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運用—進入化石燃料時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從古代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能源運用的轉換,由動物糞便、枯枝落葉與木柴等生質燃料,轉換為化石燃料,而最早運用的化石燃料就是煤炭。照理說,工業革命從歐洲開始,應該是歐洲最早使用煤礦嗎?

然而事實上,早在距今3500年前,中國人就發現了煤炭,並且已經開採和利用,極有可能已經將煤用於生產冶煉。煤炭被大量用於生產和生活的記載是在漢代。當時還不叫煤炭,而是稱作湮石、石涅、黑丹等漢書有記載,「豫章出石,可燃為薪」。漢代冶鐵遺址的勘探和發掘,也證實了西漢時煤炭就已經被作為燃料來煉鐵。

漢以後關於煤炭的記載也越來越多了,《豫章記》中提及了用煤炭來燒飯,可見用途已經很日常了。除了煉鐵、燒飯,南北朝時期,還有記載表明,當時人用煤炭來取暖。

直到宋代,用煤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宋代開始用焦炭煉鐵,這是冶金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劃時代的發明,相比於歐洲,中國早了好幾百年。同時,宋代也是我國古代開發利用煤炭最有成效的一個時代,是煤炭在中國大規模開採和普遍使用的一個時代。也是在宋代,「煤」正式成為了煤炭的名稱。

而在歐洲,公元315年,歐洲有了煤的文字記載,9世紀,英格蘭東北部的一些居民已經開始使用煤,因為是在海邊發現煤,因此也將煤稱為「海煤」。不過最初人們一直認為煤炭是骯髒的,除了煤炭本身是黑的,燃燒它的時候還會製造嗆鼻的黑煙(無煙煤除外),因此不論中國或歐洲,煤炭運用都在很小的範圍內。

直到16、17世紀時荷蘭開始燃燒泥炭(植物碳化最初階段,若環境適宜持續碳化依序演變為褐煤→次煙煤煙煤無煙煤)作為能源。原因很簡單,因為森林被砍伐殆盡了,覺得天方夜譚的讀者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



在英格蘭,木頭在16世紀和17世紀變得稀缺,因為它不僅被用作燃料,而且還被用作建築材料甚至用來造船。倫敦人口從1534年的6萬增加到1696年的53萬,而粗柴和細柴的價格上漲速度比其他任何商品都快。而英國曾經鬱鬱蔥蔥的森林被砍伐殆盡。


raw-image


蒸汽機改良促成工業革命

因此就算再怎麼排斥煤炭,在柴火短缺的窘況下也只能捏著鼻子使用煤,隨著煤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廣,人們也發現到煤炭的能源效率遠超木柴,便開始嘗試將煤炭使用在蒸氣機上。

大家可能會好奇蒸汽機不是工業革命以後才出現嗎?其實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是由古希臘數學亞歷山大港的希羅於1世紀發明的汽轉球,它比工業革命早了二千年,但它只不過是個雛形而已,沒有任何用途。

約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Denis Papin在觀察蒸汽冒出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於此同時Samuel Morey也提出了蒸汽機的想法。1698年Thomas Savery、1712年Thomas Newcomen和1769年James Watt改良出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他們對蒸汽機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raw-image

起初蒸汽機被用來當作紡紗機的動力,後來安裝於火車與船艦上,令移動速度大為提升,只是後來安裝於現在的「汽車」上時,速度只有13公里,跟人慢跑的速度相當,且加減速慢與控制不易,常常發生事故,要等到內燃機問世後,自家用車方具實用性。


raw-image


前面提到中國自宋代開始使用煤炭煉鐵,那為何工業革命發生在歐洲?原因很多,不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中國為大一統帝國,帝國內資源可相互調度,減少向外擴張的動力,再加上治理大型帝國穩定大於一切,在近代即多次鎖國,喪失對外交流的機會。

而歐洲因為分裂為許多較小的國家與城邦,便無上述大型帝國的優勢,必須積極向外拓展土地、尋找資源,再加上國與國的激烈競爭逼迫各國改進技術而,進而造就兩者在近代發展的差異。

下週再來談電力與石化燃料的運用,談完以後再將經濟停滯的主因系列做個總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iam Liou的沙龍
45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William Li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24
在伊比利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
Thumbnail
2024/12/24
在伊比利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週稍微講到鐵的冶煉,對於煉鋼來說,還有煤碳這個部分,煤碳可以拆多少部分出去?一樣很多。先從最基本的開始,煤炭產量哪個國家最多?依照維基資料,中國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實際上,煤碳的種類蠻多的,中學程度會知道的項目:煤包含煙煤、褐煤、無煙煤、泥煤。
Thumbnail
上週稍微講到鐵的冶煉,對於煉鋼來說,還有煤碳這個部分,煤碳可以拆多少部分出去?一樣很多。先從最基本的開始,煤炭產量哪個國家最多?依照維基資料,中國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實際上,煤碳的種類蠻多的,中學程度會知道的項目:煤包含煙煤、褐煤、無煙煤、泥煤。
Thumbnail
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這也足以見得它在世界上的地位。而對於石油的形成,一直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有研究說石油是古生物形成的,可是一個油田的石油量高達上億噸,如果這些石油都是古代生物演變而來的話,那麼遠古真的有這麼多生物嗎?
Thumbnail
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這也足以見得它在世界上的地位。而對於石油的形成,一直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有研究說石油是古生物形成的,可是一個油田的石油量高達上億噸,如果這些石油都是古代生物演變而來的話,那麼遠古真的有這麼多生物嗎?
Thumbnail
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包覆迷彩偽裝或匿蹤塗料的外殼、像箭矢般的武裝偵察載人飛行器,採用金屬合金製成的機械戰馬或動力馬達推進的行動載具,外加傳播通訊裝置與遮蔽掩護的各式裝備和行動支援,我們在一個白晝中就接到多次前往火線戰地偵測的任務。能源動力技術的晉階發展,使得戰爭方式也明顯跟著改變。……
Thumbnail
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包覆迷彩偽裝或匿蹤塗料的外殼、像箭矢般的武裝偵察載人飛行器,採用金屬合金製成的機械戰馬或動力馬達推進的行動載具,外加傳播通訊裝置與遮蔽掩護的各式裝備和行動支援,我們在一個白晝中就接到多次前往火線戰地偵測的任務。能源動力技術的晉階發展,使得戰爭方式也明顯跟著改變。……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Thumbnail
生上週談到電力發現史與電力如何開始被利用,這次則是要談原訂上周也要一起談卻延到這裡拜的石油的歷史與當代運用 石油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10世紀之前,古埃及文明發源地已經採集天然瀝青,用於建築、防腐、粘合、裝飾、製藥、甚至製作木乃伊,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滲出石油的數量。泥板文字中也有關於在死海沿岸採集
Thumbnail
生上週談到電力發現史與電力如何開始被利用,這次則是要談原訂上周也要一起談卻延到這裡拜的石油的歷史與當代運用 石油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10世紀之前,古埃及文明發源地已經採集天然瀝青,用於建築、防腐、粘合、裝飾、製藥、甚至製作木乃伊,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滲出石油的數量。泥板文字中也有關於在死海沿岸採集
Thumbnail
從古代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能源運用的轉換,由動物糞便、枯枝落葉與木柴等生質燃料,轉換為化石燃料,而最早運用的化石燃料就是煤炭。照理說,工業革命從歐洲開始,應該是歐洲最早使用煤礦嗎? 然而事實上,早在距今3500年前,中國人就發現了煤炭,並且已經開採和利用,極有可能已經將煤用於生產
Thumbnail
從古代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能源運用的轉換,由動物糞便、枯枝落葉與木柴等生質燃料,轉換為化石燃料,而最早運用的化石燃料就是煤炭。照理說,工業革命從歐洲開始,應該是歐洲最早使用煤礦嗎? 然而事實上,早在距今3500年前,中國人就發現了煤炭,並且已經開採和利用,極有可能已經將煤用於生產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人類最早的能源運用,就是利用曬乾糞便、動物的油以及枯枝落葉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倘若要進行「製造業」的活動,如製作染料、煮鹽、燒磚甚至是煉鐵,就使用砍下大型喬木再加以分割的木柴,如果火力要求較高便會將這些木柴再加以燒製成為木炭(台灣早期主要用相思木製炭),構成了古代社會的能源來源。 很多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人類最早的能源運用,就是利用曬乾糞便、動物的油以及枯枝落葉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倘若要進行「製造業」的活動,如製作染料、煮鹽、燒磚甚至是煉鐵,就使用砍下大型喬木再加以分割的木柴,如果火力要求較高便會將這些木柴再加以燒製成為木炭(台灣早期主要用相思木製炭),構成了古代社會的能源來源。 很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