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這也足以見得它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對於石油的形成,一直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有研究說石油是古生物形成的,可是一個油田的石油量高達上億噸,如果這些石油都是古代生物演變而來的話,那麼遠古真的有這麼多生物嗎?
石油,一種深褐色黏稠的液體,是一種天然可燃燒的礦物資源。
早在4000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使用瀝青建造城牆,在《易經》裡,未經提煉的原始狀態石油被稱為「澤中有火」。
而在西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用石油作為燃料進行照明,並且開始利用這項資源,北宋科學家沈括將這種物質命名為「石油」。
當時沈括發現它可以燃燒產生大量黑煙,而這種黑煙可以製作成墨條,在這之後,它便成為了中國古代的墨水原料,許多著名文人如蘇東坡、王安石都曾使用過這種墨條。
這時候,沈括預言石油將會大行於世。
而800年後,沈括的預言成真了。
19世紀,人類發明了內燃機,它比以往的動力更有效率,燃料來源就是粗製的柴油和汽油,不僅如此,石油提煉出的副產品還有煤油等。
隨著提煉技術進步,航空燃料、塑膠、蠟燭等產品應運而生,它在工業中的重要地位造就了其稀缺性和價值。
然而,由於石油分佈不均,一些國家儲量豐富,有些則缺乏,所以為了爭奪這種“黑色黃金”,許多國家都曾引發過諸多紛爭。
就比如說中東地區,那裡蘊藏了全球60%的石油資源,它們的出口量佔全球三分之一,其實得益於其獨特的地質構造。
它屬於印度洋板塊的一部分,在板塊運動中與亞歐大陸碰撞,將海洋沉積層中大量的古生物埋藏,經過地質作用產生豐富的石油資源。
如今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每日消耗量超過9953萬桶,專家預測石油資源還可使用50年,而這一預言與20年前的估計不同,似乎表明石油可以超過預期發揮作用。
而中東地區發生的石油戰爭,也讓許多國家的進口鏈出現了問題,此時許多人才漸漸意識到,離開了石油,大家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可是石油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用完的話就沒有了。
有人說可以嘗試人工合成石油,但這卻是不可能的,因為石油的形成過程十分漫長,要追溯到億萬年前,而且關於它的形成,其實還是個謎團。
石油作為近現代工業文明的主要能源,其起源和形成歷來都是地球科學領域的一個大謎團。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辯論,目前主流看法認為,現代地球上的大部分石油資源,其主要原料主要來自中生代(2.52億年前-6600萬年前)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遺骸。
中生代的海洋中曾經存在著極為豐富的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它們的個體雖然極小,但總量卻非常大。
現代地球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總量約為450億噸/年,而中生代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總量也應與現代相差無幾,這些浮游生物中的絕大多數在死後都被各種生物分解吞噬,只有極小比例的遺骸得以避開生物降解,和無機物質一起沉積形成厚厚的淤泥層。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淤泥層被不斷壓縮、加熱,最終在2000-3800公尺的深處轉化為蠟狀的干酪根。
當溫度持續升高到60-150°C時,乾酪根釋放出大量液態和氣態烴類,其中液態的烴類便是原油,也就是石油。
這些原油會向上運移,被低滲透性的岩層阻擋,然後逐漸形成規模龐大的油田。
根據測年結果我們得知,現代地球上的石油中約70%形成於中生代,但是考慮到中生代時間跨度達1億多年,所以說每年大約有4500萬噸浮游生物遺骸有望最終形成石油。
經過如此長時間的高強度“充電”,才形成了現今地球上那些儲量達數億噸的大型油田。
然而,關於石油形成的過程和機制,許多科學家至今仍在進行探索和討論。
例如,是否所有的石油都來自浮游生物?非生物成因是否也在作用?
這些問題至今沒有定論。
一種觀點認為,除了浮游生物遺骸之外,地球深處的碳氫化合物也可以自然形成,就像高山湖泊中的純淨水一樣,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物質組合。
這種觀點雖然目前還不是主流,但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考角度。
另外,還有一些科學家透過模擬計算發現,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只有很小一部分最終轉化為石油,但這似乎很難解釋地球上有這麼多的石油資源。
所以說,可能不僅僅是光合作用在“充電”,地球內部的地熱活動也為油田儲量做出了貢獻。
還有科學家在實驗室發現某些細菌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烴類化合物,這也就表明,除了浮游生物之外,一些微生物過程也可能參與了石油的生成,但是這種細菌是否在遠古就已經存在,目前還不得而知。
地球,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誕生於約46億年前。
如今,當我們抬頭仰望夜空,可以看到滿天繁星,然而在遙遠的太古時代,還沒有月亮的地球則是另一番景象。
在地球形成的最初,充斥著小行星的轟擊,地球就像個嬰兒一樣哭喊,熱浪與塵埃飛揚。
在漫長的歲月裡,行星撞擊逐漸平息,地球也逐漸冷卻,水氣凝結成海,固態岩漿形成陸地。
直到約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原核生物—單細胞菌類。
這些細菌蝸居在初代大洋的淺水域,它們像現代細菌一樣,能夠進行厭氧呼吸,從水中提取硫化氫作為能量來源。
36億年前,一種叫做藍細菌的古菌出現在淺海區域,不同於其它只會呼吸的菌類,藍細菌掌握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它們像植物一樣可以利用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同時也會釋放出氧氣。
起初這些氧氣被水中的鐵離子氧化還原,形成各式各樣的鐵礦物沉積在淺海的泥沙裡。
隨著時間流逝,海水中的鐵原子被藍細菌的氧氣“炒成渣”,終於在10億年後,氧氣掙脫了鐵原子的桎梏,穿透水面進入到了空氣中,而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從此開始上升。
藍細菌製造的氧氣為後來更高等的生命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把當時的厭氧菌毒死,這就是“氧氣災難”,絕大部分古菌都在這一事件中滅絕。
死去的藍細菌沉積在海底,攜帶著無數碳元素,而沉積物在數億年的時間裡逐漸埋藏在泥沙之下,在深處強大的熱能作用下,它們的則殘骸轉化為了石油的源岩。
6億年前,第一個多細胞生物在海洋中誕生,這也標誌著生命朝複雜的階段邁進。
進入顯生宙之後,各類生命快速繁衍和演化,古生代開始出現包括三葉蟲在內的各種較複雜生物;中生代,霸占陸地的恐龍進入全盛時期,新生代一直延續到今天,哺乳動物逐漸取代爬蟲類,成為陸地的主宰。
儘管早期的生命種類難以考證,但它們奠定了生命演化的基礎,也為後世生命量的爆發增殖創造了環境條件。
隨著藍細菌氧化了海洋,陸地上的森林也悄悄生長,倒伏的樹木堆積成層,經過幾千年的壓縮,形成了煤層,所以說,煤也可看作是遠古生命遺骸的化石。
地球的歷史遠比我們想像得久遠而神秘,那些難以想像的古老生命,它們的起源、繁衍興衰,直接影響著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
每一滴石油,每一塊煤,都印證了這段隱藏的古老歷史。
地球上充沛的石油資源一直令人感到費解,石油的形成過程漫長複雜,需要特定的高溫高壓條件,以及海洋中數億年的生物沉積。
那麼為什麼不同地質時期形成的油田儲油量卻如此龐大呢?
目前,學界對石油形成機制尚無定論。
傳統的「生物成油說」認為,石油是來自古代海洋中浮游生物的遺體。
數百萬年前,這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死後沉積在海底,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逐漸轉化為液態和氣態烴類化合物。
隨著地殼運動,這些烴類聚集在地下孔隙中,形成了大規模的油田,這似乎能解釋油田的大規模儲量,但也有許多疑慮。
例如為何廢棄的油田會再注滿?有些油田的形成歷史為何只有幾千至幾萬年?
更令人不解的是,外太空隕石中也發現了類似烴類化合物,這是否說明石油可以在非生物條件下生成?
針對這些疑點,俄國地質學家尼古萊便提出了一種「非生物成油說」。
他認為,地殼中的碳化合物可以自發性地向上運移,在岩層間形成儲油結構,這一觀點為石油的非生物起源提供了新的視角。
目前,這兩種理論仍在激烈討論中,我們尚不能下定論,或許真相不僅限於一種解釋,兩種機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石油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