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一早去吃麗豐茶餐室裡的<炒粿條>和<白咖啡>,裡頭樸實的擺設與簡單的陳列吸引著慕名而來的饕客,絡繹不絕的人潮促使我趕緊找了個位子坐下來,此起彼落的叫賣聲、談笑風生以及鍋碗瓢盆的鏗鏘碰撞聲,帶著我想起小時候在傳統市場跟奶奶吵著吃橡皮糖和足球巧克力的場景,一捲捲的橡皮糖和一袋裝滿色彩繽紛的足球巧克力就足夠讓我開心一整天,我重溫著這樸實無華的快樂,直到眼前一群穿著時髦的韓國人坐在對面才把我拉回現實。炒粿條一上桌那濃厚的鍋氣與胡椒嗆鼻味立馬灌進鼻腔,衝擊性十足,倒也令人食指大動。寬扁型的麵體恰似我們台灣的板條,重口味的調味逼得我一口接一口!豆芽菜本身的甜味跟清爽足以中和掉味覺上的負擔感,其他配料還有香腸、蝦仁、韭菜跟雞蛋,這道(什錦)炒粿條我很推👍🏻!白咖啡我是點冰的,這種天氣喝熱的會往生🥵,即使頭頂上微微搖晃的電風扇已經拼老命地在轉動,還是敵不過這熱情的盛夏(內用區沒有冷氣),白咖啡就是記憶中的味道(之前有喝過),奶香味十足,吞下去後還會感覺有奶味縈繞在舌頭根部,是會有尾韻的咖啡,很適合喜歡奶香味比較重的咖啡的人。
晚餐因為博物館冷氣太強我跑去吃友誼肉骨茶,點了湯的<肉骨茶>和一杯<涼茶>,下午5點多的店家還沒有什麼人光顧,我一人獨佔10人的大桌。肉骨茶我先說我覺得很普通(小聲),略嫌清淡的中藥味讓我懷疑人生,喝了第2口第3口才確定不是我人生的問題,倔強的豬肉跟骨頭難分難捨,如膠似漆,離「骨肉分離」還有段距離,微酸的湯頭再次讓我疑惑:是肉骨茶本來就這樣嗎?還是是我涉世尚淺?以後者作為結論後,心中盤算著下次去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其他間店)再吃吃看。涼茶就像我們的青草茶,很解膩。
頂著8分飽的肚子走去柏威年廣場,途中越過幾處砂石遍佈的工地,闖了幾個紅綠燈貌似故障的路口,街邊的景色漸漸被人潮覆蓋,廣場前的噴水池頓時成了指南針,告訴我該往哪走。一到百貨公司我先衝上樓買霸王茶姬,也不知道什麼好喝,就讓從眾心理發揮作用,點了當時最熱銷的水蜜桃烏龍奶,還真的好喝!水蜜桃的香氣不會稍縱即逝,也沒有被烏龍奶蓋過,反而是負責尾韻的清香,不過一杯也是小$$$(≈$100台幣)。即使逛得比第二天徹底,最後也只買了一件不到$300(台幣)的padini短褲(相當於3杯水蜜桃烏龍奶)。
這次我任由衝動擺佈,願當魔鬼的傀儡,讓自己再年輕一次,走去亞羅街買「痾樂嘎美噠及」的黃亞華,9點多的黃亞華讓我足足等了40分鐘!還好我是要外帶,不然等位子等到80歲😅,而且這次我買了8隻雞翅跟12支沙爹(看我多愛!),吃不完可以冰冰箱,反正飯店有微波爐~好啦~其實我本來是想吃一間敘利亞的沙威瑪叫damascus bukit bintang,可是當看到排隊人龍心都涼了一半!所以就有緣再相見囉~俗云:「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還真在馬路對面)不相逢。今日相會不相識,盼望來日再重逢(亂接一通)。」
下次再見 . 不負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