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柱與太子:張國立的《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試讀心得

2023/10/2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張國立再度推出結合宗教、科學與傳統的小說《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總共分為四部分:〈新高口駅的失蹤案〉、〈五營將軍的奮戰〉、〈消失的太歲殷元帥〉、〈陳永華的封印〉。藉由11歲的小男孩林旻求失蹤三天,原本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卻遭遇列車故障而移動到阿里山鐵道,再串聯過去三件相似情況的男孩失蹤案。刑警煙突、兒童心理學家賀若芬、加上茅山派道士韓希元,他們彼此站在矛盾的立場,卻又要互相協助找出失蹤案的蹊蹺。

 

故事的起點從森林裡的小男孩、迷霧以及樹上的單腳貓頭鷹(後來才知道是褐林鴞)開始,一切像極了《哈利波特》的場景,期待下一秒就會出現魔法;卻也像史蒂芬‧金的《迷霧驚魂》,一不小心就遭大霧吞噬。突然視角轉移到臺灣最古老的符咒,韓希元與陌生男子的對峙替整個故事埋下伏筆。

 

刑警與心理學家發現失蹤案的相似處:年紀相仿的小男孩、生日都在重陽節、與軌道相關並穿越到已廢棄的鐵道、由鳥類協助、三天後毫髮無傷出現在大家面前、可能會發生大地震。試讀版本結尾將劇情導向茅山派道士,似乎逐漸朝向宗教與靈異,然而賀若芬與韓希元曾經同屆同校,也許暗示後續的關聯。

 

劇情推進的同時,也有支線任務,一方面是賀若芬與媽媽的相處情況,賀若芬擅長的是兒童心理學,難以招架媽媽的回擊:「算了,賀若芬你狠心一點把我送養老院好了」(頁43);另一邊是相親。直到今日,相親依舊是適婚年紀的男女可能遭遇的日常。話不投機半句多便是她與43歲博士的相處寫照。夾在案情發展之間的片刻,讀起來讓人覺得放鬆。不過張國立仍舊讓線索穿插在這些對話之中,生活與工作從來就不能一刀兩斷。

 

試讀篇章留下的疑點:「我才是臺柱。」出現在男孩夢中的聲音,想傳達什麼訊息?

43會員
186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