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大廈、聯合國大廈、Henri Bendel 百貨公司、華盛頓廣場公園、紐約中央公園、古根漢美術館、廣場飯店、通用汽車大廈、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大都會歌劇院、百老匯劇院、以及伍迪.艾倫(Woody Allen)座落在第五大道鄰近第 74 街的公寓⋯⋯,電影《曼哈頓》(Manhattan, 1979)在開頭的連環剪接,伴隨著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藍色狂想曲》配樂還有伍迪・艾倫的開場白,一氣呵成地向觀眾展示繁華四射的紐約市:
「第一章:他崇拜紐約市,他過分地崇拜它⋯⋯不,應該這樣說:他──他將其過分地浪漫化⋯⋯對他而言,這座城市無論何時,這仍然是一個黑白分明的小鎮,都隨著喬治・蓋西文的偉大曲調一同脈動。」
這裡,每日有成群身著西裝外套和長褲的酷勁男女穿梭而過,成堆汽車把道路擠得水瀉不通,所有繁華、絢麗的景象和地標隨著蓋希文描摹工業敲擊聲的節拍,排山倒海向觀眾的感官疾奔而來,淹沒我們的思考。
這,是我對《曼哈頓》的最深印象。
重看一次《曼哈頓》,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這部片,電影裡大量置入的壯麗城市景觀與文化人優越感,明顯是刻意用精緻糖衣包裝的虛華,奪人眼目的外貌卻藏不住編導伍迪.艾倫自詡為知識份子(實則放不下老白男心態)意識下的自溺與耽戀,缺乏對中產階層偽善文化的有力批判與深刻自省。
當然了,伍迪.艾倫無疑是本片的明星亮點,令人過目不忘的外型裝扮──粗框眼鏡、呢絨襯衫長褲、過高髮際線、瘦小身材──加上他自然本色的神經質台詞連環迸發,自然流暢又毫無矯飾的表演方式,明顯不是在詮釋電影角色,而是在演他自己。
艾倫不是典型愛情電影中的「高、富、帥」男主角,相反的,身高僅 165 公分的他比片中每一位與主角有過感情糾葛的女性──黛安.基頓、梅莉.史翠普、瑪莉.海明威──還要矮小、瘦弱。但他那過度聰明自負的腦袋加上喋喋不休的個性,使得他與這些女演員站在一起時,毫不遜色地展現出短小精悍的存在感,駕馭全場。正是因為這樣的「本真」演出,使得觀眾更能透過這些譏誚言詞和厭世表情,貼近他的心境。
不過,伍迪.艾倫也不是什麼正派好人,他在《曼哈頓》中一方面嘲笑婚外戀、主張男女關係應如「白鴿或天主教徒」般朝向生兒育女的幸福家庭論述發展,一方面卻又毫不掩飾地公開自己對老少戀的癡迷,而且對象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十七歲少女。
此外,伍迪.艾倫也很厚顏無恥。一生從未經歷二戰種族清洗的迫害,卻仗恃自己的猶太人身份紅利,大肆宣揚希特勒與情婦伊娃的完美性愛,得意洋洋地向觀眾傳遞「只有我猶太人可以公開讚揚希特勒,但是你異族人不可以!」的挑釁和訕笑,甚至因為自己崇尚納粹在視覺文化中傳達出的陽剛肉慾,就假定普天下女性對納粹軍官的綺情幻想,意圖製造幽默,這種想當然爾的沙文主義笑料實際上令人看了相當反感。
儘管如此,筆者必須承認《曼哈頓》是伍迪.艾倫眾多作品中,最能在感官上打動我的一部。在這部電影裡,伍迪.艾倫毫不保留地展現他對這座城市的愛,藉著大量回顧老電影鏡頭捕捉的煽情浪漫,再現屬於這位曼哈頓文青的老式情懷。如同他飾演的 Isaac 所說:「這太老套了!」是,它很老套,但是這樣的復古情懷使得這部作品能在影史上熠熠生輝。
艾倫對這座城市的解讀,源自他年輕時代對古典好萊塢電影的浪漫回憶,而不是從黑暗現實生活中發想。然而,包裝上電影糖衣的紐約市,泛著不切實際的色彩,也吸引了全球無數青年才俊到此追夢、生根,而伍迪.艾倫也以身在具有老式電影感的紐約為傲。從這個角度來說,《曼哈頓》是伍迪.艾倫獻給老電影的情書。在許多地方,我們可以看見這位創作才子如何浪漫地致敬他記憶中的銀幕經典。
伍迪.艾倫對老電影的迷戀,映照在他在《曼哈頓》中的每一幅愛情構圖:三段夜遊、二段臥室對話。
第一段夜遊:印在電影海報上的昆斯博羅橋(Queensboro Bridge)一景,他重返好萊塢銀色夫妻卡洛.隆芭和克拉克.蓋博的電影《No Man of Her Own》(1932)、隆芭和首任丈夫威廉.鮑威爾的電影《My Man Godfrey》(1936)裡面皆出現的那座高架橋剪影(註),並在蓋希文音樂劇《Oh, Kay!》經典歌曲〈Someone to Watch Over Me〉的深情伴奏下,依循電影先輩們相愛的腳步,續寫自己和黛安.基頓的影史戀情。
談到配樂,〈Someone to Watch Over Me〉原先講述少女對年長愛人的戀慕之情,在這幕戲裡被轉換成 Isaac 這個年長的老式男性對年輕女記者 Mary 萌芽的情愫,他想用音樂劇男主角的台詞對她大聲疾呼:「I'm OK with you!」。二人在橋墩下的剪影,又好似在致敬亞瑟.米勒和瑪麗蓮.夢露濃情蜜意地在同一座橋下拍攝的黑白照片──艾倫即米勒,而基頓就是他的謬思、他的夢露。
第二段夜遊:男女主角初次約會卻被滂沱大雨淋濕的片段,召喚觀眾回憶起古典好萊塢知名舞星拍檔佛雷德.亞斯坦和琴吉.羅傑絲在經典歌舞片《禮帽》(Top Hat, 1935)的淋雨場面。(妙的是,琴吉.羅傑絲這裡的格紋呢西裝外套配上流線型長褲的造型,是黛安.基頓在伍迪.艾倫電影中的標誌穿搭。)
攝影機緊隨著避雨的二人走入當代藝術館,並藉由漆黑的環境捕捉,開啟了第二段「虛中夾實」的夜遊場面,格外逼真。男女主角漫步在宛如致敬默片《月球之旅》、《2001 太空漫遊》場景的展間陳設,最後定格在成串燈泡組成的「星宿」輝映下,二人面對面交談時,臉部原本分明的輪廓瞬間被糊化,幾乎和周邊黑暗融成一片,「你影中有我,我影中有你」的如膠似漆,係衍生自黑色電影《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 1946)裡,亨弗萊.鮑嘉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中幫愛人洛琳.白考兒點菸,形成了二個墨黑剪影,朦朧中卻藏不住彼此強烈的情感張力。
第三段夜遊:男主角和小他 27 歲的女友 Tracy 乘坐馬車夜遊紐約中央公園的畫面,猶如對《篷車隊》(The Band Wagon, 1953)中,佛雷德.亞斯坦和希德.雪瑞絲曖昧情愫升溫,步下馬車在紫夜下漫舞的前奏片段回顧,再搭配上佛雷德.亞斯坦和奧黛麗.赫本電影《甜姐兒》(Funny Face, 1957)的歌曲〈He Loves And She Loves〉──佛雷德.亞斯坦和希德.雪瑞絲差 23 歲,和赫本則差了 30 歲!──電影在故事與音樂之間,闢入一條詠贊父女戀情的弦外音聲,讓音樂走入故事,故事走入觀眾心緒,簡直是把老少戀美化到最極致!而艾倫飾演的 Isaac 在浪漫情調下喃喃自語道,Tracy 宛如「God’s promise to Job」,再次把聖經典故化為男歡女愛的比喻,明明是老男人對年輕女孩的物慾渴望,卻細膩地運用夢幻到發甜的氛圍渲染,令觀眾陶醉地放下道德量尺,只想沉浸在當下的花好月圓中。
二段臥室場景:身為柏格曼忠實粉絲,伍迪.艾倫必定在電影中置入大師作品的痕跡。他延續《安妮.霍爾》(Annie Hall, 1973)的做法,逗趣地致敬《婚姻場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 1973)中夫妻床笫談話的畫面,呈現男女同床異夢的疏離關係。男主角 Isaac 和 Mary、Tracy 的臥房對談,不落痕跡地點出「我愛你,你卻不愛我」的感情難題,像是體貼的 Mary 為了不損害 Isaac 的自尊心假裝性愉悅,結果被 Isaac 發現(也暗示她其實沒那麼喜歡他,因此無法與之身心親近),自負的 Isaac 拿這點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地掌握女人的身體和思考,然而他渾然不知 Mary 藏在彬彬有禮的表面下,是對外遇對象 Yale 的眷念,還有 Isaac 無法取代舊人的空虛。
同樣地,Isaac 想擺脫年輕女友 Tracy,不斷對她抱怨新住所吵鬧、飲水不潔、勿把食物掉在床單上,反映他一心想要結束這段關係,好跟 Mary 名正言順交往,但 Tracy 始終保持著溫順自若的樣態,好像只要她能伴在 Isaac 左右,陋室也是童話城堡。承繼柏格曼,伍迪.艾倫以瑣碎的日常小事切入,讓雙方的不和諧逐步醞釀,原本關係最親密的二人,到了床上卻彼此無法忍受,枕邊人的心底事總是天涯咫尺,男女關係的莫測萬變永遠是千古難解的謎題。
整部《曼哈頓》傳達的核心價值很簡單:一個偽善中年文人拋下未成年女友,轉而投向另一個年輕自信的女性懷抱中。然而,當這名女性決定慧劍斬情絲,另求所愛(伍迪.艾倫說她隨著世道一起腐化了),唯有未成年女友堅貞不移的愛,讓他從萬念俱灰中找到純真未泯的人性光輝,得到救贖。
這種老白男病態的浪漫愛情遐想,讓人不安地聯想到多年以後,伍迪.艾倫和詮釋《藍色狂想曲》權威版本的指揮家安德列.普列文(Andre Previn)前養女──後來成為自己的養女──的宋宜驚世駭俗的亂倫關係,終於讓這個影壇鬼才「美夢成真」,寫下可歌可泣的驚世父女戀。儘管故事背後的慾念很可怕,但我不得不承認,伍迪.艾倫把這個年齡、權力關係失衡的愛情故事說得很美輪美奐,加上他對老時代電影和音樂最純粹的愛與致敬,畫龍點睛地讓電影的每幀畫面在經典懷舊的濾鏡暈染下,散發出魔幻的藝術魅力。
伍迪!你的故事打動我了!
全文劇照:IMDb
註:卡洛.隆芭和克拉克.蓋博在拍攝電影《No Man of Her Own》(1932)時相識,但二人並未擦出愛火;另外,隆芭當時已婚,對象是威廉.鮑威爾(1931 年結婚,1933 年離婚)。隆芭和蓋博四年後在一場宴會上重逢,才開始談戀愛,直到 1939 年,蓋博用主演《亂世佳人》的片酬支付當時妻子 Maria Langham 超過 350,000 美元的補償費完成離婚手續的 13 天後,隆芭和蓋博才正式結為夫婦,二人婚姻維持到隆芭 1942 年空難過世為止。
卡洛.隆芭和威廉.鮑威爾演出電影《My Man Godfrey》(1936)時早已離婚,但二人依然維持友誼關係,且是鮑威爾向導演舉薦隆芭做女主角,這部電影也是卡洛.隆芭最紅、最成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