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的職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行政最怕被老師罵。

職位不同,思維自然也就不同,關注的重點就不一樣。

有時候,工作真的太忙了,難免會有一些細節被忽略,而這就引來了批評,說行政不夠用心、不夠認真。

 

8年級下學期,學校開始籌備技藝班學生的報名作業,

因為報名人數較多,需要經過遴輔會討論比序規則、審核最終名單。

結果在會議上,我們被老師們大力砲轟。因為他們突然發現相關資料、比序原則以及學生名單早已草擬完畢,卻在會議現場才得知,還指責我們黑箱作業。

事實上,老師們的指責也不是沒有道理。過程如能更加透明呈現確實更好。只是,這樣的流程已經延續多年,我們也只是延用。

因為一時疏忽,就被說成黑箱。

 

因此,我們在會後調整了比序的次數,讓規則更加公正。

我也要求組長,未來不論什麼會議,相關資料都要在三天前以mail的形式傳送給所有與會人員。

我們無法確認是否會先閱讀,但至少做到公開透明,也能提升會議的互信氛圍。

所以,到了9年級上學期,和同一群人開同樣的會,整個過程順利結束,沒有任何質疑與反對聲音。

 

教育行政沒有大事,只有無數小事的累積。

小事處理好,就沒有大事。

我沒有追求劃時代的豐功偉業,而是落實每一天教育工作的日常細節。

把老師們的日常小事,都看成是「大事」。

大型活動的辦理需要「才氣」與「魅力」,但這些特質並非人人都具有;

反而是做小事需要的「耐心」、「細心」與「用心」,是可以培養與訓練的。

引導團隊用正確的方式工作,這就是領導者的職責。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in的教育想像的沙龍
25會員
44內容數
大學是教育系畢業,曾當過義務張老師,最後決定主修輔導。原本立志到偏鄉當熱血教師,卻誤打誤撞來到天龍國蛋黃區。在陪著太太創業的過程中,培養出對管理的興趣。教育理念是多元適性,不放棄任何一位孩子,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掘並發揮120%的潛能。目前是雙寶爸,享受著這場關於教育、管理與生活的哲學旅程。
2025/02/21
開學以來,陸陸續續和幾位家長溝通,內容都是孩子學習適應不良,所以向學校求救。這讓我開始反思:「目前的教育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5/02/21
開學以來,陸陸續續和幾位家長溝通,內容都是孩子學習適應不良,所以向學校求救。這讓我開始反思:「目前的教育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5/02/18
知識是「經驗」和「思考」的產物。
Thumbnail
2025/02/18
知識是「經驗」和「思考」的產物。
Thumbnail
2024/12/26
我的管理理念,主要來自戴明的「全面品質管理」(TQM)。 其中,有個著名的「漏斗實驗」,其意涵是:因為無知又求好心切,在不知道系統狀態又想要有所作為時,擅自干預了系統,結果適得其反、擴大變異。 這個實驗大大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思維。 學校的日常業務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例行公事,簡單帶過就好, 因
2024/12/26
我的管理理念,主要來自戴明的「全面品質管理」(TQM)。 其中,有個著名的「漏斗實驗」,其意涵是:因為無知又求好心切,在不知道系統狀態又想要有所作為時,擅自干預了系統,結果適得其反、擴大變異。 這個實驗大大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思維。 學校的日常業務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例行公事,簡單帶過就好, 因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