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由民主的中國 ? 關於中華民國的未來,你的想像是什麼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如果現在對全台灣人民做個民調 : 你是否願意與現今體制下的中國統一 : 1.願意 ; 2.不願意 ; 3.可談,我相信選 2.不願意 的應該占絕大多數,包含我自己

但如果把題目改成 : 你是否願意與未來自由民主的中國統一 : 1.願意 ; 2.不願意 ; 3.可談,那你覺得多數人會怎麼選 ? (我自己應該很有可能會改選 3.可談)


今年(2023)清明時節,馬英九訪問了中國大陸,在4月2日對湖南的大學生說: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國家』在1997年修改了『憲法』,『我們的國家』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叫台灣地區,一個叫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國。」 馬英九當時另指出:「台灣地區為台澎金馬,大陸地區則是台澎金馬以外的領土;無論台灣或大陸,在『憲法』上都屬於一個中國。」

而後馬英九4月28日出席希臘“德爾菲經濟論壇”時,接續批評蔡英文的兩岸互不隸屬的說法違憲,馬英九說: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憲法可以稱為“一中兩區”憲法,“九二共識”與中華民國憲法密切相關,但蔡英文在過去三年兩次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顯然違反憲法第十一條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也違背了自己在二○一六年宣誓就職時做出的遵守憲法承。」

「兩岸互不隸屬」違法違憲,已成為馬英九念茲在茲急著想對外說分明的議題,更不用說近期2024總統大選正式開打後,直接把 "兩岸互不隸屬" 等同 "新兩國論",指為是危害兩岸和平的元兇。

就法律層面而言,我必須承認,馬英九是對的,也許其實很多台灣的民眾並不清楚,但中華民國憲法的確就是這樣寫的,縱然,「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既是客觀事實,是台海現狀,也是國際認知。而所有的這一切,只體現了我們既有的憲法是多麼的背離事實,同時,也讓我想起當年宋楚瑜為什麼會說馬英九是法匠一事 : 只拘泥於法條,但昧於現實。

既然如此,哪就把憲法修得符合現狀 ? 這也是國民黨常拿來說嘴民進黨的,「既然不甘願承認憲法,有膽你就修憲啊。」。還好,誰都知道在現今的國際情勢與台海局勢下,修憲只會是引爆戰爭的最後一根稻草,現階段提修憲的任何政黨只會是純然的不負責任。

然而,不能修憲,不代表我們就必須曲解現實去把國家認同硬套進這部有其時空背景但卻明顯不合時宜的憲法條文裡,畢竟,最重要的還是一件事,國家的願景與未來 : 中華民國如何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 那個正常的國家會怎樣被認知與認同,不論國內或國際上 ?

民進黨在這部分倒是說的明明白白 :

「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或用另一種說法 : 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權屬於台灣2350萬人民,也只有台灣人民有權決定台灣的未來。」

無論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又或是中華民國是台灣,都揭示了民進黨認為台灣只有拋開中國的枷鎖,才能往正常國家邁進。不管你認同或不認同,又或者對其達到此願景的手段可能會引來戰爭而有所疑慮,但它至少清楚明白,不會讓人無所適從。

反觀國民黨提出來的,不外乎就是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或者再加上侯友宜的「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個兩制」、「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可是這其中並沒有任何一個陳述跟中華民國的願景與未來有關,充其量都只是短期的權宜性措施,這就不禁要讓我們大聲地問一下國民黨 : 「關於中華民國的未來,你的想像與願景是什麼 ?

國民黨在野這近八年以來,對於中華民國願景的論述,只能說乏善可陳的可以,就只以一個 "九二共識" (加上偶爾才會出現的一中各表) 的大刀揮舞至今,實在讓人納悶為何其對國家未來的想像如此匱乏,到底是沒能力想 ? 不願想 ? 還是不敢想 ?

我們現有的憲法既然是無法迴避的「憲法一中」,那國民黨又或是馬英九其實是可以好好地來建構、陳述其對未來的一個中華民國/中國有怎樣的期待,並趁勢引導台灣、甚至是大陸人民,共同面向那個期待 : 「一個自由民主統一的中國」。

我想我們應該都可以同意,如果兩岸要走向統一,或者更精確地說,如果台灣人民要願意勾選 "與中國大陸統一" 這個選項,自由民主只能是底線,除此之外,我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更進一步說,如果國民黨或馬英九真的以中華民國憲法守護者自居,那就更應該大力鼓吹 「中華民國 : 一個自由民主統一的中國」的這個論述,也只有這樣,「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反對一個兩制」、「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這些現階段不得不採取的短期權宜性措施,才能有著力點,也才能說服人民跟著國民黨走。

如果連「一個自由民主統一的中國」都提不出來、或不敢提,那你們每次在對孫中山遺像畢恭畢敬的鞠躬敬禮,我也只能說 : 「矯情」。

國民黨這話其實是可以說得很漂亮的 : 「我們知道政治的改革與自由民主的到來,不會那麼的容易,但我們期許中國共產黨可以帶領中國人民往民主自由的道路去,我們也理解中國共產黨仍有一段路要走,國民黨會引領中華民國台灣人民,堅持一個自由民主統一的中國這條路,等待兩岸統一的到來 ...... 」。其實,這話當年國統綱領裡就說過了,不得不說,李登輝那年弄的那個國統綱領,講得真是漂亮

《國家統一綱領》
前言 : 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的發展,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願望。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經過適當時期的坦誠交流、合作、協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基此認識,特製訂本綱領,務期海內外全體中國人同心協力,共圖貫徹。
目標 : 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

雖然國統綱領在2006年被陳水扁停掉了,馬英九上台後也並沒有把它恢復,但對國民黨而言,國統綱領是個好東西,只因為李登輝後來台獨意識的顯現,導致被國民黨棄如敝屣,實在蠻可惜的。國民黨其實可以,也應該提出一分具備當初國統綱領精神與內涵的「一個自由民主統一的中國」的論述。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聽到國民黨說「堅持一個自由民主統一的中國...... 」這種話,中共會有什麼反應。我直覺想到的是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前陣子對於外國媒體追問秦剛消失的回應 : 「中國已經是一個民主國家,國務院之前已發布 "中國的民主" 白皮書.....」、「中國的 "民主" 是 "全過程人民民主"..... 」、「中國目前的政治制度是符合民主的精神,我們有人民代表大會來監督政府施政....」,也就是說,國際媒體會不停追問,而中共會需要一直解釋為何中國已經是民主政體。而同樣的,國民黨也可持續堅定但委婉地說明我們對於民主自由的定義,藉由媒體,這話不光是說給中共聽,更可以是說給大陸人民聽。

只要堅定在 「一個統一的中國」的道路上,縱然提出自由民主的前提,給了中共壓力,我相信就是中共也不好隨便一巴掌就打過來的,畢竟沒有台獨的帽子可以扣。中共當然不可能買單,畢竟這是危及其自身政權的,但兩岸一家親還是得上演,兩岸的交流與對話還是會持續,只是過程中我們更要注意講話的藝術就是了。

國民黨老說民進黨從來不去區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不同,只要逢中就必反,但國民黨其實不自覺自己也一樣從不區分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在講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時,老是把中國共產黨包含在中國人民裡面。國民黨唯有提出 「一個自由民主統一的中國」,才能正本清源,同時給中共壓力。

回到台灣本身,"統一,但是基於對岸是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為前提" 這樣的論述有多少市場 ? 會衷心擁抱的有多少,我不敢說,但至少不那麼排斥的,不管怎樣都應該比怎麼樣也說不清楚的「九二共識」會多的多。

那國民黨為什麼還不提出或提不出中華民國的願景呢 ? 有可能沒想到,那只能說它無能且無知 ; 又或許想到了卻不好提,因為怕中共斷了兩岸交流,那就是怯弱了 ; 一個最大的反對黨如果如此無能無知又怯弱,那實在不是國家之福。

又或者它將不再是最大的反對黨了 !


avatar-img
3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到底有哪個國家的官員一直強調自己想被併吞? 台灣的官員不承認自己的國家,為什麼還可以領台灣人民的納稅錢?
國民黨立委提出「中華民國全圖」,引發憲法疆域範圍的爭議。事實上,憲法並未明確定義固有疆域,而在歷史上中華民國疆域也有所變遷,我們不禁思考:究竟是一廂情願堅持固有疆域,還是要承認事實,接受現狀,維護現有主權? 修改憲法艱難,應尊重人民意願,以開放態度和理性討論,找尋社會的共識,國家才能有嶄新未來。
我不同意明居正教授對賴清德“互不隸屬”論的肯定,我的看法是: 1、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治權上互不隸屬。 2、中華民國擁有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的主權,因其: 是中華,是民國,不是“台灣人民共和國”。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在處理中國與臺灣關係時,堅持一中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和促進和平統一的基石。一中原則明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通過堅定不移地堅持一中原則,我們將爲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也是國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個國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對於實現兩岸統一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原則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推動了兩岸和平發展和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體現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一箇中國原則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總統、立委大選即將到來,然而在此選情緊張之際,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說出:在兩岸關係而言,台灣必須相信習近平。然而台灣人民要用選票告訴全世界:台灣唯一的選擇,不是相信習近平,不是擁抱九二共識,不是兩岸一家親!台灣唯一的選擇乃是信賴台灣。美德贏台灣,台灣贏得美!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到底有哪個國家的官員一直強調自己想被併吞? 台灣的官員不承認自己的國家,為什麼還可以領台灣人民的納稅錢?
國民黨立委提出「中華民國全圖」,引發憲法疆域範圍的爭議。事實上,憲法並未明確定義固有疆域,而在歷史上中華民國疆域也有所變遷,我們不禁思考:究竟是一廂情願堅持固有疆域,還是要承認事實,接受現狀,維護現有主權? 修改憲法艱難,應尊重人民意願,以開放態度和理性討論,找尋社會的共識,國家才能有嶄新未來。
我不同意明居正教授對賴清德“互不隸屬”論的肯定,我的看法是: 1、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治權上互不隸屬。 2、中華民國擁有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的主權,因其: 是中華,是民國,不是“台灣人民共和國”。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在處理中國與臺灣關係時,堅持一中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和促進和平統一的基石。一中原則明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通過堅定不移地堅持一中原則,我們將爲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也是國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個國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對於實現兩岸統一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原則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推動了兩岸和平發展和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體現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一箇中國原則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總統、立委大選即將到來,然而在此選情緊張之際,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說出:在兩岸關係而言,台灣必須相信習近平。然而台灣人民要用選票告訴全世界:台灣唯一的選擇,不是相信習近平,不是擁抱九二共識,不是兩岸一家親!台灣唯一的選擇乃是信賴台灣。美德贏台灣,台灣贏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