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圖書館外到館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騎腳踏車爬坡也要拜訪的壽豐鄉圖書館

騎腳踏車爬坡也要拜訪的壽豐鄉圖書館

那兩年中午收留我的壽豐國小

那兩年中午收留我的壽豐國小

窗外是一望無際的未來(北商大圖書館6樓)

窗外是一望無際的未來(北商大圖書館6樓)

那時,鄉立圖書館人手真的不足,中午人家要回去吃飯,雖然小姊姊也想讓我留在館內,可是,怕給她製造困擾或麻煩,萬幸對面就是國小,可以席地而坐,吃著早上帶的吐司喝著水壺裡的涼白開,我很滿足。

我這愛書人從小就有種痴,想住在學校裡和圖書館旁邊-37歲莫名其妙達成此心願,搬去住在大學城,住家附近還湊巧有間小型圖書館。

年少時省午餐錢去買二手書,午餐都吃同學的,女生食量不大,謝謝大家的成全。

有次在學校附近某間舊書店,找書看到忘了坐車返家,隔天,好多同學都知道我忘記回家,因為,老媽打電話到處詢問,對不起啊,我親愛的老媽。

我愛學習,這應該會成為一生的志業,感恩一路提供資源的人們,感恩日新月異的科技,我期待未來,與學習相關的人事物,紛至沓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馬中文圖書館不多,馬六甲市區卻有兩個圖書館,分別收藏了不少中文書,能享受如此豐沛的圖書資源,馬六甲人真有福氣。近來,先生和我常去培風中學圖書館找書看。先生不善交際,向來很少主動與旁人往來,他加入培友會唯一目的,就是那張永久借書證。 培中圖書館最裡面靠牆的上鎖書櫃,略為陰暗,擺著一大套《冊府元龜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2010年到2017年,我還在台北。那段時間,我經常光顧幾家書店,這些書店成為我探索知識的寶庫和心靈的避風港。 ▋政大書城 政大書城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雖然我並沒有任何考試的壓力,但我經常在這裡購買各種考試用書,純粹是為了學習,增廣見聞。這些書籍幫助我拓展了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讓我在學習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書店是一個能讓人心靈成長的地方。 這篇文章適合任何喜愛書籍和書店的人閱讀。 無論是探索新知識還是尋找靈感, 書店總能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啟發。 ▋成長時刻1 - 青少年時期的探索 從15歲到18歲, 我在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就讀。 每個週末, 父母帶我到
回想過去這20年逛書店的日子, 人生從15歲到32歲的這17年,一直受到紀伊國屋書店的照顧。 15歲到18歲這3年,我正就讀屏東高中數理資優班, 週末都會與父母到高雄漢神百貨, 到位於10樓的漢來俱樂部游泳泡三溫暖。 而我每次總泡得差不多後,就先出來, 到漢神百貨
09/28/2018 兒子考上大學時,我告訴他。 我想要和他一起去學校的圖書館讀書。 要他找一天帶我一起去。 雖然我考不上這所學校,但能和自己兒子一同在這間學校的圖書館讀書。 對我來說,也足以心滿意足了。 他因雙主修所以延畢了一年。 整整五年的時間過去了,直到他畢業,我們都沒有完成這件
Thumbnail
小時候的一些經驗,尤其是不愉快的經驗,往往會一輩子忘不了,影響一生。 現在我七十多歲了,去商店買東西,或是去餐館吃飯,除非規定要先付錢,否則一定是吃完東西,或買好東西之後再付錢,絕對不會先付錢。這是受到小學時一次慘痛經驗的影響。 小學三、四年級時,我住在台中市南區。回家的路上,有家租書店兼雜貨店
Thumbnail
今時今日要獲得資訊,未必一定需要到圖書館,甚麼人還會繼續去圖書館呢?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就見到使用者包括各年齡層,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使用圖書方法。也介紹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最喜歡的位置,是一個令人感到舒泰的讀書環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馬中文圖書館不多,馬六甲市區卻有兩個圖書館,分別收藏了不少中文書,能享受如此豐沛的圖書資源,馬六甲人真有福氣。近來,先生和我常去培風中學圖書館找書看。先生不善交際,向來很少主動與旁人往來,他加入培友會唯一目的,就是那張永久借書證。 培中圖書館最裡面靠牆的上鎖書櫃,略為陰暗,擺著一大套《冊府元龜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2010年到2017年,我還在台北。那段時間,我經常光顧幾家書店,這些書店成為我探索知識的寶庫和心靈的避風港。 ▋政大書城 政大書城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雖然我並沒有任何考試的壓力,但我經常在這裡購買各種考試用書,純粹是為了學習,增廣見聞。這些書籍幫助我拓展了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讓我在學習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書店是一個能讓人心靈成長的地方。 這篇文章適合任何喜愛書籍和書店的人閱讀。 無論是探索新知識還是尋找靈感, 書店總能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啟發。 ▋成長時刻1 - 青少年時期的探索 從15歲到18歲, 我在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就讀。 每個週末, 父母帶我到
回想過去這20年逛書店的日子, 人生從15歲到32歲的這17年,一直受到紀伊國屋書店的照顧。 15歲到18歲這3年,我正就讀屏東高中數理資優班, 週末都會與父母到高雄漢神百貨, 到位於10樓的漢來俱樂部游泳泡三溫暖。 而我每次總泡得差不多後,就先出來, 到漢神百貨
09/28/2018 兒子考上大學時,我告訴他。 我想要和他一起去學校的圖書館讀書。 要他找一天帶我一起去。 雖然我考不上這所學校,但能和自己兒子一同在這間學校的圖書館讀書。 對我來說,也足以心滿意足了。 他因雙主修所以延畢了一年。 整整五年的時間過去了,直到他畢業,我們都沒有完成這件
Thumbnail
小時候的一些經驗,尤其是不愉快的經驗,往往會一輩子忘不了,影響一生。 現在我七十多歲了,去商店買東西,或是去餐館吃飯,除非規定要先付錢,否則一定是吃完東西,或買好東西之後再付錢,絕對不會先付錢。這是受到小學時一次慘痛經驗的影響。 小學三、四年級時,我住在台中市南區。回家的路上,有家租書店兼雜貨店
Thumbnail
今時今日要獲得資訊,未必一定需要到圖書館,甚麼人還會繼續去圖書館呢?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就見到使用者包括各年齡層,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使用圖書方法。也介紹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最喜歡的位置,是一個令人感到舒泰的讀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