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金曲之經典永流傳──「一代歌聖」羅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羅文,原名譚百先,綽號「籮記」,生於廣西百色縣,在廣州市長大,後移居香港並發跡,被視為粵語流行曲帶動新穎舞台表演風格及概念唱片的先驅者。

羅文

羅文

1964年,羅文在邵氏電影製作公司舉辦的山歌戀歌唱大賽獲得季軍,隨後開始為黃梅調電影擔任和音歌手。1968年,受披頭四樂隊訪港表演所掀起的樂隊熱潮影響,羅文和幾個朋友組成樂隊「羅文四步合唱團」(Roman & The Four Steps),演唱英文歌,並經百代唱片公司出版專輯。

1969年起,羅文為多部電影獻唱國語時代曲。這段時期的代表作有《愛情的代價》、《水仙》、《明日天涯》等;多由王福齡作曲,有少量顧嘉煇的作品;曲種包括阿哥哥舞曲、恰恰舞曲、狐步舞曲、藍調、抒情曲等。 所屬專輯主要由超群唱片(王福齡經營)和百代唱片出品。

1970年,羅文與無綫電視藝員沈殿霞夥拍表演,翌年成立「情侶合唱團」,經常在無綫電視節目、戲院以至東南亞一帶表演,主要唱國語和英語歌。同年羅文四步合唱團解散。情侶合唱團成立一年多便因唱風差異、檔期常難以遷就等原因而拆夥。1970年代,羅文跟無線電視簽約,成為旗下的合約歌星。

在歐陽菲菲的經理人牽線下,羅文於1974年赴日本發展、受訓,並於翌年參加日本讀賣電視台舉辦的「全日本歌謠選手比賽」,連續十周位列第一名,並拿到總冠軍,成為首位獲得此獎的非日本籍歌手,其後推出過三張單曲。在日時期羅文視歌手澤田研二為偶像,受其中性形象和造型影響甚深。

1976年中旬,仍在日本發展的羅文隔了半年回港辦工作證,受無綫電視邀請演唱《書劍恩仇錄》的主題曲;1977年初,再受邀翻唱外購日劇《前程錦繡》的主題歌。兩曲的走紅,也讓羅文決定留在香港發展。隨後,電視劇和粵語流行曲興起,幾年間羅文唱了不少電視主題曲。

1977年末,羅文為無綫電視長篇連續劇《家變》演唱同名主題曲,開始確立自己的風格,發行了首張個人粵語專輯。繼後《小李飛刀》、《強人》等電視歌曲均風行一時。這些歌曲被指編曲和旋律的寫法揉合中西方元素,歌詞雅俗共賞,演唱現代化,風格異於國語時代曲、傳統粵曲和歐美流行歌,對粵語流行曲中興有莫大貢獻。其中,《小李飛刀》亦入選首屆中文金曲頒獎禮的「十大中文歌曲」之一,傳遍台灣及東南亞,無論電視劇或遊戲主題曲沿用至今,當時在東南亞不唱這首歌更不得下台。

1979年,羅文轉投百代唱片。

隨著音樂會文化的興起,自1978年起,羅文多次在利舞臺戲院舉行個人演唱會,並把表演事業拓展至海外,成為首位於英國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演出(1979年)的東方歌手,以及首位於美國紐約林肯中心表演(1980年)的華人歌手,及後還在美國紐約麥迪遜廣場及新加坡國家劇場舉行個人演唱會,並成為首位在前者舉行個人演唱會的華人歌手。

踏入1980年代,羅文憑無綫電視劇《親情》和《名劍風流》的相關音樂作品獲得一個十大中文金曲獎、一張金唱片和白金唱片;並推出首張國語個人專輯《盼望的愛情》。

1982年,羅文以自資成立的「羅文製作有限公司」,監製並演出香港首部粵語音樂舞台劇《白蛇傳》,共演出廿一場,入座率不俗。羅文為此劇暫時捨棄流行樂壇,這一年只發表了精選專輯《我的挑選》。

1983年,羅文和甄妮以跨唱片公司形式所推出的專輯《射鵰英雄傳》,被視為電視劇歌曲熱潮退卻前最後的輝煌,以及電視主題曲專輯的代表作。

1983年中,羅文合約期滿跳槽華星唱片。1984年9月,羅文再自資舉辦舞台劇《柳毅傳書》,與《白蛇傳》的定位類似,都是現代化的通俗粵劇。1985年初,羅文推出專輯《Roman 羅文》。1986年,羅文推出由顧嘉煇監製的專輯《幾許風雨》。

1987年初,羅文推出專輯《朋友一個》,由蘇孝良監製,八位香港創作人如王正宇、周啟生、盧冠廷、陳百強等負責作曲。同年,再推出繼《Roman 羅文》後第二張歌手同名專輯:《羅文》,由徐日勤監製。年末,羅文赴台灣發展。

1988年,羅文的《塵緣》成為台視連續劇《八月桂花香》的主題曲,在台灣流傳甚廣,普遍被視為羅文的國語代表作。

本月要介紹的金曲,便是《八月桂花香》的主題曲《塵緣》。


====================================


作詞:娃娃,作曲:徐日勤,編曲:徐日勤====================================


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

到如今都成煙雲。

情也成空,宛如揮手袖底風;

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


繁花落盡,一身憔悴在風裡,

回頭時無晴也無雨。

明月小樓,孤獨無人訴情衷,

人間有我殘夢未醒。


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嚐盡人情淡泊。

熱情熱心,換冷淡冷漠,

任多少深情獨向寂寞。


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

不管世間滄桑如何。

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由徐日勤包辦作編曲,有粵、國語兩版,前者由林夕填詞;後者由娃娃填詞。旋律略帶中國味,編曲以合成器為主。國語詞由筆名為娃娃的陳玉貞在看完《八月桂花香》的劇情大鋼後所填,採用了淺白的文言。歌曲收錄於羅文該年年末發表的國語專輯《塵緣》中。

1989年,離開華星,轉投黎小田創立的世紀唱片公司,並推出專輯《Just For You》。成為首位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演唱會的香港本地歌手。1990年4月,羅文結束與無綫電視的合約。回歸自由身的他,主力為亞洲電視工作,如擔任亞洲小姐競選的表演嘉賓,以及主唱連續劇《還看今朝》、《死頂一族》和《暴雨燃燒》的歌曲。

1991年第十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香港電台爲表彰其傑出音樂成就,授予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同年,發表顧嘉煇監製的專輯《一生一世懷念妳》,為羅文作曲最多的專輯,共三首。

1992年至93年間,羅文經千里馬唱片於台灣推出了三張國語專輯,當中以《戲說人生》原創性較高。1993年,羅文重返無綫電視,成為其合約歌手,並加入馮添枝新成立的星威唱片公司。專輯《始終你最好》主打的快歌《壞情人》,描寫當時流行的即食愛情觀,並以新唱腔演繹,獲得業內人的好評和不俗的流行榜成績,被視為其事業回春作。同期,羅文參加娛樂組合軟硬天師的整蠱藝人節目,展現輕鬆的一面;在行內的暱稱「籮記」亦經傳揚開來,並為羅文所接納。嶄新的歌路和個人形象的轉變令更多年輕受眾認識他。

1994年,羅文推出專輯《羅文多面體》。1995年,羅文轉投BMG唱片公司,並發表專輯《愛與夢》。1996年,因不滿香港的流行音樂製作過份依賴電子技術,以及想轉換生活模式而告別樂壇。淡出後廣收徒弟,多位香港知名歌手,如容祖兒、鄭伊健、陳小春、關淑怡等,均曾向他拜師學藝。

羅文跟澳門名流及粵劇文化推動者林鳳娥是契親,組成社團操曲和辦籌款活動。後來他亦曾多次在無線的籌款節目表演粵曲。1997年,其首張粵曲專輯《首度開鑼》推出,收錄兩首老粵曲和兩首由陳錦榮撰寫的新曲。翌年,重返流行樂壇並加入飛圖唱片公司,首作是遠赴俄羅斯錄製專輯《情繫佛羅內斯》,翻唱7、80年代香港流行名曲,由交響樂團伴奏,發燒碟製作方向。1999至2000年間,羅文再推出性質相近的專輯《俄羅斯創世紀音樂會》及《Shanghai, New York》。

2002年10月18日23時15分,羅文因肝癌於香港瑪麗醫院逝世,享年57歲。葬禮在10月28日假香港殯儀館舉行,香港著名作家金庸親自爲羅文題寫「歌在人心」的橫匾。扶靈人包括黃霑、楊受成、張學友、朱培慶、鄧光榮、劉培基、何麗全和鄭伊健這些羅文的生前好友和後輩歌手。10月29日,羅文靈柩移送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骨灰後安放於沙田寶福山寶禪堂,後來藝人張國榮及沈殿霞的靈位也與其為鄰。

羅文的視覺形象以多變、跨越性別界限著稱,亦獲形容為「妖艷」、「坎普風(Camp)」等。文化評論人洛楓則稱之為在香港有開拓貢獻的酷兒表演者。羅文曾備受外界的壓力,又被指未獲市場真正接受,但多位藝人如梅艷芳、張國榮、草蜢均受其影響。有評論認為是其廣泛的歌路和優秀的唱功支持他走這條路線。此外,他曾獲時裝設計師協會頒發十大傑出衣著人士獎。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照片來自網路搜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彼得的自由國度
148會員
1.2K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彼得的自由國度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徐小鳳本名徐鄖書,人稱「小鳳姐」,初出道時藝名「小白光」。 1965年12月23日,徐小鳳參加了由天天日報及南國實驗劇團兩家公司合辦的香港之鶯歌唱比賽,結果與她一同報名的兩位同學落選了;徐小鳳並未學過唱歌,卻無心插柳,就憑一曲白光的《戀之火》擊敗了二千名參賽者登上了冠軍寶座
Thumbnail
2025/04/14
徐小鳳本名徐鄖書,人稱「小鳳姐」,初出道時藝名「小白光」。 1965年12月23日,徐小鳳參加了由天天日報及南國實驗劇團兩家公司合辦的香港之鶯歌唱比賽,結果與她一同報名的兩位同學落選了;徐小鳳並未學過唱歌,卻無心插柳,就憑一曲白光的《戀之火》擊敗了二千名參賽者登上了冠軍寶座
Thumbnail
2024/10/04
1963年10月10日,梅艷芳出生於旺角花園街,其兄長和姊姊都是出生於大陸,梅艷芳是唯一出生於香港的孩子。 梅艷芳四歲半時已與胞姊梅愛芳出來演唱。兩姊妹最初的藝名是「芳芳」與「寶珠」,因梅愛芳喜歡蕭芳芳,梅艷芳喜歡陳寶珠;後來藝名分別是「依娜」和「依依」。 
Thumbnail
2024/10/04
1963年10月10日,梅艷芳出生於旺角花園街,其兄長和姊姊都是出生於大陸,梅艷芳是唯一出生於香港的孩子。 梅艷芳四歲半時已與胞姊梅愛芳出來演唱。兩姊妹最初的藝名是「芳芳」與「寶珠」,因梅愛芳喜歡蕭芳芳,梅艷芳喜歡陳寶珠;後來藝名分別是「依娜」和「依依」。 
Thumbnail
2024/04/05
林憶蓮,1966年出生在香港,祖籍浙江省寧波市,童年時分別在美孚和在上海人聚居的北角明園西街度過。父親林德華是香港中樂團的二胡樂師,母親李佩華則鍾情紹興戲。  林憶蓮從小就接觸音樂,時常靠在收音機旁邊,跟著哼哼唱唱。但小時候的她,沒有想過要當歌手,反而是夢想成為一個畫家。 
Thumbnail
2024/04/05
林憶蓮,1966年出生在香港,祖籍浙江省寧波市,童年時分別在美孚和在上海人聚居的北角明園西街度過。父親林德華是香港中樂團的二胡樂師,母親李佩華則鍾情紹興戲。  林憶蓮從小就接觸音樂,時常靠在收音機旁邊,跟著哼哼唱唱。但小時候的她,沒有想過要當歌手,反而是夢想成為一個畫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無數個人告訴過他沒有狂想曲,無數句說話阻止過他昂首闊步,他都一個閃身,用自己親撰的旋律,乘着復古氣息濃厚的Blues Rock編曲闖過。
Thumbnail
無數個人告訴過他沒有狂想曲,無數句說話阻止過他昂首闊步,他都一個閃身,用自己親撰的旋律,乘着復古氣息濃厚的Blues Rock編曲闖過。
Thumbnail
24年前周杰倫橫空出現,創出獨特的周氏曲風。當時我在想如果周杰倫生於香港,他的發展會是如何?廿年後,林家謙正正回答了我這個問題。他們二人有不少相似之處﹕ 唱腔不是字正腔圓,有些人覺得似唸經,但我則覺得是將歌詞的音樂感最大化。
Thumbnail
24年前周杰倫橫空出現,創出獨特的周氏曲風。當時我在想如果周杰倫生於香港,他的發展會是如何?廿年後,林家謙正正回答了我這個問題。他們二人有不少相似之處﹕ 唱腔不是字正腔圓,有些人覺得似唸經,但我則覺得是將歌詞的音樂感最大化。
Thumbnail
2024年大港開唱音樂節的青春夢舞台,特別舉行劉暐紀念演出,集結過往玩團好友,帶領所有樂迷回望他生前的作品。 舞台上,過去劉暐的樂團「勝利一族 x 孝順一族」成為主體陣容,BB彈、非人物種、午夜乒乓的團員也共同助陣,像是在向他致上最高敬意一般,奮力演奏一首又一首大聲的龐克音樂。
Thumbnail
2024年大港開唱音樂節的青春夢舞台,特別舉行劉暐紀念演出,集結過往玩團好友,帶領所有樂迷回望他生前的作品。 舞台上,過去劉暐的樂團「勝利一族 x 孝順一族」成為主體陣容,BB彈、非人物種、午夜乒乓的團員也共同助陣,像是在向他致上最高敬意一般,奮力演奏一首又一首大聲的龐克音樂。
Thumbnail
​長歌行是一首漢朝樂府裏的一首詩。一般認為,語意勸勉大家珍惜時光;也有本詩勸人及時行樂的說法。但是對於藝術而言可不是如此,而是一種源遠流長、呼應時代的演變。長歌藝術傳播就是以藝術為本、向外不斷經營與傳播的一個藝廊展出與公司經營之存在。 長歌藝術傳播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
Thumbnail
​長歌行是一首漢朝樂府裏的一首詩。一般認為,語意勸勉大家珍惜時光;也有本詩勸人及時行樂的說法。但是對於藝術而言可不是如此,而是一種源遠流長、呼應時代的演變。長歌藝術傳播就是以藝術為本、向外不斷經營與傳播的一個藝廊展出與公司經營之存在。 長歌藝術傳播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
Thumbnail
昨晚《公視主題之夜》破天荒的播了三個鐘頭的紀錄片─談《他們在島嶼寫作二─如歌的行板》,介紹瘂弦(本名:王慶麟)先生的一生。從1932出生在中國河南,到後來從軍來台(因為可以吃肉),擔任過高雄左營軍中廣播電台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原
Thumbnail
昨晚《公視主題之夜》破天荒的播了三個鐘頭的紀錄片─談《他們在島嶼寫作二─如歌的行板》,介紹瘂弦(本名:王慶麟)先生的一生。從1932出生在中國河南,到後來從軍來台(因為可以吃肉),擔任過高雄左營軍中廣播電台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原
Thumbnail
前幾天接到大學時老師的邀請,外文教授要在音樂會擔任主持兼演唱,老師真是多才多藝。 事實上,大學時就聽過老師吉他自彈自唱,絕對有專業水準。當時甚至有人邀他出道呢。 歡迎參與。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45014736464510977 
Thumbnail
前幾天接到大學時老師的邀請,外文教授要在音樂會擔任主持兼演唱,老師真是多才多藝。 事實上,大學時就聽過老師吉他自彈自唱,絕對有專業水準。當時甚至有人邀他出道呢。 歡迎參與。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45014736464510977 
Thumbnail
時間2024/1/25(四)上午9-12 地點雲林縣土庫鎮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 主講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 用台語漢文漢詩文人調,吟唱雲林先賢吳景箕、黃紹謨、張李德和、張禎祥等人漢詩詩作
Thumbnail
時間2024/1/25(四)上午9-12 地點雲林縣土庫鎮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 主講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 用台語漢文漢詩文人調,吟唱雲林先賢吳景箕、黃紹謨、張李德和、張禎祥等人漢詩詩作
Thumbnail
出身臺灣臺南,國際知名優秀的小提琴家-黃俊文,其真誠詮釋及精湛的琴藝表現,已獲得國際中外無數肯定。而繼2023年以來統籌規劃第二年的室內樂音樂節,猶記2023年聽其室內樂節舒伯特八重奏的感動,每一個音樂家在台上各自有特色,但又能合而為一推進樂曲的張力與和諧!
Thumbnail
出身臺灣臺南,國際知名優秀的小提琴家-黃俊文,其真誠詮釋及精湛的琴藝表現,已獲得國際中外無數肯定。而繼2023年以來統籌規劃第二年的室內樂音樂節,猶記2023年聽其室內樂節舒伯特八重奏的感動,每一個音樂家在台上各自有特色,但又能合而為一推進樂曲的張力與和諧!
Thumbnail
羅文,原名譚百先,綽號「籮記」,生於廣西百色縣,在廣州市長大,後移居香港並發跡,被視為粵語流行曲帶動新穎舞台表演風格及概念唱片的先驅者。
Thumbnail
羅文,原名譚百先,綽號「籮記」,生於廣西百色縣,在廣州市長大,後移居香港並發跡,被視為粵語流行曲帶動新穎舞台表演風格及概念唱片的先驅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