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 │ 自然輸入法V13體驗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好的中文輸入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什麼買mac?

大學的時候因為教授的推坑,告訴我們mac上在很多方面使用起來比windows順暢很 多,同時學校也一直努力在找經費想要設一個全mac的電腦教室,所以我開始去瞭解 了mac。在這期間我關注了《mac雲課堂》的YT去慢慢瞭解mac的操作方式,有沒有符合自己的需求,我自己一直都是筆電派,早期還買過那種很低階處理器的windows筆電, 當時還興致昂昂的拍了個介紹影片,結果用沒多久就很當,後來上了大學後換了好一 點的處理器的筆電,但卡頓的問題最後還是會發生,種種因素下讓我覺得,或許我該換一個作業系統。

後來工作後,開始存了一筆錢,當時蘋果發表了自家第一台基於ARM架構的處理 器,我很喜歡未來是這樣的發展,大家終於不用在學組裝電腦,整線之類的,電腦產品也步入了主板一體化的設計,可說是一個歷史的里程碑。

所以感覺這代的mac格外有紀念價值。

於是就這樣我就下定決心買mac了。

我的第一臺mac

我的第一臺mac


買mac之後遇到的輸入法問題

買mac之後當然會遇到很多、很多、很多 (真的是超級無敵多)的使用上的不習慣,像 是外接螢幕後鍵盤不能調聲音 虛擬聲卡⋯⋯。

總之每次遇到什麼問題就拼命爬文,但有時又因為ARM架構的關係,找到的方法 又不一定適用在這台mac,而就在這一來一往的搜尋中我逐漸發現到,我真的沒有辦 法習慣mac內建的輸入法。

為什麼我不喜歡mac的輸入法

首先mac的輸入法,最讓我第一不習慣的點是,中英文輸入法的切換必須按大小寫鍵 來切換,因為當時工作的公司也還在用windows的電腦辦公,所以必須要同時適應兩 種平台不一樣的操作習慣真的會讓人精神分裂,尤其是明明那個鍵本來的功能就是大 小寫鍵,就只有蘋果把它變成了中英切換的快捷鍵。

再來是蘋果電腦一直以來都以高解析度的螢幕著稱,但這也導致了選字框很小, 而且它還是橫著排並且會浮動,習慣windows就固定一個框框往下選字的我很不習 慣。

然後還有我平常都習慣按住shift去打數字和英文,但在蘋果上他除了數字和英文, 它還會都把文字轉成全形在很多輸入上也變的很麻煩。

總之還有一些其他不習慣的點,這裡就不一一列舉,簡而言之就是,因為工作上 我還是會用到windows,所以我需要能夠盡可能相似的輸入體驗。

為什麼選擇自然輸入法

所以之後我開始尋找第三方輸入法,首先先找到了yahoo輸入法,但已經不支援更 新,後來用了小麥輸入法一陣子,唯一難克服的點在於視窗大小,還有標點符號的輸 入,還是必須照系統內建的,又是多一個學習記憶的過程。

最後我發現了自然輸入法,它是裡面唯一一個功能最全面的輸入法,而且支援多 個平臺,讓我在兩個平臺的切換,不再有過多需要適應的地方。

自然輸入法V13

自然輸入法V13


V13 主推的新功能

英文聯想

介紹:這個功能跟手機一樣,就是打前面幾個字首自動出現單字 ,例如app就出現apple 這個單字。

心得:這對於英文不太好的人很方便,不用特地在去查一些單字,尤其是英文打字慢的,更是一大福音,不過很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有跟中文一樣有數字編號可以做快速切換

智慧中英切換

介紹:其實這個功能很直覺,它是運用注音符號,頭尾來下去判斷 因為注音符號有分聲母、介音跟韻母,有幾個注音符號就一定會只能擺在最前面跟最後面,所以當輸入法發現你現在打的東西沒有按照這個規定就會直接把你打的東西轉換成英文模式下的輸入

心得:目前使用下來我發現這個功能,如果今天你是不小心按錯鍵,以前會顯示按鍵錯誤,但現在就會直接跳成英文的亂碼,它並不會去判斷輸出的這個單字是不是亂碼,沒有加入英文聯想詞庫的判讀,也可能是不影響打字輸入的順暢性之類的,有可能加了判讀後,反而導致打字變慢,目前最新的版本也針對這個缺陷作了簡單的改善,讓使用者按刪除鍵可以刪掉轉換的全部英文,不過對我來說這反而又要習慣一下,因為最初的版本已經習慣按兩下刪,現在按兩下就會刪到我原本的中文,而且如果今天我真的是要刪除其中的一個字母拼錯,那也會變成整個單字被刪除,我覺得或許改成連續按兩下來刪除全部轉換的英文會更好。

長句聯想 

介紹:這個應該是文字範本的進化版本,只是它變成不需要使用者在自己去輸入而是系統會自動學習你輸入的句子,之後再打同一個句子的時候,就會自動出現句子的候選框,按下tab就可以加到長句詞庫中。

心得:因為軟體效能的關係,長句的自動學習沒有辦法很即時的跳出已經學習的句子候選框,跳出的句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要改怎麼刪除,目前都還不太瞭解軟體自動的機制,感覺沒有到很實用,不過對經常要打同樣文字格式的使用者來說,長期使用下來應該會有不錯的體驗。

遇到的bug

  1. 詞庫的雲端備份再重開機後會自動登出
  2. mac版的雲端備份密碼輸入欄位,感覺是跟系統的內建密碼功能衝突,會

一直跳出密碼選單,卻沒有實際用途。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以前的猜字比較準確 ?

我覺得正是因為自然輸入法不斷的擴充自己的詞庫,但是中文實在太多破音字了,再 加上輸入法目前都是以語詞的方式下去自動選字,不會根據句子的前後文下去判讀, 所以常常誤判斷句的部分,尤其時當使用者很長時間不去按enter,所以自然輸入法也加入了tab斷句的功能,外加上長期詞庫的累積,輸入法內常常會處現很多很古早的詞,現代生活已經不怎麼使用了,但卻還是在預設詞庫裡面,所以大家才會一直覺得 準確率下降,其實恰恰相反準確率應該要是上升,但卻因為破音字,斷句判讀、龐大資料庫的關係,真正的使用者體驗往往是覺得準確率是下降的。

對未來自然輸入法的想法

現在AI語言模型的進步,我們問AI一句,他就會回答我們一句,而這當中的原理便是AI在訓練的時候,就是不斷的去猜測人類給的文本資料,例如:我今天真開心,在訓練AI 的時候我們就只給前面幾個字:我今天,後面讓AI,去猜測直到它猜出答案:真開心,如此一來一往的訓練,才有了現在AI問一句答一句的現況,看似好像懂了人話有了心智,但實際上AI只是在預測要怎麼接下面的句子,這樣的特性就很適合運用在輸入法上,尤其是對於長句的判讀,希望未來自然輸入法可以在長句的判讀上再有更進一步的突破,成為更準確的中文輸入法。



圖片來自

自然輸入法|輸入即預測,溝通更簡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默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mac中文使用者,選擇自然輸入法的原因及自然輸入法V13簡單體驗跟介紹
Thumbnail
身為mac中文使用者,選擇自然輸入法的原因及自然輸入法V13簡單體驗跟介紹
Thumbnail
2021-04-23 買了 VivoBook S513E (鍵盤很難用...) (觸控板必須調整:設定→裝置→調整觸控板高靈敏度) (破音: 應該是喇叭模組有瑕疵) (聽鋼琴樂時破音很明顯) (聽純音樂音質爛得讓我很煩躁)  (想著哪天送回去檢查喇叭...) 本來想買搭載M1晶片的 MacBook
Thumbnail
2021-04-23 買了 VivoBook S513E (鍵盤很難用...) (觸控板必須調整:設定→裝置→調整觸控板高靈敏度) (破音: 應該是喇叭模組有瑕疵) (聽鋼琴樂時破音很明顯) (聽純音樂音質爛得讓我很煩躁)  (想著哪天送回去檢查喇叭...) 本來想買搭載M1晶片的 MacBook
Thumbnail
隊友看我用手機打字速度很慢,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無線藍芽鍵盤,讓我試用。 我開啟手機藍芽,搜尋&配對裝置,一切就緒後,我轉頭問,這能切換輸入法嗎?只有注音? 登愣!一樣都是注音輸入法,我為什麼要從小鍵盤換到大鍵盤?豬隊友!
Thumbnail
隊友看我用手機打字速度很慢,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無線藍芽鍵盤,讓我試用。 我開啟手機藍芽,搜尋&配對裝置,一切就緒後,我轉頭問,這能切換輸入法嗎?只有注音? 登愣!一樣都是注音輸入法,我為什麼要從小鍵盤換到大鍵盤?豬隊友!
Thumbnail
這個功能真的期待已久,封測的時候使用過,功能很方便,有很多新功能可以到下方的連結看看,不過之前封測提出的問題似乎沒有解決,最主要的語音輸入功能還是不太ok,使用上會產生大量亂碼 以後不用再看到小豹子嫌我的手機窄,拜託!小豹子!我有錢也想把我的手機換成 ipad mini 6啊!!!
Thumbnail
這個功能真的期待已久,封測的時候使用過,功能很方便,有很多新功能可以到下方的連結看看,不過之前封測提出的問題似乎沒有解決,最主要的語音輸入功能還是不太ok,使用上會產生大量亂碼 以後不用再看到小豹子嫌我的手機窄,拜託!小豹子!我有錢也想把我的手機換成 ipad mini 6啊!!!
Thumbnail
💡 macOS Monterey 幾個對於「生產力」較重要的新功能: Safari瀏覽器(精簡的標籤頁列、套用你所在網站的顏色、標籤頁群組) 專注模式(只接收想要的通知、可跨裝置連動) 快速備忘錄(不管在哪都能快速記下靈感構思、依照#標籤分類及快速搜尋) 照片中的原況文字
Thumbnail
💡 macOS Monterey 幾個對於「生產力」較重要的新功能: Safari瀏覽器(精簡的標籤頁列、套用你所在網站的顏色、標籤頁群組) 專注模式(只接收想要的通知、可跨裝置連動) 快速備忘錄(不管在哪都能快速記下靈感構思、依照#標籤分類及快速搜尋) 照片中的原況文字
Thumbnail
圖片來自 Julien G. 這一篇文談談揪竟為什麼我要買 Mac。 話說我有一台從大三至今用了五年以上的電腦,這台聯強的筆電作業系統當然是  Windows,不過我既不用 IE,也不用 Office,我慣用的瀏覽器以前是 Firefox,後來是 Google Chrome(←  因為實在是太快了
Thumbnail
圖片來自 Julien G. 這一篇文談談揪竟為什麼我要買 Mac。 話說我有一台從大三至今用了五年以上的電腦,這台聯強的筆電作業系統當然是  Windows,不過我既不用 IE,也不用 Office,我慣用的瀏覽器以前是 Firefox,後來是 Google Chrome(←  因為實在是太快了
Thumbnail
圖片來自 Androidpolice 標題亂掰的 XD。 在我使用 Mac 之前,在相關討論區爬文已久,觀察到一個現象,即 Mac 用戶對於某套軟體是不是採用  Mac 原生介面顯得相當在意,一直以來我對此感到相當不解,凡是有軟體它呈現的視窗元件或整體設計不同於一般 Mac 下軟體呈現的觀感,滿分
Thumbnail
圖片來自 Androidpolice 標題亂掰的 XD。 在我使用 Mac 之前,在相關討論區爬文已久,觀察到一個現象,即 Mac 用戶對於某套軟體是不是採用  Mac 原生介面顯得相當在意,一直以來我對此感到相當不解,凡是有軟體它呈現的視窗元件或整體設計不同於一般 Mac 下軟體呈現的觀感,滿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