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含有「Model Y」共 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Sean Hsiao的沙龍
2025/01/30
特斯拉 2024 年 Q4 財報及完整電話會議內容
Tesla 2024年Q4財報顯示營收與交付量創歷史新高,但毛利率下降,主要挑戰在於電池產能瓶頸。Elon Musk 強調 FSD 與 Optimus 機器人是 Tesla 未來關鍵成長動能,2025 年將是 Tesla 發展史上的關鍵一年,預計推出無人監督 FSD 和加速 Optimus 量產。
#
AI
#
FSD
#
自動駕駛
4
留言
美股 101
2025/01/29
Tesla 估值過高?Dan Niles 看淡前景,歐洲銷量下滑,競爭升級!
知名投資人 Dan Niles 近日在 CNBC 表示,他目前不考慮投資該股。Tesla 面臨多重挑戰,Model 3 和 Model Y 佔 95% 銷售,產品線缺乏創新;歐洲市場份額下降 13%。雖然 Robo-Taxi 計畫受市場期待,但許多分析師認為這不足以支撐 Tesla 的長期成長。
#
Tesla
#
市場
#
競爭
喜歡
留言
美股 101
2025/01/23
特斯拉調漲加拿大車款價格:投資者該如何解讀這項策略?
特斯拉宣布自 2025 年 2 月起,大幅調漲其在加拿大所有車款的價格,Model 3 上漲最高達 9,000 加元,Model Y 和其他車型則上漲最高 4,000 加元。這一舉措是否為長期財務策略的伏筆?本文深入探討價格調整的潛在影響、風險與投資機會,助您全面掌握最新市場動態。
#
特斯拉
#
加拿大
#
價格
1
留言
吳口天的沙龍
2025/01/13
筆記-股癌-Podcast-25.01.11(含QA)
筆記-股癌-Podcast-QA-25.01.11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許多人開始討論是否應抱股票過年。 *建議無論長短期,盡可能持有部位。 *長期看來,持現金會因通膨縮水,而資產如股票、房地產在通膨下反而可能增值。 *短期則因每人持股標的及槓桿比例不同,策略需靈活調整。 *主委早期是大
#
市場
#
Podcast
#
風險
2
留言
Sean Hsiao的沙龍
2025/01/10
特斯拉 Model Y 限量首發版登場!首批車型亮點與購車建議
Model Y限量首發版今日上市,搭載多項升級功能,例如20吋Helix 2.0輪圈、迎賓燈、迎賓踏板等。文章比較了首發版與現行標準版Model Y的價格與規格,並探討了未來自動駕駛功能更新和xAI新版Grok 3模型的整合。同時,文章也針對特斯拉電池耐用性和自動駕駛硬體差異提供額外閱讀資源。
#
FSD
#
2025年
#
Model Y
21
留言
DA的美股日記
2025/01/04
特斯拉公司介紹
特斯拉(Tesla, Inc.)是一家美國跨國汽車和清潔能源公司,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公司成立於2003年7月1日,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共同創立,最初名為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s),以紀念著名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公司發展 早期階段: 2004年,伊隆·馬斯克加
#
Model Y
#
電動汽車
#
Tesla
喜歡
留言
Sean Hsiao的沙龍
2025/01/03
特斯拉公布2024年交車數據:短期波動無礙長期成長,能源與創新引領未來
特斯拉2024年交車數據略低於2023年,但能源業務大幅增長113%。預計2025年推出Model Y改款、平價車型Model Q,以及FSD功能在更多市場開放,Robotaxi業務也將啟動。2026年更將推出Semi卡車和Cybercab。長期投資者應關注這些業務發展,特斯拉未來充滿期待。
#
特斯拉
#
AI
#
2025年
1
留言
麥特美股週報
2025/01/01
麥特週報 (2025/01/01)
01 每天都吃得像頭豬 02 專題討論 - TSLA Tracking 03 專題討論 - SemiAnalysis, NVDA Christmas Present
#
共識
#
指引
#
市場
35
4
Chien-Hui Chen
1
1. 請問ASP是什麼 2. GB200的出貨瓶頸在cc
DA的美股日記
2024/12/04
美國主要汽車公司
傳統汽車製造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 通用汽車(GM): 創立年份:1908年 總部:密歇根州底特律 特點:旗下品牌涵蓋豪華車(如凱迪拉克)、大眾市場車(如雪佛蘭)和商用車(如GMC)。在電動車領域推出Bolt EV、Hummer EV等產品。全球化企業,生產和銷售遍布世界。 福特汽車(For
#
萊斯
#
特斯拉
#
Model Y
喜歡
留言
世界新鮮事
2024/12/03
自動駕駛安全新挑戰:技術突破與風險並存
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但安全性、責任歸屬與法律監管仍存挑戰。重大事故暴露技術缺陷,各國政策推動技術創新與安全標準化。未來需平衡創新與安全,提升系統可靠性,實現全自動駕駛的社會價值。
#
自動駕駛
#
安全性
#
法律監管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