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黴漿菌,又名「行走的肺炎」,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比較常見於年輕人及學齡兒童,若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或免疫功能較差的病人,則有較高發生嚴重感染之風險。到底最近讓疾管署如臨大敵的黴漿菌是什麼?感染又會出現什麼症狀呢?
黴漿菌(英文為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非典型細菌,和一般細菌不同的是,因為沒有細胞壁,許多常見的抗生素難有療效。
黴漿菌肺炎和其他肺炎不同,大部分患者症狀相對輕微,甚至活力、食慾上影響不大,仍可四處走動,但會有輕微的胸悶感及持續的咳嗽,所以黴漿菌又名「行走的肺炎」。
主要傳播方式是通過飛沫傳播,故在密閉或人口密集的環境中傳播更容易。
黴漿菌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久咳不癒,可以長達數個月。通常年紀愈小的病童,症狀愈輕微,年紀較大學童或青少年,症狀反而比較嚴重。
感染肺炎黴漿菌,初期多半為症狀治療,不一定需要抗生素。如果發展為肺炎,醫師通常會開立抗生素治療。一般建議的首選治療藥物為Azithromycin(阿奇黴素)、Erythromycin(紅黴素)等巨環類抗生素(macrolides),替代性藥物為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或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s)抗生素。療程為10~14天。多數病患服藥後,就會迅速退燒,症狀也會有顯著改善。
然而近來各國研究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有增加的情形,治療的困難度隨之上升,如果懷疑自己感染黴漿菌,也不能自己濫用抗生素,還是需給醫師做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