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得不是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 能力圈理論: 關於投資我們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
- 三大投資原則
- 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 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 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 檢查清單。聰明的飛行員即使才華再過人,經驗再豐富,也絕不會不使用檢查清單。
- 目前的價格和成交量?
- 交易行情如何?
- 年報何時披露?
- 是否存在其他敏感因素?
- 是否存在隨時退出投資的策略?
- 用來買股票的錢,現在或將來有更好的用途嗎?
- 手頭有足夠資金嗎?
- 這筆資金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 風險
- 糟糕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有些結果並不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但準備不足和倉促決策是不可原諒的,因為這些因素是可控的。
- 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 風險: 適當安全邊際;避免和道德有問題的人交易;堅持為可見的風險要求補償;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避免資金持續虧損。
- 獨立: 你的對錯,並不取決於別人的同意或反對,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
- 準備: 廣泛閱讀成為終身自學者;培養好奇心,努力使自己每天聰明一點點;熟爛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不停追問"為什麼?"
- 謙虛: 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辨識和查核否定性證據;抗拒"虛偽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 嚴格分析: 做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經濟或證券分析師;區分價格/價值;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 配置: 正確配置資金市投資人最重要的工作;最佳用途總是從次要用途比較出來的(機會成本);別"愛上"投資項目,要視情況伺機而動。
- 耐心: 克制天生好動的傾向。
- 決心: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 改變: 認清並適應你所處的世界,別指望世界來適應你;不斷挑戰和主動修正"最愛的觀念"。
- 專注: 記住你原來要做的。避免妄自尊大和生出厭倦無聊的情緒;面對問題別當鴕鳥。
- 我們傾向把大量金錢投放在不用額外再做決策的地方,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那麼當它漲到你的預期水準時,就必須考慮賣掉,這很難。但是如果能夠買幾家卓越公司,就可以安心坐下來拉。
- 富蘭克林用他創造的財富達到財務獨立目標,所以能夠專注於社會改善工作。
- 找出你擅長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樂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 第一講:
- 關心別人賺錢比自己快,是一種致命的罪。忌妒真是一種愚蠢的罪,是唯一一種不可能得到任何樂趣的罪行。
- 我們賺錢,靠的是記住淺顯的,而不是掌握深奧的。我們從來不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只是持續避免讓自己變成蠢貨,久而久之,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勢。
- 虔誠做你正在做的事;借鏡別人的教訓所帶來的後果;遇到挫折時,保持鬥志避免意志消沉,最聰明幸運的人都會遇到困難(有阻力代表你在前進,同時摩擦正在形塑一個閃亮的自己,讓核心顯露);永遠不去會讓你死亡的地方。
- 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大多來自你知道應該避免那些事情: 太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
- 第二講:
- 擁有多個思維模型: 如果你只懂一兩個,心理學顯示你會去扭曲現實,直到現實符合你的思維模型。(手裡拿著鐵鎚的人,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 數學/會計學/工程學/統計學/心理學(認知功能比感知功能更容易受到誤導)
- 巴夫洛夫聯想: 當有人說了你不想聽的話,讓你不高興,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抗拒情緒。你被需訓練自己擺脫這種反應。要有能力接受建設性的批評,並從批評中汲取教訓。
- 熱情和規模一旦結合起來,能夠產生多大的威力。
- 購買新設備,能大大提升生產力,但有多少會流向消費者,多少會留在你手上?除非你是唯一的。
- 大部分的錢是從10個機會上賺來的。如果人們努力在世界上尋找定錯價格的機會,老天爺有時會讓他們如願,聰明的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會狠狠下注。好機會就下重注,其餘時間按兵不動。
- 投資偉大企業能夠賺錢的道理太過明顯,所以有時會被做過了頭。
- 誠實為上策: 在誠實這樣簡單的事情擁有完美紀錄,將會在這個世界取得很大成功。在股市撿便宜是一回事,但是佔合夥人或者老太太便宜是另外一回事。富蘭克林: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 第三講:
- 馬克吐溫: 我從來不讓上學影響我學習。
- 魯拉帕路薩效應: 各種因素間互相強化、並將彼此極大化。
- 米蘭格蘭實驗: 權威作用的證明。權威可以用來說服別人做出可怕的事情。
- 謝畢科效應: 如果整體社會風氣敗壞且有許多人從中獲利,你要是想對此提出警告,他們會就會群起反對你。
- 運用心理: 軍官才能吃"酸泡菜"水手只能看不能吃;過一周後: 水手"只能"一周有一天吃酸泡菜。
- 心理否認: 你對某樣東西投入極大資源,你投入越多,一致心理就越促使你去想"這必須成功。如果我再投入一點就會成功"。人們就是這樣破產的。
- 被剝奪超級反應症候群: 指失去帶來的傷害,比獲得帶來的快樂多的多。
- 操作性反射條件: 後果的性質,決定了有機體在未來重複該行為的傾向。
- 心理學的尷尬之處: 社會心理學,人們對它揭示的傾向了解更多,傾向作用變得更弱;臨床心理學,相信虛幻的東西,往往能夠提高幸福感。
- 未來股東財富複合成長率會下降,規模會拖累業績表現,這不是一種觀點,而是必然。
- 不要過於自信的自以為你的干預利多於弊,因為你要應付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
- 如果這個道理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我會記得更牢,父親用的教學方法方常巧妙,讓我自己透過思考去體會。
- 生活品質和專業追求: 自己想要過什麼生活?如果有能力去掌握,而不去掌握,我認為那是很荒謬的;掌握別人已經弄清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