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旁的記憶拼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清風拂面,立夏的晨光還微微透著涼意,獨自漫步在住家附近的巷弄裡,疫情影響將我的另一半留在對岸,大兒子上班去了,而小兒子也在異地讀書,難道所謂的空巢期正是這般情境?一股全新的孤獨感受襲上心頭。

回想二十年前,因考量先生長期通勤上班太辛苦,也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千禧年後一家四口從中壢搬到台北,接受優質首府的文明洗禮,雖然背負公婆不諒解的罵名,但身為唯一媳婦除了能理解長輩的暫時失落感外,也只能仰賴「時間是最佳解藥」和「日後相夫教子有成」,來證明孟母三遷的實質寓意以達成最後的和解。

十數年光景匆匆,先生工作順利甚至平步青雲,孩子已然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內心充滿感激之情,慶幸立足於天龍國蛋黃區豪宅旁的社區裡。巷道旁曾走過的風景隨著歲月流轉而消長,昔日全家人攜手漫步共同駐足的某些角落,早已不復存在。害怕初老會將從前生活的點滴忘卻殆盡,我努力倒帶回顧,意圖撿拾腦海中散落的記憶碎片,嘗試拼湊出舊時的印記地圖,想藉由書寫的過程,追究保留一些時空的線索,盼日後能按圖索驥地尋回過往的原滋原味。


圖書館是我家的好鄰居和好褓母

邁出家門走到巷口不到十公尺的距離,左拐彎便是市立圖書館總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在圖書館地下一樓的兒童閱覽室待上老半天,起先我們會一起找書然後在故事區坐下來,讓我說故事給兩兄弟聽,漸漸的他們可以自己找到喜愛的書後乖乖看書。哥哥從不識字的年紀就開始愛上閱讀,只要一碰上書就緊抱著不放,而弟弟比較活潑好動,但也會跟著哥哥有樣學樣的找書來看,通常是有圖片或是漫畫類型的書比較吸引他的注意力。孩子長大一點後,我們開始往八樓的影音閱覽室跑,選支有趣的DVD就可以在家庭電影室欣賞影片。圖書館真的是我家的好鄰居和好褓母,有時候得出門辦點事情時,在約法三章下,把他們兄弟倆留在圖書館,真是最安全又能培養文化氣質的最佳選擇,可說是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啊!

raw-image
高密度林立的藝廊 創作理念新潮獨特

越過圖書館旁車輛川流的路口,即可以輕鬆優閒之姿步向文大推廣教育部,短短兩三百公尺長的巷道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高密度林立的藝廊及其相關產業商家,興盛時期多達七八間。我喜歡畫畫,經常恣意放緩腳步,流連貪婪於吸取藝術精萃,所謂凡走過必留下足跡,美學意象若勤栽培,自有綻放盛開的一天。曾幾何時風光不再,至今僅剩半數殘喘,尚屹立不搖的藝廊展品以抽象獨特風格居多,屬於老派阿桑的作畫路線的我,保守的靈魂加上眼光淺拙,自然看不懂新潮前衛的創作價值何在,但我猜測,只要立意新穎、打破傳統技法的多媒材另類創作,肯定符合當代藝術潮流的潛規則。

有著浪漫愛情傳說的院子咖啡館

飽覽沿途視覺饗宴後,接著行經一處有著枝葉扶疏、點綴幾許清新綠意的內凹小院,門前置放的兩頂露天傘棚,時而張開時而收束,好似心情能跟著天氣轉圜一般;穿過院子拾級而上三階即可進入咖啡館。院子咖啡與風和日麗唱片行擁有合作關係,當前去品嚐咖啡甜點的同時,亦能聆聽和欣賞獨立音樂製作和一般流行音樂風格有何差異。記憶中迴盪著一則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說是唱片行老闆和咖啡館老闆娘因地制宜而相識相戀最後結婚了!可惜浪漫的故事沒等到我實地探訪究竟便搬走,徒留無解的問號令人懊惱。

raw-image

金石堂曾是離家最近最常造訪的書店

悠悠續行來到我們最愛造訪的金石堂書店,二層樓設計的獨棟建築,沈穩的暗灰壁牆加上簡潔寬敞的陳列空間,質樸、舒適而優雅。總喜歡一家人在下雨的假日午後走進書店,各自窩靠一隅安靜閱覽。有時爸爸會宣告每人可買一本書回家,「真的嗎?好棒喔!」孩子們像是收到禮物般興奮異常,急切地奔向書架找尋自己喜好的書籍;此時的我也是十分歡喜的玩起了撿石頭的遊戲,在眾多新鮮剛上架的書堆裡,只能眾裡尋他千百度的揀選唯一愛書,經常拿起又放下,想看的書太多,實在難以取捨啊!當雨過天晴,亮燦的暖陽透過玻璃窗門灑進金光,看著一家人泅泳在粼粼波光的書海裡,乘著知識和文學交織成的柔波,蕩漾出無比的幸福與滿足。遺憾的是好景不常,當網路書店崛起,實體書店陷入經營困境後,我們的鄰家書房就此出走一去不回頭,真是萬般無奈啊!

raw-image

想不到餐廳在此巷道竟無立足之地

本以為民以食為天的餐廳生意最靠譜,但竟沒一家能在此生存超過兩年,不論日式、義式等料理皆失敗,甚至連比利時連鎖咖啡品牌也沒能挺過。曾經帶著孩子心血來潮的來捧場一下,結果店家的命運卻是草草收場,外子總愛開玩笑說都是我們帶衰人家,真是冤枉啊!倒是幾年前的異國小酒吧令人驚艷,每當夕陽西下暮色來臨,金髮碧眼的外國朋友越聚越多,他們邊喝酒邊開心得談天說地,洋溢著熱情活潑的歡樂氣氛,尤在足球聯賽旺季更是夜夜笙歌好不熱鬧,但畢竟此處不是商業區,夜間不宜喧囂吵鬧,最後應是在左鄰右舍的抗議聲中被迫離去。

景氣蕭條生活大不易 承租的店家來來去去

如今巷道旁的幾處店面依舊人去樓空,院子咖啡和酒吧的租屋告示牌換過一次又一次,只能感嘆蛋黃區的租金總是居高不下,許多屋主的口袋深厚,寧願空著店面也不願降租。大約三年前破天荒的進駐一家裝潢時尚的高級當鋪,無法窺視內裡更添幾許神秘,每每經過總引我暇想電影小說中的情節,應該或多或少有不同於我的單純生活所發生的故事在上演。而酒吧的原址也開起一家有品味的設計師裁縫空間,櫥窗內所展示的手作洋裝,有種復古中自帶風韻的華麗感,想像它們穿在我身上也是好看的。


不知這些新興店家是否經得起現實的考驗而繼續存活下去?或許多年後,這巷道旁物換星移所積累的故事,又讓我有不一樣的感動與想念,可再編織另一幅值得回溯既往的記憶拼圖,且讓那些曾經獨特而有溫度和味道的聲影,能在思念的時間河裡,輕輕緩緩流淌。

raw-image

後記

  • 感謝維基百科和在網路上搜尋到的相關資料並擷取部分相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na的沙龍
126會員
73內容數
學習繪畫的歷程不算短,雖不成氣候,但一路以來卻持續不斷的在摸索與成長中,從油畫、素描、水彩、繪本練習、生活速寫、日本和諧粉彩到酒精流動畫的嘗試和創作,帶給我無數的驚喜和樂趣。希望藉由此專題的發想,和大家分享我歷年來的成果並一起看圖說故事,讓我們的藝文人生能更加精彩豐富。
Vi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2
年紀漸長又有多重慢性病的婆婆,身體難免有些病況,而且近期住院頻率越來越高。 婆婆面露哀愁地說:「像我這樣死也死不了,活著又很痛苦,我的心裡很難受。」 我安慰她說:「媽,憂愁過一天,快樂也過一天,就看你怎麼選擇過日子。」 婆婆又說:「我知道,我也不想這樣啊!可是我快樂不起來......」
Thumbnail
2024/06/02
年紀漸長又有多重慢性病的婆婆,身體難免有些病況,而且近期住院頻率越來越高。 婆婆面露哀愁地說:「像我這樣死也死不了,活著又很痛苦,我的心裡很難受。」 我安慰她說:「媽,憂愁過一天,快樂也過一天,就看你怎麼選擇過日子。」 婆婆又說:「我知道,我也不想這樣啊!可是我快樂不起來......」
Thumbnail
2024/04/24
從清明到穀雨,我像極了拋飛的陀螺轉個不停,害怕會在這樣庸碌的日子裡迷失自己。 照護好長輩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過程中學習和反思,將來的自己是否不會重蹈覆轍?該如何減輕孩子們的照護重擔?要怎麼做才能當個健康快樂又有智慧的老人? 期待自己以正向積極的態度迎向未來,踏出堅定平穩的腳步繼續前行。
Thumbnail
2024/04/24
從清明到穀雨,我像極了拋飛的陀螺轉個不停,害怕會在這樣庸碌的日子裡迷失自己。 照護好長輩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過程中學習和反思,將來的自己是否不會重蹈覆轍?該如何減輕孩子們的照護重擔?要怎麼做才能當個健康快樂又有智慧的老人? 期待自己以正向積極的態度迎向未來,踏出堅定平穩的腳步繼續前行。
Thumbnail
2024/03/25
距離上次發文已滿月,詫異光陰的流逝如此無情,若沒能及時為自己的人生歡呼喝采,虛度的歲月將徒留無奈和嘆息。 我靜下心來好好記錄三月份的重要記事:包租婆成為監工女頭目心得、成功和電商業者簽約過程、勇敢站哨當排舞標兵的挑戰、在神愛世人的真諦裡學習烏克麗麗、漸上軌道的自主重訓和第一次幫媽媽掃墓的心情等。
Thumbnail
2024/03/25
距離上次發文已滿月,詫異光陰的流逝如此無情,若沒能及時為自己的人生歡呼喝采,虛度的歲月將徒留無奈和嘆息。 我靜下心來好好記錄三月份的重要記事:包租婆成為監工女頭目心得、成功和電商業者簽約過程、勇敢站哨當排舞標兵的挑戰、在神愛世人的真諦裡學習烏克麗麗、漸上軌道的自主重訓和第一次幫媽媽掃墓的心情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看著書架上這些年讀過的書、樓梯間掛著的明信片、牆上註記孩子長高的日期,這個我和太太把孩子養大的地方,我和一群敘事朋友關係積累的地方,彷彿已全然離開我的日常。 為了帶工作坊,上週末回到了敘事咖啡屋,一進屋裡的十幾分鐘,過去和此刻重疊,也算是百感交集吧,一時之間感情累積成眼眶裡的淚水,十分想念。心裡突然
Thumbnail
看著書架上這些年讀過的書、樓梯間掛著的明信片、牆上註記孩子長高的日期,這個我和太太把孩子養大的地方,我和一群敘事朋友關係積累的地方,彷彿已全然離開我的日常。 為了帶工作坊,上週末回到了敘事咖啡屋,一進屋裡的十幾分鐘,過去和此刻重疊,也算是百感交集吧,一時之間感情累積成眼眶裡的淚水,十分想念。心裡突然
Thumbnail
國中畢業後到台北的城中讀書。我喜歡這樣說是仿佛這是一段很遠的距離,其實也只是搭車三十分鐘的車程,若睡過頭搭計程車請司機飆車也大概只要十五分鐘,松山的到城中在物理上是很短的距離,卻完全是不同的生活情景。 那樣的分別對我來說是比從外省和巴黎市的差距更大。我曾在一篇關於台北的散文中說到,在從小長大的那棟公
Thumbnail
國中畢業後到台北的城中讀書。我喜歡這樣說是仿佛這是一段很遠的距離,其實也只是搭車三十分鐘的車程,若睡過頭搭計程車請司機飆車也大概只要十五分鐘,松山的到城中在物理上是很短的距離,卻完全是不同的生活情景。 那樣的分別對我來說是比從外省和巴黎市的差距更大。我曾在一篇關於台北的散文中說到,在從小長大的那棟公
Thumbnail
短期工,圖書館變成了我的辦公室。
Thumbnail
短期工,圖書館變成了我的辦公室。
Thumbnail
#48 「家」該是什麼模樣的呢? 如今回想,似乎都在一步步達成中。 去年5月,想在蜜月旅行之前,獨自拜訪。 很貪心的小願望。 只因貪戀著獨處的時光,以及曾在那棟房子裡的美好記憶。
Thumbnail
#48 「家」該是什麼模樣的呢? 如今回想,似乎都在一步步達成中。 去年5月,想在蜜月旅行之前,獨自拜訪。 很貪心的小願望。 只因貪戀著獨處的時光,以及曾在那棟房子裡的美好記憶。
Thumbnail
我努力倒帶回顧,意圖撿拾腦海中散落的記憶碎片, 嘗試拼湊出舊時的印記地圖。 圖書館 / 新潮藝廊 / 院子咖啡 / 金石堂書店 / 餐廳 / 異國酒吧 或許多年後物換星移,我可再編織另一幅值得回溯既往的記憶拼圖, 在思念的時間河裡,輕輕緩緩流淌。
Thumbnail
我努力倒帶回顧,意圖撿拾腦海中散落的記憶碎片, 嘗試拼湊出舊時的印記地圖。 圖書館 / 新潮藝廊 / 院子咖啡 / 金石堂書店 / 餐廳 / 異國酒吧 或許多年後物換星移,我可再編織另一幅值得回溯既往的記憶拼圖, 在思念的時間河裡,輕輕緩緩流淌。
Thumbnail
「把自己歸零,從心出發 不斷的練習、再練習,不要急。」
Thumbnail
「把自己歸零,從心出發 不斷的練習、再練習,不要急。」
Thumbnail
帶著近鄉情怯的心情尋幽訪勝,循著不復記憶的巷弄,當我停駐在綠意盎然的入口,才開始有了一種歸鄉的踏實,它好像早就在那等著我、對我說:「嗨,好久不見,歡迎回家~」 嗯,不是「歡迎光臨」,真的是回家!
Thumbnail
帶著近鄉情怯的心情尋幽訪勝,循著不復記憶的巷弄,當我停駐在綠意盎然的入口,才開始有了一種歸鄉的踏實,它好像早就在那等著我、對我說:「嗨,好久不見,歡迎回家~」 嗯,不是「歡迎光臨」,真的是回家!
Thumbnail
巷中之巷,謂之弄,據說起源於宮中之路。落在我家附近倒是頗能詮釋那種不甚明媚的景象。小徑如阡陌縱橫,拐彎之後總還有無數的彎可拐,走到看來應該只能稱為「防火間隔」的窄縫,就一人寬,並肩走不了,沒想到都還有門戶。
Thumbnail
巷中之巷,謂之弄,據說起源於宮中之路。落在我家附近倒是頗能詮釋那種不甚明媚的景象。小徑如阡陌縱橫,拐彎之後總還有無數的彎可拐,走到看來應該只能稱為「防火間隔」的窄縫,就一人寬,並肩走不了,沒想到都還有門戶。
Thumbnail
生命流動,剪接流動;生命陣陣回聲,轉場運鏡一波未落一波又起;生命充滿觸發的路口,我們跟著角色直奔不同時態;生命一刀未剪,但回憶從指縫散落全是碎片。
Thumbnail
生命流動,剪接流動;生命陣陣回聲,轉場運鏡一波未落一波又起;生命充滿觸發的路口,我們跟著角色直奔不同時態;生命一刀未剪,但回憶從指縫散落全是碎片。
Thumbnail
閱讀使我們對身處的世界保持「若即若離」、「既出世又入世」的態度。因為書,我願意投入紅塵奉獻心力;也因為書,我也可以逃回精神心靈的世界,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Thumbnail
閱讀使我們對身處的世界保持「若即若離」、「既出世又入世」的態度。因為書,我願意投入紅塵奉獻心力;也因為書,我也可以逃回精神心靈的世界,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