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突然熄滅,人類要多久才能察覺?不過是8分鐘左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太陽若是有一天突然間熄滅。人類需要多久才能感知到這一變化?

有人說陽光到達地球,也不過是8分鐘左右。所以太陽若是有朝一日熄滅了,人類應該很快便能感知到,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raw-image

太陽會熄滅嗎

太陽真的會熄滅嗎?人類又是否會在太陽熄滅之前,就已經變成宇宙的過客了呢?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於太陽就有崇拜和敬畏感。

例如山海經中描述太陽,是從這山邊東部沿海一帶收集祭祀力量這才遙遙升起,並哺育東夷文明和東亞海洋文化圈。經過千百年的繁衍,中華民族才有了華夏文明的光輝。


在美麗的神話傳說中,古人對於太陽從始至終就有著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崇拜感。事實上也的確應該這樣,陽光能夠通過輻射給地球及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萬物的生長都受到了陽光的庇護。

若有朝一日太陽熄滅,那地球文明還能正常運轉嗎?其實我們大可以自行想像,太陽也是有生命的星體,它最終會走向生命的終點。


上個世紀80年代,霍金就曾提出人類需要8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夠感知陽光所帶來的信息。

而人類的眼睛正是捕捉信息的一個感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未來太陽熄滅了,人類至少需要8分鐘才能感覺到太陽的生命走向了盡頭。

raw-image

可事實真有這麼簡單嗎?如果我們保持嚴謹的態度來仔細算一下,太陽熄滅之後地球何時才能感知?這段時間究竟有多少,是否又會突破所有人的想像呢?

1960年,美國發射了先驅者5號探測器,它一直在繞著太陽運行。

這些年來先驅者5號為人們探測了關於太陽風耀斑的各類信息,並為人們更好地探究太陽的地表運動添加了更多資料。這些數據逐漸讓人們開始了解:太陽的生命走向其實是有節奏的。


比如說這顆恆星地表有絕大多數的氫,但它在不斷地通過燃燒和釋放能量,就會將地表的氫轉變為氦。當下科學家們認為,太陽的運行狀態非常穩定,也處於主序星階段。

如果用人類壽命階段來看,太陽目前正處於青壯年,這離它生命走向終點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百億年壽命

像太陽這樣質量的恆星,主序階段可以維持110億年。在它死亡的那一刻,地球上還會有人類嗎?

其實太陽會不斷地對外放出光能,才會逐漸進入收縮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太陽中心部分的密度會不斷增加,因此恆星內的壓力就會升高,最終使得太陽表面的氫燃燒得越來越厲害。


它就像是一團正在燃燒的熊熊火焰,溫度會持續上升,因為它現在能夠提供給自身足夠的能量。所以在未來超過十億年的時間裡,太陽的溫度還會不斷升高,亮度也會逐漸增強。

由於太陽已進入主序星階段將近45億年了,因此它的溫度持續升高的階段還將維持將近70億年左右。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保持不變的,因此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也會慢慢的感受到來自太陽光的輻射熱量還在逐漸升高。


科學家預測,大概在65億年之後太陽的主序星階段將會正式結束。那時太陽的亮度也會飆升至如今的2.2倍,到那時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會感覺,即便是我們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生產和生活,但依舊會感受到地表平均溫度要比如今還要高出60℃左右。

到那時,人類是否還在地球上繼續生存著,這也許都得打上一個問號。


科學家經過推測發現,到了那時地球會變得像個火爐一樣,可我們的家園仍然保持著大面積的海水。在高溫下,這些海水也容易被快速蒸發。從平均溫度上來看,這樣的環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

相對比之下,那時的火星反而成為了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不知聽到這裡你是否會感到一絲驚奇,原來地球文明是極其脆弱的,即便我們努力地控制好自己的生活和生產,也有可能扭轉不了環境被外界因素改變的命運。


太陽和地球誰會先死亡

太陽何時才會熄滅呢?科學家認為,也是在65億年之後。太陽中心內部的氫等元素都消耗殆盡,球殼狀部分還會有能量進行降溫燃燒,因此不再燃燒的區域會逐漸擴大。

那時太陽向外的力量減弱,就會開始急速收縮。此後太陽會變得格外亮眼,地表溫度也會在升高後開始膨脹。

所以太陽不會突然間熄滅,它會用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年,不斷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出來,直到它熄滅的前一刻,都還在將自身的溫暖通過輻射照耀在整個太陽系內,包括地球。


如果那刻人類還能繼續存活於地球,有幸見證這一偉大時刻,也將不會是某一代人見證的。因為科學家經研究發現,如果太陽的全部能量消耗殆盡,至少需要再垂死掙扎一萬年的時間。

太陽光通過核心區的核聚變所產生的伽馬射線,這也是一種電磁波光子,雖說它的光速運動可以瞬間穿梭至地球,整個過程也不超過八分鐘。


但重要的是太陽不會像開關那樣,瞬間熄滅它會將輻射能量對外發射至少需要1萬年的時間,才能將一批批的光子全部揮發出去。

當然,太陽會不會熄滅也僅僅只是一個非常純粹的話題。如果我們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作為恆星的太陽有朝一日會突然不發光發熱,那麼地球不僅會陷入黑暗,也有可能會隨著太陽一起消失,甚至都有可能會被太陽一口吞下去。


總而言之

地球文明還是太過於脆弱,也許只有我們不斷提高科技,探索更多關於宇宙深處的奧秘,才能逐漸避免盲目和無知。

raw-image

探索世界

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有些讓人感到驚艷,有些讓人感到驚嚇

寄生蟲多樣性: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及全球變遷下的生態挑戰

人類從何而來?佛教說法很意外! 4種說法你比較認同哪一個?

巨獸出海!巴西驚天大計曝光!

太陽「燃燒」了50億年?科學家:不會熄滅,其實太陽從未燃燒過

隱私擔憂加劇,我們能教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遺忘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房旅人的沙龍
10會員
55內容數
世界各地隱藏著許多夢幻景致值得我們去探索,更是身心靈的一場洗滌之旅,遊走在山林瀑布、童話般的冰川、彩虹、銀河、失落的秘境 ...
書房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7
冰川是氣候變遷的敏感指示器,氣候變遷導致的冰川消融日益嚴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12日發布的《2023北極報告單》中提到,北極地區今年經歷了190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溫暖夏季。 這份報告稱,北極地區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氣溫為攝氏6.4度,刷新120多年來最高紀錄,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 北極地
Thumbnail
2023/12/17
冰川是氣候變遷的敏感指示器,氣候變遷導致的冰川消融日益嚴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12日發布的《2023北極報告單》中提到,北極地區今年經歷了190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溫暖夏季。 這份報告稱,北極地區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氣溫為攝氏6.4度,刷新120多年來最高紀錄,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 北極地
Thumbnail
2023/11/17
2009年11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一起漁船傾覆事故,一艘10噸重的漁船在作業時突然側翻,船上3名漁民落海,所幸最終獲救。事故調查發現,漁船傾覆的原因竟是無意間捕撈到了幾十隻體型龐大的越前水母。 不僅頂翻10噸重的日本漁船,使出海一無所獲,還趁機入侵日本核電廠,破壞
Thumbnail
2023/11/17
2009年11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一起漁船傾覆事故,一艘10噸重的漁船在作業時突然側翻,船上3名漁民落海,所幸最終獲救。事故調查發現,漁船傾覆的原因竟是無意間捕撈到了幾十隻體型龐大的越前水母。 不僅頂翻10噸重的日本漁船,使出海一無所獲,還趁機入侵日本核電廠,破壞
Thumbnail
2023/11/16
我們常說人類是進化的產物,但男性的鬍鬚似乎有違進化論。就連與我們演化關係最近的黑猩猩都不長無鬍鬚,而且只有人類男性長鬍鬚,女性不長的特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這一獨特的性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鬍鬚在演化中扮演什麼角色?
Thumbnail
2023/11/16
我們常說人類是進化的產物,但男性的鬍鬚似乎有違進化論。就連與我們演化關係最近的黑猩猩都不長無鬍鬚,而且只有人類男性長鬍鬚,女性不長的特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這一獨特的性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鬍鬚在演化中扮演什麼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地球尚未完全融入新時代,這個過程總共花了約三個世紀;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正處於這一進程的最後幾週,因此正在經歷這一過渡的重大事件。 人類已知的所有系統,包括那些對我們隱藏的系統,都開始瓦解。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影子了。
Thumbnail
地球尚未完全融入新時代,這個過程總共花了約三個世紀;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正處於這一進程的最後幾週,因此正在經歷這一過渡的重大事件。 人類已知的所有系統,包括那些對我們隱藏的系統,都開始瓦解。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影子了。
Thumbnail
僅僅只是存在就足夠。 這句話我在好幾年前,印象中是在與神對話這本書裡看到過。當時我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 但近期也許是時候到了,某天我一邊做著繪本故事需要的模型,一邊聽著yt上的有聲書【地球守護者】內容關於作者透過催眠發現一位年輕人的靈魂是外星人的對話紀錄。 我一邊聽一邊組裝,突然我聽到內容中提到
Thumbnail
僅僅只是存在就足夠。 這句話我在好幾年前,印象中是在與神對話這本書裡看到過。當時我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 但近期也許是時候到了,某天我一邊做著繪本故事需要的模型,一邊聽著yt上的有聲書【地球守護者】內容關於作者透過催眠發現一位年輕人的靈魂是外星人的對話紀錄。 我一邊聽一邊組裝,突然我聽到內容中提到
Thumbnail
眾多科幻片愛好者心底夢寐以求著逃離地球,遠赴宇宙中的別的星球謀求新生。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是科學家,還有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以及太空人們,正在全心投入探索宇宙的浩瀚星際,尋覓能夠容納人類生命的星球,以減輕地球的負擔。
Thumbnail
眾多科幻片愛好者心底夢寐以求著逃離地球,遠赴宇宙中的別的星球謀求新生。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是科學家,還有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以及太空人們,正在全心投入探索宇宙的浩瀚星際,尋覓能夠容納人類生命的星球,以減輕地球的負擔。
Thumbnail
🍃留一口氣、點一盞燈:葉問、食飯、世界末日 把「一啖氣」捨棄了,交出去的那口氣是為了讓世上的燈繼續燃亮。「一啖氣」和「一盞燈」看來不再並存,卻有所轉化。「點一盞燈」是盼望之所在--意志與自由並不只是個人的事情。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23
Thumbnail
🍃留一口氣、點一盞燈:葉問、食飯、世界末日 把「一啖氣」捨棄了,交出去的那口氣是為了讓世上的燈繼續燃亮。「一啖氣」和「一盞燈」看來不再並存,卻有所轉化。「點一盞燈」是盼望之所在--意志與自由並不只是個人的事情。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23
Thumbnail
當重力反叛了我們熟知的物理定律,世界該如何運行?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又會怎麼運轉?
Thumbnail
當重力反叛了我們熟知的物理定律,世界該如何運行?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又會怎麼運轉?
Thumbnail
在YouTuber地球旅館頻道,看到裡面的一集,它的標題是,發現「永生」的秘密!原來我們的年齡和宇宙一樣大!覺得很好奇,就打開來看,看它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節目一開始就說,我們每年過生日的時候,看著蛋糕上越來越多的蠟燭,到最後蠟燭裝不下了,就改成數字,不禁感嘆時間過得有多快。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
Thumbnail
在YouTuber地球旅館頻道,看到裡面的一集,它的標題是,發現「永生」的秘密!原來我們的年齡和宇宙一樣大!覺得很好奇,就打開來看,看它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節目一開始就說,我們每年過生日的時候,看著蛋糕上越來越多的蠟燭,到最後蠟燭裝不下了,就改成數字,不禁感嘆時間過得有多快。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