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未來的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不同年齡的人會有不同的夢想,有些人會思考未來的目標工作,而有些人會開始規劃希望退休的時間,並且開始嘗試賺更多錢來提早開始退休。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想達成。就讓我們坐上時光機到2050年看看27歲的我 吧!


2050 年的科技畢竟和現在不同,生活習慣也有所差距,現在戴的隱形眼鏡,在 2050 年不但可以上網,還可以憑空出現螢幕讓你點擊,隱形眼鏡的用途不再只是幫助近視的人看見明亮的世界,也可以讓你在網路上衝浪,購物不再使用金錢,而是使用自己的生命。這個想法是來自我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名為鐘點戰,那個未來世界大概是這樣,只要你達到一定的歲數,外表就可以永遠不變,但是生命會一點一滴的流失,商人就可以把別人用時間買走你的商品而付的時間拿來悠閒地過日子,但沒有時間的人就需要每天過著急促的生活並且去工作領到時間再把它分享給家人,這部電影也提倡了貧富差距,有時間和沒時間的人過著天差地別的生活。


到了2050年會看到世界有了一大的轉變,很多工作都會被新科技取代,也會 增加很多機器人無法做到的工作。在那裡,街上除了人不時也會出現幾個小機器人跟班幫忙主人做一些較累或較有風險的事。有了機器人,其他現代科技也一個個地發明出來,去太空不再需要龐大的火箭,坐上電梯,直通宇宙,細長的鋼纜裡有個小方形體

從地球和星際之間來回移動。這原理也可以用在未來的時空旅行上,鋼纜和蟲洞調換,小正方體和飛碟調換即可實現穿越時空的夢想。但是在有這樣的科技前我們早已回到生命的起點,為了讓自己可以體驗到未來的新科技,我們需要延緩衰老,只要可以治療癌症,就可以達成平均壽命為兩百的困難目標。


我突然懷疑這場旅行是否是一場夢,還是當我從夢中驚醒的那刻才是一場夢?這讓我想起莊周夢蝶的小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所認知的現實,也有可能是夢境,而我們認知的夢境,也有可能是現實。 看著 2050 年的我,我正過著美好的人生,使用著各種的不同的未來新科技產品,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充實、更方便,但,這有可能只是一場夢。如果這真是一場夢,很多人可能第一個念頭會是「人生過得很不值得」,反之在大家認為的(普通、平時的睡眠)夢境,雖然整晚都有作夢,但並沒有百分之百的印象,有時甚至沒有感到自己在作夢,人們卻不以為意,大家覺得遇到的挫折在現實都是值得的,大家覺得現實是真實的,而夢境只是虛構的潛意識,在現實經歷過的挫折只要一突破,就會有成就感和真實的記憶,較讓人感到值得。如果挫折是在夢境裡突破,醒來之後發現那只是一場夢,反而會感到更失望。經過一番地思考,看著 2050 年的我,我顯得滿意,(這句是整理自昱希口頭解釋的內容,有抓到「直白表達想法」的感覺)無論這個未來的我是真實的還是夢境,我的感受都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因為)只要面對現實,過好充實的人生,就是最幸福的。


回到2023年,所有從沒想過的科技都消失了,我開始覺得世界顯得很空虛,新奇的科技似乎還要 再上百年才會出現似的,或是其實我的真實想法才是現實呢?還是在到2050年前世界末日已經到來了呢?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讓你對12星座的美有所了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蘑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讓我帶你開始永無止盡的韓國之旅!
讓我帶你開始永無止盡的韓國之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談論未來 當我們談論未來,總會感到既興奮又不安。未來是一片未開拓的領域,一個我們無法完全預測但又充滿無限可能的時空。這種未知帶來了挑戰,也給予我們希望。從科技的進步到社會的變革,從個人的成長到集體的突破,每一步都在開創新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有夢想 我們不妨從個人的角度談起。每個人都有夢想,
Thumbnail
我為自己和世界設想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想像你的個人未來,各個層面上的未來——靈性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和身體上的。 現在擴大你的注意力,想像你周圍世界的未來——你的社區、你的國家、人類、自然環境、我們的星球。讓它們都充分反映你在自己身上發現的整合和完整性。想像一下,新世界正在以健康、平衡、
Thumbnail
未來的日子值得期待嗎?我們又是否曾想像過自己未來的模樣和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總是夢想能夠自由地穿梭於時間的長河之中,無論是回到過去糾正錯誤、體驗歷史,或是窺探未來的發展。時空穿梭助理正是基於這樣的夢想而誕生的產品,它結合了先進的量子技術和人工智能,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空旅行體驗。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人們總是習慣為過去懊悔,卻鮮少想要為改變未來作些認真的努力,那是因為過去已經是事實不會再變,未來卻有無限的可能,而人們傾向思考自己能掌控的事物,對未知的事往卻兩手一攤,任由它去。 活在過去不管現在的人是痴人,活在現在不管未來的是蠢人,只有活在當下並計畫未來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智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談論未來 當我們談論未來,總會感到既興奮又不安。未來是一片未開拓的領域,一個我們無法完全預測但又充滿無限可能的時空。這種未知帶來了挑戰,也給予我們希望。從科技的進步到社會的變革,從個人的成長到集體的突破,每一步都在開創新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有夢想 我們不妨從個人的角度談起。每個人都有夢想,
Thumbnail
我為自己和世界設想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想像你的個人未來,各個層面上的未來——靈性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和身體上的。 現在擴大你的注意力,想像你周圍世界的未來——你的社區、你的國家、人類、自然環境、我們的星球。讓它們都充分反映你在自己身上發現的整合和完整性。想像一下,新世界正在以健康、平衡、
Thumbnail
未來的日子值得期待嗎?我們又是否曾想像過自己未來的模樣和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總是夢想能夠自由地穿梭於時間的長河之中,無論是回到過去糾正錯誤、體驗歷史,或是窺探未來的發展。時空穿梭助理正是基於這樣的夢想而誕生的產品,它結合了先進的量子技術和人工智能,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空旅行體驗。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人們總是習慣為過去懊悔,卻鮮少想要為改變未來作些認真的努力,那是因為過去已經是事實不會再變,未來卻有無限的可能,而人們傾向思考自己能掌控的事物,對未知的事往卻兩手一攤,任由它去。 活在過去不管現在的人是痴人,活在現在不管未來的是蠢人,只有活在當下並計畫未來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