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其實,世事往往都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20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