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聖(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記憶宮殿裡的自我凝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人的朝聖,台灣海報

一個人的朝聖,台灣海報

「一個人的朝聖」是非典型road movie。當塵封的記憶宮殿如潘朵拉的盒子被掀開,藏在真相背後的虛偽,嫉妒,憂傷,痛苦,一個不落的在眼前鋪展。彷彿腳下有裂縫,跨不過去,可是男主哈洛得迎難而上,跨過每一步,從Devon 到Berwick-upon-Tweed,87天,627英里的旅程。此行不若朝聖麥加聖地,也非聖雅各之路,而是探望舊友昆妮的贖罪之旅。

 

哈洛從接獲昆妮進入安寧病房的消息後,原本只打算寫信回覆到後來改變心意,用行腳的方式,跨越大半個英格蘭,由最南走到最北。他希望用這種方式,為昆妮打氣,祝禱,讓昆妮有所期待,期待雖然沒有任何親人的她知道仍有人掛念她,會去探望她,即便是最後一面,最後一眼。

 

當用走的這個念頭深植哈洛心中後,他便立即動身,忘了帶手機的他,只打了通公共電話告知妻子莫琳。妻子並不樂見如此衝動行事的哈洛,尤其她認為哈洛甚至連自己身體狀況都不考慮,實在太不負責任了。一氣之下,莫琳說了反話,她以為哈洛會像以往一樣回家,可是哈洛邁出電話亭後就走上他的征途。

 

穿著不適合的鞋,沒有手機在身,哈洛遇見不同的人,與不同的人對話,在對話裡勾勒出過去自己所失去的,所得到的,所錯過的,以為遺忘的,以為釋懷的,以為自己已經敢勇於去面對的真相。當距離昆妮所在的院所只剩最後一哩路時,哈洛退卻了,害怕直面已在他記憶宮殿裡深處沈睡25年的事實。

 

25年前與昆妮同在啤酒廠共事,原本萬事如意的他,有個令他驕傲的兒子大衛,且申請上最高學府劍橋大學。但好景不常,學業壓力讓大衛開始酗酒嗑藥,最後走上絕路。喪子之痛讓哈洛一蹶不振,甚至同樣走上酗酒之路,且誤了工作大事,而昆妮替哈洛頂了罪。

        

昆妮離職後來與哈洛道別,她對哈洛的妻子莫琳說:「請哈洛不要自責。」可彼時也沈浸在喪子之痛的莫琳卻隱瞞了昆妮的訊息,讓哈洛自昆妮離職後始終活在罪人的煎熬之中。

 

看「一個人的朝聖」讓人想起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一書中忽必略與馬可波羅的對話敘事,在看見與看不見中,從自我的凝視中審視記憶的差異與融合。哈洛在一個人的朝聖途中,藉由每個相遇的人,打開他不敢觸及的記憶宮殿之門,將那些痛苦的、憂傷的、煎熬的一一重新檢視,拼湊出他不得不直面的事實,大衛已離世,昆妮仍活著,或許再也無法言語,但他得將自己一開始準備的禮物及遲到25年的歉意及心意表述出來。

 

這是部會在不經意中讓人熱淚盈眶的自我救贖電影。由Hettie Macdonald執導筒,原著小說作者Rachel Joyce操刀劇本。英國男演員Jim Broadbent及女演員Penelope Wilton的演出無懈可擊。在巨觀與微觀間,將人性的幽微拿捏得嚴絲合縫。

一個人的朝聖,resource from wikipedia

一個人的朝聖,resource from wikipedia



 

 

avatar-img
138會員
238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okarcher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純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對書迷來說是喜憂參半的事。喜的是影視化,某種程度上能具化文字想像,憂的是會不會改得面目全非。通常面目全非的機率極大,尤其毛姆的作品擅於刻畫人性的多重面向。稍有落偏,女主就變成蕩婦,而男主是冤大頭,最後外遇的故事悲劇收場合情合理。 這齣於2006年重新演繹的面紗,由John Cu
站在2023年觀賞1983年的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電影,由京都法學畢業的大島渚執導,改編自Laurens van der Post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日本戰俘的親身經歷著作The Seed and the Sower(種子與播種者)一書。其中將戰爭的殘酷
十二歲的女主娜英移民加拿大前,告訴男主海聖:因為韓國沒有人得過諾貝爾獎,所以她要去國外追夢。二十多歲的女主因為身為導演的父親發佈新片後,意外發現男主在電影宣傳的網頁上留言,說:自己是娜英的兒時玩伴,想找她。終於,失聯十多年的兩人於網路上重逢了。 當娜英成了Nora Moon(文諾拉),而海聖依舊是
元素方程式(Elemental),一看海報就覺得好夏天,好歡樂,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拿著爆米花跟可樂組合進場,享受一小時五十分左右的魔幻寫實世界。 皮克斯的故事線,主題明確,劇情走穩。爆笑歡脫,有,直戳淚點的場面也有。女主是個性火爆,不服輸的火女Ember,男主是感性大過理性的水男Wade。自小就把
得過香港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員張艾嘉憑藉「燈火闌珊」裡的未亡人江美香一角再奪得第五十九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殊榮。新銳導演曾憲寧執導的「燈火闌珊」不單是獻給香港的情書,也是對霓虹燈管工匠的致敬。 許久未曾在港片裡頭體會到視覺及聽覺的雙重饗宴,然而在導演行雲流水的運鏡下,彷彿見證80-90年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純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對書迷來說是喜憂參半的事。喜的是影視化,某種程度上能具化文字想像,憂的是會不會改得面目全非。通常面目全非的機率極大,尤其毛姆的作品擅於刻畫人性的多重面向。稍有落偏,女主就變成蕩婦,而男主是冤大頭,最後外遇的故事悲劇收場合情合理。 這齣於2006年重新演繹的面紗,由John Cu
站在2023年觀賞1983年的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電影,由京都法學畢業的大島渚執導,改編自Laurens van der Post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日本戰俘的親身經歷著作The Seed and the Sower(種子與播種者)一書。其中將戰爭的殘酷
十二歲的女主娜英移民加拿大前,告訴男主海聖:因為韓國沒有人得過諾貝爾獎,所以她要去國外追夢。二十多歲的女主因為身為導演的父親發佈新片後,意外發現男主在電影宣傳的網頁上留言,說:自己是娜英的兒時玩伴,想找她。終於,失聯十多年的兩人於網路上重逢了。 當娜英成了Nora Moon(文諾拉),而海聖依舊是
元素方程式(Elemental),一看海報就覺得好夏天,好歡樂,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拿著爆米花跟可樂組合進場,享受一小時五十分左右的魔幻寫實世界。 皮克斯的故事線,主題明確,劇情走穩。爆笑歡脫,有,直戳淚點的場面也有。女主是個性火爆,不服輸的火女Ember,男主是感性大過理性的水男Wade。自小就把
得過香港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員張艾嘉憑藉「燈火闌珊」裡的未亡人江美香一角再奪得第五十九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殊榮。新銳導演曾憲寧執導的「燈火闌珊」不單是獻給香港的情書,也是對霓虹燈管工匠的致敬。 許久未曾在港片裡頭體會到視覺及聽覺的雙重饗宴,然而在導演行雲流水的運鏡下,彷彿見證80-90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人簡單準備了一些乾糧和必需品,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奧德斯的旅途。 師徒二人走出了月影村,踏上了前往奧德斯的旅途。行走在林間小道上,索爾看了看莫蘭迪,心中思索著下一步的計劃。經過一段沉默後,他決定告訴莫蘭迪他們的第一站。 「莫蘭迪,在我們去奧德斯之前,我們需要先去一趟亞斯路格王都。」索爾
Thumbnail
DAY 11-1 很久以前跟團去過一趟英國後,因為是走馬看花,所以關於那次的旅行,並沒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後來的日子大概看多了英國的電影、連續劇、小說,關於高地那一片荒蕪動人的景色常常莫名從書本、螢幕中跳了出來,向我招喚著。 就像哈利波特裡的神秘魔法,我也被施了魔法,想要去高地的心願像一顆小
Thumbnail
洛特獨自俯視下方的街道,感到孤獨和迷茫,他回憶起過去的生活,並對未來充滿疑惑,他唯一的安慰是對海拉女王的信任,但他也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存在。
Thumbnail
去走朝聖之路除了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旅程之外,就是經由跟別人互動,聽別人的故事和說自己故事來尋找生活中想不通的事情。路雖然是一個人走,但每天走完後跟別人對話才是旅程的重點。可能比較喜歡獨處,不善於和人溝通,在路上錯過了很多跟別人互相了解的機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女主角茱莉安.芬妮遭到惡魔襲擊,所幸被伯祶等人救下,但右手掌卻遭詛咒。為了破解詛咒,茱莉安選擇加入《教團》,伯祶則因為失去搭檔,加上《教團》人手不足,便回到歐洲羅馬本部進行教學。 來到羅馬的茱莉安,與伯祶相遇,並結識班級其他初學者。認識彼此後,伯祶開始教學,但即便目標相同,初學者間卻開始出現裂痕。
11/22/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受難記 馬泰拉以洞穴屋聞名。 但真正讓它聲名大噪的却是一部電影,受難記。 電影拍攝基督在苦路上的故事,但未為到耶路撒冷實地取景。 而是在馬泰拉的古城中拍攝。 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及宗教的氛圍裏,世界無一個城市可取代。 遠觀此城,其實和耶路撒冷並不相
Thumbnail
作為接案形靈感工作者總會有些難處,默默無聞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嚴重程度直接影響生計!為了讓自己不至於挨餓受凍,哈珀.康納莉與異父異母的哥哥-托利佛.藍接受了南里教授的邀請,來到某個墓園進行一場表演秀。
Thumbnail
年輕的哈珀.康納莉與其說是偵探,不如說是靈感工作者,她是閃電下的倖存者,同時也是破碎家庭中的受害者;閃電帶來了不知是贈與,還是後遺症的能力-死亡感應,攜手毫無血緣關係,卻有深刻羈絆的哥哥,康納莉四海漂泊,努力賺錢。
Thumbnail
大概在25-26歲左右,我看了一部電影【我出去一下】 改編自德國著名主持人、名嘴、演員多重身份的哈沛科可林的親身故事,哈沛在三十六歲已經是功成名就的藝人,但長期不健康和繁忙的生活方式卻讓他出現聽覺障礙,之後又因為心肌梗塞送醫,最後開刀切除膽囊。 健康問題也不得不讓哈沛停止工作,也是在這段時間哈沛有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人簡單準備了一些乾糧和必需品,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奧德斯的旅途。 師徒二人走出了月影村,踏上了前往奧德斯的旅途。行走在林間小道上,索爾看了看莫蘭迪,心中思索著下一步的計劃。經過一段沉默後,他決定告訴莫蘭迪他們的第一站。 「莫蘭迪,在我們去奧德斯之前,我們需要先去一趟亞斯路格王都。」索爾
Thumbnail
DAY 11-1 很久以前跟團去過一趟英國後,因為是走馬看花,所以關於那次的旅行,並沒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後來的日子大概看多了英國的電影、連續劇、小說,關於高地那一片荒蕪動人的景色常常莫名從書本、螢幕中跳了出來,向我招喚著。 就像哈利波特裡的神秘魔法,我也被施了魔法,想要去高地的心願像一顆小
Thumbnail
洛特獨自俯視下方的街道,感到孤獨和迷茫,他回憶起過去的生活,並對未來充滿疑惑,他唯一的安慰是對海拉女王的信任,但他也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存在。
Thumbnail
去走朝聖之路除了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旅程之外,就是經由跟別人互動,聽別人的故事和說自己故事來尋找生活中想不通的事情。路雖然是一個人走,但每天走完後跟別人對話才是旅程的重點。可能比較喜歡獨處,不善於和人溝通,在路上錯過了很多跟別人互相了解的機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女主角茱莉安.芬妮遭到惡魔襲擊,所幸被伯祶等人救下,但右手掌卻遭詛咒。為了破解詛咒,茱莉安選擇加入《教團》,伯祶則因為失去搭檔,加上《教團》人手不足,便回到歐洲羅馬本部進行教學。 來到羅馬的茱莉安,與伯祶相遇,並結識班級其他初學者。認識彼此後,伯祶開始教學,但即便目標相同,初學者間卻開始出現裂痕。
11/22/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受難記 馬泰拉以洞穴屋聞名。 但真正讓它聲名大噪的却是一部電影,受難記。 電影拍攝基督在苦路上的故事,但未為到耶路撒冷實地取景。 而是在馬泰拉的古城中拍攝。 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及宗教的氛圍裏,世界無一個城市可取代。 遠觀此城,其實和耶路撒冷並不相
Thumbnail
作為接案形靈感工作者總會有些難處,默默無聞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嚴重程度直接影響生計!為了讓自己不至於挨餓受凍,哈珀.康納莉與異父異母的哥哥-托利佛.藍接受了南里教授的邀請,來到某個墓園進行一場表演秀。
Thumbnail
年輕的哈珀.康納莉與其說是偵探,不如說是靈感工作者,她是閃電下的倖存者,同時也是破碎家庭中的受害者;閃電帶來了不知是贈與,還是後遺症的能力-死亡感應,攜手毫無血緣關係,卻有深刻羈絆的哥哥,康納莉四海漂泊,努力賺錢。
Thumbnail
大概在25-26歲左右,我看了一部電影【我出去一下】 改編自德國著名主持人、名嘴、演員多重身份的哈沛科可林的親身故事,哈沛在三十六歲已經是功成名就的藝人,但長期不健康和繁忙的生活方式卻讓他出現聽覺障礙,之後又因為心肌梗塞送醫,最後開刀切除膽囊。 健康問題也不得不讓哈沛停止工作,也是在這段時間哈沛有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