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現狀
含有「維持現狀」共 7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Dank für Ihre Begleitung
2025/05/30
差池
#
維持現狀
#
用餐
#
鏡頭
喜歡
留言
沐陽的沙龍
2025/05/28
克服惰性與不確定性:讓改變更容易的四個方法
本文探討人們抗拒改變的原因,歸納為惰性和不確定性,並提出四種克服惰性的方法:減少動作、簡明原則、少即是多和讓用戶掌握進度。透過建立行動流程、設定預設值,降低執行阻力,讓改變更容易達成。
#
心理摩擦力
#
心理
#
惰性
1
留言
MRL-TCMstudy的沙龍
2025/05/21
在漸老的路途上
照顧老父老母的日子久了之後,覺得在進入中老年的路途上,我們自身好像沒什麼自覺,即便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關於漸老變成這件事上,似乎沒有普遍的教育提示,好像「變老」這件事不存在,就像人在很有錢的時候根本不會想到沒錢時怎麼辦一樣,直到真的手頭拮据時才開始認真對待,最累的就是漸老的照顧更老的!
#
照顧
#
老人
#
醫師
3
留言
Sherry 的沙龍
2025/05/21
「臺灣人民」是臺灣建國的核心資產!
「一個中國」vs「臺灣建國」務必隨時銘記於心。「臺灣建國」的法主體是「臺灣人民」,是臺灣獨立建國的寶貴資產,必須禁止親中、親華派不斷「操弄」民意!
#
中華民國
#
外交政策
#
一個中國
1
留言
芸嬋
2025/05/20
人長期待在固定的環境 是否會逐漸腐壞
這是一個極具洞察力的問題。 簡單來說——是的,人若長期待在一個固定、封閉、缺乏變化的環境中,確實可能會逐漸「腐壞」,但這裡的「腐壞」不一定是道德墮落,而更像是停滯、麻木、退化的綜合狀態。 為什麼會腐壞?從心理、行為、環境來看: 1. 心理層面:適應過度 → 缺乏刺激 大腦是靠新鮮刺
#
環境
#
封閉
#
心理
喜歡
留言
沐陽的沙龍
2025/05/17
克服心理摩擦力:為何人們抗拒改變?
這本書探討人們抗拒改變的心理摩擦力,並提出克服方法,例如重複曝光、從小處做起、找熟人代言、連結既定印象和善用類比。 作者指出,人們傾向維持現狀,但應適度擁抱變化,追求更卓越的目標。
#
心理摩擦力
#
慣性思維
#
心理
1
留言
墨染
2025/05/13
給五年後的自己:一封來自未來的信與不後悔的選擇
這篇文章是一封寫給五年前選擇放棄的自己的信,作者藉由假設五年後的自己依然停留在原地,來反思過去的選擇,並鼓勵自己重新出發,勇敢追夢。文章情真意切,藉由反思過去的遺憾,提醒讀者把握現在,持續努力,不要讓自己後悔。
#
寫給自己的信
#
成長故事
#
方格新手
2
1
黃璧怡
2025/05/26
喜歡
新格友你好!謝謝你分享這麼棒的自我對話喔🌻
喜歡
宗的筆記
2025/05/06
人在舒適圈太久變笨變懶,也許需要受到重創才會開竅有行動力
這種情況確實很常見,長時間待在舒適圈裡,環境安逸穩定,確實容易讓人缺乏挑戰和刺激,進而可能出現「變笨變懶」的現象。 舒適圈的本質與影響 舒適圈指的是人處於熟悉、可控、不需努力就能維持現狀的心理與生活狀態。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可能導致: 學習停滯:沒有新挑戰就沒有動力學習; 創造力下降:大
含 AI 應用內容
#
挑戰
#
成長
#
學習
喜歡
留言
Sherry 的沙龍
2025/05/04
「公投建國」救臺灣的正確「認知與過程」
臺灣人民必需分辨臺灣社會運動之類別。民主運動vs建國運動,兩者的法主體性,以及訴求內容性質截然不同。中華民國並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也不是獨立的國家。也就是說,嚴格來說參與前半馬「民主運動」人士,其實只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下,以改革中華民國體制為中心的社會運動。
#
台灣人民
#
中華民國
#
外交政策
2
留言
投行大叔想告訴你的一些事
2025/05/04
AI時代的中層管理者:即將消失的職位?
本文探討中層管理職位在AI時代的未來,指出其逐漸式微的趨勢,並分析其原因,包括缺乏實際貢獻、只會上傳下達,以及容易被AI取代等。文章也反思大學教育的意義及當前社會文化對於變革的抗拒。
#
薪水小偷
#
人工智慧
#
管理
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