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美國長債到底還能不能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今年最熱門的話題,除了AI之外,就是美國長債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多人會問,美國長債又跌的更低了,現在更是跌回16年前的低點,究竟能不能繼續買進攤平,美國何時可能會開始降息呢?


民眾討論買美國長債的話題從去年就開始,從圖中可以看到TLT的交易量自2022年就明顯放大,台灣的元大美債20年ETF (00679B)也是自去年11月起明顯放大交易量,而且ETF溢價超過3%。


大家期待的都是高通膨結束後,美國政府會宣布降息救經濟,長債價格就能有大幅的上漲,等待期間領配息,然後坐等賺價差。我自己在去年年中也有開始買長TLT,也賣了一些中期債券來換成長債。


長債的話題已被大家討論了一年多,記得去年專家的說法是,2023年年中就可能開始降息,這時候長債的價格就會上漲,只要降息1%,長債價格就可以上漲17%,當時也有至少3%的殖利率,可以說是兩邊賺。


但2023年年中可能開始降息的說法,慢慢改為2023年年底,然後變成2024年年中,現在又變成2024年年底,民眾期待的美國政府宣布降息,一直到了現在已2023年年底,還是沒有出現,甚至還可能會繼續升息。


關於長債的問題,我想跟大家釐清一件事情,與提醒一件事情。我在去年買進長債,並將部分中期債券換成長債,跟大家一樣,圖的也是將來開始降息後會有更大的價差空間。


但我要釐清的是...



(訂閱閱讀內容)



所以影響美國長債漲跌的因素不只是基準利率,期待美國政府宣布降息後就可以賺到長債價格上漲價差的人,要理解,事情很可能會不如預期,如果你是要將大部分資產都投入長債等過兩年賺價差的人,真的要再三思。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1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雨果生活理財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85會員
384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年最熱門的話題,除了AI之外,就是美國長債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多人會問,美國長債又跌的更低了,現在更是跌回16年前的低點,究竟能不能繼續買進攤平,美國何時可能會開始降息呢? 民眾討論買美國長債的話題從去年就開始,從圖中可以看到TLT的交易量自2022年就明顯放大,台灣的元大美債20
Thumbnail
今年最熱門的話題,除了AI之外,就是美國長債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多人會問,美國長債又跌的更低了,現在更是跌回16年前的低點,究竟能不能繼續買進攤平,美國何時可能會開始降息呢? 民眾討論買美國長債的話題從去年就開始,從圖中可以看到TLT的交易量自2022年就明顯放大,台灣的元大美債20
Thumbnail
注意美國追蹤20年期公債的ETF: TLT已經噴出歷史天量,也就是這裡有很多人受不了價格持續下跌而將債券停損在這個位置,也同時有很多人把他接走,也就是這裡已經出現非常明顯的換手量,要特別留意換手成功之後出現的漲幅可能是很驚人的。 不只如此,這檔ETF在10月出現月線等級
Thumbnail
注意美國追蹤20年期公債的ETF: TLT已經噴出歷史天量,也就是這裡有很多人受不了價格持續下跌而將債券停損在這個位置,也同時有很多人把他接走,也就是這裡已經出現非常明顯的換手量,要特別留意換手成功之後出現的漲幅可能是很驚人的。 不只如此,這檔ETF在10月出現月線等級
Thumbnail
去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4%之後,開始有許多朋友詢問債券投資的訊息,開戶券商的營業員也不斷發送債券和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情報,在股市「前景難料」的時候,投資人急著為資金找尋替代去處的心情當然是可以理解的。
Thumbnail
去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4%之後,開始有許多朋友詢問債券投資的訊息,開戶券商的營業員也不斷發送債券和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情報,在股市「前景難料」的時候,投資人急著為資金找尋替代去處的心情當然是可以理解的。
Thumbnail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近一、二年以來陸陸續續有些朋友問我投資債券是否是好主意,要如何進行?如今我覺得時機已到,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來和親朋好友們分享,文長零碎還請不吝賜教。 我們先來看張圖: 這張圖是台灣的主要長天期債券ETF報酬率走勢圖(含息),我們可以看到長天期債券基金這三年來的報酬率幾乎是一路
Thumbnail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近一、二年以來陸陸續續有些朋友問我投資債券是否是好主意,要如何進行?如今我覺得時機已到,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來和親朋好友們分享,文長零碎還請不吝賜教。 我們先來看張圖: 這張圖是台灣的主要長天期債券ETF報酬率走勢圖(含息),我們可以看到長天期債券基金這三年來的報酬率幾乎是一路
Thumbnail
以為可以上天堂,結果通通住套房 2022年美國強力升息,短時間、速度快加上幅度超高的升息讓市場所有人措手不及,主因在於美國FED對於利率政策的架構已經改變,以往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方式轉為依據經濟情況而有所調整(詳見:柏南克談聯準會:二十一世紀貨幣政策),對市場當然造成很大的衝擊,股債大跌後,通膨逐漸
Thumbnail
以為可以上天堂,結果通通住套房 2022年美國強力升息,短時間、速度快加上幅度超高的升息讓市場所有人措手不及,主因在於美國FED對於利率政策的架構已經改變,以往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方式轉為依據經濟情況而有所調整(詳見:柏南克談聯準會:二十一世紀貨幣政策),對市場當然造成很大的衝擊,股債大跌後,通膨逐漸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利率升無可升 我之前寫過一篇《一段教授與投資小白的對談:美債ETF的投資期望值》文章,內容提到「利率升無可升」是較佳的買點。 問題在於升無可升,現在到底是不是最後一次降息,七月降息的時候,市場上有認為七月是最後一次降息《經濟學家:Fed下周是最後一次升息估最快明年1月降息》,然而聯準會則表示今年
Thumbnail
利率升無可升 我之前寫過一篇《一段教授與投資小白的對談:美債ETF的投資期望值》文章,內容提到「利率升無可升」是較佳的買點。 問題在於升無可升,現在到底是不是最後一次降息,七月降息的時候,市場上有認為七月是最後一次降息《經濟學家:Fed下周是最後一次升息估最快明年1月降息》,然而聯準會則表示今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