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股會不會已漲太多?有無再漲空間? 那就從2023 Q3財報來觀察吧!



去年,市場不斷提高利率以應對通膨和擔憂經濟可能衰退,這導致股價紛紛從高點回落。然而,隨著逐漸公布的強勁經濟數據,這些擔憂逐漸減弱,這也促使今年標普指數上漲16.39%。  

今年上半年,主要由大型科技股領漲,但接下來這些大型股能否繼續推動股價上漲,以及這些公司是否能夠提交出色的季度業績報告,也就是季報是否符合市場預期,將成為關鍵因素。

因此,以下分別就市值較大的個股,像是特斯拉、微軟、Meta、Google進行分析。  蘋果財報還沒發佈就先不說了。

raw-image




特斯拉財報不如預期 cybertruck 能拯救一切嗎?


特斯拉第三季度的營收為23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但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40.6億美元,調整後的每股盈餘(EPS)為0.66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7%,也低於華爾街預期,雖然前陣子特斯拉因為大摩發布了一篇看好AI超級電腦Dojo的報告,股價上升10%,但在第三季季報公告後下挫9.3%,最近還面臨到200保衛戰。

raw-image



對於毛利率下滑,如果特斯拉無法停止砍價取量、殺雞取卵,就算每年出貨量成長30~50%,但營收持平甚至獲利衰退也將是預料中的事,一點都不意外。近期中國電動車公司比亞迪也公布財報,由於整體銷量大增,純電動車型的銷售量也逼近特斯拉,使得比亞迪第3季淨利暴增101%,對特斯拉形成重大威脅,分食全球電動車的利潤大餅,其實從今年八月的數據來看,比亞迪市佔率已經超過特斯拉。


主因其產品線涵蓋面廣,且產業鏈垂直整合度高、價位較為親民。比亞迪計劃藉由擴展海外業務,助其銷量持續增長,穩居全球電動車市場龍頭地位。

raw-image



特斯拉表示,第3季進行的工廠升級將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到該公司必須在成本方面持續優化,因為新工廠利用率不足,且即將推出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和其他項目將增加支出,對營業利潤造成影響。

raw-image



我個人認為短期Cybertruck就算出來也很難救特斯拉,因為Rivian已經在2023年先席捲美國了,雖然先行者優勢不是永久,但要慢慢爬上去需要時間。加上馬斯克暗示Cybertruck售價將低於成本,意思就是賣越多虧損越多,所以我覺得Q4股價大幅回升的機會實在不大。

那特斯拉還有利多嗎?

稱之為利多,現在來看還不能這樣說,應該說他們還有什麼武器是之後可以在創造更多營收的項目有哪些,我分析了幾點。

Dojo超級電腦

特斯拉除了是汽車製造商之外,也是晶片設計商,尤其是在2021年所對外公開的D1客製化晶片,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與先進封裝所生產出來,用於全自動駕駛系統(Full Self-Driving, FSD)的影像處理。

 

特斯拉明年還要再砸10億美元,對超級電腦Dojo進行擴充。Dojo內建3,000個D1晶片,公司號稱1個D1晶片的效能與輝達推出的AI晶片A100或H100相當。


而是D1晶片最大的特色是「存算一體」,也就是將儲存與運算完全融合在一起,展現強大的算力,具體方法就是以SRAM當成主記憶體。

(來源: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來源: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在記憶體的分類中,存取速度最快的通常是SRAM,其次依序是DRAM、SSD、HDD,速度越快價格也就越貴,代表特斯拉希望在影像處理的效率上儘量做到最快;而記憶體容量最小的也是SRAM,其次依序是DRAM、SSD、HDD,代表這個影像處理系統並不要求過大的儲存能力。此外,也大幅簡化CPU內部其他的架構,因此雖然使用了SRAM也不會讓成本大幅增加。

 

由於特斯拉仍在積極研發更強大的影像處理晶片,未來有助於將FSD的算法移植到Optimus等人形機器人當中,有助於進一步擴展到物流業、外科手術等產業,因此可以觀察其他各行各業與特斯拉在影像辨識系統上合作的可能。


特斯拉的北美充電規格「NACS」一統江湖


這邊講的一統江湖目前是北美戰線,目前各國有越來越多汽車大廠宣布加入NACS陣營,最新達成協議的夥伴是豐田(Toyota),決定於2025年起讓旗下特定的純電動車款(BEV)採用,屆時部分Lexus也將會統一,以方便北美地區更多的駕駛人充電,而這是繼日產(Nissan)、本田(Honda)後,第三家參與該陣營的日本車廠了。此外,BMW、Mini與Rolls-Royce的車輛也幾乎在同時宣布加入,最快在2025年時可望開始使用特斯拉的充電站了。

 

福特(Ford)、通用(GM)、瑞典車廠Volvo與旗下品牌Polestar、韓國現代、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等也都是NACS陣營的一份子,這都讓特斯拉可望大賺觀光財,這就宛如電器產品逐漸統一成type-C接頭一樣,規模持續擴大。

raw-image

讓偏遠地區也能收到網路訊號的星鏈計畫


馬斯克所經營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在本週一已經與歐洲航太總署(ESA)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在明年分兩次共發射4顆伽利略(Galileo)衛星,以幫助歐盟透過伽利略系統建立更精準快速的定位與通訊服務。這些衛星預計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並由美國升空,這將創下伽利略人造衛星第一次從歐盟境外發射的先例。

 

這也凸顯了SpaceX的核心價值。由於許多國家的偏鄉距離大都會區較遠,用戶也稀少,對於電信公司來說如果要服務這些人就必需牽很長的網路線,成本實在過高,但透過SpaceX的星鏈(Starlink)計畫,就能用低軌衛星將通訊服務涵蓋到這些偏鄉。因此也就不難理解,許多國家電信業者都積極與SpaceX合作,例如日本的KDDI、加拿大的Rogers,以及美國的T-Mobile等,讓4G與5G的服務範圍不受地理或地形限制。



微軟第一季季報優於預期,Azure成長超預期:

微軟(Microsoft)在美國時間24日盤後公布了其最新一季的財報,整體業績表現超越市場預期,財報顯示,微軟在2024財年第一季度實現了顯著的營收和獲利增長,這一消息一度使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了近6%,今年受到AI主題發酵,帶動市場對於雲端運算需求攀升,而且也把技術帶進其他產品套件,包括 Office、Windows、搜尋和安全性軟體,以添加基於 OpenAI 技術的功能。微軟今年股價成長強勁,已上漲了近38%,而與之相比,同期的標普500指數僅上漲了約11%,季報公布後盤後大漲3.89%至343.38美元。


Azure組成的雲端服務超乎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Azure在這一季度的營收增長達到了29%,超過了分析師先前預估,顯示微軟在雲端業務方面取得強勁增長,微軟持續在幫助客戶充分利用雲端服務,以實現他們的數位轉型和業務優化,未來提供更全面高效的雲端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微軟的執行力和市佔率在雲端市場方面讓他們感到滿意,顯示微軟在雲端領域的競爭實力強大。 


當然這些技術跟服務的帶動有一部分都來自於AI。


A.I 創收前景

微軟爲大型企業推出的新人工智能(AI)服務Microsoft 365 Copilot,距離11月1日的正式發布還有一周多的時間。然而,投資者將在周二關注該公司的季度報告,以尋找人工智能對該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的長期影響。

Wedbush分析師 Daniel Ives表示,微軟的業績將成爲雲支出的主要風向標,尤其是首席信息官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的興趣。

搜尋和新聞廣告收入增長10%。微軟不斷透過人工智慧及與ChatGPT創作者OpenAI合作,投入大量資金已提升Bing搜尋引擎

去年,微軟將人工智能作爲其業務的基石,宣布向 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投資 100 億美元,並于 2 月份推出了 Bing 搜索引擎和 Edge 浏覽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強版本。隨後,該公司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Copilot應用程序,適用于Outlook、Windows 11和Microsoft 365。 所以 Windows在內的更多個人計算在此期間收入達136.7億美元,這些業務都讓人有更多期待。


Google Q3 雲業務低於預期

Google(Alphabet)的Q3財報,季度營收達766.9億美元,YOY增長11.1%,高於市場預期的759.5億美元。EPS達1.55美元,YOY增長46%,高於市場預期的1.45美元。其實我覺得還不錯,但市場卻在挑惕雲業務收入的部分,YOY增長22%,低於市場預期超過2000萬美元,所以盤後跌了一小波。


Google 這次財報,像是Google 搜尋引擎的廣告、YouTube 廣告、Google Cloud都有還不錯的表現。


而且微軟於2023年 1 月宣布投資 OpenAI,並將其開發的生成式 AI 技術導入旗下產品時,Google 明顯有些措手不及,以致外界認為 Google 在生成式 AI 發展處於落後。


為了奪回矽谷 AI 領先者的地位,Google 加大對生成式 AI 的投資,並且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推出一系列生成型 AI 的產品。Google 也希望透過在生成式 AI 的投入,擴大在雲端運算業務的市占率,目標是趕上居於領先的亞馬遜和微軟。這個部分就是在拭目以待了。 或許股價降低,也可能是因為AI投入太低所造成的?


Meta Q3季報優於預期,未來展望具不確定性?


Meta 第三季的盤後發布Q3季報,季度營收達341.5億美元,YOY增長23%,優於市場預期的335.2億美元。EPS達4.39美元,YOY增長168%,優於市場預期的3.59%。


第三季度Meta的支出佔收入的比重降至59%,看來不斷裁員跟精實之下,成果真的不錯。另外他們推出的Quest 3、Ray-Ban Meta智能眼鏡和AI 工作室為推進人工智能和混合現實所做的表現,我覺得成果都相當優異,2024可能是他們會不錯的一年。

在廣告收入、FB、IG使用人數都有成長,正逐漸擺脫去年廣告業務的困頓處境,雖然看起來有在底谷反彈,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大力推動 Reels 短影音,這些有助於增加用戶停留在 app 的時間,雖然廣告商也花了好一段時間熟悉新的格式,但我覺得平台飽和的跡象依舊存在。

AI可能才是他們營收突破的點,人工智慧將成為Meta在2024年工程和運算資源方面最大的投資領域,但產品還沒有火紅之前,營收前景具不確定性。畢竟他們Reality Lab還在虧損當中,季報公布後盤後先是漲近5%後下跌 -3.35%。


總之大概就是這樣,希望下次的總經分享會順利~




106會員
93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