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善用偏見,也可以帶來逆轉勝,我從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林子晴學到的事

不敢相信!善用偏見,也可以帶來逆轉勝,我從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林子晴學到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面對系統性的偏見,個人的部分,與其去對抗它,不如想辦法去利用它,讓偏見為自己所用。
劇照來源:IMDB

劇照來源:IMDB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是今(2023)年上映的台灣電影,電影主要在講,警察吳明翰,在蒐證過程中,無意間撿到冥婚紅包,因此與因車禍過世的毛毛,開始的一場兼具推理、動作、以及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個故事,這部作品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等八項專業獎項,兩位男男主角,也同時入圍最佳男主角。

 

儘管這部戲的主軸聚焦在兩位男主角身上,許光漢所飾演的吳明翰,與林柏宏所飾演的毛毛的演出,也非常精彩有趣,但看到結尾,最讓我驚訝的,反而是王淨所飾演的林子晴這個角色。

 

毛毛:拜託她是一個警察耶,哪需要你的保護啊?

林子晴是吳明翰的工作夥伴,她在電影裡的首度出現,是以她為視覺主體的警局招生、反毒、反酒駕文宣海報,昭示她在警局裡的「花瓶」定位,然後,畫著濃妝的林子晴本尊才出現,與吳明翰有場剽悍的過招;之後的多個橋段,幾場緝毒行動裡,她的機智與俐落身段,不僅完全不會比她的男性同事們遜色,甚至還明顯傑出許多。

 

然而,即便她在工作上的表現優異,警局裡幾乎清一色男性的長官同事們,對她的能力,卻是視而不見,在他們眼中,林子晴首先是一個女性,其次才是一位警察;他們以傳統的刻板印象,看待警察這個職場裡的性別角色,自以為是的,在工作能力上,有意無意的貶低林子晴;然而儘管他們是以睥睨的角度,在看待林子晴,卻又對她身上的女性特質,有著矛盾的情結。

 

一方面,基於同事之間的情誼,或是兩性之間的愛慕,他們想要保護林子晴,比方說,在一場抓毒販的行動裡,林子晴偽裝成是推銷羊奶的業務,與把風的毒販交涉時,毒販只是在上衣外套裡一個掏東西的動作,吳明翰就克制不住的持槍衝出去,只因為他擔心林子晴受到傷害,卻因此破壞了整個行動,氣得林子晴對他大罵:「保護晴晴?誰要你保護啊?」

 

另一方面,在工作分配與升遷上,他們又對林子晴充滿嫉妒,劇中吳明翰與林子晴的第一場過招,吳明翰就酸林子晴說,她只要幫長官別個胸花就可以記嘉獎,每個月還有超爽的生理假,不像他,為了緝毒,蹲點一整天,還被投訴性別歧視。之後,當林子晴找到製毒工廠建功時,其他男同事也在茶水間八卦,說她爬上來只是運氣好,人長得正,誰曉得她跟長官幹嘛? 

 

性別偏見的受害者,不只是女性,也包括男性

這是很典型的性別偏見,在職場裡的性別偏見,多數人會直覺的會認為,受害者是女性,其實並不盡然,在某些專業領域裡,男性反而很弱勢,比方說,護理師、幼教的老師......,護理師的工作,有一部分很粗重,男性其實比女性其實更適合,近年來,大家已經愈來愈能接受男性護理師,即便如此,護理師的行業,仍是一個女性從業人員遠遠多於男性的職場。

 

至於幼教老師,在我兩個孩子就讀幼兒園的幾年中,清一色是女性教師,我家小男生就讀中班時,曾出現過一位男教師,但他短短不到三個月就離職。以家長的立場來看,就讀幼兒園的幼兒,都還是半人半獸,男教師其實是很適合的「馴獸師」,尤其是對獸性特別堅強的小男生,但或許,我們都太把媽媽的形象,投射到這個職場,使得男性,尤其是年輕男性,在主流價值目光的注視下,要從事這個職業,顯得分外困難。

 

會歧視女性的男性,老二都只有三公分

林子晴對於職場裡受到的歧視,她心裡是有不平的,所以當她與吳明翰行經茶水間,聽到男同事八卦她跟長官怎麼樣時,她制止了想替她出頭的吳明翰,只淡淡的說:「講那種話的男人,老二都只有三公分。」,這句話聽起來雖然粗俗,但其實挺有道理的,我對這句話的翻譯是,會帶著偏見歧視女性的男性,就是自己不夠有本事,自信心不足,才需要靠著貶低女性,來保護自己的雄風。

 

對於女性所承受的性別偏見,大多數的輿論,都認為女性偏弱勢,社會應該更往男女平權的方向進化,儘管這點出部分事實,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女性的心聲,但這樣的偏見,對女性來說,並不盡然是全然的不好。

 

在職場上,不見得每個人想要的,都是不斷往金字塔的頂端攀爬,有些人,要的就只是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而已,尤其在公職體系,相較於一般的職場,求安定的工作者,數量應該更多;如果只是要一份安穩的工作,性別偏見,反而給了有這樣需求的女性工作者,一個很好的庇護藉口。

 

毛毛:這種聰明兼具野心的女人,你這個蠢直男hold不住的

不過,林子晴顯然不是這類,只求安定的女性,誠如她對吳明翰說的,她有她想做的事情,總有一天,她一定可以證明這件事情;事實上,她也果真在結局時,讓包括觀眾的我們都跌破眼鏡,驚訝的發現,她竟然可以為了一個目標,默默的努力很多年,利用同事們給予她的「花瓶」標籤作掩護,沉潛累積資源,到最後,在適當的時機,快穩準狠的達到她計畫已久的目的。


姑且不論林子晴做的事情,是否合法、道德,在這部以喜劇為主要設定的作品裡,這個問題也真的不用去深究;林子晴最後,在所有男性驚訝的注視下,拿著戰利品揚長而去的身影,實在是太酷了;她讓我看到,面對系統性的偏見,就個人的部分,與其去對抗它,不如想辦法去善用它,讓偏見為自己所用。

 

最後的結局,看似林子晴騙了所有警局與黑道的男性,但其實,讓這群男性犯錯的真正原因,是他們對於女性的偏見,蒙蔽了他們對客觀事實的認知。

 

劇中這群犯蠢的男性們,也提醒了我,要小心留意自己對事物的固定思維;人活世上,偏見很難沒有,但對於重要的事物,要盡量讓自己保持開放與彈性,不要讓刻板印象,影響了自己對真實的認知與判斷。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80會員
220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每個人身上都同時有好女巫與壞女巫,好女巫是我們應對外在的人格面具,壞女巫則是我們想要隱藏的特質或秘密,在與人為善與獨善其身之間,我們尋找著適切的平衡,在自戀與自卑之間,游移著尋找自己的定位,無論最後的落點在那裡,最終我們要滿足的,不是其他人的期待,而是對自己感覺舒服,與對自己的完整接納。
這是一部看了,很容易會覺得無奈,愛莫能助的短影片,作為觀眾的我們都知道,什麼對阿努佳來說是好的,但身邊拉住她,不讓她提升的力量卻又是那麼的大,或許,這種無力感,也正是導演希望我們有的感覺,這很可能也是製作這部影片的贊助機構,長期陷入的無力困境。
旅行的目的,不一定是改變,有的時候,只是檢視自己走過的路。——《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
每個人身上都同時有好女巫與壞女巫,好女巫是我們應對外在的人格面具,壞女巫則是我們想要隱藏的特質或秘密,在與人為善與獨善其身之間,我們尋找著適切的平衡,在自戀與自卑之間,游移著尋找自己的定位,無論最後的落點在那裡,最終我們要滿足的,不是其他人的期待,而是對自己感覺舒服,與對自己的完整接納。
這是一部看了,很容易會覺得無奈,愛莫能助的短影片,作為觀眾的我們都知道,什麼對阿努佳來說是好的,但身邊拉住她,不讓她提升的力量卻又是那麼的大,或許,這種無力感,也正是導演希望我們有的感覺,這很可能也是製作這部影片的贊助機構,長期陷入的無力困境。
旅行的目的,不一定是改變,有的時候,只是檢視自己走過的路。——《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