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廟會遶境

更新 發佈
遶境又稱「遊行」、「遊境」、「出巡」、「巡庄」、「巡境」,指本境眾善信從神殿內迎請該境神明的神像,安奉於神轎,代表神明降臨人間巡視,從廟宇出發巡行境內的街道,民眾即跟著隊伍隨香,沿途各家戶則擺香案祭拜,祈求保佑,使合境平安。

 

廟會遶境的勤務可以算是警察不喜歡上的勤務之一,除了冗長的時間、沿路的交通疏導、接不完檢舉太吵或是影響交通的電話,還要預防及處理隨時可能發生的打架事件。

記得那是在幾年前的夏天週末午後,轄區內有宮廟遶境活動,主辦單位事前有依規定申請,我們警方也告知他們務必約制參加的陣頭並派員協助維護秩序,當天派出所也有編排勤務,跟在遶境隊伍的附近,參加人數大概有4、5百人,以年輕人居多,有大大小小的陣頭、花車,放不完的鞭炮、衝天炮、大龍炮,碰!碰!碰!的聲音不絕於耳,好像要炸醒這寧靜的村落,一開始的遶境進行還算順利,也許是鄉下地方,沒有幾通民眾打來抱怨的電話。

我和員警小文擔服16-18時的勤務,開著警車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在隊伍附近逡巡,都沒有什麼事情,原以為勤務結束可以吃個晚餐,大概在17點40分的時候,突然看到前方的遶境的隊伍在推擠,接下來又看到有人拿著球棒往前,我就趕緊下車往人群跑去,吹起了哨子,希望推擠的人群能夠冷靜下來,但是人實在太多了,一直擠不進內圍,我拿起了無線電向分局勤指中心喊支援,另一手也拿出了辣椒水,也許是看到警察,人群慢慢散開了,我往四周看去,沒有看到有人有明顯的外傷,剛想鬆一口氣,又看到2群人吵了起來,心想支援警力怎麼還沒到,用了無線電再次呼叫,沒多久就聽到警笛聲從左右二側響起,從沒有覺得警笛聲這麼好聽,鄰近的四個派出所員警陸陸續續都來了,十多個警力總算控制住了現場,讓勢態沒有擴大,接下來也增派警力跟著遶境的隊伍,我也返所處理後續,雖然沒有人報案有受傷,但是我還是先準備向分局報告的資料,並複製在場員警的秘錄器和現場的路口監視器,用來找出滋事人員的身份,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知名的社群網站就放上現場推擠的影像,該來的還是躲不了,沒多久就接到分局通知明早有媒體要採訪本案,只能跟同事加快偵辦的腳步,好在警車的行車紀錄器剛好有拍到拿球棒的人所搭乘的車子,聯繫車主後找出相關的人員,經過調查是因為陣頭因為不滿前方陣頭表演時間拖太久,直接搶著進場,雙方當場爆發口角推擠衝突,由於沒有被害人提告,警方只能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送辦。

忙了一整晚,隔天還要應付記者的採訪,因為影像中只有推擠,而且我們警方也掌握了特定的對象,記者沒有太多的問題,很快就結束了,事情總算告一個段落。遶境應該是保佑境內平安的,只是陣頭的素質參差不齊,主事者的目的也不一,讓廟會活動蒙上了陰影,成了警方維護治安的負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稻田旁的沙龍
84會員
105內容數
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稻田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8
兒少性剝削近來受到輿論的關注,政府機關和立法委員正努力提高刑責,但封網、限制瀏覽等實務方面仍有困難。建議從兒少教育和家長管理上著手,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共同配合,才能減少兒少性剝削的發生。
Thumbnail
2024/04/18
兒少性剝削近來受到輿論的關注,政府機關和立法委員正努力提高刑責,但封網、限制瀏覽等實務方面仍有困難。建議從兒少教育和家長管理上著手,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共同配合,才能減少兒少性剝削的發生。
Thumbnail
2024/04/16
輪椅阿伯咬警察致成妨害公務,經了解知道他因為中禍受重傷後無法行走,希望自己找到肇事者。
Thumbnail
2024/04/16
輪椅阿伯咬警察致成妨害公務,經了解知道他因為中禍受重傷後無法行走,希望自己找到肇事者。
Thumbnail
2024/04/12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派出所內面對輪椅阿伯的處理過程。每當他出現,都會引起騷動,讓員警不得不介入處理。這種情況反覆出現,讓人們的情緒一直處於高漲狀態。這篇文章訴說瞭如何應對這樣的頭痛人物,讓我們去了解這個問題。
Thumbnail
2024/04/12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派出所內面對輪椅阿伯的處理過程。每當他出現,都會引起騷動,讓員警不得不介入處理。這種情況反覆出現,讓人們的情緒一直處於高漲狀態。這篇文章訴說瞭如何應對這樣的頭痛人物,讓我們去了解這個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大甲媽祖遶境期間,警察在維護秩序方面的困境與挑戰。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了遶境期間發生的肢體衝突事件,以及警方在執法過程中所面臨的兩難:既要維護社會秩序,又要避免激化矛盾,甚至引發輿論風暴。文章也探討了遶境活動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以及如何才能讓這項傳統文化活動更和平、更莊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大甲媽祖遶境期間,警察在維護秩序方面的困境與挑戰。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了遶境期間發生的肢體衝突事件,以及警方在執法過程中所面臨的兩難:既要維護社會秩序,又要避免激化矛盾,甚至引發輿論風暴。文章也探討了遶境活動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以及如何才能讓這項傳統文化活動更和平、更莊嚴。
Thumbnail
狹宅街道兩旁善男信女群集恭候鑾轎膜拜, 不遠處炮煙起,可聞陣頭護駕浩浩蕩蕩, 鮮花素果糖餅如擺攤,為免擁擠堵塞不堪, 快馬加鞭隨之趕往避之夭夭;一早由南向北海上來, 旨揭宗教文化節,再從烏石港遶境回南保平安。 年度盛事家家傳, 護國祐民掃蕩妖; 莫使烏煙瘴氣繞, 復昔之樸實無華。
Thumbnail
狹宅街道兩旁善男信女群集恭候鑾轎膜拜, 不遠處炮煙起,可聞陣頭護駕浩浩蕩蕩, 鮮花素果糖餅如擺攤,為免擁擠堵塞不堪, 快馬加鞭隨之趕往避之夭夭;一早由南向北海上來, 旨揭宗教文化節,再從烏石港遶境回南保平安。 年度盛事家家傳, 護國祐民掃蕩妖; 莫使烏煙瘴氣繞, 復昔之樸實無華。
Thumbnail
遶境又稱「遊行」、「遊境」、「出巡」、「巡庄」、「巡境」,指本境眾善信從神殿內迎請該境神明的神像,安奉於神轎,代表神明降臨人間巡視,從廟宇出發巡行境內的街道,民眾即跟著隊伍隨香,沿途各家戶則擺香案祭拜,祈求保佑,使合境平安。   廟會遶境的勤務可以算是警察不喜歡上的勤務之一,除了冗長的時間、沿路
Thumbnail
遶境又稱「遊行」、「遊境」、「出巡」、「巡庄」、「巡境」,指本境眾善信從神殿內迎請該境神明的神像,安奉於神轎,代表神明降臨人間巡視,從廟宇出發巡行境內的街道,民眾即跟著隊伍隨香,沿途各家戶則擺香案祭拜,祈求保佑,使合境平安。   廟會遶境的勤務可以算是警察不喜歡上的勤務之一,除了冗長的時間、沿路
Thumbnail
記得還在上班時(那時應該是6月)剛好碰到神明生日,不知道有沒有記錯應該是土地公生日,沿途碰到交警指揮。 這麼剛好在公司附近與它們交會,巷道狹小每台卡車加上裝飾後,都變成龐然大物使得要讓他們先行,才能順利通過層層阻礙。 聽著傳統音樂充滿喜慶的味道,其實最驚奇的是以前都要沿途放鞭炮事後垃圾一大堆,現
Thumbnail
記得還在上班時(那時應該是6月)剛好碰到神明生日,不知道有沒有記錯應該是土地公生日,沿途碰到交警指揮。 這麼剛好在公司附近與它們交會,巷道狹小每台卡車加上裝飾後,都變成龐然大物使得要讓他們先行,才能順利通過層層阻礙。 聽著傳統音樂充滿喜慶的味道,其實最驚奇的是以前都要沿途放鞭炮事後垃圾一大堆,現
Thumbnail
「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 媽祖門前過,望國泰民安。 疫情三年,各種集會活動都停辦了。數日前住家附近即看到交通管制預告,原由是今天上午北港媽祖和內湖媽祖在內湖聯合繞境祈福。 剛好今日節氣穀雨,之後降雨會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早上六點多即聽到遠處的樂聲,繞境開始了。近午繞境隊伍出現在住家巷子前
Thumbnail
「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 媽祖門前過,望國泰民安。 疫情三年,各種集會活動都停辦了。數日前住家附近即看到交通管制預告,原由是今天上午北港媽祖和內湖媽祖在內湖聯合繞境祈福。 剛好今日節氣穀雨,之後降雨會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早上六點多即聽到遠處的樂聲,繞境開始了。近午繞境隊伍出現在住家巷子前
Thumbnail
傳統與新潮~廟會 傳統的腳步規律 八家將 引導神轎搖擺 乩童忘我自殘 沸騰群眾宗教狂熱 鞭炮鑼鼓敲擊人們的心 煙硝漸散的夜 絢爛煙火上場 照亮廟庭前鋼管女郎 點燃 無數慾望的眼睛 棉花糖、小鋼珠攤位 流連忘返的孩童青少年 驀地 催促歸家的信號 手機作響
Thumbnail
傳統與新潮~廟會 傳統的腳步規律 八家將 引導神轎搖擺 乩童忘我自殘 沸騰群眾宗教狂熱 鞭炮鑼鼓敲擊人們的心 煙硝漸散的夜 絢爛煙火上場 照亮廟庭前鋼管女郎 點燃 無數慾望的眼睛 棉花糖、小鋼珠攤位 流連忘返的孩童青少年 驀地 催促歸家的信號 手機作響
Thumbnail
炮竹   燃得狂 神轎   踏得狂 乩童   舞得狂 漁獲   空艙還是滿囊 船行   逆風還是順航 信眾暫時遺忘 且把一家溫飽平安的渴望 默默   在心中吶喊   寄託於 金碧輝煌的神像身上 鑼鼓   響得狂 廟會   熱鬧登場
Thumbnail
炮竹   燃得狂 神轎   踏得狂 乩童   舞得狂 漁獲   空艙還是滿囊 船行   逆風還是順航 信眾暫時遺忘 且把一家溫飽平安的渴望 默默   在心中吶喊   寄託於 金碧輝煌的神像身上 鑼鼓   響得狂 廟會   熱鬧登場
Thumbnail
月初「艋舺青山宮」遶境擾民風波尚平,沒多久分別在南投埔里及臺南市又有相關廟會擾民的報導,可知現在民眾對於自己的生活品質越發重視,傳統民俗活動無所節制的喧擾難以再被接受。
Thumbnail
月初「艋舺青山宮」遶境擾民風波尚平,沒多久分別在南投埔里及臺南市又有相關廟會擾民的報導,可知現在民眾對於自己的生活品質越發重視,傳統民俗活動無所節制的喧擾難以再被接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