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走讀>九份的建築及街道特色

2023/12/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九份是一座充滿歷史與文化魅力的山城,其街道和建築特色為遊客提供了獨特的視覺和文化體驗。本篇來分享幾個經典的九份街道及建築特色,下次去九份除了逛老街外,可別忘了仔細來探尋這些痕跡哦!

建築

石頭房子

因為就地取材,有金礦的石頭拿去煉治,沒有金礦的石頭就拿來當作建材。有錢的人家會請工匠將石頭打成四方的形狀,稱為「四指石」;而較沒有錢的礦工則撿剩下的石頭來堆砌,看起來較為雜亂故又稱「雜錯石」(圖1)。

這種石頭屋的特性冬暖夏涼,因為石頭很厚,夏天的熱氣無法傳入,而冬季的冷風也無法傳入,此外石頭屋可以防震,越震越穩固。

圖1-石頭房子

圖1-石頭房子


黑屋頂

早期九份的屋頂,牆壁為石頭,屋頂是木頭,但是木頭會漏水,因此從日治時期引入「油毛氈」做為材料,其為練石油的下腳品(如柏油、瀝青),具防水性,材料便宜、施工容易且重量輕,因此廣為盛行於礦村、多雨的地方(圖2)。

面對颱風來時,需要用鐵鎖把屋頂綁起來,且住同一排屋子的人就像是穿同一條褲子一樣,只要有一個人的褲帶掉了,整條褲子都會掉下來,因此只要有人鐵鎖沒綁好,整片屋頂都會被掀走,而自從金礦停採後,也有人取廢棄鐵軌來壓屋頂。

不過由於柏油太久就會龜裂,因此每年夏天都要重新刷一層柏油,而太陽的熱讓柏油溶解,適合在這個季節粉刷,故想要體驗九份的鄉土味,就可以在夏天到九份,一定可以聞到濃濃的柏油味。



街道

名字很直接的街路名

街頂巷:基山街最上面的巷子。

烏勢巷:以前住了名叫李烏勢的人。

市下巷:基山街以前有個市場,下面的巷子。

汽車路:給汽車走的路。

輕便路:給輕便車走的路。

豎崎路:九份地區的縱向道路,因又豎立又崎嶇不平而得名。

基山街:「基隆山」旁的街道,從基隆山腳旁的舊道口開始。


在此提供上述這些街路的位置圖,下回尋訪九份時也不妨可以留意一下,是否還有有趣又直接的街路名可以來分享~


樓梯是條路也是巷子

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樓梯是房子內通往上、下層的通道,而九份的樓梯除了是通道外,還具有通往上、下層街道及道路的功能,因此這些樓梯都是有名字的,最著名的莫過於阿妹茶樓旁邊的樓梯,就稱作「豎崎路」。

此外居民為了更方便快速的上下移動,因此便產生了九份聚落獨特的「穿屋巷」,主要有幾個特色:低、黑、陡、窄、短。實際走訪當天,剛好是個下雨天,穿屋巷又濕又滑,因此必須扶著牆、彎著腰並緩慢的向下行走(圖3)。

圖3-穿屋巷內部

圖3-穿屋巷內部


目前在九份有三條穿屋巷,從豎崎路最高處至九份國小前崙頂路往右走,會看到一條又陡又長的階梯,再往下走會看到陰暗的巷子,如果不知道是穿屋巷的話一般人根本不敢隨便走下去,而我走的這條穿屋巷可連接基山街175、177號之間,穿過後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馬上就到了最熱鬧的九份老街,而這條也是目前三條穿屋巷中最清楚的代表。

圖4-穿屋巷門牌

圖4-穿屋巷門牌



後記

九份明明不產茶,但茶文化可說是相當的興盛。九份因封礦於1970年後快速沒落,但隨者愛品茗的藝術家陸續進駐,加上1989年電影《悲情城市》,讓曾經的黃金山城又重新燃起生機,更帶入了茶樓文化。

談到九份的茶樓,想必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名字就是阿妹茶樓了吧!但其實九份最早的茶樓是1991年由藝術家洪志勝到九份開的第一家茶坊-九份茶坊(圖5)。

不過這次時間有點趕,很可惜沒有入內參觀,下次途經九份可以來此坐坐泡茶,感受九份的茶樓文化!

圖5-九份第一間茶樓現址

圖5-九份第一間茶樓現址


Sally Yang
Sally Yang
樂於從空間、地圖及影像中探索新知,喜歡大自然的單純及美好,目標是把生活過得充實又快樂。如有想法及意見歡迎來信交流:[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