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 湯淺誠

譯者: 蕭秋梅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10/09/30

 

raw-image


這本書在說什麼:

「貧困不在人,而在社會」,作者湯淺誠從1995年就開始協助遊民,之後成立NPO法人自立生活「繫舟」。

本書只有兩個大主題:

一、來自貧窮問題的現場

二、來自「反貧困」的現場

 

活在國際貧窮線上,不代表你不貧困。對於窮人,我們總有種一定是兒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但是其實有些人是根本沒有餘力工作,或是有工作,卻無法溫飽。「貧困」正深入、廣泛地在整個社會蔓延。本書雖然是在說日本的例子,但是世界各地都有「貧困」存在。

所謂的「貧困的人」,就像是光照不到的地方,資訊、資源的匱乏,社會救助、人際、家庭安全網都被「巧妙」的忽略。他們也許是人生首抽(投胎)沒抽好,也許是失業了就回不去了。住在家裡卻無以為繼。書中有不乏派遣者,有工作錢不多,只能住網咖,但是網咖的環境並不是很好,消費也算高,但是,真的住不起比網咖更好的地方,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貧窮會造成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餓死、自殺、虐兒。有人認為被逼入死亡絕境,該負責的是自己,本書引用一個很過份的發言:「沒有一個經營者會叫員工做到過勞死。所以過勞死是屬於自我管理的問題…。」這世界上的烏鴉都是一般黑呀!像不像一邊嚷著勞工是最軟的一塊,一邊又要勞工自立自強的嘴臉。

 所謂的「貧困」就是沒有「選擇的自由」。就像是久旱不雨,然後你在怪農地長不出農作物。貧困最棘手的是「低能見度」,一般人「看不見」,看不見樣貌、看不見實際狀況,以及看不見問題,形成的惡性循環,人生自己負責->社會不用管貧困真相->站在岸上冷血的向著貧困者說,你們活該!

 摸摸良心,你的一生所有的東西都是只靠自己獲得的嗎?是不是有人為你做了什麼(父母、師長、親友、貴人…)你才有今天的你?而貧困的人,就是沒有你所擁有的東西,所以不知道該怎麼去爭取,去擁有,因為光是活下去就已經精疲力盡了!根本沒有辦法想太長遠的事。

本書的第二章來自「反貧困」的現場,是作者針對日本社會,成立「繫舟」後所做的事,無家可歸不等於遊民,還有居無定所的網咖難民。反貧困運動分類:雇用安全網、社會保險網、公家扶助網、全體社會的反貧困網、貧困研究。

為什麼一般人也要反貧困呢? 因為別以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當最底層的雇用狀態持續惡化,那可相對穩定的雇用基礎也勢必被掏空;不斷剝奪人民「積蓄」的社會,是一個連自己的「積蓄」也會喪失社會,對打工族或派遣員工輕蔑,生命不該被這樣拿來評頭論足、秤斤論兩。而整個社會貧困化的惡化、會造成監獄人滿為患、兒童虐待攀升,親子骨肉相殺,自殺者不斷成長……。社會秩序也會受到影響(想想美國的零元購)。日本是窮忙青年為了溫飽加入自衛隊。(剌殺安倍的青年就是此背景。)而反貧困的最大敵人就是「漠不關心」。

這本書推薦原因:

今天的貧困者,都曾經不貧困;「這是個溜滑梯的社會」,如果看過「下流老人」這本書,會深有所感,在下流老人那本書,所謂的「下流老人」在年輕時都是工作有房甚至有車的中產階級,但是一旦沒工作,老、病等變故,最後變成窮途一生。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必須承認,我對貧困的認知實在是太淺薄了!通常我在看書時,我會把試著把生活經驗與本書內容結合;而我必須承認,我其實真的不瞭解台灣的貧困現狀,大概是我的投胎首抽還不錯;雖然說並沒有多富裕,但至少從小溫飽;父母家人也算負責,目前的生活也算過得去。

台灣有窮人嗎?絕對有!什麼時候會注意到他們呢?車站、地下道、公園的流浪漢,某個餓死的新聞…青埔寨的亡魂…。但是請問各位,包括我自己,注意到的時候,除了偶爾感嘆一聲,好可憐!偶爾捐捐錢,好像也沒花太多的精力去關心。

本書說到建築工人的困境,其實台灣也有相同的問題,我有和實際在南部建築工地工作過的朋友聊過,細節我忘了!但我記得日薪不過,而且無良的工地高處還沒有安全措施;當時就很氣憤,這萬一真的出事了!又沒什麼積蓄,那不是要受傷後不能工作的勞工朋友去死嗎?最近在Bilibili看到北京的副處長體驗外送小哥12小時只賺41元(約台幣175元),下面寫道:永遠不要以高姿態去俯視他人。

如果整個社會都沉陷了,想獨善其身可能嗎?什麼都不做,就一定不會有改變,「反貧困」要做的就是加大「社會安全網」利用社會的力量來接住需要接住的人,應該這麼說,這是個共有的社會,每個人其實都是共築社會的份子,這不是菁英的社會,這是所有人的社會。但是社會總是告訴我們,賺很多錢的人是菁英、光鮮亮麗的是世界才是我們該追求的。

小時候,長輩會告訴你,學歷很重要、努力、用功讀書,才有機會成為人上人。長大後發現,其實資源不平均可以從小就開始了呢!同樣養小孩,有錢人更有餘力與精力在陪養他的孩子!如果這孩子不是太不爭氣基本上都不會太差,而如果不小心走上歪路,那也有家庭資源將他引導到正途,也就是說,有財力的家庭試錯的能力就比一般人強。

而如果生活上有困難的家庭,父母忙於工作或忙於擺爛,孩子就要自立自強了!這個社會說的不是行行出狀元,而是成績不好就是魯蛇,那你要尚未開竅的孩子怎麼爬?!他要命夠好自己會想,遇到願意伸手的人才能爬出一片天。這世上應該要追求的是能讓每個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了!我們可不可以理想主義一點,一起希望我們能該社會更好!首先!我們一起正視,一起想想我們自身能做什麼。

 

#20230032

#20230905

#本書評分:9.6分

#迷泥推推書

=============================(分隔線)

#迷泥推推書:9分以上,感動非看不可值得收藏,並且廣為流傳

迷泥推書:8分以上,不錯、值得看

迷泥讀書:7分打發時間可以看

迷泥看書:6分 加減看,其實不太推

迷泥好閒:未滿6分,只能說這本書非常不合我胃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泥的胡說空間
18會員
131內容數
主要是閱讀心得,觀劇心得,以及時事分享
迷泥的胡說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本文探討音樂劇《元錄昭和落語心中》中美優吉一角的形象,從其與菊比古、助六的關係,分析其性格與命運。文章也包含對演員小海的個人喜好,並提及原作與音樂劇版本間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音樂劇《元錄昭和落語心中》中美優吉一角的形象,從其與菊比古、助六的關係,分析其性格與命運。文章也包含對演員小海的個人喜好,並提及原作與音樂劇版本間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3/30
這是一篇關於稻盛和夫自傳《愈挫愈勇: 稻盛和夫親筆自傳》的書評。文章簡述了書中內容,包含稻盛和夫從孩提時代到創業、併購美國公司的經歷,並著重描述作者在職場上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文章最後以「迷泥推推書」的評分系統給予本書9.0的高分評價,並推薦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5/03/30
這是一篇關於稻盛和夫自傳《愈挫愈勇: 稻盛和夫親筆自傳》的書評。文章簡述了書中內容,包含稻盛和夫從孩提時代到創業、併購美國公司的經歷,並著重描述作者在職場上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文章最後以「迷泥推推書」的評分系統給予本書9.0的高分評價,並推薦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5/03/02
這篇文章是作者二月閱讀書籍的簡單心得記錄,包含四本書:適合考生的讀書方法指南《專注的6堂課》、筆記術教學書籍《萬能筆記法》、職場生存攻略《我在企業大老身邊學會的生存攻略》以及命案現場清潔工作的甘苦談《命案現場清潔公司》。作者對每本書做了簡要的評論和推薦對象。
2025/03/02
這篇文章是作者二月閱讀書籍的簡單心得記錄,包含四本書:適合考生的讀書方法指南《專注的6堂課》、筆記術教學書籍《萬能筆記法》、職場生存攻略《我在企業大老身邊學會的生存攻略》以及命案現場清潔工作的甘苦談《命案現場清潔公司》。作者對每本書做了簡要的評論和推薦對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篇報導與一篇論文,基本上都和台師大社會教育系的徐敏雄教授有關,「創辦猴硐礦工文史館對高齡礦工生命意義轉化之研究」提到的看法我都極為認同,雖然談的是以礦工的生活史為出發,但有助於我們了解社區參與如何幫助高齡者實現更豐富的生活探討,以幫助老年人創造有利的身份認同、集體認同和榮譽感,進而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篇報導與一篇論文,基本上都和台師大社會教育系的徐敏雄教授有關,「創辦猴硐礦工文史館對高齡礦工生命意義轉化之研究」提到的看法我都極為認同,雖然談的是以礦工的生活史為出發,但有助於我們了解社區參與如何幫助高齡者實現更豐富的生活探討,以幫助老年人創造有利的身份認同、集體認同和榮譽感,進而
Thumbnail
「貧困不在人,而在社會」,作者湯淺誠從1995年就開始協助遊民,之後成立NPO法人自立生活「繫舟」。 本書只有兩個大主題: 一、來自貧窮問題的現場 二、來自「反貧困」的現場
Thumbnail
「貧困不在人,而在社會」,作者湯淺誠從1995年就開始協助遊民,之後成立NPO法人自立生活「繫舟」。 本書只有兩個大主題: 一、來自貧窮問題的現場 二、來自「反貧困」的現場
Thumbnail
• 作者:鈴木大介 • 譯者: 陳令嫻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光現出版 • 出版日期:2016/11/30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有關日本女性貧困的書,如果要我形容這是本什麼樣的書…………。 我會回答:「這是本絕望的書.....。」 書中的作者所採訪的女子,有著難以想像的人生
Thumbnail
• 作者:鈴木大介 • 譯者: 陳令嫻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光現出版 • 出版日期:2016/11/30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有關日本女性貧困的書,如果要我形容這是本什麼樣的書…………。 我會回答:「這是本絕望的書.....。」 書中的作者所採訪的女子,有著難以想像的人生
Thumbnail
現在只是開始 時間回朔到第一個工作面試通過的那一天,清楚的知道這代表自己步入社會,跟大部分人一樣按照公司的規定,開始步入工作賺錢領薪水的生活,代表著是為自己或家人已經開始創造收入。 回想當步入社會的同時,看著現在的收入,有人是預計自己要當窮人嗎?這是絕對一面倒的答案,無庸置疑。時間飛快地來到現在,
Thumbnail
現在只是開始 時間回朔到第一個工作面試通過的那一天,清楚的知道這代表自己步入社會,跟大部分人一樣按照公司的規定,開始步入工作賺錢領薪水的生活,代表著是為自己或家人已經開始創造收入。 回想當步入社會的同時,看著現在的收入,有人是預計自己要當窮人嗎?這是絕對一面倒的答案,無庸置疑。時間飛快地來到現在,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貧窮是會遺傳的!」 十多年前的國中課堂上,班導以略為大聲的嗓音、斬釘截鐵地對我們說。當時才十多歲的我們,小到不足以理解這句話所代表的殘酷現實,直至升上大學,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資訊,才稍微理解這句話的涵義,也逐漸感受到「階級複製」、「貧富差距」,這個常出現在教育界、社會學等研究的名詞背後,那份無以名狀
Thumbnail
「貧窮是會遺傳的!」 十多年前的國中課堂上,班導以略為大聲的嗓音、斬釘截鐵地對我們說。當時才十多歲的我們,小到不足以理解這句話所代表的殘酷現實,直至升上大學,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資訊,才稍微理解這句話的涵義,也逐漸感受到「階級複製」、「貧富差距」,這個常出現在教育界、社會學等研究的名詞背後,那份無以名狀
Thumbnail
三種無緣:「家庭無緣」、「地緣無緣」、「制度無緣」 三種障礙:「精神障礙」、「發展障礙」、「智能障礙」 日本報導文學作家鈴木大介認為,一位女性只要失去家庭、地緣及制度三種緣分,若再碰到精神、發展及智能等這三種障礙,就會陷入最貧困的漩渦中無法脫身,不少一開始就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最貧困女子,接連失去三種緣
Thumbnail
三種無緣:「家庭無緣」、「地緣無緣」、「制度無緣」 三種障礙:「精神障礙」、「發展障礙」、「智能障礙」 日本報導文學作家鈴木大介認為,一位女性只要失去家庭、地緣及制度三種緣分,若再碰到精神、發展及智能等這三種障礙,就會陷入最貧困的漩渦中無法脫身,不少一開始就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最貧困女子,接連失去三種緣
Thumbnail
節錄在結語當中,作者所說的一段話: 這樣說吧,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數以百萬的人每一天過日子時,並不是特別期望當天就是翻身的日子, 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都想找一份比現有工作稍微好一點的工作。 當所有的選項都很爛時,只能挑其中最好的, 然後是的,就滿心期望這是你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節錄在結語當中,作者所說的一段話: 這樣說吧,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數以百萬的人每一天過日子時,並不是特別期望當天就是翻身的日子, 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都想找一份比現有工作稍微好一點的工作。 當所有的選項都很爛時,只能挑其中最好的, 然後是的,就滿心期望這是你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街上有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三餐不繼,被熙來攘往的人們閃避唾棄;他們有很多名字,流浪漢、遊民、街友……他們是城市的「無家者」。透過認識無家者非主流的生存模式,及他們面對生命重大衝擊的生活經驗及豁達的生命態度,不僅可以打開文化視野,重新思索甚麼是人生中的必需,更可能了解每個無家者背後的「情非得已」。
Thumbnail
街上有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三餐不繼,被熙來攘往的人們閃避唾棄;他們有很多名字,流浪漢、遊民、街友……他們是城市的「無家者」。透過認識無家者非主流的生存模式,及他們面對生命重大衝擊的生活經驗及豁達的生命態度,不僅可以打開文化視野,重新思索甚麼是人生中的必需,更可能了解每個無家者背後的「情非得已」。
Thumbnail
若不是林立青,我們不會看到暗處的剝削、勞苦中的哀嚎,甚至夜夜低垂的悲鳴;只要不入我眼,社會可以假裝處世太平,好似那些貧娼歹事與我無關。
Thumbnail
若不是林立青,我們不會看到暗處的剝削、勞苦中的哀嚎,甚至夜夜低垂的悲鳴;只要不入我眼,社會可以假裝處世太平,好似那些貧娼歹事與我無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