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的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學以來,陸陸續續和幾位家長溝通,內容都是因為孩子學習適應不良,所以向學校求救。這讓我開始反思:「目前的教育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系統中,學生更是教育系統下的「產品」,而些適應不良的學生,究竟是正常教育系統下的變異,還是系統本身目的偏差的犧牲者?


系統的存在有其目的。換句話說,「有目標始成系統」。如:家庭系統的目標是要培養健全的人格,並奉獻於社會;司法系統的目標是要維護社會的秩序與正義。

教育系統的目的,我認為戴明博士講得最好:「教育系統是讓學生從幼稚園到大學都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免於分數與排名的恐懼。」戴明不是教育學家,但卻完整闡述了教育的意義。


在我想像的未來中,

有種課程,內容就是生活的延伸,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

有種學習,能讓孩子能夠享受其中,體驗到心流經驗(Flow experiece);

有種教育,能讓每位孩子都能夠達成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用學習單的成長型思維,取代成績單的固定型思維,讓孩子專注在自己,跟自己排名。

唯有當整個教育系統是相同的思維時,才能夠完整包容所有的學生,且不分年齡、性別。

也只有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不用再探討這些變異的來源了。

raw-image


大學是教育系畢業,曾當過義務張老師,最後決定主修輔導。原本立志到偏鄉當熱血教師,卻誤打誤撞來到天龍國蛋黃區。在陪著太太創業的過程中,培養出對管理的興趣。教育理念是多元適性,不放棄任何一位孩子,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掘並發揮120%的潛能。目前是雙寶爸,享受著這場關於教育、管理與生活的哲學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知識是「經驗」和「思考」的產物。
我的管理理念,主要來自戴明的「全面品質管理」(TQM)。 其中,有個著名的「漏斗實驗」,其意涵是:因為無知又求好心切,在不知道系統狀態又想要有所作為時,擅自干預了系統,結果適得其反、擴大變異。 這個實驗大大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思維。 學校的日常業務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例行公事,簡單帶過就好, 因
我們處室最近打算召開一場會,時間、場地都已經確定了,通知單也發下去了,結果不久後被其他處室通知,他們也有一場「很重要」的會要開,而且時間、場地和我們幾乎完全重疊。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環教輔導團的教案設計工作坊,研習現場的氛圍讓我感到訝異。
這週開行政會報,會中有件事引起大家熱議:會計主任報告今年的便當費嚴重超支,是去年支出的兩倍以上!
今年恰逢新舊任校長交接,8月1日當天學校行政團隊們忙進忙出,有人準備交接信物、有人忙著接待貴賓、有人忙著打點餐盒,暑假裡冷清的校園頓時熱鬧了起來。
知識是「經驗」和「思考」的產物。
我的管理理念,主要來自戴明的「全面品質管理」(TQM)。 其中,有個著名的「漏斗實驗」,其意涵是:因為無知又求好心切,在不知道系統狀態又想要有所作為時,擅自干預了系統,結果適得其反、擴大變異。 這個實驗大大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思維。 學校的日常業務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例行公事,簡單帶過就好, 因
我們處室最近打算召開一場會,時間、場地都已經確定了,通知單也發下去了,結果不久後被其他處室通知,他們也有一場「很重要」的會要開,而且時間、場地和我們幾乎完全重疊。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環教輔導團的教案設計工作坊,研習現場的氛圍讓我感到訝異。
這週開行政會報,會中有件事引起大家熱議:會計主任報告今年的便當費嚴重超支,是去年支出的兩倍以上!
今年恰逢新舊任校長交接,8月1日當天學校行政團隊們忙進忙出,有人準備交接信物、有人忙著接待貴賓、有人忙著打點餐盒,暑假裡冷清的校園頓時熱鬧了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當一個人擁有快樂、順利的求學時光與童年,這之中所帶來的幸福感,是能受惠終生的珍貴寶藏。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孩子到國家辦的學校讀書,爸媽怎能接受孩子健康走進去、躺著推出來?事關全國師生「安全的職業環境、安全的受教權」,如果家長們以後只能各憑本事、自力救濟保護自家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改革能算是成功嗎?
Thumbnail
教育不只有課綱規範,更要生活培養   最近課綱的問題沸沸揚揚,做為兩個孩子的老爸,對於這時代孩子的教育,我其實不在意課綱內容怎麼編排。因為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純學校教育就能培養出一個人格完整且讓人學識豐富的時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當一個人擁有快樂、順利的求學時光與童年,這之中所帶來的幸福感,是能受惠終生的珍貴寶藏。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孩子到國家辦的學校讀書,爸媽怎能接受孩子健康走進去、躺著推出來?事關全國師生「安全的職業環境、安全的受教權」,如果家長們以後只能各憑本事、自力救濟保護自家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改革能算是成功嗎?
Thumbnail
教育不只有課綱規範,更要生活培養   最近課綱的問題沸沸揚揚,做為兩個孩子的老爸,對於這時代孩子的教育,我其實不在意課綱內容怎麼編排。因為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純學校教育就能培養出一個人格完整且讓人學識豐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