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臉書上認識這本與無家者有關的書籍,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主要是文字好讀,立刻在兩天內讀完。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換位思考
就像大眾對廢死有很大的不理解,我也覺得廢死這件事很違反直覺,不過這麼久以來在一次次的試圖理解,有一個觀點打動我支持司法改革:你也有可能淪為被現行體制冤枉的那個人,你會怎麼樣?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沒那麼衰,只要遵守規定,就不會有事。真的是這樣嗎?
在無家者的議題上,也是一樣,我們都有可能在某天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當然能用同情或厭惡的角度去看無家者,但我們也可以換位思考,如果有一天我們成為無家者(無家者裡也有很多人曾經風光過),人們的幫助會不會有可能成為轉機?當我們把自己跟「他們」劃清界線、對他們的行動皺眉的同時,絕對不能忘記他們也是人。只要是人,所作所為不過就是在某種狀態下合理的行動與思考展現罷了。
還有多少人性光輝可以消磨?
這本書除了書寫社工面對各式無家者的第一線心得,寫的也是社工低薪過勞的血汗現場。社工就像是一道防火線,社會大眾對社工的期待很多,好像所有問題在社工這裡就該被解決掉。但社工面對的職業環境是人力極度短缺、對案主既無強制力對自己也無保障的制度、資源分配不均,還有各種令人洩氣的個案,熱情很快就會被現實消磨光光。作者真的是位極度善良的同胞,讓她找回工作意義的是民眾愛心、個案的善良、同儕之間各種幹話、其他社企的愛心和經驗,這些都提醒她選擇當社工的初衷,這些故事屢屢逼我掉淚。
除了一篇,讓我笑了足足一分鐘。
我讀完這麼多案主各種奇怪要求,以為見怪不怪了,結果這個故事的案主竟然還有「看櫻花」的需求。作者心裡嘟嚷著,都什麼時候了還想櫻花,唉,他要是想看櫻花不如就帶他去好了!結果搞了半天原來聽錯了,把案主肝硬化聽成看櫻花。作者的善良可愛由此可見,充斥這麼多負面消息的工作環境,她想到的竟然還是完成案主所託,哪怕是去看櫻花。
我沒有這麼大愛,也不會想參與活動,是一個思想傾左但行動力極低,喜歡待在舒適圈的廢青。可是當我知道這個社會裡,在我們舒適圈以外還是很多人流血流汗做著不求回報的事,只求社會能有一點點好的改變,我仍然會坐立難安。
萬華在這波疫情之下,面臨公共場所關閉、緊縮的人際活動,讓流浪街頭的無家者處境更加困難。看到有人對他們砸酒精水球的新聞,心裡真的很難過。如果我們擔心無家者成為防疫破口,難道我們不能積極地防範,比如說提供他們防疫物資、幫忙安置嗎?幸好,我看到人生百味和芒草心還是持續做關懷,也幸好他們記得保護自己,在派物資的時候都有做好全身防護。
雖然我沒有多少影響力,恐怕這篇文章也沒多少人看,但我仍想寫這篇文章的理由是想為沒多少資源的現場做些什麼。捐錢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希望能鼓勵更多人注意街友議題。就像我在
《閱讀心得│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無奈下的選擇與現實》裡寫過的:不要忘記真正的好政府,應以能不能照顧這些弱勢族群為標準。
如果我可以為這句話再延伸多一點,那麼我會說,
真正優秀的國民素質,應以能不能關懷這些弱勢族群為標準。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ISBN:9789864061617
頁數:304
出版社:寶瓶文化
作者:李佳庭
出版日期: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