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嚐嚐美國好萊塢明星的『人肉』的滋味嗎?細胞培養肉的無限可能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吃人肉」,這是文學與藝術作品裡時常描述到這個場景。從東方的「封神演義」、「水滸傳」到西方文豪莎士比亞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都有使用到這個極度暴力血腥又同時強烈的悲劇感的場景。「吃人肉」,被視為禁忌且違反倫理的行為,甚至很多國家是明文禁止這樣的行為。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在毫無罪惡感的情況下「吃人肉」,你會願意掏錢嘗試嗎?

在2021年,曾經有一家公司(Bite lab)號稱想要找好萊塢明星,包括詹姆斯·法蘭科、艾倫·狄珍妮、珍妮佛·勞倫斯、以及肯伊·威斯特,來製作細胞培養肉(新聞出處)。

喔!他的意思可不是說邀請這些明星來做公司的代言,或是邀請這些明星來公司一日研究員體驗。他指的是,希望能夠從這些明星的身上獲得一點肌肉組織,從這個組織裡萃取的細胞做出細胞培養『臘腸』。

這家公司甚至已經對外說明艾倫臘腸的風味會是什麼:強烈的黑胡椒以及大蒜風味,並帶有一絲頑皮地黃芥末在尾韻給味蕾一個小挑逗。整體的風味會是很飽滿,且容易入口。

而珍妮佛·勞倫斯臘腸的風味呢?非常滑順的口感並帶有一點蜂蜜的甜味,並且隱約約你可以感受到橘子皮跟新鮮的薑的香氣。

肯伊·威斯特的風味則會是帶有強烈的美式波旁威士忌的風格。而詹姆斯·法蘭科臘腸則會是走「獨樹一格、高傲、完全無法非定」的風格。

老實說,我覺得這些形容好像滿適合香水或香氛蠟燭。至於到底臘腸這樣的風味會不會好吃,尤其是詹姆斯跟肯伊·威斯特的臘腸,我是不太確定。

不過,Bite lab並不是第一個提出用人類的細胞做出細胞培養肉。因為在2020年,就已經有人做出來了。

藝術家Orkan Telhan、Andrew Pelling和Grace Knight在2020年倫敦設計博物館展示了用人類細胞做出來的牛排,並把他們的作品命名為『銜尾蛇人肉排』。銜尾蛇通常是寓意為永遠、沒有終點、沒有結束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人肉排是從人類身上製造出來,又被人類吃掉,沒有終止的意思。

同時,他們也用這個作品問社會大眾很多不同的問題。

當我們地球的氣候,變得越來越極端,我們的飲食的樣貌會改變嗎?
始於人類,用於人類的人肉排,會不會其實比犧牲掉動物的生命更加地永續?


究竟「傳統定義的吃人肉」跟「吃人類細胞培養肉」倫理上有什麼不同?

傳統定義的吃人肉也就是同族相食(Cannibalism),之所以具有高度倫理爭議的原因就是取得肉的方式。在人類社會裡,不管是傷害或殺害一個人就是不道德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所以為了取得『人肉』來食用,你無法避免傷害或殺害一個人。只有在很少數的情況下,「吃人肉」比較沒有倫理的爭議,像是在飛機失事下不得已死去的乘客作為食物來源。而這樣的情況,之所以不會受到社會譴責,是因為那些死去的乘客並非因為「要被食用」而死去。而食用者也是因為為了繼續生存,而做出不得已的選擇。

而如果是「吃人類細胞培養肉」,則沒有上述的「不道德的部分」。因為製作細胞培養肉的起始原料,只是從身上拿非常非常小的肌肉組織。這個很小的取樣,並不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任何危害。從這個非常小的採樣裡,就能製造出很多的細胞,最終成為細胞培養肉。

不過,縱使是如此,好像還是感覺『吃人類細胞培養肉』有點怪怪的?有點噁心的感覺?

在近年的一個心理學研究中證實,「噁心感」可以是一個直接道德判斷的反應(Robinson et al., 2019)。像是說,電影常常會演說有一個人不小心殺了一個人之後,跑到廁所去大吐特吐,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做了一個違反道德的事情,因此產生了很噁心的感覺。另外一個研究,則是發現對於食物的「害怕感受」或對食物的「噁心感」,通常是因為害怕吃了這個食物會對自己的健康受影響,甚至生病(Santist et al., 2021)。

如果我們可以理性上地認同「吃人類細胞培養肉」並不會傷害到人類,也就是不存在道德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還是會覺得「吃人類細胞培養肉」噁心?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將「吃人肉」跟疾病聯想在一起。

在1950年代,曾經發現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Fore族人間流行一個奇怪的疾病。人們開始講話不清不楚、四肢顫抖、還傻呼呼地笑。而重病的人,最後只能躺在床上,慢慢死去。當時172個族人,就有150多個人死亡。科學家發現,Foro族人因為相信吃人肉可以獲得更多的力量,所以有吃人的習俗。在吃人肉的過程,會把對方病變的Prion蛋白質吃下肚子裡(這個Prion蛋白也是造成狂牛症的原因)。當Prion蛋白隨著血液來到大腦,就會讓其他原本健康的Prion蛋白感染成病變的蛋白質,而漸漸地整個大腦退化,病情就會隨這個過程越來越嚴重。現在稱這個疾病為Kuru。


最後,科技始於人性。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找不到Bite lab的網站了。也許他們的好萊塢明星臘腸的點子真的是不太討喜。

我還記得有次在下班跟同事喝酒的聚會上,有一個同事說他覺得,如果一個人用自己的細胞做出一塊肉,並獻上給自己的情人食用,這將是最終極的浪漫。

你們覺得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胞肉小主管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你聽過細胞培養肉嗎?你想知道業界是怎麼做細胞培養肉的嗎?你想知道在細胞培養肉公司裡是怎麼樣的工作環境嗎?我是一位在荷蘭從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者兼小主管,我想要寫下我的所見所聞給你。或許看完我的分享你覺得學習到了什麼、或許則是覺得國外的月亮也沒有比較圓、又或是能博得你的一笑。
2023/11/10
還記得伊莉莎白霍姆斯的Theranos? 伊莉莎白霍姆斯對外宣稱開發出一款小巧的機器,這個機器只需要極少量血液就能快速測得患者是否有癌症。然而這些說法後來被證明完全是謊言。而這麼多明星細胞培養肉公司也像當年的Theranos獲得相當多的關注與投資,會不會其中有一個成為下一個Theranos? T
Thumbnail
2023/11/10
還記得伊莉莎白霍姆斯的Theranos? 伊莉莎白霍姆斯對外宣稱開發出一款小巧的機器,這個機器只需要極少量血液就能快速測得患者是否有癌症。然而這些說法後來被證明完全是謊言。而這麼多明星細胞培養肉公司也像當年的Theranos獲得相當多的關注與投資,會不會其中有一個成為下一個Theranos? T
Thumbnail
2023/09/23
2013年八月五號,人類史上第一個細胞培養肉漢堡在英國公開亮相,從此正式展開細胞培養肉的第一個篇章。而現在,已經過了十年,這個產業仍正在加速擴展,各國政府也開始增加輔助的力道。今天這個文章要告訴你十個關於這個產業你應該要知道的事情。 一、目前有超過150家細胞培養肉公司 根據Good Foo
Thumbnail
2023/09/23
2013年八月五號,人類史上第一個細胞培養肉漢堡在英國公開亮相,從此正式展開細胞培養肉的第一個篇章。而現在,已經過了十年,這個產業仍正在加速擴展,各國政府也開始增加輔助的力道。今天這個文章要告訴你十個關於這個產業你應該要知道的事情。 一、目前有超過150家細胞培養肉公司 根據Good Foo
Thumbnail
2023/09/21
「細胞農業」指的是用生物合成技術或是細胞培養的方式來製造食物。食物的範圍很大,可以是肉品、牛奶,也可以是牛奶中的酪蛋白。甚至可以是目前都還沒出現過的食物。這個新興的領域之所以會興起,是因為面臨氣候變遷以及人口不斷地成長,我們需要在能源及資源使用上更有效率的方法來生產食物。甚至在未來,如果人類進入太空
Thumbnail
2023/09/21
「細胞農業」指的是用生物合成技術或是細胞培養的方式來製造食物。食物的範圍很大,可以是肉品、牛奶,也可以是牛奶中的酪蛋白。甚至可以是目前都還沒出現過的食物。這個新興的領域之所以會興起,是因為面臨氣候變遷以及人口不斷地成長,我們需要在能源及資源使用上更有效率的方法來生產食物。甚至在未來,如果人類進入太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你吃的是有名有姓的肉,你會被抓到市立屠宰場;如果你跟牲畜交歡,你也會被抓到市立屠宰場。
Thumbnail
如果你吃的是有名有姓的肉,你會被抓到市立屠宰場;如果你跟牲畜交歡,你也會被抓到市立屠宰場。
Thumbnail
「吃人肉」,這是文學與藝術作品裡時常描述到這個場景。從東方的「封神演義」、「水滸傳」到西方文豪莎士比亞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都有使用到這個極度暴力血腥又同時強烈的悲劇感的場景。「吃人肉」,被視為禁忌且違反倫理的行為。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在毫無罪惡感的情況下吃人肉,你願意掏錢嘗試嗎?
Thumbnail
「吃人肉」,這是文學與藝術作品裡時常描述到這個場景。從東方的「封神演義」、「水滸傳」到西方文豪莎士比亞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都有使用到這個極度暴力血腥又同時強烈的悲劇感的場景。「吃人肉」,被視為禁忌且違反倫理的行為。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在毫無罪惡感的情況下吃人肉,你願意掏錢嘗試嗎?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內容相當多元的電影, 包含許多類型片的特色, 只是口味也是相當的重。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內容相當多元的電影, 包含許多類型片的特色, 只是口味也是相當的重。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孤獨使人相遇,然後我們會踏出自身的內心,開始兜著圈探索他人的孤獨;我們會碰觸、會擁抱,會嘗試補滿對方那份空洞與被愛,最後,愛會使我們脫離一切,包括累積了太久的孤獨,最後我們終將自由。
Thumbnail
孤獨使人相遇,然後我們會踏出自身的內心,開始兜著圈探索他人的孤獨;我們會碰觸、會擁抱,會嘗試補滿對方那份空洞與被愛,最後,愛會使我們脫離一切,包括累積了太久的孤獨,最後我們終將自由。
Thumbnail
1月頭一知道香港戲院要被暫停營業,便立刻買飛趕睇這一套(當時)新上映的《肉罷不能》止下癮,然後默默期待戲院會盡快重開 如是者……既然連新上映的觀後感都出埋,戲院重開又遙遙無期,這個專頁也會暫停更新一陣子,希望能盡快跟大家再見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1月頭一知道香港戲院要被暫停營業,便立刻買飛趕睇這一套(當時)新上映的《肉罷不能》止下癮,然後默默期待戲院會盡快重開 如是者……既然連新上映的觀後感都出埋,戲院重開又遙遙無期,這個專頁也會暫停更新一陣子,希望能盡快跟大家再見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在這個吃人合法的世界裡, 我要使我的肉吃起來很苦, 不讓任何人享受我的死亡。
Thumbnail
在這個吃人合法的世界裡, 我要使我的肉吃起來很苦, 不讓任何人享受我的死亡。
Thumbnail
我不知道, 這些動物們同樣都會步入死亡, 同樣都會成為人類的食物, 飼養環境的好壞是否會成為幸福的關鍵。 但我還是忍不住安慰自己, 如果我們能尊重每一條生命, 也許就能以更友善的方式來對待這些動物們吧!
Thumbnail
我不知道, 這些動物們同樣都會步入死亡, 同樣都會成為人類的食物, 飼養環境的好壞是否會成為幸福的關鍵。 但我還是忍不住安慰自己, 如果我們能尊重每一條生命, 也許就能以更友善的方式來對待這些動物們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