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的大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中國在1999年通過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報告,宣佈以"責任大國"的形象走向國際政治的舞臺。
北韓於11月21日發射軍事偵察衛星 〈朝鮮勞動黨新聞〉

北韓於11月21日發射軍事偵察衛星 〈朝鮮勞動黨新聞〉

北韓於11月21日晚10時42分發射了軍事偵察衛星。這個動作不僅明顯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禁止利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任何發射"的決議,而且瞄準韓國尹錫悅總統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時間,比北韓自己預告發射的時間提前幾個小時強行進行了突然挑釁。最重要的是,考慮到今年以來北韓第三次發射衛星,最終成功進入衛星軌道的技術能力,對韓國來說,完全進入了國家安保層面的嚴重挑戰。

就在11月21日北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後,聯合國祕書長立刻譴責了北韓的行爲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但是,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員的中國,其態度令人費解。

11月22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言〈網路資料〉

11月22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言〈網路資料〉


中國22日通過外交部發言人聲明表示:「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按照雙軌並進思路和分階段、同步走原則,展開有意義的對話,均衡解決各自合理關切。中方將繼續為推動政治解決半島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由於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予以反對,會議未能取得諸如安理會層面發表聲明或決議譴責北韓發射軍事衛星等具體制裁。

由於北韓的冒險主義不僅威脅韓半島的和平,也無視國際社會其他國家及聯合國的權威,動搖了國際不擴散體制。而讓韓國介意的是作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卻對此保持沉默,並採取了幕後支援的態度,稱自已是負責任大國的中國採取了這種態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在1971年時中國成爲聯合國成員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但中國的態度使許多韓國政治學者及政治人物覺得中國無視周邊國家安全及國際社會的批判。
1947年聯合國大會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通過了以"南北總選舉案"爲主要內容的決議案,但北韓拒絕後,1948年5月只在南韓舉行總選舉,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而聯合國承認大韓民國是"韓半島唯一的合法政府"。
在1950年6月得到蘇聯支援的北韓對南韓入侵開始一個月後,除釜山以外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北韓佔領。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澳洲在內的16個國家提供戰鬥兵,瑞典、印度、意大利等6個國家提供義務兵力,在聯合國旗幟下對抗侵略者北韓。相反中國當時以大量的人海戰術幫助了北韓,站在共產主義國家的互相援助,與聯合國軍隊進行了戰鬥。

而中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已達50多年,中國是否履行了符合其地位的作用和責任呢?
就在2022年的一年時間內,北韓總共試射了65枚導彈,這完全違反了安理會決議,安理會理應採取相應措施,但中國和俄羅斯卻一起表示"外界應該共同消除北韓的合理疑慮"。
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國,能夠成為承擔世界責任的大國
中國似乎認爲,韓半島應同時追求〈無核化〉和〈和平協定〉的"雙軌並行",有助於實現韓國的駐韓美軍撤退和韓半島統一的目標。但讓韓國疑惑的是,中國的表態和立場似乎只會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和韓日美的安保合作。
我們都知道北韓的核武開發不僅會損害韓半島還會波及其他周邊國家,影響世界的穩定與和平。若欲改變北韓的態度,俄羅斯及中國的態度尤其關鍵,另外,中國在世界要如何發揮所謂"責任大國",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信任和響應呢?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榮幸獲得你的【愛心】❤️
👉🏻謝謝你看見我,希望有機會獲得你的【追蹤】✅
你的支持與鼓勵,會成為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152會員
152內容數
這些有的沒的,看似遙遠卻又如此貼近身邊的大小事,想透過每次學習,透過每次交換分享,每次思緒的整理,來自各方的文字,然後搭乘載有歷史脈絡,可以去未來的時光機。
2024/09/24
9月17日,黎巴嫩真主黨發生重大爆炸事件,導致數千人傷亡,卻也撼動了人們對通訊設備的信任。爆炸後,人們驚恐地關閉手機,反映出在戰爭中,科技與日常設備被轉化為潛在威脅的現實。現代戰爭中我們需要了解利用通訊設備及心理戰的雙面性,何其恐懼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Thumbnail
2024/09/24
9月17日,黎巴嫩真主黨發生重大爆炸事件,導致數千人傷亡,卻也撼動了人們對通訊設備的信任。爆炸後,人們驚恐地關閉手機,反映出在戰爭中,科技與日常設備被轉化為潛在威脅的現實。現代戰爭中我們需要了解利用通訊設備及心理戰的雙面性,何其恐懼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Thumbnail
2024/05/21
巴黎時隔100年再次舉辦夏季奧運會,法國奢華品牌如愛馬仕、LV參與了獎牌和運動服的設計製作。然而,全球正陷於兩場激烈的戰爭中,這些戰爭相關國家的選手也將參加奧運會,可能對順利舉行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和平呼籲背後對俄羅斯的隱藏支持引發爭議,奧運安全問題仍是一個巨大挑戰。
Thumbnail
2024/05/21
巴黎時隔100年再次舉辦夏季奧運會,法國奢華品牌如愛馬仕、LV參與了獎牌和運動服的設計製作。然而,全球正陷於兩場激烈的戰爭中,這些戰爭相關國家的選手也將參加奧運會,可能對順利舉行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和平呼籲背後對俄羅斯的隱藏支持引發爭議,奧運安全問題仍是一個巨大挑戰。
Thumbnail
2024/04/19
和平派」形象:對南北對話的迷戀 從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煥,韓國民主化之後,到現任尹錫悅總統,這些總統當中,不論左派右派,保守或是進步,有哪一位能夠真正理解國際政治赤裸裸的一面?
Thumbnail
2024/04/19
和平派」形象:對南北對話的迷戀 從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煥,韓國民主化之後,到現任尹錫悅總統,這些總統當中,不論左派右派,保守或是進步,有哪一位能夠真正理解國際政治赤裸裸的一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中國在1999年通過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報告,宣佈以"責任大國論"的形象走向國際政治的舞臺。 北韓於11月21日晚10時42分發射了軍事偵察衛星。
Thumbnail
中國在1999年通過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報告,宣佈以"責任大國論"的形象走向國際政治的舞臺。 北韓於11月21日晚10時42分發射了軍事偵察衛星。
Thumbnail
與中國關係降溫到要收拾行李走人的地步。 即使中華民國還在中國大陸時期,北韓早已表現出強烈的敵意,稱其為“蔣介石陰謀集團” ,並在中國內戰期間幫助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
Thumbnail
與中國關係降溫到要收拾行李走人的地步。 即使中華民國還在中國大陸時期,北韓早已表現出強烈的敵意,稱其為“蔣介石陰謀集團” ,並在中國內戰期間幫助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
Thumbnail
《金正恩的外交遊戲:你不知的北韓核武真相》書評     2018年4月27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於板門店舉行高峰會,簽署《板門店宣言》。同年一陣峰迴路轉後,6月12日金正恩又於新加坡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會晤,並簽署聯合聲明。第三度的南北韓高峰會與有史以來首次的北韓與美國領導人親自會談再度
Thumbnail
《金正恩的外交遊戲:你不知的北韓核武真相》書評     2018年4月27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於板門店舉行高峰會,簽署《板門店宣言》。同年一陣峰迴路轉後,6月12日金正恩又於新加坡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會晤,並簽署聯合聲明。第三度的南北韓高峰會與有史以來首次的北韓與美國領導人親自會談再度
Thumbnail
北韓二○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發射一枚火箭,將軍用偵察衛星「萬里鏡一號」送上軌道,但因火箭故障,發射失敗,北韓當局宣布近期內將再度試射;美日韓立即同聲譴責北韓,美國印太司令部也重申北韓是以「彈道飛彈技術進行發射」,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多項決議,造成東北亞局勢緊張,破壞區域和平穩定,未來三方將持續合作監控
Thumbnail
北韓二○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發射一枚火箭,將軍用偵察衛星「萬里鏡一號」送上軌道,但因火箭故障,發射失敗,北韓當局宣布近期內將再度試射;美日韓立即同聲譴責北韓,美國印太司令部也重申北韓是以「彈道飛彈技術進行發射」,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多項決議,造成東北亞局勢緊張,破壞區域和平穩定,未來三方將持續合作監控
Thumbnail
南韓總統尹錫悅日前接受《路透》專訪,針對台海緊張情勢指出,韓國與國際社會堅決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並表示「台灣問題是全球性問題」。 以上尹錫悅的公開談話,遭到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的嚴重批評,稱其「玩火者、必自焚」,但南韓不畏懼,反而對北京政府的粗暴言論,表達強烈抗議。
Thumbnail
南韓總統尹錫悅日前接受《路透》專訪,針對台海緊張情勢指出,韓國與國際社會堅決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並表示「台灣問題是全球性問題」。 以上尹錫悅的公開談話,遭到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的嚴重批評,稱其「玩火者、必自焚」,但南韓不畏懼,反而對北京政府的粗暴言論,表達強烈抗議。
Thumbnail
北韓發射飛彈或試爆核彈,不只是東北亞問題,更是全球重大安全問題。尤其朝鮮半島一旦爆發戰事,有關「南韓的台灣僑民」、「北韓的流離難民」、「中共的反應行動」、「亞太的區域安全」或「全球的經濟影響」等戰爭效應問題,如何因應或有效防範,未來都將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可能戰略風險。
Thumbnail
北韓發射飛彈或試爆核彈,不只是東北亞問題,更是全球重大安全問題。尤其朝鮮半島一旦爆發戰事,有關「南韓的台灣僑民」、「北韓的流離難民」、「中共的反應行動」、「亞太的區域安全」或「全球的經濟影響」等戰爭效應問題,如何因應或有效防範,未來都將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可能戰略風險。
Thumbnail
近期的東亞,湧動著不安的地緣風雲。 10月15日,美國「杜威號」飛彈驅逐艦、加拿大「溫尼伯號」巡防艦聯合通過台灣海峽,招致解放軍東部戰區出動海空兵力全程跟監。此次行動,既是9月27日英國「里奇蒙號」巡防艦後,再有外國船艦高調過台海,也是拜登(Joe Biden)任內第九次出動美艦穿過台灣海峽。解放
Thumbnail
近期的東亞,湧動著不安的地緣風雲。 10月15日,美國「杜威號」飛彈驅逐艦、加拿大「溫尼伯號」巡防艦聯合通過台灣海峽,招致解放軍東部戰區出動海空兵力全程跟監。此次行動,既是9月27日英國「里奇蒙號」巡防艦後,再有外國船艦高調過台海,也是拜登(Joe Biden)任內第九次出動美艦穿過台灣海峽。解放
Thumbnail
為何即使現今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低,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卻不斷提高?因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因各種原因不斷轉差,加上中國共產黨的極權性質令其處事手法欠缺彈性。在很多戰場上:美中關係、台海問題、南海問題、香港國安法還有肺炎追責等問題完全沒有退讓的空間,中國早已騎虎難下。
Thumbnail
為何即使現今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低,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卻不斷提高?因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因各種原因不斷轉差,加上中國共產黨的極權性質令其處事手法欠缺彈性。在很多戰場上:美中關係、台海問題、南海問題、香港國安法還有肺炎追責等問題完全沒有退讓的空間,中國早已騎虎難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