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n of Thought》以及怎樣踏上這樣的旅程——我寫Tomii Cha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寫在前頭,其實現在的我蠻心虛的。在跟Tomii Chan聊天的時候,他還在準備前往日本演出的事情。而此刻停筆之際,他已經要再度到日本演出。雖然為他的前行感到高興,但也為這篇專訪沒有辦法好好的在一個更好的時間出現而感到抱歉。願意對初見的我講了那麼多話,但沒有及時的把這些東西整理出來,每次想到成長至今的自己還是用了很多的時間逃避,略為的臉紅。

raw-image
而Tomii呢,他是一個會說「但只有當做咗出嚟之後,佢先算係一件事」的人。

他最新的作品是在今年六月初推出的,配合這個EP面世,他辦了一個在新蒲崗咖啡店的小演出。那裡是一個經典的白盒子,也是一個隨意的空間,裡面的傢俱可以自由的移動,在那些錄影中,是一群人在愉快的和音樂玩耍。

對他而言,現場音樂的魅力所在,就是可以把背景不同、想法不同的觀眾放置到同一個空間,和音樂愉快的共處,藉由音樂直白而坦誠的表達自我。而Tomii的音樂聽來,總有一種滿載情緒的感覺,這樣竭盡全力去表達或是形容一些發生過的事物,賦予形狀。

六月的EP是他為自己訂下的目標——在去日本之前,為自己作出一個小總結。無論最後有多少作品能夠面世,都是自己在這個階段的樣貌。他混合了不同的音樂風格,揉合了許多音樂元素,是他一邊摸索發展的路向,一邊嘗試實踐的成果。

滾動的人生與音樂

過去的他,曾經有和不同的朋友組成過樂隊,但三隊都是無疾而終的結果。讓他決定了以個人發展為基礎,只有自己繼續寫歌唱歌,就可以繼續把音樂玩下去。在這樣的同時,也可以保持和不同人、其他樂隊合作的可能性。

他形容說,音樂是他從小到大的志業,他也從音樂感受到自在和自信。

「世界告訴我,我是擅長做音樂的。」

雖然途中遇到了不少的波折,但是他都沒有想過要停下來。而這些波折,也只是他繼續尋找不同方向去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或許有些是喜歡的,或許有些是不那麼喜愛的,都要摸索過才知道。

在香港地獨立做音樂,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也正正因為在這條路上會有許多的壓力,發展的方向也不盡然一直是明朗的。現在的他更想多做一點東西出來,去呈現給大家看自身的變化,也是一個方法去紓解自己的壓力。

Tomi的音樂歷程,是由詩歌開始的。

他和教會音樂有著緣份,青少年的時候也有參與敬拜音樂。但真正的音樂基礎,是源自於一首《多啦A夢》的主題曲。因為喜歡這首歌,他就開始學習小提琴。這個古典音樂的基礎,直到中四的時候才增添了其他的色彩。當時是一個要移民的同學,在臨行前給了Tomii一把他的吉他。就是這樣,他才開始自學吉他,也多聽了許多不同的音樂,像是藍調,或是搖滾樂。

喜歡在網絡流連的他,在一次論壇上的相識,談到了未來志向,被詢問到要不要到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讀音樂。他因為這樣的契機,決定了唸的學校,玩了第一次的樂隊,做了第一次音樂劇的樂手,也感受到自己的音樂被肯定的愉悅感。

這樣帶有一點隨性和調皮的轉捩點,幾乎貫穿了整個他的音樂歷程,而每一件事他又這樣努力而認真的去完成。像他給人的印象一樣,有點藝術家的隨意飄忽,但又充滿誠實面對音樂的認真。

最終就有自然生長的模樣

因為自身有不同的音樂養份,他呈現的音樂也有不同的面向。Tomii的竭盡全力,就像是用最多的方法去形容自己的感受。用粵語、用中文、用英文,用不同的音樂類型去碰撞出可以得到的形狀。這張EP本來是以取樣砌beat (Beat Making) 為主,但因為後來找了Lawrence和Mat錄了〈Winter Daze〉的Rhythm Section,覺得效果不俗,他才把心一橫請他們把所有歌都重新錄製一次。事實上,他也沒法拒絕現場樂器的魅力,無論是歌唱上,還是音樂的狀態,都變得更為人性化,也更貼近他想做到的質感。

他也在傾盡了可以做到的事在這些音樂編排中,像是帶有R&B感覺的吉他元素,或是Looping、Sampling、EDM中的Riser、Roland TR-808的聲音,能使用的東西,他都會先試試看放進去的效果。而在人聲的編排和處理上,他也花了許多功夫去讓裡面蘊藏更多可以被挖掘的東西,疊聲、和音、對唱、Soulful的聲音,幾乎在每一首歌都可以聽到這些元素。他埋藏了許多這樣的線索,讓這些情感可以向上堆疊。

如果你有聽過Tomii以往的音樂作品,不難發現這些音樂元素一直都存在他的作品當中。但在這次的處理上更為高明,他開始建立了自己的風格,把這些技巧成為了巧思,放在這個風格骨幹中的小地方,聽起來更像Tomii Chan的作品了。

這種狀態就像一個香港流行文化形成的縮影,在語言上的運用亦然。縱然粵語是自己的母語,但因為成長使然,Tomii更習慣用英文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他亦覺得有很多字彙是英文裡獨有的,能夠精準的形容一些狀態,也是因為在網上衝浪的他,往往都以英文和不同地方的人溝通,習慣使然。私下一直有以粵語創作的他,也期望在這次打破自己和母語之間的距離感,亦覺得是時候把這些作品拿出來分享了。

raw-image

那些貫穿在森林的繩索

這張EP裡的歌,幾乎都是他一個人獨處時得到的感覺,在自己的房間裡、在自己工作室裡,可能用手機的錄音機把這些碎片紀錄下來,也可能是用結他來彈奏,或是用琴來表現這些感覺。這些感覺寫著寫著,才意識到他們都是跟愛情有關的,對他自身而言也是親密而貼身的。

跟許多人一樣,創作本來就是一個消化自己情緒的途徑。寫下這些音樂,回頭再去聆聽這些碎片,正正就是他體會過愛情當中好與壞,但當時沒有辦法處理到、遺留下來的東西。他再三聆聽這些段落,就會想起當時的情緒和畫面,有些是虛構的,有些是真實的。像是〈Meeting You〉講述的是一個被吸引到的瞬間,那個覺得「好正」的美妙時刻;或是〈說不清〉中,和前任分開後碰到共同好友,憶起當初種種的複雜感受——這種傷感的醍醐味,也是粵語歌恰恰可以表達的。

Tomi跟我說,他是到了一個時機點才意識到自己在做一張EP。他發現了有一個不錯的開始,中間是兩首可以搖擺的歌,最後一首慢歌作結,亦是他喜歡的結尾形式,去講述自己未來大概會是一個怎樣的模樣。

從2016年把自己的創作放上平台,到2017年和2018年的專輯,再有其他大大小小的EP,除了是他一個線性、呈現他音樂創作的軌跡,中間也有很多好玩的線索。每一次音樂都有些是由上一次的作品延展出來,也有許多養份相互滋養的痕跡。像是《Arrays》的〈Leather Shoes〉到後來的《Not a Good Day to Die》、《NAGDTD》中的〈Angel〉到《Replay》的空靈感、〈Regrets〉的靈魂樂滲透到〈Grow〉和最新的《Train of Thought》。寫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Tomii Chan就像是一個頑皮的小孩,把玩具放到到處都是,但又這樣樂於與彼此分享。

以及

raw-image

能完成這些音樂,還有需要很多人的協力。和他一起寫詞的朋友K和E、鼓手Lawrence、貝斯手Mat、鍵琴手Wynne、吉他手暨和音Ollie。這些人幾乎都彼此認識,在香港的音樂世界中,還是那麼的緊密和細小。

「我希望有人聽到我的音樂,會覺得『依條友係有啲野唔同架喎』。」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觸碰到海量的音樂,如果在當中聽到一些音樂會產生這樣的感覺;而在這個彈丸之地裡頭,能有這樣多的音樂不斷發生,兩者都好像仍然是值得紀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risiswriting
12會員
18內容數
「當我們在談論BL,我們在談論什麼?」— by cyrisiswriting
cyrisiswriting的其他內容
2024/04/04
今年我看了MIRROR的演唱會,個人表演不俗,但可惜的是就只有個人表演。到最後的大合唱,我仍是不免的感動——有甚麼所謂呢?他們帶動過一連串對香港熱烈的討論、一段野火不盡的時光、一場盛大的文化生產,被這些發生過的事吸引的我,除了感謝,還能慶幸。
Thumbnail
2024/04/04
今年我看了MIRROR的演唱會,個人表演不俗,但可惜的是就只有個人表演。到最後的大合唱,我仍是不免的感動——有甚麼所謂呢?他們帶動過一連串對香港熱烈的討論、一段野火不盡的時光、一場盛大的文化生產,被這些發生過的事吸引的我,除了感謝,還能慶幸。
Thumbnail
2024/04/04
把這篇文章公開的日子已經是2024年,MIRROR不再是大家都喜歡的雞蛋,而是成為了麥當勞、支付寶或是政府宣傳裡的廣告主角。因為路人和粉絲之間的分野越來越大,MIRROR沒有難以如過去一樣打開更多的討論空間;我內文提及過的勇敢人物,也在不同場合裡說出被稱作扮演異性戀的話語。
Thumbnail
2024/04/04
把這篇文章公開的日子已經是2024年,MIRROR不再是大家都喜歡的雞蛋,而是成為了麥當勞、支付寶或是政府宣傳裡的廣告主角。因為路人和粉絲之間的分野越來越大,MIRROR沒有難以如過去一樣打開更多的討論空間;我內文提及過的勇敢人物,也在不同場合裡說出被稱作扮演異性戀的話語。
Thumbnail
2024/02/26
在如同廣播的一串英文中,有被刻意打斷的處理或是被干擾的狀態,而在一些帶點跳針的字句背後,是一段漸速減慢加快的聲響,在我聽來,不知何故地聯想到紅綠燈的質地——這種快脆的聲音,總是牽起我對城市的印象。聲響在開首消失過後,又再不斷以不同的質感和形式穿插這七分多鐘的音樂𥚃。
Thumbnail
2024/02/26
在如同廣播的一串英文中,有被刻意打斷的處理或是被干擾的狀態,而在一些帶點跳針的字句背後,是一段漸速減慢加快的聲響,在我聽來,不知何故地聯想到紅綠燈的質地——這種快脆的聲音,總是牽起我對城市的印象。聲響在開首消失過後,又再不斷以不同的質感和形式穿插這七分多鐘的音樂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Tomii他是一個會說「但只有當做咗出嚟之後,佢先算係一件事」的人。 他這張EP是在今年六月初推出的,配合這個EP面世,他辦了一個在新蒲崗咖啡店的小演出。那裡是一個經典的白盒子,也是一個隨意的空間,裡面的傢俱可以自由的移動,在那些錄影中,是一群人在愉快的和音樂玩耍。
Thumbnail
Tomii他是一個會說「但只有當做咗出嚟之後,佢先算係一件事」的人。 他這張EP是在今年六月初推出的,配合這個EP面世,他辦了一個在新蒲崗咖啡店的小演出。那裡是一個經典的白盒子,也是一個隨意的空間,裡面的傢俱可以自由的移動,在那些錄影中,是一群人在愉快的和音樂玩耍。
Thumbnail
今天不講太學術的東西,來聊聊我踏入配樂產業的故事吧! 搖滾Bass手 我在台灣讀完大學、當完兵才決定要到洛杉磯去念音樂,一開始的目標其實是想當個搖滾樂團的Bass手,所以在當地參加了各種樂團,從金屬、流行、Indie、拉丁到爵士都玩。 雖然當樂手表演很開心,但每次演出都要搞到半夜才能扛著一堆器
Thumbnail
今天不講太學術的東西,來聊聊我踏入配樂產業的故事吧! 搖滾Bass手 我在台灣讀完大學、當完兵才決定要到洛杉磯去念音樂,一開始的目標其實是想當個搖滾樂團的Bass手,所以在當地參加了各種樂團,從金屬、流行、Indie、拉丁到爵士都玩。 雖然當樂手表演很開心,但每次演出都要搞到半夜才能扛著一堆器
Thumbnail
最近下午有空,都會在附近一處廣場彈吉他練唱。 我以前曾經利用假日在一家咖啡館駐唱,也去一些市集、民宿表演,後來在退休前申請了街頭藝人證照。 那時本來的想法是在街頭唱歌,看能不能吸引一些同好知音,不過以我在咖啡館駐唱的經驗,恐怕會事與願違。 唱歌一直不是我音樂上的強項,其實是我對自己的歌聲沒什麼
Thumbnail
最近下午有空,都會在附近一處廣場彈吉他練唱。 我以前曾經利用假日在一家咖啡館駐唱,也去一些市集、民宿表演,後來在退休前申請了街頭藝人證照。 那時本來的想法是在街頭唱歌,看能不能吸引一些同好知音,不過以我在咖啡館駐唱的經驗,恐怕會事與願違。 唱歌一直不是我音樂上的強項,其實是我對自己的歌聲沒什麼
Thumbnail
3.24 參與日本樂團 Yogee new wave 演出的感想
Thumbnail
3.24 參與日本樂團 Yogee new wave 演出的感想
Thumbnail
前幾天,IG的動態回顧跳了出來,我才發現自己一年前在電台上寫了一篇toe的goodbye。一年前,距離我初次聽到goodbye也不只一年了。 一年後,我錯過了票,卻找到了方式,再寫一次Goodbye。 一首歌聽了這麼久,卻還能找到方式寫goodbye,那樣的心情是開心的。
Thumbnail
前幾天,IG的動態回顧跳了出來,我才發現自己一年前在電台上寫了一篇toe的goodbye。一年前,距離我初次聽到goodbye也不只一年了。 一年後,我錯過了票,卻找到了方式,再寫一次Goodbye。 一首歌聽了這麼久,卻還能找到方式寫goodbye,那樣的心情是開心的。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入圍第 33 屆金曲獎,並且發布新作品《O Milaladiway》的舒米恩,來和聽眾一起聊聊創作背後的故事。 開始做音樂的原因,竟是為了替朋友追求女同學? 樂團形式的創作與個人創作差異?透過音樂探索自身認同! 過去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把音樂當作職業?舒米恩透過不懈努力贏得家人認同?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入圍第 33 屆金曲獎,並且發布新作品《O Milaladiway》的舒米恩,來和聽眾一起聊聊創作背後的故事。 開始做音樂的原因,竟是為了替朋友追求女同學? 樂團形式的創作與個人創作差異?透過音樂探索自身認同! 過去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把音樂當作職業?舒米恩透過不懈努力贏得家人認同?
Thumbnail
一丁跟東城的電鼓編曲,站在交叉點上的迷惘,要Finish還是Quit?明明上一秒鐘,在Verse的部分,也是多麼順利、多麼輕快,不消一秒到了Pre-chorus部分,步伐慢了下來,前進還是放棄?
Thumbnail
一丁跟東城的電鼓編曲,站在交叉點上的迷惘,要Finish還是Quit?明明上一秒鐘,在Verse的部分,也是多麼順利、多麼輕快,不消一秒到了Pre-chorus部分,步伐慢了下來,前進還是放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