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的大國

負責任的大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中國在1999年通過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報告,宣佈以"責任大國"的形象走向國際政治的舞臺。
北韓於11月21日發射軍事偵察衛星 〈朝鮮勞動黨新聞〉

北韓於11月21日發射軍事偵察衛星 〈朝鮮勞動黨新聞〉

北韓於11月21日晚10時42分發射了軍事偵察衛星。這個動作不僅明顯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禁止利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任何發射"的決議,而且瞄準韓國尹錫悅總統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時間,比北韓自己預告發射的時間提前幾個小時強行進行了突然挑釁。最重要的是,考慮到今年以來北韓第三次發射衛星,最終成功進入衛星軌道的技術能力,對韓國來說,完全進入了國家安保層面的嚴重挑戰。

就在11月21日北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後,聯合國祕書長立刻譴責了北韓的行爲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但是,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員的中國,其態度令人費解。

11月22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言〈網路資料〉

11月22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言〈網路資料〉


中國22日通過外交部發言人聲明表示:「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按照雙軌並進思路和分階段、同步走原則,展開有意義的對話,均衡解決各自合理關切。中方將繼續為推動政治解決半島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由於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予以反對,會議未能取得諸如安理會層面發表聲明或決議譴責北韓發射軍事衛星等具體制裁。

由於北韓的冒險主義不僅威脅韓半島的和平,也無視國際社會其他國家及聯合國的權威,動搖了國際不擴散體制。而讓韓國介意的是作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卻對此保持沉默,並採取了幕後支援的態度,稱自已是負責任大國的中國採取了這種態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在1971年時中國成爲聯合國成員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但中國的態度使許多韓國政治學者及政治人物覺得中國無視周邊國家安全及國際社會的批判。
1947年聯合國大會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通過了以"南北總選舉案"爲主要內容的決議案,但北韓拒絕後,1948年5月只在南韓舉行總選舉,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而聯合國承認大韓民國是"韓半島唯一的合法政府"。
在1950年6月得到蘇聯支援的北韓對南韓入侵開始一個月後,除釜山以外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北韓佔領。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澳洲在內的16個國家提供戰鬥兵,瑞典、印度、意大利等6個國家提供義務兵力,在聯合國旗幟下對抗侵略者北韓。相反中國當時以大量的人海戰術幫助了北韓,站在共產主義國家的互相援助,與聯合國軍隊進行了戰鬥。

而中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已達50多年,中國是否履行了符合其地位的作用和責任呢?
就在2022年的一年時間內,北韓總共試射了65枚導彈,這完全違反了安理會決議,安理會理應採取相應措施,但中國和俄羅斯卻一起表示"外界應該共同消除北韓的合理疑慮"。
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國,能夠成為承擔世界責任的大國
中國似乎認爲,韓半島應同時追求〈無核化〉和〈和平協定〉的"雙軌並行",有助於實現韓國的駐韓美軍撤退和韓半島統一的目標。但讓韓國疑惑的是,中國的表態和立場似乎只會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和韓日美的安保合作。
我們都知道北韓的核武開發不僅會損害韓半島還會波及其他周邊國家,影響世界的穩定與和平。若欲改變北韓的態度,俄羅斯及中國的態度尤其關鍵,另外,中國在世界要如何發揮所謂"責任大國",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信任和響應呢?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榮幸獲得你的【愛心】❤️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機會獲得你的【追蹤】✅
你的支持與鼓勵,會成為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你。

avatar-img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152會員
152內容數
這些有的沒的,看似遙遠卻又如此貼近身邊的大小事,想透過每次學習,透過每次交換分享,每次思緒的整理,來自各方的文字,然後搭乘載有歷史脈絡,可以去未來的時光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的其他內容
8月初曾用水炮攻擊菲律賓海警船 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任何人都不能進入他們的領海 依靠力量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爲不僅在菲律賓近海,而是在整個南海全境,未來很可能擴及太平洋。 菲律賓漁民們世世代代認爲自己的近海捕魚的菲律賓近海,最近與中國的主權紛爭達到了頂點。這裡就是距離中國最南端海南約1000公
這種矛盾敵對的兩國關係可能早在30年前就開始萌芽了 兩國從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外交政策"等方面早已長期存在衝突
以中美霸權對抗為起點的冷戰新國際體系中出現幾個爭端。 烏克蘭戰爭將去年從東亞開始的戰爭的火花蔓延到了整個歐洲、 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將火焰蔓延到了中東的火藥庫、 北韓核武對韓半島的威脅、 還有世界關注的台海情況。
在台灣人的記憶寶庫「秋惠文庫」發現..... 某日夜晚在一個綜藝節目上節目主持人提到了臺灣 因為韓國綜藝節目中鮮少會提到臺灣,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試著思考這場戰爭應該在那裡停下呢? 我看著電視裡的以色列青年訴說在以色列的父母擔心他在南韓的安全。(當時南北韓關係緊張) "事實上,以色列可能隨時受到火箭攻擊,在別人看來更危險的地方,但父母卻擔心他,真是諷刺。 但是更具有諷刺的是以色列向巴勒斯坦人提供電力、糧食和一切支援。 但是如果以色列
內部政治鬥爭 最終導致國家安全出現真空 7日伊斯蘭激進武裝團體哈瑪斯突襲擊,遭受巨大人員傷亡的以色列陷入了震驚、憤怒和悲痛之中。
8月初曾用水炮攻擊菲律賓海警船 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任何人都不能進入他們的領海 依靠力量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爲不僅在菲律賓近海,而是在整個南海全境,未來很可能擴及太平洋。 菲律賓漁民們世世代代認爲自己的近海捕魚的菲律賓近海,最近與中國的主權紛爭達到了頂點。這裡就是距離中國最南端海南約1000公
這種矛盾敵對的兩國關係可能早在30年前就開始萌芽了 兩國從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外交政策"等方面早已長期存在衝突
以中美霸權對抗為起點的冷戰新國際體系中出現幾個爭端。 烏克蘭戰爭將去年從東亞開始的戰爭的火花蔓延到了整個歐洲、 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將火焰蔓延到了中東的火藥庫、 北韓核武對韓半島的威脅、 還有世界關注的台海情況。
在台灣人的記憶寶庫「秋惠文庫」發現..... 某日夜晚在一個綜藝節目上節目主持人提到了臺灣 因為韓國綜藝節目中鮮少會提到臺灣,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試著思考這場戰爭應該在那裡停下呢? 我看著電視裡的以色列青年訴說在以色列的父母擔心他在南韓的安全。(當時南北韓關係緊張) "事實上,以色列可能隨時受到火箭攻擊,在別人看來更危險的地方,但父母卻擔心他,真是諷刺。 但是更具有諷刺的是以色列向巴勒斯坦人提供電力、糧食和一切支援。 但是如果以色列
內部政治鬥爭 最終導致國家安全出現真空 7日伊斯蘭激進武裝團體哈瑪斯突襲擊,遭受巨大人員傷亡的以色列陷入了震驚、憤怒和悲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