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新美館)戶外園區於2023 年4 月開放,本刊特別轉載新北市美術館的《新美誌》:〈開園!走訪新北市美術館園區〉,專訪籌備處陳春美主任的訪談,搶先了解新北市美術館的特色。
撰文=徐韞涵.受訪者=新美館籌備處主任 陳春美.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鄭弘敬(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8期,Cover Story|新北藝術新生地,誕生!)
Q1. 請陳春美主任分享新美館的結構與未來規劃,此次開放的有戶外園區、藝術街坊及圓頂藝術空間等場域,館方在這些場域賦予的期待是什麼呢?
相較於美術館主體建築的白盒子空間,當民眾踏入新美館園區的時候,最先接觸到的就是戶外園區、藝術街坊和圓頂藝術空間這三塊場域。
我們透過親民的、輕鬆的、容易接近的、跨領域的、生活感的、跨年齡性別、全民都可以參加的各種活動安排, 希望打造這三個區域與民眾是無界限的,藝術也可以很容易接近。無論是親子族群、互動展演、工作坊以及表演活動等,希望全面展現歡迎大家來的姿態,邀請大家一起來成為美術館的新朋友。
Q2. 請主任就園區兼具藝術、生態、休息的特性與我們分享新美館期待給予民眾的感受。也想詢問館方在思考「戶外空間」的觀點是什麼?是否也希望做出有別過去美術館戶外園區的功能性與價值呢?
新美館的戶外園區緊鄰大漢溪畔,有運動中心、環河腳踏車道,更有豐富的生態景觀,加上互動遊具、光環境設計、長期公共藝術設置等。未來捷運與轉運站等交通建設完工後,我們思考戶外園區除了休憩功能以外,更希望連結周邊的陶博館、觀光、休閒環境,將鶯歌地區打造為藝術城鎮。
Q3. 新美館以鶯歌連結新北,鶯歌原生文史豐厚,有許多連結在地原藝術聚落的可能性。想請主任與我們分享新美館在「地域連結」的思索,在這段期間,館方如何思考與嘗試和在地的藝文聚落、周邊社區對話呢?
鶯歌給大家的印象是傳統的工藝產業,但新美館在與地域連結的部分,未來將不只著眼於鶯歌區,更希望納入全新北市來進行對話。無論是從新北市的傳統產業、新住民、各種人事物等,都可以做為未來美術館於展演活動、推廣活動等進行研究與創意發想的基礎,既融舊又創新。
Q4. 承上題,新美館開園策展十分強調共創與互動, 這些活動將如何在戶外空間得到最大化的運用?在籌備此次開園策展時,您最希望表現的園區亮點為何?
從開園的限定活動,到親子互動展覽,又或者是藝術創意進駐計畫,當時在與策展人及藝術家討論時,我們都希望呈現「共創」的成果,包括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創作的工作坊,以及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創作者相互激盪後呈現的內容等,我希望民眾感受到的,不是「制式」的美術館展覽。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