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獨旅的起點:京都車站,那年的我和那段忐忑的旅程
遙想那是 2016年9月,我第一次獨自來到日本,而這趟旅程的第一站,就是氣勢磅礴的——京都車站。
一下電車,迎面而來的不是旅遊的喜悅,而是滿滿的驚恐與茫然。
那個車站好大,大到讓人不知所措。四面八方的出口、人潮如織,我站在人海中,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裡踏出第一步。霎那間,腦中只有一個聲音:
「既然已經來到這一步,就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勇敢面對。」
這是我自己選擇的挑戰,是我決定踏出的旅途。既然如此,就必須堅定地走下去。畢竟——
人生是自己的,學到的每一件事、每一次成長,都是自己的資產,誰也搶不走。
念頭一轉,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我鼓起勇氣,用顫抖的聲音對路人甲乙丙丁說出我那破爛的日文:「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
然後比手畫腳、連猜帶問,居然很快地就找到了當晚要入住的膠囊旅館。
放下行李、完成入住,我正式開始了這一場屬於我一個人的冒險。
京都車站:在熱鬧人潮中,我學會了獨處
站在京都車站內,我環顧四周:
商場熱鬧非凡,各店門庭若市,說著五湖四海的語言,嬉鬧聲此起彼落。
但最奇妙的是,這些聲音我一字也聽不懂。
而我卻覺得:這正是出國旅行的滋味。
如果哪裡都聽得懂、處處都熟悉,那何必出國,不如待在國內就好了。
我在人群中行走——有人大步流星,有人拖著行李快步穿梭,也有人緩緩漫步。
粗略估算,一旁擦身而過的旅人們,沒有千人也有數百。
但和他們不同的是,他們總是結伴而行,成雙成對,三五好友一同旅行。
而我,是一個人揹著後背包,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既小心又好奇地探索著眼前這片全新世界。
京都車站本身就像一座現代藝術展館,結合了日式的極簡與時尚感的線條。
如果想仔細逛遍車站每個角落,光是這裡就足以耗上一整天。
商場裡,各種品牌與商品琳瑯滿目,從3C家電到旅行用品一應俱全。
餐飲選擇更是令人眼花撩亂——
日式風、洋食風、中華料理,幾乎集結了世界的味道。
我相信,就算一日三餐都在京都車站解決,也得花上三五天才能吃遍所有店家。
初來乍到的小確幸:京都塔與關西周遊券
吃飽喝足後,我不忘把握時間,走到京都車站對面的地標——京都塔,順道到三樓的旅行服務中心,買下這趟旅程的第一張重要票券:
關西周遊券(Kansai Thru Pass)。
這是一張未來幾天會陪我穿梭關西城市的交通好夥伴,但當下的我還不知道,這段獨旅會帶來多少奇遇與故事,只知道:
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如果你也曾在陌生的國度一個人旅行,也曾在車站迷路、對著地圖發呆,那麼你一定懂,這份不安與自由交織的感覺,是人生中難以取代的記憶。

從下而看的京都

京都車站舞台!?

京都車站

京都車站

京都車站
京都塔上的視角:俯瞰千年古都的現代韻律
京都塔,不是那種讓人仰頭驚嘆的「通天高樓」,但它的高度卻剛剛好——剛好能把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都,收進眼底,一覽無遺。
我搭著電梯直奔塔頂,迎面而來的是京都市區的繁華夜景。
站在觀景台上,腳下的大街小巷看似錯綜複雜,實際上卻呈現出一種從高處才能看見的秩序感。
城市的輪廓,如棋盤般規律展開,街道四通八達,條條燈火通明。
遠望之處,一棟棟建築如星辰點點閃耀,不過分誇張、不過度裝飾,卻又各自散發光芒,靜靜地構成京都的夜色風景。
這座城市並不以高樓林立取勝,而是以 沉穩、低調卻不失氣勢的風骨 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繁榮。
在京都塔頂眺望,不會看到東京的喧囂、也沒有大阪的浮誇,只有屬於京都的靜謐繁華。
這裡沒有一絲違和感,沒有一點破敗,只有千年古都以現代之姿悄悄運行著的節奏感——
彷彿歷史與現代,在這座城市裡,早已找到完美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