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一片窗,用堅持成就每次的感動—拾憶設計藝術有限公司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陳宣翰,拾憶設計藝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因為家中經營窗簾事業,從小在觀摩與學習下,累積許多相關窗簾知識,也對於「窗簾」可提供消費者的「價值」,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建立全新窗簾品牌。


拾憶─拾起過去經驗與回憶,成為未來每一步前進養分

陳宣翰執行長,從小在家族窗簾事業耳濡目染下,培養對於窗簾深厚的知識涵養,並帶著年輕夥伴的熱情與創意,注入全新想法。有別於家族老字號事業,打造全新品牌,為自己與夢想打造一窗景色。

一開始,陳宣翰執行長在台南永康區成立了「拾六日窗藝制作」,品牌理念象徵十六歲成年後離開父母的年輕人,來到陌生城市為未來打拼,與大家一起編織生命故事。累積經驗後,在高雄成立窗簾店面,提供更大的展示空間,讓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更加完善。為了品牌宗旨傳遞與管理效率,成立「拾憶設計藝術有限公司」與客人一起拾起過往回憶,以過去累積經驗與客戶肯定,成為拾憶設計進步養分。

陳宣翰執行長認為,窗簾看起來細微,總是在邊角並不起眼,卻是影響空間佈置的關鍵因素,因此期望透過拾憶團隊與設計師的專業相互配合,讓窗簾與原設計相互搭配,提供預期之外的氛圍美學,這就是拾憶設計品牌價值,也是與其他窗簾品牌最大差異。


拾憶設計,是窗簾的設計師

一般大眾對於窗簾可能沒有特殊想法─最直接聯到就是遮陽的功能。因此,陳宣翰執行長期望透過拾憶的服務、解說,讓客戶了解─窗簾不僅是遮陽功用,顏色深淺、材質、裁縫技術都可以影響整體的空間視覺。陳宣翰執行長提到,一樣顏色的窗簾,選用不同面料,例如絲質和亞麻,可以打造出截然不同的風格,規劃窗簾時需要針對整體空間做評估,與室內設計師的理念產生連結,才能真正完整呈現整體氛圍。

拾憶透過窗簾專業知識、布料數據分析,連結設計師的空間規劃,讓窗簾與空間設計相互呼應搭配,讓使用者的視覺體驗與生活機能更加完美!


在意客戶意想不到的細節;解決客戶沒發覺的問題

陳宣翰執行長說道,拾憶除了提供樣式選擇、裝設服務外,更貼心向客戶說明裝設後窗簾收合大小、遮蔽的範圍,設身處地站在客戶角度著想,避免因為裝設窗簾,而遮蔽住原本的窗外美景,拾憶細心替發現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這樣貼心的舉動,無形中提升客戶對於拾憶好感度與信賴感,打造品牌好口碑。

拾憶不僅提供客戶窗簾裝設服務,運用專業協助客戶不曾留意的小細節,而這些小細節,都是對客戶有實質幫助的,讓精細規劃的家,更完美及溫暖。從細節展現品牌與其他競品的差異,也是拾憶的獨特價值。


創業一定要有清楚目標,才能在艱困中勇往直前

關於拾憶的未來經營目標,陳宣翰執行長有著規劃好的藍圖。短期目標仍然用心服務客戶需求,深入服務品質,提升客戶的信賴感─關於窗簾的大小事找拾憶就對了!運用口碑行銷拓展新客戶的服務機會,提升品牌忠誠度,期望成為設計師與客戶窗簾設計唯一指定!

而在中期目標,將對原料商的品質嚴格把關,讓客戶滿意拾憶商品品質及服務,陳宣翰執行長也特別提出時程掌控,為了避免時程的延宕,而影響客戶對於品牌信賴感;除了現有服務外,拾憶也正在規劃發展電商以及線上服務,提供距離較遠的客戶挑選樣式,享受高品質的拾憶服務。更希望透過線上宣傳,讓品牌被更多消費者所熟知。在長期目標,希望推動拾憶成為上市櫃公司,除了讓品牌知名度更廣,也能將品牌理念拓展,獲得更大的認同與支持。

拾憶並非老字號品牌,透過布料數據分析滿足客戶需求,一群年輕人用著熱情,為自己開創「一窗」夢想藍圖。

對於想創業的人,陳宣翰執行長給也予建議:

1.確立好目標,中間遇到困難才能有毅力堅持

2.一顆強大心臟、一個勇往直前的衝勁:遇到問題時不要玻璃心,面對且解決

3.為自己想好退路:創業之路十分艱辛,須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想好退路才能無所畏懼。

在創業之路,每個階段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為自己留好退路,做好準備,才能面對困境更加勇往直前。


獨角以紀錄、分享各大行業的奮鬥史為企業使命,為此我們開始積極邀約該業界代表企業體參與採訪,每一季篩選200家具有潛力的企業品牌參與免費創業故事專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